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格利的简历
出生和死亡日期:1833-1906
国籍:英国人,后加入中国,字陈清,以示对清廷的忠诚。
出生地:苏格兰
毕业学校:爱丁堡大学医学院毕业生。
白奇文担任常组长的秘书,才两个月。同治二年(1863)加入淮军,在张宇春指挥下的春子营任教,率队随李鸿章在上海、昆山、苏州等地与太平军作战,深得李鸿章信任。10月,苏州发生杀人事件。后来,李鸿章让潘增伟找马格里特调解,马格里特说服戈登和解杀人投降。
马格利加入淮军后,李鸿章于同治二年(1862)在上海附近的松江成立了上海洋炮局(长安汽车的前身)。
马格利被贬后,住在金陵。当伊斯玛仪事件发生时,郭嵩焘奉命向英国派出钦差大臣“道歉”,并在伦敦设立大使馆。因为英国驻华大使韦德“反复称之为(马格里)能源”;曾纪泽也为他说情;李鸿章本人“自知忠厚可用”,于是李鸿章向郭嵩焘推荐马格利作为随行人员之一出访英国。光绪二年(1876),马格利担任三等职衔的三等翻译官,随郭嵩焘赴英,协助设立中国大使馆。这期间,马格利对郭嵩焘帮助很大,因为他熟悉中英两国的一切,为郭嵩焘处理英文文案,处理外交事务,还经常给郭嵩焘灌输西方礼仪、风俗、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识。郭嵩焘离任后,马格利回国,调任英国大使馆任参赞,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离任。
马格瑞特一开始是淮军的枪械教练,后来改为监督炮弹生产,主持现代兵工厂的生产。他跟随李鸿章十余年,深受李鸿章倚重。中法战争期间,马格利在光绪十一年(1885)提出了七份调解草案。1906年,马格利在英国去世,享年73岁。当时,他是中国驻伦敦大使馆的顾问。他死后,英国国王给了他一个爵位,旧中国的英租界也有以他命名的街道。马格利爵士,祖籍英国奥金莱克,在爱丁堡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担任第99联队军医,并担任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中外混合部队“常盛骏”。这支队伍由淮军总司令李鸿章掌控。
李鸿章目睹了西式战术和洋枪的威力,于是打算建立自己的兵工厂生产新式武器,并聘请外籍教官,大大提高淮军的战斗力。精明的马格利看透了时局,全心全意地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想尽办法加入淮军,成为外籍“老师”(教官),以接近李鸿章。马格里在笔记中写道:“我是在获准离开英军后加入李鸿章的。第一件事是向他指出,当时他为外国军火付出的代价太高了。花30两银子买一个从英国炮舰上偷来的普通12斤弹壳,花16两银子买一个最差的铜帽,也就是6斤。我告诉他,欧洲国家建立大型工厂制造军火。如果中国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也应该建立这样的制造工厂。”这番话打动了李鸿章,于是马格利自告奋勇带领工匠们进行手工试制。他用土法上马,用泥土做了一个熔炉,用简单的工具和设备拼凑了一些炮弹、导药器和炮门纸管。英国军官查尔斯·士迪佛立来拜访李鸿章。李遂请他看一看这些样品。在得到查尔斯·士迪佛立的好评后,他们进行了试用,证明质量是可以接受的。1862年,李鸿章授权马格利雇佣50名工人,在松江县一座寺庙内修建上海洋炮局,并于1863年4月竣工。
上海洋炮的装备很简单。除了从上海的外商手里买一些,还招募外国工匠“从香港买制枪器械”。李鸿章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外国人和中国人管理工厂的两种模式。为此,李鸿章“让韩殿甲率领的中国工匠们一心学习”洋工的技艺,还特地从广东调来了“学识渊博、对西方人的秘密有所警觉”的丁日昌,并将炮局分为三个分局,1分局由马格利和中国官员刘作裕共同领导,另外两个分局分别由韩殿甲和丁日昌领导。当时叫“上海三洋炮局”(韩、丁领导的两个分局于1965在上海合并为“江南机器制造局”)。作为“总经理”(厂长)之一,马格利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第一位外籍厂长。1863年底,李鸿章移师淮军攻克苏州,上海洋炮局也迁至苏州原太平天国那王府,改名苏州洋炮局。这一事件中发生的“阿斯彭舰队事件”为外炮局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舰队舰是清政府委托税务总局李泰国(英)向英国人购买的,想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海军。然而,李泰国与舰队司令阿斯彭签署了一项协议,由英方垄断舰队。清政府无法接受完全由别人控制的状况,只好忍痛将已经来华的船队送回英国,并退掉了李泰国税务总局的职位。清政府白白花了106,70000两白银。当时,舰队有一套制造和维修军火的机器设备,包括蒸汽锅炉、冲天炉、钢包和各种机床等。有“浮动兵工厂”之称的马格利在1864+10月鼓励李鸿章购买这套设备,以扩大洋炮局的拥有量。
马格利在该厂安装投产这套设备后,该厂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第一家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并具备机械化生产能力的企业。每周可生产2000发左右的枪支、炮弹等弹药,产品成本大幅降低。大小不一的炮弹,价格约为1至3银元,比从外国炒家手中买12斤炮弹便宜30两。为此,李鸿章两次请求清廷准许,先后资助马格利三品戴上帽子,加了一个“道士”的虚衔。
