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号信息?

神舟五号简介

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实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充分说明中国飞船和火箭上的许多关键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返回舱外壁防热材料技术是神舟五号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防热材料的真实模型。为了让航天员在返回舱里有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研制人员经过多次实验,最终选定了一种低密度的烧蚀防热材料,这样即使在舱外温度从-100度到零上3000度时,飞船内部的温度也能保持在零上20度左右。"

像这样的原创技术在神舟飞船的研制中有很多。神舟五号作为我国第一代载人飞船,已经超越了单舱和双舱的设计,直接采用了三舱组成的多功能飞船方案。虽然神舟五号这次只搭载了一名航天员,但是我们的设计可以同时搭载三个人。

神舟飞船总设计师齐发仁:“(神舟)飞船起步比较晚,但是我们的起点比较高,一步到位。我们到哪里了?我们一次采用了三个舱,增加了一个额外的舱段,使我们的船能够一次往返于天地之间。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返回地面后,轨道舱将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像卫星一样在太空中自主工作,大大延长了飞船在开展空间应用和科学实验中的工作寿命。

神舟五号飞船的返回舱高2.2米,相当于一个6平方米的房间。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天器返回舱。为了保证三吨重的返回舱安全返回地面,研制人员还设计了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世界上最大的返回舱着陆伞,用于飞船减速,使返回舱的着陆速度在十分钟内降低了20多倍。

中科院院长卢永祥:说明中国航天工业还没有达到一般水平,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其可靠性、运载能力、控制系统、安全保障体系都达到了世界前三的位置。

神舟六号飞船仍然是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三室结构。全船外形和结构与原版相同,重量基本维持在8吨左右。飞船入轨后,先在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绕了5圈,然后变轨到距离地面343公里的圆形轨道。绕地球飞行了90分钟,投射到地面上的飞行轨迹呈正弦曲线不断向东移动。轨道特征与神舟五号相同。

因为这次飞行没有交会对接任务,神六为了这个功能取消了附加段。此外,飞船增加了40多个设备和6个软件,使设备和82个软件的数量超过654.38+万。

神六的改进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屏蔽广告】

第一,围绕两人多日任务的改进。首先,准备了充足甚至过剩的航天员消耗品,包括食物、水和睡袋。食品柜放在轨道舱里,以前是空着的。按照每人每天一个半热水瓶的用水量,航天员的水是用水箱和单独的软包装准备的。其次,提高了驾驶舱的环境控制能力。一个人一天呼出近一升水。神六提高了凝结水汽的能力,扩大了凝结水箱,在所有裸露的管道上贴上了吸水材料,保证飞船的湿度控制在80%以下。舱内的氧气、温度和湿度可以自动感应和调节。

第二,轨道舱功能和用途的改进。宇航员的生活必需品很多,比如食物加热装置、餐具等。轨道舱里挂着一个睡袋,供两名航天员轮流休息。在失重状态下,人其实可以在空中睡觉,但考虑到地面人的习惯,通过睡袋人为制造一种“床”的感觉,否则宇航员睡觉时可能会有坠入深渊的错觉。轨道舱里还有专门的清洁柜,宇航员可以用湿巾等物品进行清洁。这是第一次使用集尿器。

第三,提高航天员的安全性。返回舱的航天员座椅设计有着陆缓冲功能,这是为了在推力火箭出现故障时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在神舟五号飞船中,只有杨利伟乘坐的座椅具有着陆缓冲功能,而且有一个小缺陷,就是座椅升级后宇航员很难在返回前看到舷窗外的情况。神六重新设计了缓冲器,结合全船反复测试。从塔上和飞机上投下的三次试验每次都成功。如果返回舱和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在返回时没有关紧,就会威胁到航天员的安全。三名宇航员在俄罗斯遇难。神六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舱门密封快速自动检查装置,并历时数月研制出一种专用抹布,不产生纤维、静电、异味,专门用于清洁舱门。

第四,持续改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正式启动,至今已13年。飞船上原来用的一些部件和原材料已经不生产了,有些技术也有点过时了。神六做了一些日常的持续改进。比如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上的“黑匣子”是1994年研制的,存储容量只有10兆。如今黑匣子的存储容量不仅比原来大了100倍,数据的读写速度也提高了10倍以上,体积却不到原来的一半。

神舟六号飞船的组成

轨道舱:“多功能厅”

神舟飞船轨道舱为圆柱体,全长2.8米,最大直径2.25米。一端与返回舱连接,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神六的轨道舱之所以叫“多功能厅”,是因为除了起飞和返回的时候,其他时间两位航天员都在轨道舱里。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洗漱、方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逃逸塔:保证飞船的安全。

逃逸塔:位于飞船前部,高8米。它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火箭发动机组成的小型运载火箭。运载火箭的火箭发射前900秒到发射后160秒期间?火箭的运行距离从0到100公里不等。在紧急情况下,这个救生塔将紧急启动,将神舟六号飞船的返回舱和轨道舱拖离火箭,迅速逃离危险区域,通过降落伞降落到安全地带。

