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简介及详细信息

仡佬族最初分为许多不同的分支,每个分支都有不同的名称。

新中国成立后,经国务院同意,1956年称仡佬族。

1983年,随着民族识别和民族成分恢复工作的进展,根据国家民族政策,经县以上* * *批准,25万余人恢复了仡佬族的民族成分。

历史学家一致认为,仡佬族的民族起源与古代“辽”(发音为老)人有关。在住房、衣着、饮食、丧葬、穿耳等风俗习惯方面,也有大量与古代现人相似的特点。如贵州省普定县窝子乡、莱文乡的仡佬族,到19世纪末仍有“打牙祭”的习俗。

古代辽人长期生活在中国的西南部。汉朝设立献县之前,有几个部落集团,其中夜郎势力最大。3世纪至5世纪,从西安迁居四川的嫔妃被纳入封建国家的户籍,向封建王朝纳税。到公元5世纪,他们已经能制造金属矛和盾、棘鱼工具、铜浆等,并用大麻纤维织成精美的布料。7世纪以后,四川辽人的商品交换越来越频繁,辽布质量非常好,成为必须上缴给封建王朝的贡品。直到宋志平时期(11世纪中叶),一些现任领主占有大量土地,千家万户依附于农民,成为割据政权的封建势力。

宋代仡佬族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居住在湖南陈、袁、荆州山区的仡佬族,至今仍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生产粟、豆,缺粮靠猎物补充。而生活在平坝地区的仡佬族,单位面积产量很高,手工业生产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他们掌握了开采朱砂的技术,生产出各种特产,如精美的银酒器“银鹅鸽”,桑皮编织的“圆布”和织有花纹的“无孔带”,“孔斑”较厚。这些都说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

元明时期,中央王朝多通过土司统治仡佬族地区,部分地区还保留了仡佬族特有的社会政治制度——马头制度。郎岱亭(今贵州六枝特区)的仡佬族称当地官员为马头,马头有马头田为俸禄。他们出巡时,坐轿子,仪仗队吹长号开道,可见威风。马头后裔在仡佬族中仍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至今在六枝地区被称为“马头仡佬族”。中央王朝还在仡佬族地区建立了卫、所、屯、保等军事机构。明末,清朝雍正年间仡佬族地区基本完成了“还乡”。

为了反抗历代封建王朝的残酷统治,包括仡佬族先民在内的今人在古代多次揭竿而起进行武装斗争。公元7世纪中叶,川西雅周、琼州、梅州等地因反对重劳动,爆发大规模起义。9世纪中叶,四川容州(今宜宾)和泸州(今泸州)的哥老会(仡佬族)也因封建官吏的篡位和愤怒而反抗,一路打到四川三台。到16世纪中叶,在抗击日本侵占中国东南海域的斗争中,居住在湘西的仡佬族曾与江浙一带的土家族、苗族一起浴血奋战,为保卫祖国做出了贡献。19世纪中叶,贵州苗族和汉族人民发动了反对清朝的“咸通起义”。同治四年(1865)春,起义军路过平坝县仡佬族居住的大狗场时,仡佬族积极为起义军送饭、挑水、做饭,支持这场正义斗争。安顺黑寨地区的仡佬族农民也直接参加了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1949以前,仡佬族地区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大部分土地掌握在外来地主手中。例如,在遵义县郑萍乡,占人口9%的外来地主和富农占有一半以上的土地。剥削的主要形式是实物地租,分为固定租金和生活租金,租金一般占收成的一半以上。租地要交“押金”,相当于租金的50%到200%。在贵州西部,每年除了交玉米、鸦片、大豆、熏米(罂粟籽)、辣椒等东西,还有人每年要在地主的土地上劳动50到80天。大定县石祥乡的农民,每年差不多要花65,438+0/4的生产时间,喂牲口,修房子,扛粮食,运煤,抬滑竿等等。地主家有婚礼、葬礼、生日庆典等时。,租客要帮忙,要送礼。有的地主还实行所谓的“人租”,即地主可以剥夺农民的人身自由,扣留农民的子女作为奴婢,作为地租的数额。各种名目的各种重剥削,让仡佬族人民不堪重负。在遵义县田坝村的32名农民中,有30人只能开采大蒜(当地的一种野生植物)来充饥。大定县令石祥常年有百姓外出逃难。1945年,仡佬族村52个仡佬族中的11人被迫逃亡。

