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德坤和作家陆青是同一个人吗?

金文化思想家陆德坤先生

在听到鲁德安·德昆的声音之前,有两种方法可以知道他的名字。第一,在《生活早报》上看到《吃了煤之后的山西》的序言,作者是著名作家、山西省副省长张平。从中可以看出鲁德安对山西文化的热爱,以及他多年来对山西文化的无尽思考和呐喊,尤其是那个宏大的问题:山西吃了煤以后吃什么?众所周知,山西是国家能源基地。作家王锦把陕西比作全国的心脏。山西煤炭储量和产量占全国的1/3,外运占全国省际外运的75%以上。由此可见山西的立场。但鲁德安德坤以前瞻的眼光,大声提出山西人要吃文化,怎么吃,看看他的新作《山西吃煤之后》。认识德坤的第二个原因,是山西紫谷轩油墨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多次提到,他的文字里有很多对仁义智慧的赞美,令我神往,一直想见见,以求面对面的洗礼,文化上的滋润。

今年夏天,我终于有机会与鲁德安见面,并得到了他在山西吃煤后的杰作。有幸在鲁德安的推荐下认识了军旅书法家赵鑫速滑,亲身见识了鲁德安德坤的豪情仁义,对朋友的真诚,对后辈的真诚,对文化的热忱。它是那么干净纯粹,没有一丝粗鄙和邋遢。我翻看鲁德安的名片,发现两行精致的小字:世界变短,不以形势而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你必须以仁待人。另一个是:美丽的庭院看起来有情有义,河野的风景更是好打官司。做人为官的境界深入人心,到达内心最感性最柔软的地方。这样的心态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也不是一般官员能理解的。于是,对鲁德安的认识更进一步,从听说到亲眼目睹,从报纸和长辈的过度口碑到现实中的亲身体验,令人耳目一新,感触颇深。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我的答案是境界。我想做一个有境界的人,做有境界的事。

身在原平,不能经常来太原看望鲁德安德坤,所以回去后读了《在山西吃煤》,了解鲁德安对晋文化的思考和探索,感受一个长辈的文化情怀。

打开这本477页42万字的巨著,先从目录上看这些文化文章。第一篇是《晋人,『食』煤后吃什么?——吃金文化”,直接而简洁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山西依靠煤炭作为主要经济支柱,这是事实。近年来,煤老板、山西购房团等词汇充斥耳畔。山西煤老板的富有,掩盖了山西丰富的文化资源。鲁德安以独特而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浮躁的表象,深深地呼喊,吃完煤吃什么?你看,山西的环境污染,黑山的黑水黑土地,甚至空气都是灰色的。如此单调的靠煤生活,不仅给山西带来了污染,也给山西带来了无数的矿难。鲁德安德坤随后又改口说,陕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国”、“民歌的海洋”。它保留了全国近70%的地面古建筑,文化古迹不计其数。描述山西的文化真的是山中有庙,村中有庙。历史文化名人遍布城乡,上上下下都在遇见历史文化名人。随便请一个历史文化名人,就有说不完的三晋文化。与那些缺乏历史文化名人的地方不同,为了发展文化产业,蒋经国被邀请“回来”。有些人真的没什么好问的,却把潘金莲和西门庆拉了出来,更让人吃惊的是把鬼文化带了回来,还花巨资建鬼城。写到这里,鲁德安·德昆感叹,可惜我们的观念还停留在快速挖煤的思维上。他举了绵山开发的成功例子,希望有识之士能投资文化,真诚呼吁:要不要留点煤炭资源给后人?发展文化产业!想减少煤矿事故?发展文化产业!想改变山西环境污染现状?发展文化产业!想在山西当领导?发展文化产业!未来的山西,一定要“吃”金山、金水、山西文化!

鲁德安德昆对蒙山大佛的关注也是非常动情的。他第一次知道蒙山大佛是从三晋都市报。当时他知道该报总编辑冯先生早前曾在《山西日报》报道,随后该报在《三晋都市报》连续整版报道。后来因为墨印的需要,郭和我去拜访了蒙山大佛的发现者老倪健,后来又听了郭极力推荐的德坤。我这才知道,鲁德安曾多次为蒙山大佛奔走,打探蒙山大佛是否有三绝,并断言蒙山大佛将成为太原吸引世界的一张名片。他还亲自撰写了《蒙山大佛序》,并极力向各界人士推荐。作为太原CPPCC的一员,他提出将西山大佛命名为“中国蒙山大佛”,其感人事迹极为罕见。

书中还有一个标题吸引着我:请将李世民这位和谐盛世的伟人带回金源。事实上,这是德昆对晋文化代表人物的集中观照,也是对今人的一种古为今用的创新。看完这篇文章,我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鲁德安的思维是如此神奇。在一个和谐繁荣的时代,邀请回来,在晋源区建设“李氏宗祠”,吸引海内外李氏子孙,让历史聚焦,聚焦今天的太原,让太原遇见李氏精英,让太原走向世界。是的,李世民的王牌必须认真对待。唐人街在美国,真正的唐人之地只有晋祠,却没有叫李的街。还是太原更有条件建一个唐人街,吸引海内外游客来参观、赏玩、学习、旅游。

另外,我还知道,鲁德安德坤不仅读过反映山西五千年文明的《中国的根》这本书,还自费买了几十本书送给关心山西文化建设的朋友。同时,他也向有关部门建言,希望用这本书、立秋和一把大枣作为对外交流的礼物,让更多的人了解山西。这种激情,这种坚持,这种对文化的热爱,谁能比?

大三的时候,我被鲁德安·德昆的博学所震惊。他对山西文化的了解是我很佩服也很欠缺的。虽然我也热衷于文化,但对三晋文化真的不太了解。相比之下,鲁德安对山西古今名人甚至历史典故都了如指掌。作为一个外省太原人,看得出我对山西文化的热爱让我自卑。我觉得也是很多山西人的耻辱。

再次见到我尊敬的鲁德安·德昆已经是深秋了。在他的办公室里,干净、清爽、温暖、学者的字眼迅速充斥着我的大脑。鲁德安正在工作,我去寄了自己的意见集,希望能从鲁德安那里得到指导。鲁德安小心翼翼地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铁夹子,小心地夹住一天的印刷版,然后把它放在书桌上。然后打开书法家赵鑫速滑写的《蒙山佛赋》,端庄秀丽一气呵成。多好啊!

从报纸和长辈的讲话中,我了解了鲁德安·德昆的人情和精神境界,从他的两次交往和他的作品中,我得到了更多的启发。我曾经在《有一天》里说过:要明白一个道理,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可以做你自己的老师。一句老师的话,一个老师的方式,会让你快速成长。我想,Knowledgeway院长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位前辈对文化的倡导,他对晋文化无尽的思考和呐喊,他的很多观点和建议,一旦被采纳,必将在太原闪耀出灿烂的光芒,必将在三晋闪耀出辉煌的成就。作为一名大三学生,我用青春的热情向鲁德安德坤致敬!

吃完煤,山西吃文化,我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