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波的文章发表了。

最近以英文出版:

“在中国创造城市的挑战:短命的县到市升级政策的教训”,(樊胜根,李,),《比较经济学杂志》,40: 676-291,2012。

“中国工业化的模式:集中、专业化和集群”,(龙小宁和张晓波)《中国经济评论》,23(3): 593-612,2012。

“中国企业的信贷约束、集群和盈利能力”,(阮建清和),战略变革,21:159–179,2012。

“竞争性储蓄动机:来自中国性别比率和储蓄上升的证据”,(尚进魏和),政治经济学杂志,119(3):511-564,2011。

“中国农村的地位支出和地位寻求”,(菲利普·h·布朗、欧文·布尔特和张晓波)《发展经济学杂志》,96:139–149,2011。

“中国基于集群的工业化:融资与绩效”,(龙小宁和张晓波),《国际经济研究》,84(1):112-123,2011。

“基础设施和集群发展:埃塞俄比亚手摇织布机编织者的案例研究”,(张晓波,丽莎·穆曼,盖扎亨·阿耶勒),《发展研究杂志》,47:12,1869-1886,2011。

“为什么中国大饥荒对男性和女性幸存者的影响不同?死亡选择与重男轻女。”(任牧和张晓波)经济与科技;人体生物学,9:92–105,2011。

“中国的地区差距:经验与政策”,(范,盛根,拉维·坎布尔,),《发展金融评论》,1:47–56,2011。

"中国产业集群的演变."(贝尔顿·弗莱舍、胡定寰、威廉·麦奎尔和张晓波),《中国经济评论》,21(3): 456-469,2010。

中国的金融和基于集群的工业发展,(阮建清和),经济发展和文化变革,58:143–164,2009年10月。

“中国西部地区的社区贫困与不平等:贵州省三个村庄的故事”,(邢立群、范绍林、罗、张),《中国经济评论》,20(2): 338-349,2009年。

"集群在农村工业化中的作用:以温州鞋业为例."(黄祖辉,,朱),中国经济评论,2008年,19:409–420。

“妊娠期和婴儿期的饥荒对成年期健康的影响”,(Z. Yang,W. Zhao,X. Zhang,R. Mu,Y. Zhai,L. Kong和C. Chen),《肥胖评论》9(增刊1),95–99,2008年。

“中国和印度的农村工业化:政策和制度的作用”,(Anit Mukherjee和张晓波),《世界发展》,35(10):1621-1634,2007年。

“中国的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对增长和地区不平等的影响”,《比较经济学杂志》,34 (4): 713-726,2006年12月。

“中国的饥荒与超重”,(罗哲辉,任牧,),农业经济评论,28 (3): 296-304,2006。

最近以中文出版

“飞鹅模式”发生了吗?-1998-2008年中国制造业分析》(瞿键,,)经济与经济学(季刊),2012。

《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危机与质量升级:基于浙江产业集群的研究》(阮剑青、张晓波、魏龙宝),管理世界,2065年2月438+00。

“基于贵州农户调查数据分析的中国西部农村不平等问题研究”(、樊胜根、罗、、)经济与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第31期):325-346,65438,2008年。

"基于产业集群的合同制与创业人才."(阮剑青、张晓波、魏龙宝)《管理世界》,第182期):119-128,2008年,165438+10月。

《资本壁垒与产业集群——浙江濮院毛衫产业案例研究》(阮剑青、张晓波、魏龙宝),《经济与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1期(第27期),2007年6月5438+00期。

"温州鞋业集群的形成:如何突破进入壁垒?"(黄祖辉、、朱),《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