国民党也加强保甲制度,采用“联保制”以加强其统治。苛捐杂税很重,包括口粮、日月捐款、鞋袜、区乡经费、自卫捐款等等。据安顺县仡佬族农民统计,有50多种。为了进行反人民的内战,更是肆无忌惮的用拉丁文抓老公。名义上规定“三鼎一抽”、“五鼎二抽”,实际上连独子也不能幸免。国民党* * *为了便于统治,还故意挑拨离间,制造民族纠纷,推行强制同化。仡佬族陷入了苦难的深渊。

1935年,中国领导的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贵州黔西、大定、遵义、仁怀等地,为那里的仡佬族留下了革命的火种。在“地主五粮在满仓,穷人无米煮汤”的苦日子里,仡佬族深刻认识到,只有支持红军打胜仗,才能解放工农。1943 10贞丰县布依族、仡佬族曾经反抗国民党统治,一度攻占县城。1948年,遵义县李村、田坝村的汉族、仡佬族农民曾闯入地主家,抢走七八万斤粮食。遵义县郑萍村的中青年仡佬族也武装起来反对征兵,迫使国民党的喽啰和村长不敢进村,强行抓走壮丁。

1949以前,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玉米是主要作物,但亩产量低,亩产只有八九十公斤。此外,还出产水稻、小麦、红薯等。没有水利工程,依靠雨水灌溉,水、旱、雹、虫、兽等灾害严重。采集桐木、编织竹制品和草鞋等副业在仡佬族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洋纱的倾销,过去纺“铁笛布”的仡佬族家庭手工业逐渐衰落。

早在清代,仡佬族中就出现了一批职业铁匠。据记载,黄平地区和黎平地区的仡佬族“以铁匠为业”,平原地区和大定府的部分仡佬族以“铸犁为业”。湘西仡佬族工匠制作的猎枪,射程可达20余尺。所以有些地方的仡佬族在史书上被称为“打铁的仡佬族”。这种打铁的技艺至今还保留在一些仡佬族中,如贵州省澜沧县戴龙村(今六枝地区)26个仡佬族中的10多个。仡佬族生产的铁制品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的喜爱。但是随着市场上大量质优价廉的铁制品的出现,目前打铁已经非常少见了。仡佬族石雕工匠技艺精湛,石雕多用于石雕轮廓雕刻。

仡佬族的冶炼业一直比较繁荣。婺川是仡佬族聚居的地方,盛产朱砂。吴川保存着有2000多年开采历史的“大清洞”,洞内保存着古代开采朱砂的摇船。据史载,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黔中知府田宗宪在吴川岩风脚下开采水银、朱砂,向朝廷征集水银190.5公斤。《通典食典》记载唐制:“天长各县每年常纳贡,黔中县纳朱砂十斤。”仡佬族聚居的务川,也是中国最早的炼汞地区之一。仡佬族对朱砂的开采历史悠久,自商周以来从未间断。仡佬族信仰的“宝王菩萨”就是这一时期形成的文化现象。自1980年代以来,吴川有2000多户仡佬族在矿山搭棚、采汞、炼汞,共炼出朱砂汞685吨。

1949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仡佬族地区历史发展的新一页。自1956遵义县郑萍乡和仁怀县安良乡两个仡佬族民族乡设立以来,国务院先后在1986仡佬族聚居的武川、道真两县设立武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分行政区划调整后,到1992,仡佬族与其他民族共建的民族乡有18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 * *机构中都有仡佬族代表和干部参与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任、县长均由仡佬族担任,县级和副县级干部中,仡佬族干部占同级干部的50%以上;乡镇领导干部中的仡佬族干部也占同级干部的60%以上;科技干部队伍不断壮大,在仡佬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化信仰仡佬族崇拜祖先,崇拜竹王、蛮王的祖先和山神。有专门祭祀,祈福长寿,还鬼,超度亡灵的巫师。

