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精读044:中唐七绝之冠
明代胡应麟在他的诗中称赞李益的《守乡夜听笛》为中唐七绝之首。据《旧唐书·李一川》记载,这首诗在当时影响很大。“世人以为是歌”,被编成歌曲流传于世,成为中唐最好的绝句之一。
02
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任远在黄河以北修建受降城,分为东、中、西三城,均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自到陵州接受一个突厥部的投降,故名“受降城”。李益在德宗镇远进入了凌州总督杜希全的军幕,所以这里的受降城应该是指凌州受降城。
乐峰前沙地白如雪,城外月色如秋霜。
惠乐峰,惠乐峰:唐代有乐惠县和灵州府,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乐惠峰是当地的最高峰。其中作品《乐惠风》指的是乐惠县附近的烽火台。
这两句话是互文的。没有月光,沙子不可能像雪一样白,所以这两句话要放在一起解读。
受降城外,月色寒如霜,笼照黄沙,才回岳峰。月光下,黄沙闪着雪一样的寒光。
不知何处吹来凄凉的芦笛,一夜望着故乡。
芦笛:一种笛子,一种“芦笛”,听起来很悲伤。征兵:守卫边境的士兵。
萧瑟的芦笛不知吹向何方,守了一夜边关的人都在回望故乡。
03
李益这首诗集景、声、情于一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形成了意境浑浑、朴质空灵的艺术特色,也因此成为中唐最经典的七言绝句之一。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风景。第一句“风的沙如雪”,是鸟瞰。诗人从被攻破的城市向下看,看到风的平坦沙滩,反射着雪一样的光辉。第二句“城外月如霜”是俯视图。城外夜空,冷月如霜。
“沙如雪”“月如霜”,清晰地描述了边境萧瑟的夜景,是对萧瑟内心的隐喻。“乐惠峰”这个地名充满了讽刺意味。对于戍边的军人来说,不能回家怎么开心?
第三句,我写道:“不知何处吹芦笛。”在这萧瑟的边境之夜,响起了芦笛声。这芦笛的声音很悲伤,但我不知道是谁吹的,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更是莫名其妙。
前三句先以萧瑟的视觉场景激起绵绵的乡愁,再以萧瑟的听觉意象将乡愁的暗流引向情感的洪流。通过前三句的对比,诗的情感已经到了不得不发的位置。
但李易在这里另辟蹊径,让不得不发的情感在最后绕道而行,用富有想象力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招人尽往盼故乡的场景,让人顿觉句句不尽,回味无穷,戛然而止。
在这个萧瑟的边境之夜,芦笛一曲悲凉的旋律让边境的战士们彻夜难眠,他们都坐了起来,憧憬着自己的家乡。诗人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但他的思乡之情弥漫了整个世界,虽然他是庄严的,沉默的。
《加唐诗挑钱》点评:沙飞月明,眼含愁容,听到困窘之声,有人想家。
04
前人评论说,李益的诗深得“七绝大师”王昌龄的神韵。王昌龄是盛唐七绝的代表诗人,李益是中唐七绝的代表诗人。盛唐中期只有一次安史之乱,但诗歌的气象和神韵都不一样。
王昌龄有首诗《参军》,全是乡愁。
琵琶舞新声,永远是旧情。
听不尽愁,高秋月照长城。
对比两首诗,可以说意境深远,两首诗前后相映,但其中的气象和韵味早已别有一番风味。
盛唐王昌龄的《从军》也是关于思乡的伤感,但《明月照长城》自有一番大气。而李仪祉的《沙如雪》《月如霜》等诗,在忧伤中却蕴含着一种没落的味道。
安史之乱改变了唐人的心态,盛世中的恢弘大气逐渐消失,内心的感情更加复杂。
当然,我这里说的是诗歌的气象差异,不是高低之别。王的诗和李的诗无疑是唐诗中的佼佼者。
文|谢
唐诗三百首精读044:李益《守乡墙夜听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