轨道舱:宇航员的“家”

轨道舱:也称为工作舱。它的形状是两端有锥角的圆柱体,是航天员的“太空卧室”和“工作间”。它还具有航天员生活舱和轨道实验舱两种功能,所以又叫轨道舱。轨道舱装有多种实验设备和仪器,可用于对地观测,其两侧装有可伸缩的大型太阳能电池帆板、太阳敏感器、各种天线和各种对接结构,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航天器能量,并与地面进行通信。作为航天员的“太空卧室”,轨道舱的环境非常舒适,舱内温度一般在17到25摄氏度之间。

返回舱:宇航员的“驾驶室”

返回舱:又称座舱,是航天员的“驾驶室”。它是供宇航员往返太空的船舱。这是一个封闭的结构,前面有一个舱口。“神舟六号”完成绕地球飞行任务后,两名宇航员也将乘坐返回舱返回地球。

推进模块:也称为仪表模块。通常安装推进系统、电源、轨道制动,并为宇航员提供氧气和水。推进舱两侧还装有面积超过20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帆。

为什么选择秋季上市?

晨报综合新华社细心的人会注意到,两年前的这个时候,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今年神六发射恰逢金秋时节,是巧合吗?不会。这是因为秋季的气象条件最适合中国发射载人飞船。

航天器发射季节的选择要考虑可能影响发射的各种因素,其中气象条件是最直接、最关键的决定因素。

航天器入轨后,空间TT&C网络将对航天器进行TT&C管理。如果把神舟飞船比作飞向太空的风筝,那么太空TT&C网就是重要的风筝线。中国的空间TT&C网络由几个TT&C地面站和四艘王源空间测量船组成。这四艘调查船是太平洋上的王源1号和王源2号,印度洋上的王源4号和大西洋上的王源3号。其中,三艘调查船都在纬度相对较高的南半球。

南半球的季节与我国正好相反。我国春夏季节是南半球的秋冬季节,海况恶劣,即使正常航行也难以保证安全,更别说在海上执行测控任务,不适合发射航天器。我国秋冬季节是南半球的春夏季节,海况好,便于航行和调查任务。因此,我国神舟一号至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时机选择在与南半球相反的秋冬季节。

此外,相对于秋季的冬季,虽然2002年6月30日发射的神舟四号打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但在载人航天中,以人为本、充分保障航天员安全成为发射的最大特点,因此发射段的气象条件也非常重要。显然,秋天比冬天更适合。因此,两年前的神舟五号和今年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都选择在秋季发射。

在中科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研究员龚建存看来,“今年已经接近周期的底部。预计神六飞行期间太阳活动稳定,适合人类太空活动。”

龚建存说,人们已经掌握太阳活动周期为11年,2000年为高峰,2006年为低谷。因此,今年太阳活动异常的频率较低,总的趋势有利于人类的空间活动。神舟六号将在“好天气”飞行

从神舟五号的崛起到中国载人航天的突破,再到神舟六号载人航天两人以上遨游外太空,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蒙牛牛奶伴随着航天员从汗流浃背的训练场走向浩瀚太空,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的艰辛与辉煌。航天员食品的选择有哪些特殊要求,蒙牛牛奶是如何成为“中国航天员专用奶”的?随着神六成功返回,笼罩在航天员食谱上的神秘面纱被营养专家轻轻揭开。

在我国,一名空军飞行员要从65438+万名士兵中选拔,65438+万名空军飞行员中只有一人有机会成为歼击机飞行员,而航天员是经过综合考察比较后从这些歼击机飞行员中选拔出来的。为了保证这些肩负着祖国重任的“国宝”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早在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任务之前,一支由各方专家组成的营养团队就开始了对航天员专用食品的严格挑选。为了保证航天食品的安全、绿色、营养,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对航天员食品的规定长达8页!“全营养食品”牛奶的调查和选择首当其冲。

奶源是决定牛奶质量的第一关键,因此成为专家评定的首要因素。考虑到以内蒙古大草原为核心的中国西部大草原,地处国际公认的中温带季风气候的优质奶牛养殖带,这在中国无与伦比,在世界具有领先意义,主要奶源基地都在这一带的蒙牛乳业进入了专家的视野。在蒙牛的生产基地,他们看到了世界领先的“样板工厂”,每一滴原奶都经过一系列自动化流程,变成了清香合格的奶制品,整个过程都是在密闭无菌的状态下进行的。从市场到工厂,从工厂到牧场,蒙牛牛奶的表现说服了每一位专家。

国家航天部门经过严格检测,认为蒙牛牛奶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内外标准。蒙牛牛奶以其纯天然、高品质、营养丰富、口感良好的特点,最终成为唯一被太空营养师指定的“中国航天员专用奶”。从此,“一天三杯牛奶”成为航天员训练、工作和生活中的“白色运动”。

