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

这是一个人人都能找到载体自由表达意见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爆炸,容易随波逐流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能够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拥有不跟风的独特观点,真的难能可贵。

你要不要做出这些改变:在工作中,从总是缩在会议室的角落里,你可以提出新的想法和观点来打动你的老板和同事;和家人朋友相处,从总是无聊到能说出让自己觉得像春风的话;遇到陌生人,总是尴尬地站在一边,可以迅速打开话题,拉近距离。那么,这本书《如何建立你独特的观点》(日文斋藤隆)或许能帮到你。

作者斋藤隆是日本明治大学的教授。在这本书中,他以“五天强化教学”的形式,提出用五天时间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有独到见解的人。

“五天是唤醒意识所需的时间,下一阶段会形成习惯。”

印度有句古谚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

那我们就开始为期五天的改造吧。

经常听到有人自称“潜水党”,语气很骄傲。我不明白这有什么好沾沾自喜的。看完一篇文章,不应该留下自己的想法吗?即使是寥寥数语,对作者来说,也会让他思考,对其他读者来说,也是很有价值的。自媒体时代,你要看到别人,需要别人“听到你的声音”。

评论员甚至已经形成了一个职业,可见评论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在写评论的过程中造福他人和自己,书中给出了简单实用的方法。

01,准确概括内容,而不是只说个人喜好。

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在看电影之前去网站上看看电影的评论。但是对于那种“啊,真漂亮。”或者“什么垃圾电影这么丑”之类的评论基本都会被一扫而光,因为都是无意义的评论。好与坏是相对的,评论需要有意义。熊掌之砒霜只是对感情的感性解释,后人还是搞不懂这部作品的好坏在哪里。说白了,这是无用的评论。

如果你喜欢一部电影,你可以谈谈你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无论是因为演员的演技,剧情,甚至是拍摄手法。这样别人就能从你的评论中看到自己没有想到的,或者迫切需要了解的,从而对欣赏这部电影有更多的参考角度。

02.限制你的评论,不要面面俱到。

只评论你熟悉的领域或者你感兴趣的部分。

没有人能面面俱到,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全才。所以,互联网带来了一个“扁平化”的世界,我们可以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每个人加一部分,故事就完整了。

你要知道,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这样的智慧:“我愿意站在我的立场上说话。”

像所有的技能一样,思维作为一种技能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后天大量的训练才能掌握。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专心练习思维技巧的方法,教我们如何改变思维方式,成为“会思考的人”。

在《如何创造你独特的观点》(斋藤隆)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五种方法:比较思维、形象思维、辩证思维、现象学思维和系统思维。

下面说一些我感触比较深的地方:

01.对比这种思维方式,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会不自觉的用到。在超市购物时,我们总是会逐一考虑自己想买的同类型物品的形状、质量、价格等因素,最后综合各种比较结果,选出最中意的物品。这是最简单的比较思维方法。

而且我们在阅读和思考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方法。

比如我们想看一本传记,但是看完一本几十万字的书,又觉得抓不住重点。那你不妨找本书不同版本的传记进行对比阅读。这个人物的生活事件是不变的,但传记作者的表述会有所不同。通过这种比较阅读,我们会觉得传记的脉络变得清晰了。我也会更深刻地记得发生在这个角色身上的关键事件。

我读过很多版本的苏东坡传记。这部文学一生经历了风风雨雨,但被不同的作者解读,却有很多不同的叙述,读起来也很有趣。

02.书中说,“从零开始形成个人的想法很难,但如果你能提前找到一些具体的形象,就比较容易建立一个形状。”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表达,不要停止尝试“引用你擅长或喜欢工作领域的语言”,这样你可以更好地表达,感觉更轻松。

作者试图在世界上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在书中指出“世界上的一切似乎都是相似的,不可能孤立地看待事物。”

最近在学经济学,看了《学会花钱》(日本野口勇著)这本书。在书中,谈到深刻的投资理念时,我举了一个例子:“家庭主妇和投资者的判断是一样的”。为什么?因为一个家庭主妇在看到商场里标价5990日元(约合人民币353元)的打折羊绒衫时,会咕哝一句“真划算”,然后拿起4件放进购物篮。美国著名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在购买可口可乐股票时,因为认为每股5.22美元的价格非常便宜,所以买入了654.38+0.02亿美元,并满意地感叹“这是一笔不错的投资。”

他们的行为似乎大相径庭,因为一个只花了65,438+0,408人民币,而另一个却挥霍了约68亿人民币,几乎是天壤之别。但是仔细想想,他们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就是“价值”大于“价格”,所以要用心去买。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所有投资行为的基本概念。如果你只是念出“在投资行为中,价值大于价格时买入,价值小于价格时观望”,你不仅会觉得无话可说,别人听的也是云里雾里。但如果能把看似专业的概念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就好理解多了。