仡佬族自己创业,住在山里。衣食住行与山林息息相关,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有些人向古树和巨石致敬,在正月十四和三月三日提供酒,肉和年糕,为他们的孩子祈祷健康。每当有旱灾、水灾、疾病、虫灾,他们就会募捐,请道士设坛作战,祈求神灵平安。

住所附近森林中最大最粗的古树,常被作为神树祭祀和崇拜。一旦选定,就要封山禁牧,禁止任何不当行为,包括砍伐树木、放牧等,客观上保护了当地的植被资源,维护了生态环境。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仡佬语属于汉藏语系。在音韵上接近苗语,在音韵和语法上接近壮侗语。它与苗瑶语、壮侗语有少量同源。

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把仡佬族作为汉藏语系中的一个独立语系比较合适,其名称可以叫辽语系或仡佬族语系。仡佬族语言分为四种方言,习惯上称为“草稿话”、“哈盖话”、“多罗话”、“阿乌话”。仡佬语各方言之间差异很大,方言与方言呈锯齿状分布。几个仡佬族语言方言往往在一个县内并存。

从语言使用情况来看,只有贵州省平坝县大沟场、安顺市西秀区湾子寨、普定县新寨、关岭县马坳、六枝县巨都、大方县迪普乡红枫村、云南省麻栗坡县月亮湾、广西隆林三冲仡佬族自治县较为完整。

据调查,目前母语为仡佬族语的仡佬族不超过6000人,仅占仡佬族总人口的1.1%。绝大多数仡佬族以汉语为主要交流工具。还有少数成员会说当地的苗语和布依语。

仡佬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普遍使用汉语。

建筑上的仡佬族民居因地形而异。他们大多生活在同一个宗族中,一个宗族的每一户都与建筑相邻,形成一个村庄。住房结构的形式和建筑材料因其经济条件、人口和地理环境而异。居住在丘陵谷地和平坝地区的仡佬族,大多依山傍水建房,房屋普遍较高;生活在高山上的仡佬族通常选择在向阳的避雨处建房,房屋大多比较低矮。经常注意房屋地址的选择,有句话叫“管山的人管财”。

盖房子的时候,房子的高度喜欢选择尾数为8的尺寸。以中柱为例,取一脚,六顶(脚)八其他,以此类推。其实就是选择谐音来表达对家庭的美好祝愿。房子的样式有单间、两室、三室长、五室长、两厅、三厅、三院、四合院。除单间和二间外,其余房屋均位于间作中堂中间,有专用于祭祀和会客的龛位,一般不铺地板。两边的房子叫“小二房”,一般分为两个房间,前面是厨房,后面是卧室。有很多层,底层大概有一米高。走楼梯。地下一层可以存放杂物,也可以作为鸡鸭舍。中间的大厅比两边的卧室和厨房都凹进去,形成一个厅口。如果山上建有“吊脚楼”,就会设置栏杆走廊,楼上住人,楼下养畜。以前大多是土木竹结构的草屋。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社会经济逐步发展,农村住房日益改善。在20世纪70年代,石头和木头制成的房子风靡一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人都建造了瓦房和砖石结构的建筑物。在交通便利的地方,钢筋混凝土多层建筑逐渐出现。