每天早上,航天员在享用其他精心搭配的食物的同时,还要喝一杯蒙牛牛奶,有效保证一整天的热量和营养。“午饭后,训练基地的营养师会及时给每位航天员送去一杯蒙牛酸奶。原来,酸奶中含有的乳酸、醋酸等有机酸,不仅赋予酸奶清爽的酸味,还能帮助牛奶形成嫩滑的凝乳,从而降低肠道的PH值,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让航天员整个下午都精力充沛。”蒙牛将其酸奶产品中的两种益生菌改为四种,不仅与同类产品相比显著提高了营养价值,还进一步强化了其帮助消化和抑制有害细菌的作用,深受航天员的喜爱。”基地的营养师这样评价。

经过一天的紧张训练,宇航员们还会在晚餐时喝一杯牛奶。营养专家指出,一方面,晚餐牛奶的镇静作用促进了宇航员的深度睡眠;另一方面,当人体处于睡眠状态时,更容易从牛奶中吸收蛋白质。

“一天三杯牛奶,一天500-800毫升。这种科学的食谱既保证了营养供给,又不会造成脂肪堆积,不仅适合宇航员,也适合普通人!营养专家认为,航天员饮食中牛奶的科学搭配值得在全社会推广。

成为“中国航天员专用奶”,不仅是一种崇高的荣誉,更是对蒙牛的期待和责任。在中国航天事业以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振奋中国心”的同时,蒙牛的每一个人也在致力于“强中国人”的伟大使命。2003年神舟五号拔地而起,实现中国载人航天零的突破,蒙牛牛奶迅速成为中国液态奶市场的领头羊,2004年成为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运动员训练专用奶,为中国运动员的世界舞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随后,蒙牛率先建成国内最大的“澳亚国际牧场”,并在国内率先引进机器人挤奶设施,种植来自全球12个国家的优质牧场,培育全球优质奶牛,开启了中国乳业奶源升级之路。2005年,当神六以完美的姿态绕着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旋转的时候,蒙牛已经一天卖出了7000吨液态奶,超越了众多拥有百年历史的跨国乳业巨头,成为全球液态奶领域的领导者。作为首个“中国航天事业的合作伙伴”,蒙牛不仅要“为中国加油”,更要用洁白醇厚的牛奶,为每一位航天员、每一位中国人的健康加油,为“强圆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的比较

神舟五号神舟六号

两者的尺寸、重量、装备基本不变;“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作为动力载体。

投放时间:2003年6月10,2005年6月15,10月中旬。

活动范围仅限于返回舱。打开返回舱舱门,进入轨道舱进行科学实验。

杨利伟的宇航服一直脱不下,他的宇航服重10公斤。新的宇航服主要由衣服、头盔、手套和太空靴组成。

空间持续时间是21小时119小时。

宇航员人数是1和2。

食品方便食品不需要加热或加水,包括约50种主食,如“鲍鱼”、“咸虾”和水果。

厕所尿不湿问题专用厕所。

神舟六号飞船=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三舱结构。全船外形和结构与原版相同,重量基本维持在8吨左右。飞船入轨后,先在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绕了5圈,然后变轨到距离地面343公里的圆形轨道。绕地球飞行了90分钟,投射到地面上的飞行轨迹呈正弦曲线不断向东移动。轨道特征与神舟五号相同。

因为这次飞行没有交会对接任务,神六为了这个功能取消了附加段。此外,飞船增加了40多个设备和6个软件,使设备和82个软件的数量超过654.38+万。

航天器发射季节的选择要考虑可能影响发射的各种因素,其中气象条件是最直接、最关键的决定因素。

航天器入轨后,空间TT&C网络将对航天器进行TT&C管理。如果把神舟飞船比作飞向太空的风筝,那么太空TT&C网就是重要的风筝线。中国的空间TT&C网络由几个TT&C地面站和四艘王源空间测量船组成。这四艘调查船是太平洋上的王源1号和王源2号,印度洋上的王源4号和大西洋上的王源3号。其中,三艘调查船都在纬度相对较高的南半球。

南半球的季节与我国正好相反。我国春夏季节是南半球的秋冬季节,海况恶劣,即使正常航行也难以保证安全,更别说在海上执行测控任务,不适合发射航天器。我国秋冬季节是南半球的春夏季节,海况好,便于航行和调查任务。因此,我国神舟一号至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时机选择在与南半球相反的秋冬季节。

此外,相对于秋季的冬季,虽然2002年6月30日发射的神舟四号打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但在载人航天中,以人为本、充分保障航天员安全成为发射的最大特点,因此发射段的气象条件也非常重要。显然,秋天比冬天更适合。因此,两年前的神舟五号和今年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都选择在秋季发射。

在中科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研究员龚建存看来,“今年已经接近周期的底部。预计神六飞行期间太阳活动稳定,适合人类太空活动。”

龚建存说,人们已经掌握太阳活动周期为11年,2000年为高峰,2006年为低谷。因此,今年太阳活动异常的频率较低,总的趋势有利于人类的空间活动。神舟六号将在“好天气”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