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五章原文与译文

《老子》第五章原文和译文如下: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草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草狗。天地间,还暧昧吗?虚而不屈,搬出去。与其说得多,算得少,不如守中间。

翻译:

天地不仁,厚此薄彼,视万物如狗。圣人也是这样,也是把人当猪,所以是圣人。天地间,何尝不像风箱?天地各有定位,浩瀚无垠,却不扭曲。天不沉于地,地不达天。一切自然运行,永无止境。

无论我怎么用文字解释,用尽方法,我都给不了你这个“道”。道不在于天地圣人能不能给你,而在于你自己要知道道。我们应该能够坚持自己的标准,回归内在的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悟道,实现道,这是认识和理解道的基本前提。

评论:

《说文》将“张”解释为“弓弦”。据此,有学者将“拉弓”解释为“在弓上放弦”,它伴随着“放松”的原则。“弓”不一定是“在弓上放弦”,即使“弓”是“在弓上放弦”,老子“弓”的本意也不一定是“在弓上放弦”。

因为比喻是用来普及深奥的道理的,所以即使在当时也未必流行把“拉弓”解释为“上弦”,因为虽然古代人使用弓箭相当广泛,但制作弓箭是一项非常困难的技术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制作。而“射”几乎是古代男人的一项基本功。用这个比喻很容易理解。

启示:

在这一章中,老子告诉我们,理解和认识最终要回归到自己的内在本质,保持初心。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老子的世界观。老子挑战了当时传统的神灵观念和信仰,这些在今天都是非常积极的,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孔子“知天命,尽可能”和“敬天地,远离鬼神”的思想。

在对宇宙的探索中,我们不知道的远远大于我们知道的。如何学习老子的“从世界看世界”,理解宇宙永恒的“道”?我们的探索之路还很长。学习《道德经》和老子的认识论方法论非常重要。

我们认识任何事物,从事任何研究和探索,前提和关键都是先看清事物,抓住核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事物,并在这方面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