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汶川:大地震前后珍贵记忆的后记

就算一千天没有地震,也要有一天未雨绸缪。

(后记)

两年前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际,我与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的一次谈话,作为本书的后记。

赵亚辉:7月22日,云南演金发生5.1级地震,大家都很关心。

陈建民:这次地震的震级不大,但损失却不小。据最新统计,地震已造成22人死亡,100余人受伤,重伤8人,倒塌房屋1400余间,严重损坏房屋7000余间。这次灾害涉及演金县和大关县的13个乡镇。

赵亚辉:2005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地震频发。很多人都很关心中国是否进入了地震活跃期。

陈建民:今年7月,中国发生了4次5级以上地震。这个数字不小。近两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每年超过18次。总的来说,近年来我国地震活动水平较低,但周边地区和全球地震趋势越来越活跃,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值得警惕。历史上,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破坏性最大的大陆国家之一。

赵亚辉:历史上,中国的地震灾害有多严重?

陈建民:中国位于世界上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汇处,地震活动非常频繁。中国陆地面积只有世界的1/14,但大陆地震却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1/3。我们常说“地震灾害严重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有两组数据可以显示中国地震破坏的严重程度。20世纪以来,全球地震死亡人数为654.38+0.6万,而中国约为60万。历史上全球有6次地震死亡人数超过20万,其中中国有4次。

赵亚辉:由于地震极具破坏性,人类长期以来一直希望找到地震的规律并进行预测。

陈建民:为什么每年都有这么多地震?为什么不像地震前的天气预报一样做个预报?一般来说,上天堂比下人间容易。

现在空间观测技术发展很快,使得天气预报有了很好的条件。但是地震预测是观察地下的。目前我们的深空观测技术发展还很慢,或者说和空间技术差距很大。目前人类最深钻井深度为12 km,而我国九五期间一口井的钻井深度为5 km。和地球比起来,它就像一个连壳都没穿透的鸡蛋。定向地震发生在深部,地球内部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岩石和地层的破裂产生巨大的能量释放和振动。这就是地震预测的难点。

赵亚辉:人们普遍更关心在不久的将来发生地震的可能性。

陈建民:我们知道地震孕育的原理和规律,但我们还远远没有完全理解它。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某一类地震,但不能预测所有的地震;我们在大时间尺度上所做的中长期预测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期和临震预测的成功率还是比较低的。

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我们还没有掌握地震发展的规律。预测主要基于多年积累的观测数据和震例,不可避免地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赵亚辉:你认为地震可以预测吗?

陈建民:简单地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是肯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1966邢台地震之后,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在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特定地区的某一类地震做出预测。典型的例子是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仅死亡1300人。专家预测,如果不预测地震,将有超过65438+万人死亡。此外,近30年来,我们对20余次地震进行了较为成功的预测,如2003年云南大姚6.2级地震和甘肃民乐6.1级地震,取得了一定的减灾效益。

赵亚辉:但是,与实际情况相比,预测成功的概率仍然很低。

陈建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地区的地震预报水平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是,我们在有效减灾的情况下可以做出的预测大约是10%。中长期年度预测的水平高一点,30%-40%不等。但我认为,只要科学水平不断提高,总有一天地震预测会达到让大家满意的水平和程度。

赵亚辉:谁发布中国地震预报?

陈建民:中国实行统一的地震预报发布系统。发布权在政府,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布有关地震预报的消息。

赵亚辉:目前,监测和预测地震很困难,所以在地震发生前防止忠诚非常重要。我们知道抗震设防有个行话,就是“地上要坚定,地下要清晰。”

陈建民:“加固地基”是指采取设防措施,提高建筑物和丁字路的抗震能力。“地下澄清”是查明地下地质结构,包括地基情况、活动断层分布等,是设防的基础工作。抗震设防归根结底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和工程抵御地震的能力。

赵亚辉:那么中国建筑的抗震现状如何?普通人的住房能抵御地震的威胁吗?

陈建民:城市和农村的情况非常不同。在城市中,1998之后建设的建筑基本都考虑了抗震设防,而之前建设的相当一部分建筑没有考虑抗震设防或者抗震能力不足。这些建筑在城市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赵亚辉:农村地区呢?

陈建民:在农村地区,情况更加严重。20世纪以来,我国破坏性地震多发生在农村,地震造成的死亡近60%是农村人口。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农村房屋基本没有纳入标准化建设管理,农民房屋抗震能力很差,广大农村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小震致灾”甚至“小震致灾”是我国农村地震灾害的显著特点。5级左右的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甚至有的4级以上的地震也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我国农村住宅抗震能力亟待提高。

赵亚辉:我们的对策是什么?

