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信的外部评价
随即,杨永信受到海内外媒体和网友的广泛关注,并引起网友的谴责。他和央视《一线》栏目组说,他们的手机和电话不断接到辱骂、威胁、诽谤的电话。2008年7月4日,百度贴吧又增加了两个名为“杨永信”和“谁把天才变成了魔兽”的帖子。杨永信所在的临沂互联网戒中心隶属于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曝光杨永信互联网戒中心,录得81万元。杨永信,他创立的互联网戒中心,以及整个互联网戒行业,都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网瘾治疗中心的治疗和住宿费每月约6000元,有网友批评其借“治疗网瘾”之名。杨永新说,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瘾治疗中心的性质(非营利性全民所有制)是依据2000年山东省物价局、卫生厅、财政厅联合发布的医疗机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不存在高价牟利。在法律层面上,杨永信案中的网瘾治疗医院和机构是否有权对网瘾患者进行治疗也存在争议。因为网戒中心没有取得相应的资质审批,网戒中心能否取得未成年人的抚养权是个问题。对于成年“患者”来说,其法律问题更难以避免。其次,戒网瘾中心的患者需要每天服用一定剂量的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但高志峰、李宁、刘炳伦等人的研究证实,服用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网瘾的戒断症状和上网的冲动或焦虑。
虽然卫生部召开的网瘾诊疗专家研讨会已经将网瘾纳入精神病学范畴,但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令志在发布会上表示,网瘾不能作为精神障碍的独立诊断标准,杨永信所在的治疗中心也受到媒体质疑。网戒中心的作息时间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合理。每天11睡觉,6点起床,只能睡7个小时。军训是一下午,在中心接受治疗的人几乎每天都在肌肉疼痛中度过。前十五天不能出去参加活动。周末的活动基本都是敲我的身体和头,一上午敲1000多次。一个标准的等长头,从站立开始,然后屈膝,双手交叉放在手肘上同时落地,双手向前伸展,直到全身向下,双手向上弓起,最后站起来。有一次,一个“盟友”因为逃跑被罚了一晚上200。同时,电惊厥疗法在中心的应用比在精神科更普遍,只要做得不好,就会带电。还有一种对挑食的惩罚,纯白菜吃清水,清水煮萝卜。
出院“盟友”对这家治疗中心的质疑包括:
1.入院容易出院难,收费也模棱两可。
收费很容易,名目繁多。收费标准不低;为了在课堂上约束家长,很模糊的标准基本都是杨永信的话,家长拿几百块钱,比如:利用家长照顾孩子电疗恐吓家长拿出几百块钱为自己的行为赎罪。
可以无理由进入医院,出院时必须出示“锦旗”,或者请“自愿”放弃本月已缴纳的费用(2009年为6500/月)。
2.准入标准和模糊的“网瘾”概念。
没有科学实用的录取标准。(基本和精神病院的录取标准一样)
没有“网瘾”的诊断过程。“网瘾”这个概念我解释不清楚。
让家长签字的那张纸,是各个精神病院治疗精神病人时签订的委托协议。
3.医生关爱生命,尊重人权。
强迫人下跪是否应该纳入网瘾治疗也受到了质疑。而且下跪的不是他们的父母,应该先给他下跪。
被捆绑殴打,这种只有在重症精神病病房才会进行的行为,在这里是家常便饭。
4.侵犯人权和隐私。
杨永信自己也在课堂上说过,“这里不存在任何人的隐私”。所谓的评论课,其实就是...迫使你的隐私在世界上“干涸”。甚至还有跟踪视频。
在法律面前,法官可以判断事件中人的对错。
杨永信不是法官,只是一个普通的心理医生,中专毕业。他无权评判别人的对错。杨永信网戒中心的孩子,精神上被洗脑,或被恶意误导,甚至被人身攻击。
5.杨永信没有任何专业的心理训练和学习,自称心理专家,或者自以为有心理咨询能力。
心理咨询师不能用自己的意志去说服甚至强行改变当事人的想法,这是所有职业心理咨询师的大忌。
6.我认为我的治疗方法可以妥善处理“网瘾”。
一种疾病的出现,尤其是精神疾病的判断,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后被定性,需要很多专家学者考虑社会和道德的承受能力,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才能构思出来。但杨永信本人的理论显然漏洞百出,回避尖锐问题,概念模糊,证据不足,反复强调自己,让人质疑其存在是否能作为科学理论正常支持其治疗。更有甚者,他认为心理干预治疗网瘾没有效果,并否定了心理学的许多著名理论,以及隐语攻击许多在《心理访谈》中出现过的权威心理学家。央视2009年5月12日报道,杨永信所在的网戒中心,互称“盟友”的患者,年龄从13到三十多岁不等,大部分都是被父母哄着或者强迫送到网戒中心治疗的。媒体称这种做法涉嫌非法限制人身自由。
在已出院的“盟友”披露下,临沂网戒中心实际使用的是一套集电击、捆绑、限制人身自由、个人崇拜、洗脑于一体的“疗法”。
绝大多数接受治疗的儿童是被强行送来的。他们被称为“盟友”。每个盟友的房间都有互联网环中心的权力结构图。最上面是网戒中心主任杨永信(中心称他为“杨叔叔”),下设两个机构,家长团委和团班会。
“家委会”和“班会”负责监督盟友。一旦盟友“表现不好”,就会被“加圈”或“付现金”。“加圈”的意思是在一个盟友的名字后面画一个圈,一共画五个圈就需要电击。
“现金”就是电击疗法,它在《住院盟友必读》里说:“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要杜绝社会上的一切陋习。我们最讨厌的就是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背信弃义,不守信用,自作聪明,食言,执拗。违反其中任何一条都相当于电击,理疗也叫提神疗法,俗称点现金。”