服饰仡佬族的服饰文化因其跌宕起伏而独具特色。

清朝前后,大部分衣服都是用家织的亚麻布染成蓝色和蓝色。男人们穿着无领长袍,有翻领,有大袖和短袖,通常还系着腰带。干活时,他们拉起衣服,系在腰上。

仡佬族妇女的衣服是短袖,有翻领和蕾丝。据史料记载,19世纪中期,仡佬族妇女穿着齐腰长、袖背绣有鳞片图案的短上衣,穿着编结的长筒裙。整个裙子分为三段,中间一段用羊毛织成,染成红色,上下两段多为大麻织成,一般有蓝白条纹。长袍上套着蓝色无袖长袍,前短后长,都绣着花纹。穿的时候戴在头上,穿钩尖鞋。

民国以后,各民族交流文化,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审美标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发生变化。无论男女老少,他们的服饰逐渐符合当地汉族。

如今,仡佬族的日常服饰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和多样化。质地从纯棉布、涤纶卡发展到羊毛、亚麻、涤纶等。农村的仡佬族也是一季多穿,只有在各种节日庆典时才会刻意穿自己的民族服饰。

饮食在饮食上,主食以玉米(山区)和大米(平坝地区)为主,其次是各种豆类、小麦、荞麦和土豆,喜欢吃酸辣和糯米粑粑。在仡佬族的副食中,糯米是一种珍贵的食物,大年初一“祭祖”、庆客、端阳送亲友、重阳送礼的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杂酒也是仡佬族的一种特殊饮食。制作时以玉米、小麦、小米、高粱为原料,经蒸煮、发酵、罐装而成。装缸时,先用两根手指大、一米左右长的水竹竿(其中一根被火烧弯了)。除了顶部有一个竹接头外,其他竹接头都是镂空的,在封口前插入筒内。密封的时间越长,酒就越醇香。喝的时候,把顶端的竹节倒空,把竿直向空中,把竿弯成一个吸的装置。不管是宴客还是平时招待客人,都是按辈分来吸的。民国《正安县志稿》说:“一瓮集万珠,诸侯来此俯首。五龙抱擎天柱,吸起黄河倒灌。

油茶的制作也很特别。先将绿茶放入锅中用猪油煸炒,然后与水混合煮熟。水稍干时,用木勺将茶叶推挤成糊状,称为“茶汤”。饮用时,根据量和强度,用猪油炒茶汤,加水煮沸,再加入猪油、油渣、盐、胡椒粉、熟芝麻、黄豆、花生粉即可饮用。其味浓而香,别有风味。如今,正宗的油茶已经形成了一个系列,主要有油茶蛋、油茶汤圆、油茶粥、油茶面等。

礼仪:所有的婚礼、葬礼和庆祝活动都应该举行宴会。一般有二三十桌,也有一百多桌。因为往往事先没有准备,所以丧宴一般不是很讲究,衣架也不会在意。有“不迎不送丧礼,去而送之”的习俗。以前经济不景气,办个酒席也不容易。曾有“丧事难招男娶女,生已晚矣”之说。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道真自治县三桥地区就有了招待贵宾的特殊礼仪“三幺台”。“瑶台”是方言,意思是结束。“三要台”就是请客人吃饭,一顿饭要吃三遍才算结束。第一个是“欢迎”。食物是九盘水果蛋糕。一般有九种:乳白色酥脆食品、天星米烧饼、酥花、红帽饼、美人斑饼、核桃、花生、葵花、柿饼。每人提供一碗茶,主客边喝茶吃点心边聊。茶后第二道是“八仙醉”。一般菜是九盘炖菜凉菜喝,酒是自家酿的小罐玉米酒。酒菜上桌后,客人点了香纸祭祖才入座。第一杯是敬酒,第二杯是祝福酒,第三杯是孝敬酒。三杯过后,酒歌助兴,气氛热烈。第三主座,名为“四方团圆”,以九大碗装肉为主菜,直至宾客吃饱酒足;主人家只让客人离开。仡佬族“三幺台”宴席菜肴丰富,用餐礼仪讲究,充分体现了仡佬族饮食的独特风味和文化内涵,体现了仡佬族人民的热情和淳朴。

