光绪皇后的孝道与玉龙太后的生平简介
清廷入朝后,孝皇后(玉龙)历经10位皇帝,但最后一位皇后是第九代皇帝光绪的孝皇后叶何娜拉祜。这是因为第十任皇帝宣彤在位仅三年就退位了。那时候他才六岁,还没有结婚。因此,小丁皇后成为清朝和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皇后。
《孝经》中的孝皇后叶拉时,在史书和清宫档案中并没有记载她的名字。《瀛台血泪》里只有德龄说她叫“静芬”。小丁皇后生于同治七年正月初十,比光绪皇帝大三岁。他的父亲桂香当时是副总司令,是慈禧的弟弟,小丁皇后是慈禧的娘家侄女。
光绪十四年,18岁的光绪皇帝哉已经是一个英俊的青年了。顺治皇帝14岁结婚,雍正帝不迟于14岁结婚,嘉庆皇帝和同治皇帝17岁结婚。慈禧很清楚之前清帝的结婚年龄,那么光绪为什么不在18岁的时候嫁给他呢?原因很明显。一旦光绪皇帝结婚,就意味着成年。成年后,他要管自己的事,他要“回归政治”,交出权力。这对爱权如命的慈禧来说,比失去任何东西都要糟糕。精力充沛、权力欲极强的慈禧太后不愿退出权力舞台。她必须提前为自己做好安排,这样即使光绪当政,她也能实际操纵大清的政权。
据德龄说,慈禧早在10年前就开始为光绪皇帝筹划婚事了。慈禧巧妙地安排未来的皇后与光绪皇帝有一段时间的接触。“当时光绪只看了景芬一眼,老板不高兴。他觉得这个小姑娘绝对不是理想伴侣。”慈禧的这种精心安排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舍不得归舍不得,在慈禧的严明管教和打压下长大的光绪皇帝,性格懦弱,在这件事上不可能有* * *的作为。慈禧想让侄女做皇后,和光绪皇帝推迟婚礼一样,都是为了“权”字。首先,近亲可以让光绪皇帝更加顺从自己的摆布。其次,让你的侄女做皇后,永远和光绪皇帝在一起,就等于在光绪皇帝身边安插了一个最忠实可靠的耳目和间谍。这样,光绪皇帝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慈禧的掌握之中。尤其是慈禧重返政坛并长期居住在颐和园后,这种安排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在皇后已经选定的情况下,慈禧假惺惺地在光绪十四年安排了一次“选秀”。表面上看起来,皇后和嫔妃的选择是皇帝自己决定的,实际上是慈禧操纵下的老生常谈的表演(详见“贞妃”一章)。这场闹剧,几个当事人都不高兴。光绪皇帝选不到自己最喜欢的江西巡抚德信家的姐妹花,心情抑郁,苦恼不已。在慈禧的帮助下,被选中的孝皇后尴尬而懊恼,慈禧看到光绪几乎不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更是恼火。清朝最后一场大婚,就是在这些主角各有心事,难受的情况下举行的。经过秦的尊重和吉日,皇后的忏悔仪式将于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举行。就在婚礼前40天,也就是光绪十四年腊月十五的深夜,一场大火将太和门、真都门、昭德门化为灰烬。太和门明代叫黄继门,是皇帝听政的地方。
顺治皇帝曾在此门举行邓吉大典。振都、昭德二门是大臣上朝、退朝的必经之路。这三道门是举行婚礼仪式的重要场所,这三道门的燃烧震惊和恐慌了整个宫殿。当时人们很迷信,认为这是上天的警告。婚礼就要到了,发生这么大的火灾一定是个不好的预兆。因此,火灾发生三天后,慈禧下令“颐和园工程除佛堂和大路庙座外,一切工作停止”,以示“学而优则仕”之意。
婚礼很隆重。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慈禧发布诏书,正式宣布光绪皇帝的立位理由和皇后人选:
殷绍丕姬皇帝,春秋时期富庶,允诺选贤人为配,协助管理宫室,以配合之仪辅佐君主。我已选定叶拉施,副都督桂香之女,为端庄贤淑之女,立她为皇后。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五日,礼部尚书李鸿藻被任命为首席特使,主管内务府的大臣许昌为副特使,帝行皇后大征。正月二十六日,派大学士额尔赫布布为正使,礼部尚书奎润为副使,在皇后府邸举行祭典,立叶拉什为皇后。典礼当天,额勒、布赫、奎润分别被任命为正、副使节,典礼在女王官邸举行。正月二十七日凌晨,皇后在迪迪登上于风,从清门入宫,进入坤宁宫洞房,与光绪皇帝成亲。这一年,光绪皇帝18岁,皇后21岁。
