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谁笛子吹得好?
性能级各有所长,各有侧重。听力好还和个人喜好、欣赏水平等等有关。
现代长笛分为南北两派,各有所长,各有侧重。
1,南北两派:
北派常用发声、润色、滑音、劈音等技巧,南派常用颤音、拍打、重叠、振动等技巧。
此外,经过大量音乐人几十年的不断练习,创造了循环换气、循环吐音、揉捏、包吹、咆哮、打孔、飞指、七度揉捏、吹口哨等一系列特殊技法。
北派笛子的风格浑厚粗犷,他们用的笛子以梆笛为主。梆笛的管子又短又细,音色高亢明亮。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
南派笛子的风格高雅优美,他们使用的笛子主要是曲笛。曲笛的管子长而粗,音色丰富柔和,清亮醇厚,悠扬委婉,主要流行于我国江南地区。
2.著名表演者:
近代著名的男笛演奏家有:、、、刘森、、于训法、、、简光义、李大同、蒋先伟、、周林升、王铁锤、曾永青、苗毅民(美国)、杜如松、张伟良、张向华、詹永明、王慈恒、戴。、陈、马笛、孔、邓邦国、曲同庆、高明、蔡敬民、刘凤山、郝宜君、、、吴曼东、周波、、孙效东、易家义、郭新旺、谭延健、刘宽仁、黄尚元、耿涛、曲翔、曲光义、李增光。林思坤、郑、卢金山、王健、、何、张平、姜宁、高春华、包傲发、刘、林家珍、李娟、、曾鸣、杜冲。
长笛女演奏家有:、、、刘、姜妍、姜宁、、李双卓、李娟、、郑攀、王莹莹、张莹莹、郑畅、杨澜、孙楚波、范林峰、马云鹤、陈云英等。
3.优秀表演者介绍:
赵松庭,祖籍东阳,人称“江南笛王”(1924~2001),著名音乐家、教育家、竹笛作曲家,中国南方笛子艺术的代表人物,浙江笛子艺术的奠基人。出版有《笛子艺术春秋》、《笛子演奏基础教程》等著作,是中国第一位成功研制出笛子、骨笛、铜管双笛的竹笛大师。曾闯吹笛,循环通风。作曲长笛独奏《早晨》、《357》、《乌江风光》。
冯子存:绰号“吹天”,1904,河北阳原县人。他是北方长笛学派的著名代表,也是一位非常有贡献的老将。在长笛演奏和长笛音乐创作方面有着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代表作有《相逢一笑泯恩仇》、《放风筝》、《梆梆子》、《黄鹂亮翅》、《挂红灯》、《万年红》等。
陆春龄:1921九月出生于上海。长笛手,中国一代长笛大师。曾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江南丝竹学会会长,被誉为“魔笛”、“魔笛”、“笛王”。笛子音乐中,比较流行的有《今昔》、《喜讯》、《江南春日》。
刘管乐:1918 65438+10月24日,刘管乐出生于河北安国县。代表作品《树荫下的鸟儿》《卖菜》是北派邦迪的优秀作品。为了进一步挖掘竹笛的演奏潜力,刘先生对传统六孔笛子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先后开发出七孔、八孔、八孔笛子。
于训发从1971至今,创作改编了近20首长笛独奏曲。其中《秋湖月夜》(余训法、彭作曲)1984获国家器乐一等奖,1993获“20世纪中国经典作品奖”。琅琊榜1984获上海音乐之春优秀创作奖;1986《红太阳》分别获得上海音乐之春创作、演出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蒋国基先生的表演以南派为基础,南北融合,兼收并蓄,形成了一种江南水乡感极强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有马迪人创作于1980年的《水乡船歌》《采桑之歌》《雁过秋日》《忆江南》《习字湖畔忙采茶》《秦川抒怀》等。它以陕北的地方戏曲音乐为基础,激发并表达了对蓬勃发展的秦川的由衷赞美。秦川一般指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平川地区。
4.经典长笛歌曲:
《喜迎》:原为内蒙古民间音乐,后流传到张家口,成为河北梆子、二人台等地方剧种的切曲。它经常被用来陪伴人物进入洞房和擦拭灰尘,并被冯子存改编成长笛独奏。
鹧鸪飞:原为湖南民间音乐,陆春龄。它也用于长笛独奏或竹笛合奏。后来被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改编,注入了江南丝竹的风格,使音乐更加优美动人。
梆子:最初是中国北方流行的一种乐器。旋律优美雄浑,常用于戏曲中。经过冯子存的整理和加工,这种曲牌赋予了音乐粗犷、豪放、激情的个性,而梆笛这种特殊技法的编排和运用又使音乐具有了浓厚的地方色彩。
《牧民新歌》:中国著名长笛演奏家简光义1966根据内蒙古伊克赵萌民歌音调创作的曲子。作品以浓郁清新的民乐风格、亲切感人的旋律、明快的节奏,展现了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和草原上一派生机勃勃、喜人的景象,展现了新时期牧民的精神面貌。另一部代表作《山村喜事》。
帕米尔之春:考级中常见的一段竹笛,但有不同的版本。九年级由刘福荣编排,十年级由李大同编排。李大同先生编曲的长笛独奏《帕米尔之春》,采用塔吉克族典型节奏的7/8拍,以塔吉克族民歌为创作素材,吸收了塔吉克族民歌《美丽的塔什库尔干》的主题旋律。音乐充满了快乐的歌唱和跳跃。音乐描绘了帕米尔高原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塔吉克人民淳朴奔放的性格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感情,生动地表现了塔吉克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心情和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怀抱中的无比幸福和喜悦。
春到湘江:创作于1976。由宁宝生作曲,音乐展现了湘江两岸美丽的春光,湘江两岸人民建设家园的火热热情,以及对家乡明天的美好憧憬。乐曲分为引子、行板、快板、尾声等几个部分。
听泉:詹永明的音乐,代表作有《听泉》、《西湖春晓》、《乌江欢歌》、《断桥》、《秋叙》、《长恨歌》、《春耕时节》、《兰花花》等。
《357》:原是浙江吴剧的随机唱腔,以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旋律流畅华丽。由赵松庭先生改编为同名长笛独奏。
姑苏星:采用昆曲的腔调,有江南风味。音乐优雅,展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美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这首歌的作者是著名的长笛演奏家蒋先伟先生,他对江南丝竹的音乐演奏风格的掌握尤为地道。20世纪60年代,他以江南民歌和昆曲的音调为素材,还创作并演奏了蒋国基1975写的《脚踏水车山歌》、《水乡船歌》等民歌。音乐原名《蚕国船歌》,取材于浙江民歌《柳元郎》的曲调。音乐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美风光,水乡人民欢乐的景象,一幅幅朝气蓬勃、生机勃勃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