文学仡佬族的民间文学包括传说、诗歌和谚语。

民间故事多是关于天地的诞生,仡佬族的起源,以及英雄和劳动人民的聪明、善良和勤劳,如造天地、阿阳兄弟造人烟、竹王、勇敢的姑娘、聋哥、瞎哥偷羊等。

仡佬族的文体活动主要在春节期间进行,有打蛋、磨秋、抱龙蛋、打鸡等。

“打蛋”是仡佬族古老而独特的群众体育项目,已被民族部门列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

高泰舞狮是道真自治县仡佬族民间流行的娱乐活动。1956,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组队参加贵州省民间文艺汇演,获二等奖。2003年在宁夏鄞州市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表演项目银奖。

艺术音乐在生产劳动中,在青年男女的社交场合,在庆祝节日和宴请亲友时,仡佬族经常用歌曲来表达感情,包括《打闹歌》、《号子》、《山歌》、《菜歌》、《古歌》、《情歌》、《牧歌》、《永远在我心里的歌》等。诗歌体裁有三言、五言、七言,但多为七言,既丰富又押韵,类似于七言绝句,也有用仡佬语唱的长短句形式。哲理嵌在歌词里,表现出对歌唱的兴趣,有很浓的生活气息。比如你在问答一首歌的时候,往往会即兴发挥,把生活中的事情用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歌词活泼、幽默、灵活多样,不仅有趣、知识性强,而且音韵美、形式美。

铜鼓、喇叭、笛子、葫芦丝是仡佬族历史上常用的乐器,木桶是仡佬族特有的乐器。它是通过用两英尺多长的木质泡沫戳核心,钻两个孔,并在上端插入一个竹筒制成的。玩的时候会发出“哇哇哇哇”的声音,所以仡佬族叫它。”呜呜呜”只能在秋收结束到正月十五玩,其余时间不收。

舞蹈仡佬族的舞蹈有“丁翁罗”、“亲吻敬酒舞”、“酒舞”、“陶盆夹克衫舞”、“踩堂舞”、“祭山神舞”、“祭天娘舞”。

陈玉先的“丁翁罗”是一种舞蹈,表达了仡佬族青年男女在农历正月社交活动中表达爱情和选择终身伴侣的传统习俗。

“酒舞和亲吻敬酒舞”是大方县青山拉鲁村仡佬族的一种舞蹈,源于婚礼礼仪。

“酒舞”是一种欢快的跳跃,表现的是宾客在参加婚礼时饮酒。

“亲吻敬酒舞”是结婚时用袖子展示新娘面部的一种害羞方式。

“陶盆夹克衫舞”流行于务川自治县,是仡佬族特有的艺术形式。

“堂中舞”是丧葬仪式中的一种舞蹈。

“祭山神舞”是六枝仡佬族每年3月3日祭祀山神时跳的一种舞蹈。

“田娘娘舞”是水城、六枝一年一度的“吃新节”期间,妇女、儿童由家人带领到客家田里采摘新花的舞蹈。

仡佬族有两种戏剧:傩戏和地方戏。

仡佬族不屑蛋戏花戏龙傩戏是一种驱魔仪式,由中原传入,因其具有一定的戏剧情节而被称为“傩戏”。当傩戏在中原消失后,其活动仍保存在贵州民间。仡佬族傩戏主要流行于贵州北部和东北部。伴奏乐器有锣、鼓、喇叭等。表演者必须戴面具。

地方戏由明代卫所屯军队中流行的“军傩”演变而来。流行于贵州中部仡佬族,多以历代战争故事为题材,表现尚武精神自娱自乐。演出场地不设舞台,不在室内而在室外,故称“地方剧”。

习俗节日仡佬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山节"、"端午节"、"吃年节"、"中秋节"、"重阳节"、"牛王节"、"鸟祭节"、"捕虫节",其中最隆重的是春节。过年的时候,仡佬族和汉族一样,也要祭祖,全家都会守岁,但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除夕夜,各地的仡佬族都要做糯米糕祭祖。提供的蛋糕大小和数量因地而异,有的用一个大的,有的在大的上加三四个小的,有的有三叠,每叠三个,五个,七个。祭祀祖先的时间不一样,有的是初一,有的是初二,有的是十四。石阡县每年五六月举行“鸟祭”,又称“爱鸟节”。

