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核电医用钴源研发专项组平均年龄只有
从“国家的荣耀”到今天的“国家的名片”,从跌跌撞撞到30岁屹立不倒,秦山核电不仅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核电品牌,还实现了自主发展从30万千瓦到654.38+0万千瓦的跨越,助力推动中国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进。近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跟随“百年党旗红色国企新征程”“强国中坚高质量发展看国企”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以“零距离”采访的方式,探寻秦山核电站的“前世”,感受续写中国核电“国光”的国企使命。中国核电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红船,中国核电起步了。从海盐县到秦山脚下,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就坐落在这里。放眼望去,电线粗大的高压铁塔伸向远方,汇入华东电网,保障了长三角经济圈的电力能源需求,也勾勒出中国核电高起点起步、跨越式发展的蓝图。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先锋”。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启动,电力供应开始严重短缺。在“从长远来看,解决上海及华东地区用电问题,必须依靠核电”的战略判断下,2月8日,1970,一场代号为“728”的行动如火如荼地展开。1991,12,15,秦山核电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中国大陆无核历史的结束,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核电站的国家,被誉为“国之荣耀”。如果说秦山核电站的建成实现了中国大陆核电的“零的突破”,那么2004年5月3日建成投产的65万千瓦核电机组则是中国从原型堆向商用堆的重大跨越。电站整体性能达到了当时世界同类核电站的先进水平。秦山核电的脚步不止于此。秦山核电依托自主创新的强大引擎,打造了星光熠熠的“能源版图”,从无到有打造了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品牌,推动了中国核电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发展。秦山核电从30万到1万的飞跃。秦山核电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谦说,这些强有力的实践探索,实现了中国核电从“跟跑”、“并肩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变“辐射”为“加持”核电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为国家战略任务服务,二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从战略支撑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核电”催生了“核工业”。近年来,秦山核电通过转型升级,瞄准核产业化市场——与基地所在地海盐县共建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基地,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同位素制造和核医学研发产业。核电相关和核技术应用产业成为支撑海盐未来发展的六大产业链之一。2020年,海盐核电相关及核技术应用产业产值将达到290亿元。目前,已有十几家核技术应用企业与海盐县进行了投资洽谈。其中,通过规划投资年产2800居里用于癌症诊疗的同位素药物项目,致力于满足长三角地区癌症诊疗对同位素药物的需求。创新永远是秦山核电的关键词。“秦山核电持续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以核技术创新成果助力国家战略发展。”黄谦表示,《健康中国2030》明确,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为开发生产符合健康需求的产品做出表率。作为中国国有核电行业的先行者,秦山核电启动了“医用钴源生产技术研发项目”,服务“健康中国2030”战略。据介绍,秦山核电在三期安全稳定发电的同时,基于自主研发的工业钴源生产技术,自主研发了医用钴-60生产技术,为伽玛刀设备安装了国产“心脏”。目前,国产医用钴-60“心脏”已经安装在上海常征医院和成都华西医院的伽玛刀设备上。“3060”目标下的核电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成为当前的“热词”。目前,核电已经从单纯提供零碳电力向零碳综合能源供应转型,成为零碳清洁、安全、有韧性、智能化的综合能源系统。发展核电产业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愿景的必然选择。黄谦说,核电是一种“零碳”电力。国家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的目标,是核电行业发展的契机,在未来,核电行业必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秦山核电站正在建设的核能发电、核医学、供热、制氢等零碳核能综合应用新平台,有助于实现浙江省“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繁荣示范区”的目标。数据显示,目前秦山核电安全运行累计发电64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亿吨,种植404个西湖景区。秦山核电所在的海盐县已连续五年位居嘉兴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