0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抛弃主流,回归小众成了一种潮流。人们不再盲目追求名牌,而是选择具有原创性和定制性的个性化品牌,不再去那些熟悉的景点旅游,而是更喜欢开拓自己的“少有人走的路”。

这意味着人们开始想要摆脱束缚,摆脱对传统真理的深信不疑,不再喜欢被别人武断地划分到某个类别或某个群体,而是自觉不自觉地创造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

“一千个读者的脑子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撕掉已经被贴上的标签,定义眼前的事物,因为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理解这个对象对你意味着什么。

贴标签的习俗自古就有。例如,在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制度-九级郑智制度,如果一个人被贴上显赫的家庭和高尚的品格,他就可以被选为高级官员。久而久之,形成了“上品无贫,下品无绅”的门阀制度,九品郑智制度成为宗族操纵政权的工具。

明朝万历年间,内阁官员聚集亲信对抗分歧。官员分为各方,贴上鲜明的标签。不同的标签意味着政治敌人,政治敌人会战斗到死。这种旷日持久的党争使得明朝的内阁形同虚设,破坏了中央制度的平衡,甚至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在现在的网络时代,虽然“标签化”不会有历史上那么大的威力,但人们对标签化的热情更高。什么“富二代”“女司机”“中国大妈”...甚至只要含有这样的标签,就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媒体也竞相使用,广泛传播。这些标签不乏嘲讽。网友创作的时候,多是为了自娱自乐,但这也意味着,历经千年,标签化依然受到追捧,并未过时。

我喜欢给别人贴标签。我想正是因为我内心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这种执念已经变得肤浅,总喜欢武断地定义别人。殊不知,在给别人贴标签的同时,自己不就是给别人贴标签的对象吗?

这些贴标签的故事让人发笑,也让人反思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在乎和喜欢贴标签。比如经常说“某地的人肯定不聪明”、“某大学的毕业生应该很穷”或者“父亲那么优秀,儿子应该不会差”,这些都只是主观推断,却不负责任地给别人“贴”标签,影响听到或看到这些标签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标签其实并不那么可信。不如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自己判断,这样得出的结论可能会让别人眼前一亮。

如果你不喜欢被别人贴标签,那就试着从自己做起,以包容的心态去接受世间的一切,充分了解人和事,避免妄下结论。

段落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是由词汇组成的。可以说,词汇是语言的基础。经过两天的训练,我脑子里有了自己和别人略有不同的观点,所以如果要表达,就需要借用文字。所以,积累自己的词汇,锻炼运用词汇的能力,是打造思维体质的基础。

汉字总数已经超过8万个,而常用字只有3500个。在1988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词列表中,选取了2500个常用词和1000个次常用词,总共只有3500个词。看似很少,但想想这些话会产生多少结果?所以文字和语言真的是很奇妙的东西。

我们每天都要说很多话,也要听别人说很多话,但这些话其实作用不大,因为很多都是无意识说出来的,连表达信息的信息都没有,只是无意义的感叹。说这话的人不在乎,听的人也不会听。然后,如果你想让别人对你说的话感兴趣,然后关注你的观点,就必须训练自己的语言控制能力。

你不妨听听收音机,看看电视节目。因为这些话也是在说,但这些话是无数次思考和修改后留下的精华。多学习这些打磨过的语言。时间久了,我们就能潜移默化地说出精彩的句子。

有一段时间,我喜欢听有声读物《蒋勋详述红楼梦》(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出版社)。看了子午线信的推荐,买了这个音频版来听,没想到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蒋勋先生是台湾省著名的作家、诗人和画家,他的系列讲座在台湾省立大学获得了很高的反响。市面上讲解《红楼梦》的课程成千上万。为什么这位蒋勋老师的课堂如此出众?

我们来看看蒋勋先生在讲座中的语言:“《红楼梦》充满了悲悯和觉悟。

”,“文学不是励志的格言,不是非黑即白的答案,而是对生命现象的真实理解和包容。”“人要去哪里?生命的本体是什么?我们追求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吗?我们误认了世俗世界里那些虚幻的幻象,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家乡,想尽办法飞走。其实只是“异乡”,不是生活的本质。”这些香喷喷的话语,加上蒋勋先生富有磁性的嗓音,将听众带入了一个瑰丽而神秘的书世界,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老师的节奏,一步步走向这部文学巨著所构筑的花园深处。

我们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但至少可以尽量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理解的东西提炼出来,然后接力给别人,慢慢的,就会在交谈中变得精彩。从一个默默坐在角落里的透明小人,变成一个能在交谈中“把握气氛”,让别人觉得自己很重要的人。

