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新的贡献

65438年至0932年,王宝信任湖北同治博物馆筹备主任、总编辑。恰逢社会贤达多次倡议修复黄鹤楼,一致委托王宝新撰写《筹款重修武昌黄鹤楼》。这篇3000字、音韵铿锵、对仗工整、跌宕起伏、大气磅礴的文章被各大报纸转载,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重修黄鹤楼的热潮。只是因为洪水和日本侵略者的逐步推进,重建才被搁置。

肩负起重建湖北省的重任后,王宝信广泛搜博,研究中国地方志1400余卷。他以相关史地材料核对内容进行考证,认定抄袭,证明谬误,考辨体例,寻求改革,找出综合脉络、体例变化原因和实践经验。然后写成一卷《重修湖北通志条义》,被认为是当时修复湖北地方志的计划。

本文是他50万字巨著《地方志发展论》的第一卷。为什么把《重建湖北通志》作为第一卷?那是因为在大量史料和资料的基础上,王宝信发现宋元以来的地方志仅存不多,而且很多都存在相互沿袭、缺乏条理、难以衔接的弊端。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他用了65,438+05年的时间完成了《方志发展论》一书,该书分为材料、编校、引源、派别、防变、勤读、例举七章。

这部巨著成为“旧方志遗产的总结和新时代方志创新的先驱”。一经出版,便成为地方志领域的指导性文件。1984年,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辑出版了该书的前三篇文章,并在“出版说明”中说:“王的研究是近三四百年来史家从未做过的事。”

王宝信尽全力重建湖北通志。1934至1936期间,侵华日军向华北挺进,北平、天津危在旦夕。此时,《湖北通志》的编纂也是如火如荼。为了修复《湖北通志》所需的资料,王宝信两次北上,在北平图书馆楚学馆查找资料。相传有个叫陈的习水人,到精舍拜访王宝信。与他交朋友后,他委婉地劝说王宝信出关,在伪满洲国任职,并许诺给他一笔财富。王宝信立即起身斥责其背叛国家利益,为荣耀而投敌的可耻行径。陈某受到了斥责,不得不羞愧地离开。然而,王宝新却因为愤怒晕倒了。幸运的是,他被助手救了出来,慢慢醒了过来。后来发现,陈某是日本傀儡政府的机要秘书!

第二次在北平选编材料,发生了“七七事变”,北平沦陷了。手准备稿子很难,顺便回韩也很难。

应该说,王宝信晚年致力于地方志研究,著作170余种。除已出版的《玉初录》、《明江淮七十二村年谱》、《汉口续谈》外,未出版的有《方志发展》、《补录通则》、《采访录规定》、《田湾录略》、《江汉献录》、《湖北特色长集》和《湖北郑文合编》。

历史和记录是不分离的。提到王宝信,就不能不提到他对中国史学的贡献。中国第一部革命史《湖北革命实录》就是他编纂的。在编纂这部革命史时,他提出了一个史学上的伟大构想:即抛弃了“以君为体,统率历史”的旧观念,提出了以“一大群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编纂理论,“以全体人民为本学科的主体”,“以民权为君权”, 并主张“革命历史要传于陌生人”也认为“政治多,文书随天下呈”,即使被传之人“将来有自己的缺点,但过去不变。” 这些都是他对史学的杰出贡献,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逼近武汉时,王宝信毅然辞职,带着6万多册藏书回到家乡罗田,任罗田县志馆馆长。1944年,为了进一步了解宋末楚国益东农村地区士兵作战的地理情况,他到天堂寨进行了实地考察。因为过度劳累,回家住了半个月,但是住不起。我已经77岁了。

王宝信去世后,有人在罗田黄宝欣墓前题词“访王宝信墓”。这些诗如下:

一把黄土草长得厚,碑壁寒香。谁知墓中安眠的人,竟是楚宝的君主。

1957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为“齐家学”重修王宝信墓。中国国家副主席董借用他的诗词,亲笔书写“楚为宝,今师失传”四字,为纪念墓门,湖北省文史研究馆撰文纪念。

社会评价“楚以为是宝,今人已失师。”

——董

《地方志集》

张春霆

“旧方志遗产的总结,是新方志创新的萌芽。”

——温铁生

湖北儒生王宝信,本性纯真,学识渊博。早年从事写作,即同情革命,振奋民族思想。民国之后,历经磨难,难自以为是,壮志未酬。他从教近30年,写了数百本书。他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在学术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得知我去世的消息,我深感悲痛,这是应该表扬的,我的生平事迹将被保存在国史馆,以示政府对贤者的诚意。(这段话来自网络)

相关数字

董,出生于1886,湖北(今红安)人。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秋在武汉成立。1921 7月参加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高职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他和王宝信是黄州老乡,早年是知心朋友。他们在武昌大学与武汉大学有很多接触。

1944年,王宝信去世。在渝董,他写了一副挽联:“楚以为宝,今人已失师。”解放后,罗田县人民政府重修王墓时,董用旧对联题写墓门以示纪念。他多次指示湖北有关方面收集、保存、整理、出版他的遗产。也正是在董的保护下,他的一大批珍贵手稿一次又一次地躲过了文革的动乱,几经周折终于被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1959年夏,董同志谈湖北地方志,他强调各县都要编县志。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王宝信与甘、傅月邦、卢木斋、张国淦等前辈一起,提出编辑《湖北》,搜集整理地方文化资料,但因抗日战争而中断。解放后,在董的倡议下重新启用,由湖北省文史馆编于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