除关岭、青龙等少数地区外,仡佬族一般在3月3日庆祝山神祭拜。大部分都是全村范围的活动,只是形式和礼仪有区别。安顺、普定、镇宁的仡佬族也在六月初六庆祝,杀鸡备酒祭拜“苗之地”。

吃年货节是全国各地仡佬族庆祝的节日,时间不同,内容相似,是仡佬族比较重视的一个节日。采摘新粮,供奉祖先,举行“放生”活动,将动物放生大自然,是这个节日的中心内容,人们只有在节后才能开始吃新粮。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到田里去摘新庄稼,摘新穗煮新米,备酒祭祖,以答谢祖先开荒造福子孙,然后大家吃新粮,庆祝一年的丰收。

全国各地的仡佬族也在十月初一庆祝“牛王节”,又称“拜牛王菩萨”、“祭牛王”。这一天,仡佬族除了杀鸡为牛王备酒,还要让牛休息,用最好的饲料喂牛,在牛的角上挂两个糯米,然后牵到水边。如果附近没有池塘、水井、水田,也要做一盆水放在门口,让牛“照照镜子”。在一些地方,奶牛会穿上红色的衣服,并燃放鞭炮来祝贺它们。

婚姻新中国成立前,仡佬族各支系互不通婚,实行支系通婚制度,但不允许同宗通婚,习惯与表亲通婚。青年男女一般在十四五岁订婚,甚至还有“绑带亲戚”“指婚”。仡佬族的婚礼有多种形式。大部分地区都有“男不相迎”、新娘走位等传统习俗,新婚夫妇在婚礼期间有不同的房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仡佬族与汉族、布依族、彝族、苗族等民族的长期杂居,通过自由恋爱缔结族际婚姻并在相关机构登记结婚的青年日益增多。

仡佬族历来是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对平等。废除了一些歧视女性的禁忌,如不上楼、过大门等。父母双亡,兄弟众多的,尊大哥为父,有“大哥为父,大嫂为母”之说。父母健在,兄弟分居的,父母一般带着小儿子生活,财产由兄弟平分;如果小儿子未婚,可以多拿点,弥补结婚的需要。

仡佬族的丧葬方式独特多样,因地而异。仡佬族传统的葬式有窑洞墓、石棺、石板、竖葬、倒葬,“敲锣打鼓唱,男女围尸跳”是仡佬族的传统丧葬器具。

如贵州遵义、仁怀等地,踏堂舞最早是在坟前表演,后逐渐改为灵堂。在堂上跳舞时,舞者三人一组,分别演奏芦笙、打钱杆、舞丝刀,向导前面边跳边唱,后面大家手拉手。跳舞时身体微弯,来回跳跃,舞步中右脚略重,形成一个台阶。舞蹈过程主要由舞者队形的变化来完成。队形的名称是“四瓣花”、“柳传玉”、“梅花阵”。大家围着棺材边唱边跺脚。他们不时喊着“阿刚”,表示咬啄祖先尸体的蚂蚁和乌鸦被踩了。在大多数地区,在埋葬死者的前夕,应该在灵前唱哀歌。亲戚来祭奠,一定要举杯感谢丧亲之痛。出殡不要赔钱。安葬时,除个别地区请鬼择日、择地,念经做“道场”、“祭祀”(向死者交接动物的仪式)外,一般不择日、不择地。

仡佬族的丧葬习俗也不同程度地保留了传统丧葬的特点。

禁忌仡佬族的禁忌因地而异,尤其是正月。比如避免扫地、挑水、生孩子(煮生食)、骑马、耕田、往门外倒污水等。有些人也避免在“牛日”和“马日”打雷时破土插秧。嫁出去的女儿回家,忌上楼扫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些禁忌并没有被人们严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