如果能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收集思考材料,培养思考的习惯,拓展思考的广度,那么读书无疑能加强思考的深度。

一位作家曾在公开课上说:“要想写出好作品,需要读三种书:需要读政治书,支撑氛围;读专业书培养人才;看闲书滋养你的气场。”好像不管看什么书都能受益匪浅。正应了“开卷有益”这句话。

人类的思想和身体是一样的。想要变好,需要科学锻炼。没有人生来就会读书思考,这些技能都是后天逐渐培养出来的。看看你周围的人。为什么有的人看了200页的书就累晕了,有的人却能看上千页的专业著作?这和运动员可以跑完全程马拉松,而普通人跑800米就会精疲力尽,气喘吁吁是一个道理。

如果你想长期保持你的思维能力,阅读是最好的锻炼,因为阅读可以训练你大脑的耐力。

看一些畅销书,可以帮助你了解当下的社会人文和科研,也可以更好的和别人寻找话题。如果你和别人交谈,你可以说:我最近看了作家XX的新作,对里面的观点很感兴趣。那么会比说:最近听说有个女明星又离婚了,会让别人觉得这个人更深刻。

如果说读畅销书可以打开话题,那么读一些经典书籍可以增加文字的“分量”。

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红楼梦》的引言:“鸿蒙系统开了谁做情人?一切都是为了浪漫。趁着这一天,在你难过孤独的时候,试着把你的傻意送出去。所以,其实用金哀玉碎来演绎这个红楼梦,再看看《三国演义》的介绍:“长江滚滚东逝水,浪涛淘尽英雄。“成败已转空,青山还在,夕阳几度红。河边的白发隐士早已习惯了岁月的变迁。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付出多少事。”

这短短的几个字,却包含了这个世界,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审美和审美观念。这部小说是关于什么的?小说是关于人和生活的。技术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但人生的历程从古到今都大同小异。他们对于浪漫的感情都是一样的,他们都习惯于看秋月和春风。在今天的任何一本畅销书中,基本的人文主义和美学思想都没有改变。

而且,通过阅读经典作品,人们可以更加冷静,认真思考人性,思考世界。一个思想深刻的人怎么会说出肤浅的语言?

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些阅读方法,比如针对不同书籍的“慢读”和“快读”。如何在“慢读”中细细品味,让灵魂得到升华;抓住快速阅读中的关键点,用“20%”的努力达到“80%”的收益,本文不再赘述。如果你对阅读方法感兴趣,我推荐一本日本作家小野健三的《如何有效阅读》,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书籍的阅读方法。延伸阅读,应该会有惊喜。

经过四天的准备,相信读者已经掌握了思考的方法,那么如果你有方法,就付诸实践吧!在实践中,如果善于运用以下方法,将会事半功倍。

01,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这个对象可以是亲人或朋友,可以是佛龛里的偶像,甚至可以是你自己。这种咨询不是征求谁的意见,而是在说出来的过程中,会更好的理清头脑中的想法。

02.直面你的恐惧。不善于做决定的人,对别人上瘾,一旦需要独立做决定,心里往往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心理学家对此也研究了很久,表示这是因为这类人害怕承担对未来的责任。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世上除了死和生,没有什么是重要的”。想想你目前需要做决策的事情,哪一个能上升到生死的高度?我想了想,也就释然了。你所做的决定,因为你在付诸实施之前已经深思熟虑过,所以无论成败,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你自己做决定,你有一个主人的姿态,可以更好的把握尺度。从长远来看,你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成为一个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更负责的人。

03.有两种思考方式。第一种是凭第一反应思考,也叫直觉思维,第二种是凭经验判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深思熟虑。这两种方法没有区别。

可能有人会说第一种思维方式太草率,但是生活中有太多需要马上判断的地方。比如医生需要在第一时间决定如何处理急性病患者的手术,消防员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被困火场人员的救援方法,甚至在天猫的聚划算页面购物也需要尽早判断,否则就会被抢。所以快速思考的能力是一种特别重要的能力。脑海中第一次闪现的灵感也是长期学习和经验积累的结果,不是凭空产生的想法。

如果说快速思维已经找到了构建自己独特观点的方向,那么慢速思维可以保证你在前进的方向上不会偏离航道。在行动的道路上不断思考,及时调整方向,会让你更加坚定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出发,走得更快更远。

经过五天关于如何建立你独特观点的训练(斋藤隆,日本),我学会了方法,然后下一步就是持续的行动。

读完这本书,或者读完这篇课文,我会抛弃固有的思维,用书中的方法不断锻炼自己的思维。我相信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会成为一个可以随时提出自己想法,有独特观点,和别人不太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