清宫档案《光绪婚礼红色档案》详细记录了光绪皇帝和叶赫那拉在婚礼后的第二天,也就是正月二十八的活动:
28日,在印石,福晋等人等候皇后加冕,身穿明黄色五彩龙袍,身披八彩水龙卷,头戴衣领,头戴辫巾,晨佩珍珠。皇帝领着皇后向坤宁宫的西案、北案行礼。第二回,厨君焚香行礼。皇帝还在东边暖亭,左边是南床,右边是皇后,相对而坐。内务府的女官出席了宴会桌,福晋等着宴会结束。皇帝和皇后上了轿子,抬着灶台,出了顺真门和神武门,进了北门,在皇帝益寿堂的圣容前上香行礼。还有,义成干宫孝全(道光帝的皇后,咸丰帝的母亲),玉清宫孝敬(道光帝的皇后),干青宫咸丰帝和同治皇帝荣盛,苻坚宫孝德和孝真皇后,点上香,敬礼。在金如意,跪在慈禧太后储秀宫面前,敬礼并结束。慈禧太后送给金如意皇帝和皇后一份礼物。还有养心殿、董艺佛寺的庄顺贵妃(道光公主、醇亲王奕)点燃香火,在牌位前行礼,完毕。明成祖登上明成祖的宝座,皇后跪在皇帝面前,递给金如意,皇帝送给皇后金如意一份礼物。女王带领朝廷向皇帝行礼。皇后把吉祥门的钟还回去,在宫里的佛前烧香。登上钱坫的宝座,等待公主、福晋、明木等皇后行礼。
尽管光绪皇帝、皇后和慈禧互相传递了许多愿望,但后来的事实表明,他们三人对这段婚姻都极不满意。叶赫那拉皇后是“后党”的重要成员。她站在慈禧一边,事事反对光绪皇帝。他们名义上是夫妻,实际上是陌生人,甚至是政敌。没有感情的婚姻,加上政治上的分道扬镳,让他们一生都不幸福。
慈禧在光绪皇帝建立后的这件事上是用心良苦,考虑周到的,但这一切都是从她自己的角度出发,为了她自己,不顾两个年轻人的感受。慈禧太后飞扬跋扈,无视光绪皇帝自己的意愿,逼着她做决定,给了光绪皇帝极大的* * *。他不敢也不能对抗慈禧太后,只能把深深的怨恨转向皇后,从一开始就对她不理不睬,一心只想着宠爱甄妃。从未享受过一天夫妻温暖的皇后,处境尴尬,却无能为力,也没有天赋和德行去改变这种局面。她只能向慈禧哭诉,只能抱着这种对光绪不满,对受宠的公主嫉妒的极度不平衡的心态。慈禧用自己的自私毁了一对年轻人一生的幸福,让他们痛苦了很久,最后以悲剧收场。
后人在看待这场闹剧时,往往把同情的目光投向光绪和甄妃,尤其是因为甄妃的冤死,把丁晓当成了观众和慈禧的帮凶。事实上,丁晓难道不是受害者吗?她当然渴望真挚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也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期待。但是,作为慈禧手中的棋子,她注定是要被利用的。就算是自己的姑姑,可以补偿她中宫皇后的显赫地位,帮她摆脱情敌,但不能强迫光绪皇帝爱她,更不能安慰她内心的失落和孤独。作为一个女人,孝皇后是失败的。那么,作为一个天下有母仪的宫中皇后,当历史给她一定的机会时,她是否表现出了一定的政治才能?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被囚禁了10年的光绪皇帝死了,第二天,慈禧也死了。当时丁晓只有41岁,继承人溥仪只有3岁。丁晓本想效仿慈禧太后,把国家大事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她实在是一个平庸无知的人,智力远不如慈禧姑姑。慈禧大概太了解她的侄女了,知道她无能,无力支撑大清国的重担。光绪皇帝去世的那天,她任命溥仪的父亲、第二代醇亲王载沣为国家的摄政王。"一切军事和国家事务都要按照给她的指示来执行."但是第二天,慈禧又变了。她在诏书中说:
玉龙和溥仪昨天颁布了一项法令,任命摄政王为国家的监督者。所有军事和国家事务都将按照下达的指令执行。我现在病危,我怕我承受不起。后来军政国事由摄政王掌管;遇有重大事件,如需向太后请示懿旨,摄政王会随时请示。
孝皇后听政的梦想虽然破灭了,但慈禧为了维护和巩固家族在朝廷的地位,还是给了她一定的权力来干预朝政。载沣,宣彤皇帝的摄政王。
丁晓即位后成为皇太后,并被授予“玉龙”的徽号,因此被称为玉龙太后,简称玉龙。玉龙对自己未能倾听政治很不高兴,所以他对载沣很生气。她在摄政期间利用自己的权力干涉载沣的人事管理。
慈禧和玉龙(右一)