李鸿章非常重视马格利,经常打探消息。除了讨论军事,还和他谈西方的科技发明、中外关系,有时还请他出面协调李等洋人的矛盾。李鸿章的学识和清廷的丰厚赏赐使马格利中国得以发展。他娶了太平军前军长王娜的女儿,育有三子一女。在他的孩子们回到英国结婚后,马格利的长子也取了“乔治·马戛尔尼英国领事”的名字,这意味着他的儿子将追随父亲的脚步,并在中国新疆的喀什担任英国领事。
马格利的成就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早在1859年英法联军入侵天津大沽口时,清军首战告捷,陆军随行部门立即命令火器营仿制缴获的洋枪洋炮,无奈“无师自通”,只能模仿其皮毛,“而不究其精妙”。清政府不得不从火器营学过洋枪的士兵中选拔48名学员,送去成为清政府军工企业的骨干。
1865年夏,李鸿章升任两江代理总督,驻守清军攻克的江宁,将苏州洋炮局马格利分局的人员和装备一并搬来。经过一年多的扩张,一个更大的兵工厂——金陵机器制造局,矗立在南京城隍山。这个工厂的机械化水平和生产力在当时的中国是一流的。朝廷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国藩在参观后的日记中写道:“其中,若作火柴铜帽,锯大木头如切豆腐,两者尤神奇。”一开始局里有400多工人,后来增加到1200。
金陵制造局一直为李鸿章所控制,并将其视为淮系军阀集团的命脉。1866至10,李鸿章被派往北方围剿捻军。他在奏章中直言,自己创办金陵制造局,是淮军的命脉,不敢轻托。他以该局经费由淮军军需筹集为由,继续控制该局的人事和运作。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后,金陵制造局的产品仍有很大一部分供给淮军,用于直隶沿海的国防设施建设,如天津的大沽口。
李鸿章对马格利很是宠爱,辅佐他担起“督政”大权,地位在中国“总经理”刘作裕之上;给了他丰厚的俸禄,又拨出2000两银子建造豪华的私人别墅,并由公费授予他由10多人组成的私人卫队。为了扩大产品品种,赶上国际先进水平,马格里茨报告说,他亲自组织了火箭等新式武器的试制,并取得了成功。1870,金陵制造局增设火箭分局,霍尔火箭投产。1872 10,李鸿章召马格利来津,支持金陵制造局的发展计划。李还批准了赴欧洲考察并购买设备和原材料的要求。
1874年3月,马格利回到了中国。他用买回的外国装备扩建了金陵制造局,下辖火药局、火箭分局、矿务局等。,规模仅次于上海江南制造局,以生产多种枪支弹药闻名。随着金陵制造局的逐步发展,马格利变得专横和自私。“他在1874年从欧洲回到中国后,比以前更加专横”。在企业决策中,一般说洋务企业的“办公厅”和“监察部”不能擅自决策,必须服从上一级的指挥。马格利利用李鸿章的授意,实际上独揽大权,超越了只应负责指导和监督职责的“监工”身份,凌驾于其他所有人之上。结果和“总经理”刘作宇的关系非常紧张。对待下属,马格利更加傲慢。那些与众不同的人很容易被替换掉,警卫被命令鞭打不服从的工人。刘作裕状告李鸿章在工厂里对外国人封锁技术对付中国人,而马格利则反驳说他无权掌握指导训练所必需的劳动力。他指责中国没有与他协商就监督人事调动。更有甚者,人员的调动往往建立在裙带关系或任人唯亲的基础上。结果,工人中充斥着马屁精和亲信,他们要么对学习不感兴趣,要么学得很慢。马格利的反驳真实地揭露了中国封建官僚的腐败。李鸿章看不上马格利,调走刘作裕,任命段守和为“总经理”。
段守和既圆滑又精明,没有与马格利发生直接冲突。他偷偷向李鸿章通风报信,说马格利如何霸道,欺压中国人,垄断技术,乱花钱,出国考察时挥霍公款,动摇了李鸿章对马格利的信任。1874年,李鸿章任命郭道之为“总经理”,以制约马格利,使中国“总经理”增至两人;与此同时,他“将马格利的地位降低到外国指导之下”,并下令解散马格利的私人卫队。面对特权的丧失,马格利以辞职来表示抗议,试图以“留下”来迫使李鸿章倒退。没过多久,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事故加速了他的失宠。
1875 65438+10月5日,金陵制造局为天津大沽炮台制造的两门大炮当场爆炸,造成7名官兵死亡。李鸿章召马格利到现场查明事故原因。马格里特推迟了两个月到达。结果在他自己的主持下,再次测试的时候大炮还是爆炸了。还好我提前做好了准备,没有伤到在场的人。经检验鉴定,该枪爆炸的原因是制造该枪的原材料质量低劣。这批材料最初是作为平衡船体的压舱铁从国外运到中国的。为了赶生产进度,经马格利批准,这批劣质原料被用来制造枪支,合格原料到货后被替换,却酿成大祸。李鸿章害怕清政府追究如此重大事故的责任,于是下令马格利承认错误,要求严惩,但马格利拒绝承担。祸不单行。5月19日,金陵制造局又发生一起恶性事故。据《申报》记载:“当时是中午,这个局的工匠们正在干活,突然因为石磨不小心和铁家伙撞在了一起,钻出了一颗火星,铁家伙落在了火箭上,马上箭就直接射到了火药桶里,可是一听霹雳,就像山崩一样,连人带房都上了天,一下子几间房子被烧了,三个工匠也被炸成了飞灰。”这对马里无疑是雪上加霜。7月7日,李鸿章解除了马格利在金陵制造局的职务。但由于他在洋务中任职多年,颇有建树,所以推荐给中国驻英公使郭嵩焘(当秘书)。于1876年随郭赴伦敦,于1878年在英国逝世。
作为中国的“洋厂长”,马格利为中国军工企业服务了12年。时代的机遇让他扮演了中西军火中间商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