陈建民:2004年全国防震减灾会议后,各地开始积极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新疆等18个省(区、市)近百个县市的150多个村开展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村建设;16省(区、市)将农房地震安全工程列入当地“十一五”规划,14省(区、市)下发文件部署农房地震安全工程...前不久我去新疆,看到59.6万户、约248万人已经住上了安全抗震的新房。

抗震房终将全面推广,因为防震胜过一千天不地震!

该书由亲赴地震灾区的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撰写,记录了地震灾区的真实情况和抗震救灾一线的感人故事,反映了震前川西北和羌族文化的历史。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共654.38+0.3万字,照片424张。

赵亚辉在6月5438+08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上说,他一年内两次来到川西北,感觉完全不一样。这次写《永远的汶川》这本书,尽量客观真实地反映个人事实,也是作为记者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此外,该书还将参与北川中学的“上学之路计划”,每售出一本书,将向该校幸存的590名高三学生捐赠1元。

*导言;

《永远的汶川》通过地震前后的生动对比,以独特开阔的视角和厚重的人文情怀,讲述了人民在这场残酷的地震灾难中自强不息的精神,讲述了昔日的秀美山川,讴歌了隐藏在灾难中的人文精神。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汶川,汶川...、北川:尔玛依娜之丧、绵阳:科技城之难、江油:李白故里之忧、茂县、松潘、九寨、西游记...用13千字、400多张照片记录了震后灾区的真实情况和抗震救灾一线的感人故事,聚焦了震前川西北和羌族人民的历史真相。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笔者第一时间赶赴震区,先后在绵竹、汶川、北川、都江堰、绵阳等地进行报道,影响较大。这本书深入揭示了震后汶川和北川的救灾情况,包括地震前当地美丽的风景和人们的故事。同时从建筑、服饰、音乐、舞蹈、民俗等方面描述了中国最重要的羌族聚居区汶川和北川的文化,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川西北羌族同胞的历史文化。

*关于作者:

人民日报社教育部主任赵亚辉是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多次参与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采访报道。我曾随航天测量船“王源”号穿越三大洋,在伊朗巴姆地震灾区救助重伤员,在印尼班达亚齐考察印度洋海啸灾区,跟踪2005年珠峰测量100多天...

撰写了《经历世纪大灾难》等书籍、报告和作品,在多个场合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其事迹被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新闻调查》、《焦点访谈》、《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和《中国新闻出版报》广泛报道。

*标题页文本:

这是一本值得永久收藏的书,是对受灾严重的川西北最好的纪念。——北川羌族自治县党委书记宋明(签名)

*封底文字:

作为救援队的额外成员,亚辉记录了鲜为人知的内幕和火线故事。——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总指挥赵和平

多年以后,这本书的价值才会充分展现出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学家姚檀栋

亚辉用文字和镜头独特地展现了地震中最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这也恰恰解释了为什么他的抗灾博客能够脱颖而出,十多天内访问量突破千万。——Sina.com主编陈彤

跟随赵亚辉,重游中国西北角,发现偏远角落的辉煌,追寻未被触及的情怀,体验灾难的惨烈景象,体会历史瞬间的永恒。-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张笑君

地震后,现场的完整见证读起来很吸引人。

地震前,人文地理的盛宴读起来很过瘾。—《中国国家地理》执行主编单之蔷

书中的十个角色

1.志愿者陈艳奔赴汶川、北川、绵阳等地,与国家救援队一起救助了20多人。

语录:因为我还活着,所以来p16。

2.在黄丽被埋80小时后获救的工程师牟的妻子用歌声鼓励被埋在废墟中的丈夫活下来。

语录:阿婆阿门,一根藤p30

3.一位在张小平被埋129小时后选择截肢并活着出来的都江堰市民。

语录:失去双腿也要活下去。p41

4.王念法曾是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参加过阿尔及利亚地震、伊朗巴姆地震、印度洋海啸等重大灾害的救援。这次地震,我用日记记录了灾区的十天。

语录:生命高于一切,救人最重要。p48

5.马晓峰,可乐男孩背后的女孩

语录:在这里给我拍张照,我要记住这一刻。p59

6.这位在2007年高考中获得北川县文科第五名的罗玉婷北川中学2007届毕业生,得到了“上学之路”项目的资助。

语录:对我来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大学就在眼前,却不知道通往它的路在哪里。我们北川人不认输。p77、85、91

7.老龚是北川县禹里乡打铁的同时对生活乐观的老人。

语录:这是我的职业。p97

8.王艳绵阳医学院的学生在广场上给女孩按摩锻炼身体。

语录:我也是实习生,还能为市民服务。p146

9.杨海平,一个为了给孩子挣学费而住在斗团山的老人。

语录:我打算再干10年。p177

10.陈海源,羌笛演奏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