宣布清帝退位。1911 10辛亥革命爆发,举国响应。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陷入混乱。清廷被迫起用赋闲在家的袁世凯,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统管水陆两军。老奸巨滑的袁世凯利用清廷的武力胁迫革命党人议和妥协,在清帝退位承诺实行共和后被任命为大总统。另一方面,革命势力逼迫清帝退位。是退位还是硬抗,清廷召开了多次指挥会议讨论。会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大家各持己见,无法达成共识。玉龙没有意见,但他和宣彤皇帝一起哭了。袁世凯软硬兼施,以“优惠条件”为诱饵,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玉龙发布三项诏书,宣布清帝退位,实行宪政共和国。第一道圣旨后来被称为“退位圣旨”,由包括袁世凯在内的11部委院大臣签署。第二个圣旨劝告臣民。第三诏书颁布了清帝退位后的优待条件、满人待遇条件和满、蒙、回、藏民族待遇条件。这三个诏令的颁布,标志着268年清朝的覆灭,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终结。
担心住在皇宫里。根据“优惠条件”,溥仪退位后,她仍住在紫禁城的后半部,称为内廷(又称后寝),即从干青门向北的东西十二宫、慈宁宫、宁寿宫。失势后的失落,让玉龙觉得被袁世凯骗了,终日郁郁寡欢。
与余、余、三贵妃不和。因为宣彤皇帝溥仪是穆宗和成德皇帝的继承人,也就是说,他不仅是同治皇帝的儿子,还是光绪皇帝玉龙(右)、慈禧和晋妃(左)的儿子。这样,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的妃子都是溥仪的母亲。作为慈禧太后,玉龙没有婆婆的作风和坦荡的胸怀。她仗着自己是中宫皇后的背景,看不起晋妃和同治三公主。
赫赛日哈拉,同治皇帝三妃中的玉公主,据说是原同治皇帝四妃中最漂亮的。她苗条、艳丽、聪明、机智,精通文字、棋类、书法、绘画。宣彤即位后,被尊为禹的贵妃。孝哲皇后的姑姑阿鲁特公主被宣彤封为皇妃。西林公主感到身体不适,宣彤皇帝封她为贵妃。龙被尊为皇太后后后,有一天,玉公主去见,要她下跪,骂她是奴才。于飞对此非常生气。《清仓钞》一书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慈禧在陵寝安葬时,玉龙、金妃和同治皇帝的三位妃子都参加了葬礼。仪式结束后,三妃不肯回宫,说要跟着慈禧地下。摄政王载沣派贝子在珍去迎接他。玉公主很认真地对宰贞说:“皇上是不是专事德宗,打压穆宗?”宰贞回答:“跟着穆宗。”玉公主道:“如今、萧琴、、太监、萧哲都是天庭的客人,就是一家人了,我也很渴望。皇上既然是养子,怎能以玉龙为母,以我为奴?”李宰镇要求三飞回宫后从长计议。于飞说,与其回宫做奴才,不如跟着慈禧太后地下。王妃,王妃也在旁边附和。无奈之下,宰贞回到京城,与摄政王载沣和清漪亲王商定,让三公主做太妃,不做奴才,“请回宫送礼,警将入朝”,并增加了三公主的月费。溥仪前半生也讲过同治三妃和晋妃联手找王公说理,获得“太妃”的地位,但没有提到参加慈禧葬礼不回来的情节。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孝皇后孝行笔记》记载,玉龙、金妃、于飞、妃妃、妃妃确实去遵化东陵参加了慈禧的葬礼。看来,玉龙与三飞不和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玉龙抑郁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生病了。1913年2月22日凌晨病逝于长春宫,享年46岁。据记载,玉龙死时,身边只有宣彤皇帝溥仪、大臣袁世凯、许氏和两三个宫女。她临死前对世人说:“孤儿寡妇已经悲伤了很久了。眼见宫中荒凉,不知魂归何处。”他还对溥仪说:“如果你生在帝王家,不明显,但国亡母亡,你不知所措。我该让你一个人呆着了,我就听你的。”玉龙去世的那天,负责仪式的太监用鹅黄色的吉祥轿子将玉龙的遗体运送到皇宫。神初二刻,皇后的遗体在溥仪派来的总管和玉、黄、桂、金等皇妃的崇敬下,被安葬在棺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