“点钞”行为有86种,如“7:30-17:30在小房间晾衣服”、“在教室私自评论换座位”、“忽悠家长想回家”、“吃巧克力”、“空腹吃药”、“盟友擅自坐杨大爷椅子”、“上厕所锁门”等。
任何人违反这86条中的任何一条,都会受到“相当痛苦”的电击治疗。治疗方法是使用已经停用的非法抽搐电休克设备“用小剂量电刺激治疗网瘾”,直至停用。
杨永信身上使用的DX-II治疗仪,虽然世界精神病学协会精神病诊断与分类标准委员会副主席在接受《小康》杂志采访时表示,杨永信身上使用的DX-II科研证明是安全有效的。但节目新闻调查:网瘾戒经北京著名精神病院北京安定医院专家确认,为无生产许可证被业内禁售。然而,在美国留学的生物学博士方发表文章称,通过对大脑施加电击来诱发惊厥和改变大脑功能的机制尚不清楚,但记忆和认知功能受到了损害。杨永信的治疗违反了国际惯例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
电击疗法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很多网友认为这种疗法不人道,是一种强制手段,侵犯了儿童的人权,甚至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从2009年开始,杨永信改用符合卫生部标准的低频脉冲治疗仪。起初,主流媒体上出现的报道大多是对杨永信的褒奖。一些媒体发布了纪录片《战网魔法》和同名书籍进行宣传,其他电视台、报刊也刊登了相应的惩戒报道。
然而,自2009年4月以来,媒体开始质疑杨的治疗。其论坛被黑后,有媒体进行了跟踪调查,其中信息时报刊登了《戒掉毒瘾如同在集中营被惩罚的过程》等文章,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郭的结论是,杨永信“实际上摧毁了孩子的反抗和自信,让他们感到害怕,然后暂时屈服”,认为杨永信的手法类似传销。
2009年5月初,广州日报发表《什么比网瘾更可怕》一文,称魔术“网瘾少女”吴,其实二十多岁,心理学硕士。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吴都没有所谓的“网瘾”。如果杨永信的中心是为了治疗网瘾,那么他的中心根本没有接受吴的逻辑依据。文章质疑杨永信到底是戒网瘾还是“不听话”,感叹帮助父母让孩子“听话”的巨大商机;2009年5月7日,《中国青年报》记者白雪、王在经济专栏发表了《网瘾中心的生态系统》、《网瘾专家的电击疗法存在争议》等文章,使杨永信和他的临沂网瘾中心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一时间在媒体和网络上引起了强烈争议。
对此,临沂网戒中心“家委会”家长也发文反击,声称这篇文章严重失实。许多家长认为普通大众无法理解网瘾给家庭带来的危害。他们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认可了杨永信的电击和药物治疗方法,甚至有家长主动要求给孩子进行电击治疗。。杨永信对其患者进行的电刺激疗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确定。2009年7月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停止电刺激(或电击)治疗网瘾临床应用的通知》称,“专家一致认为,电刺激(或电击)治疗网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确定,国内外尚无相关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依据,暂不适合临床应用。”从而停止山东省卫生厅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应用电刺激(或电击)治疗网瘾。还要求开展科研的,要按规定申报。审批后应充分尊重受试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得收取相关费用。"
停止电击疗法后,从新闻评论到各大论坛再到百度贴吧,很多网友都在庆祝“胜利”。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媒体质疑时,医院停止了这种疗法。不过,崔蔡邑没有透露杨永信和医院是否受到处罚。该医院继续接受戒网瘾者的治疗。游戏玩家对杨永信批评网游及相关报道反应强烈,甚至讽刺。网上经常有人叫他们“羊叫动物”、“羊叔”等。有人制作视频来恶搞。一款网页游戏《魔法火枪手》还设计了敌方首领“爪兽”,拥有“微电流”的技能,广告甚至声称要“挑战羊叫兽”。恶搞视频短片《磁暴步兵杨永信之怒》在网上传开后,杨永信在一些娱乐报道中又多了一个新外号。
同时,网络流行语“何其聊”诞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基于杨永信中的电击治疗,全文为“为什么放弃治疗”。
全球最大的中文社区百度贴吧近日发布了由其好友评选出的“2013年度网络十大最受欢迎热词”,“土豪”以77.7%的得票率高居榜首。《我和别人在一起》和《何其聊》分别以68%和60.4%紧随其后,位列第二和第三。剩下的7个热词分别是“快来碗”,“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把功德功名都藏起来了”,“我站起来了”,“你觉得方圆怎么样”,“我很高兴自己进步很大”。
其中,“和气疗法”的主要起因是杨永信通过电击疗法治疗网瘾青少年而被公众诟病,随后该疗法被要求停止使用。杨永信提出“为什么要放弃治疗”这个问题,现在被网友用来调侃和羞辱自己,表达“你有病,赶紧治吧”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