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德兴
德兴广场位于德兴市中心。整个广场都有圈子,环境宜人,风格独特。在广场的入口处,有一只巨大的铜白鹿牢牢地抓着一个金球。据说鹿是给德兴带来财富的吉祥物,金球代表丰富的矿产资源。绕过雕像向右走,各种现代化的健身器材呈现在眼前,很多男女老少正在这里进行各种健身活动。健身器材周围是草坪,草坪和健身器材构成了广场的一景。广场右侧有一个伞状大亭;有各种灯柱;周围有一个大舞台;雕像的左右两侧也有绿化带...我的家乡德兴虽然是个小镇,但这里有着浓浓的现代都市气息。
“云山烟水苦亲,野草幽花各亲。赖有高楼,可远聚,与闲人收拾一时。”这首诗的作者是苏东坡,他在爬聚源楼的时候写的。站在聚源楼上,看着周围的景色,心里涌起一种敬佩。走进聚源楼,可以看到各种诗词,有聚源楼介绍,还有十大名人雕像。在十大名人雕像下,有十大名人介绍和著名原因及作品。有一个很有特色的十大名人雕像,就是张骞的雕像,他坐在石台上,左手摸着胡子,右手拿着毛笔,看着一个水缸,水缸里有一块铁。十大名人位中最大的是夏元吉,他不仅是户主、户部侍郎,还是户部大臣。夏元吉,字卫哲,德兴十六都(今李寨中村)人。生于元末至郑铮二十六年(1366),去年生于明宣德五年(1430)。他在朝鲜已经40多年了。他忠于职守,有着出众的政治话语权。他真不愧是一代名臣。走到聚源阁可以看到德兴出生的名人。站在聚源楼上,你可以看到城市里的房屋和桥梁。从聚源楼看人,人如小蚂蚁。聚源楼虽然历史悠久,但其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与过去明显不同。聚源楼坐落在古龙山脊上,凤凰湖旁边。真的是龙凤成凤的地方。是龙的第一颗文明明珠,是凤凰的飞翼。难怪苏东坡先生要把聚源楼写得生动有诗意。
我的家乡——德兴不仅有聚源楼、广场,还有三清山、凤凰湖、大茂山。朋友们,如果有空,请常来我的家乡——德兴看看!
德兴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还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县都插上了革命红旗,成为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全省27个全红色县之一。
德兴的红色景点主要有: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兵团军政委员会旧址、红军第十兵团整编旧址、革命烈士纪念馆、五峰隧道烈士纪念碑等。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兵团军政委员会旧址位于饶尔镇冲溪村,旧址坐北朝南。始建于清代,为两层砖木结构城堡建筑,有两个入口,三个厢房,四个天井。占地面积525平方米,院子面积220平方米。房子巍峨,屋檐用黑色的画装饰,就像一座城堡,庄严而朴素,非常优雅。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兵团方志敏、粟裕曾于1934在此工作生活。
红十军团冲溪整编地点:冲溪,位于德兴市绕儿镇,距市区35公里,群山环绕,风景秀丽。“九一八事变”后,中国* * *为了战略转移,推动全国抗日活动,决定派遣红七军团作为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由于敌人的围追堵截,大部分兵力减少,无法北上。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他们来到德兴崇西,于10月初与闽、赣、洪会师。方志敏任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军长,乐任政委,刘英任政治部主任,粟裕任参谋长,崇西整编,在中国工农红军光辉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龙头山镇温水溪旁的革命烈士纪念馆,距市区44公里,面积3010平方米。它是一个温水村,是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华武德中心县委所在地。敌人进行了五次围剿,方志敏同志于1935年在龙头山不幸被俘。1954,这座博物馆是为了纪念方志敏烈士和其他在土地革命中牺牲的烈士而建造的。建筑占地260平方米,结构造型为古典大屋顶建筑。楼外有2700多平方米的花园,栽有翠柏花草,绿树成荫。这个博物馆有一个大厅和四个房间。序厅中央有一块碑,上面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正殿正中有一幅《德兴县土地革命示意图》;左边,是三册全县革命烈士花名册;右边展示的是大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市的革命形势图。第一间:工农武装割据;第二个房间:革命政权的建立;第三间房:打土豪;而第四间:坚持奋斗。展室里陈列着方志敏、周建平、黄导等革命先烈的画像和简历;红卫兵和游击队使用的各种武器;苏区出版发行的报纸、纸币、公债、土地证、会员卡等革命文物,环境优美庄严,既是旅游胜地,也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