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西良的人生简历

刘西良,1928年6月6日出生于河北莘县大司家庄。父亲毕业于天津织里工业学院(河北工学院前身)机械系,后在天津裕源纺织有限公司做技术员,刘西良1947高三毕业,考入天津私立工商学院(后更名为津沽大学)土木工程系。由于高考成绩优异,他获得了专项奖学金,解决了经济困难。在大学四年期间,他总是在考试中获得第一名。1951,津沽大学毕业,留校任助教。我大学期间,是在天津解放前后。马风教授严谨的治学要求很多学生,这给刘西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老师上课只带了一本书和几支粉笔,用英语讲课,写英文笔记,简单明了,做了详细的笔记,至今还保存着。1948下半年,天津即将解放。尽管战争爆发了,马风先生还是给学生们留了“奇异的应用力学习题”的作业。因为解放战争的炮火,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成这个作业。然而,刘西良利用在家躲避战争的机会,完成了所有的家庭作业,包括偶数。天津解放后,刘西良交出了全部完成的习题,学生们非常惊讶!马风老师看到刘西良的作业非常兴奋,他推荐他给学生们补课,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补考。

1952年,刘西良来到天津大学担任助教。6月1952-9月1954,刘西良保送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1954 10转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55 10他作为清华大学第一届钢结构研究生毕业,毕业论文题目是《高层钢结构》。他的毕业论文是国内第一篇提出高层钢结构问题的论文。论文得到了答辩委员会主席茅以升、审稿人蔡方银教授和作为导师的苏联专家的好评。1956参加天津大学副博士资格预审,取得优异成绩。此后直至1979,在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钢结构教研室任讲师、副主任、代理主任。1979,晋升副教授。65438-0986年晋升教授,历任天津大学钢结构教研室主任、钢结构研究室主任。1990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其为结构工程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4至今,兼任天津空间网架结构发展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

在土木工程领域,众所周知刘西良教授拥有中国“十大第一”的称号,可见他对科学的敏感。

(1) 1955,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刘西良的毕业论文选择了“高层钢结构”这一课题,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写了一篇论文,得到了茅以升先生的赞许。虽然当时国内经济形势不允许建造钢结构高层建筑,但从发展方向上提出这一课题,在科学和实践上还是很有价值的。近年来,我国出现了高层钢结构建筑,这方面的规范也已出台。然而,刘西良是第一个写关于高层钢结构的论文的人。

②在1962中,刘西良第一个在我项目中成功研究设计出鞍形双曲抛物面索屋盖。天津大学体育馆就是这样一个悬索结构。1976地震后,依然情况严重。

③1965年,首个焊接空心球节点网架研制成功,并应用于天津市科委礼堂屋面。刘西良用五种语言阅读国外资料,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克服各种保守思想,冒着“白帽子”的风险,最终研制成功。我国举办的第11届亚运会90%以上的新建屋面采用了这一科研成果。因为这个“第一”,刘西良也有了“网架结构的开创者、鼻祖、祖师爷”的称号。

④1966年,刘西良根据自己的科研成果,首次为大学生开设了网架结构课程,为学生开设了网架结构毕业设计专题。此后,其他兄弟院校纷纷借鉴他开设空间网格课程的经验。

⑤1970在刘西良的倡议下,天津市建筑学会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网架结构推进小组,刘西良任组长。在刘西良的亲自领导下,他们向全国建筑信息网提供了书面材料并举办讲座。他日日夜夜吃住简陋,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推广网格结构。近年来,在他的影响下,全国各地成立了协会、学会、委员会和研究中心,以促进网格结构。可以说,20多年来,他为网架结构的普及和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堪称国内网架结构的鼻祖。

⑥刘西良于1979出版国内第一部专著《平板网架结构设计》,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这部在国外也很少见的专著,主要是刘西良在文革期间秘密撰写的。最终稿件发表于1976,过了三年才正式出版。这表明刘西良对科学是多么热衷。书中汇集了国内外网架结构的发展和现状,也写了刘西良多年来的科研成果。在当时计算机尚未普及的情况下,该书简化了计算、方法和图表,给设计者带来了方便。各高校都把这本书作为编写讲义、指导毕业设计、进行科学研究、设计院设计、编制网格规范的主要参考和依据。1984年,这本书在英国萨里大学土木工程系空间结构中心举办的第三届空间结构国际研讨会上展出,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该校研究中心主任马科夫斯基教授表示,这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专著。

⑦参与编写第一个网格代码。65438-0980,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编辑《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刘西良主编。该规范对网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不仅在中国是第一个,而且在世界上也没有见过如此全面的国家规范。

⑧培养了我国第一批空间网格结构研究生。刘西良从1982开始招收研究生,此后兄弟院校陆续招收网格结构研究生。

⑨1984、刘西良成立中国第一家电网公司,也是第一家设计、制造、安装的联合经济实体,是集教学、科研、开发、生产于一体的新型专业化企业。

⑩:刘西良培养的研究生数量居全国高校之首。刘西良教授从1982开始招收研究生,近几年又招收了博士生。目前招收研究生(含研究生)近百人,现同时在读学生多达32人,位居全国空间网格专业第一。

在土木工程领域,刘西良教授一直处于科学研究的前沿,参与了许多大型项目的设计。65438年至0958年,参与南京长江大桥设计,负责桥梁上部钢梁设计,手摇电脑工作,成绩显著。1978年参与第八届亚运会体育馆工程的设计和研究。原计划在巴基斯坦建造,后因资金困难在印度重建。刘西良带领8名学生参与这项工作,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模型试验,并提出了有效的施工措施。这个项目做到了科学依据可靠,设计先进,施工万无一失,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了任务。该项目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建筑工程管理局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在1989中,刘西良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装配式方锥网架结构,其腹杆除了圆管外,还可以使用小角钢和圆钢,施工简单,节约钢材。除了物理模型实验外,还在南开大学体育中心排球馆使用过。我们现在正准备大力推广。在这种四角锥网架结构的基础上,刘西良教授进一步研究,在纵向上去掉上下弦杆,形成折板网架结构。这种新型网架结构已在10多个项目中得到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针对圆形平面网格有时不规则的情况,刘西良教授主持研究,成功研制出蜘蛛网网格,经模型试验后成功用于天津地铁西南角售票处,经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刘西良教授对网壳结构的弹性伪壳法也做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在国内外的国内杂志和会议论文集上撰文发表。近年来,对单层网壳的几何非线性和物理非线性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其理论和实验测量都比较困难。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正在大力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