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陈嘉庚简介
陈嘉庚简介
陈嘉庚(1874 10 10月21 &;mdash& ampmdash1961 8月12),福建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今厦门市集美区)人,著名爱国侨领、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1913年,回到家乡的集美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师范学校、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统称集美学校)、厦门大学。厦大和集美雪村的师生都尊称他们为“校主”。
1949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他回国出席了CPPCC筹备会议。他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NPC常委、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它曾被毛泽东称为“海外华人的旗帜和民族的荣耀”。
1990年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一颗编号为2963的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
生长在郑成功反清复明故乡的陈嘉庚,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晚年,陈嘉庚叫人在奥园焚烧“台湾省省全图”,念念不忘国家统一。
陈嘉庚投身于政治。
早期活动
虽然陈嘉庚生活在南洋,但他始终关心中国,积极支持中国的革命活动。他结识孙中山,1910入团,积极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陈嘉庚担任福建保安会议主席,筹集资金支援福建,稳定了当地局势。
陈嘉庚还积极支持文化事业。他支持范长江、夏衍等人主办的《国际新闻社》、《华商报》,还汇款支持邹韬奋重开《大众生活》周刊。
1928中国济南惨案发生后,南洋华侨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声援运动。陈嘉庚担任山东赈灾协会主席,积极筹集资金帮助难民,还发起了抵制日货运动。
坚决抗日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洋华侨救济祖国难民协会在新加坡成立,陈嘉庚当选为会长。他自己带头捐款,组织各种活动。在过去的1939年里,南洋华侨向祖国汇款超过3.6亿元。从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四年半时间里,他们共捐款约15亿元,极大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日力量。
1938 10广州、武汉相继沦陷后,中国对外交通濒临瘫痪。新建的滇缅公路成为军事运输的大动脉。不仅需要大量的军车,还急需大量熟练的驾驶员和汽车机械师。国民政府军委西南进出口物资运输总经理办公室请陈嘉庚先生在南洋招聘司机和修理工(俗称“南侨技工”或“华侨技工”)。1939年2月,陈嘉庚领导的南方华侨总会迅速发出“招募汽车维修驾驶人员回国服务”第6号通知。一方面,陈嘉庚号召海外华人捐钱捐物,购买大量汽车和军需品;另一方面,他亲自到南洋各口岸进行演讲动员,广大华侨青年踊跃响应,纷纷报名。白清泉等人先在新加坡报名,马上批了30个;廖国雄、赖宇光等。率先在巴珠、蒲甘报名,当即批了50个报名者。同年2月18日,南侨机工归国服务团首批80人在新加坡出发,南侨总会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会。陈嘉庚鼓励大家:“你们回国是代表百万华侨服务的,一定要坚持下去。”。新加坡一家报纸发表告别专刊,盛赞首批归国机械师为“八十先锋”。
反对叛国
陈嘉庚坚持抗战到底,针对汪精卫等人的妥协方案,在全国政协二次会议上提出了著名的“先媾和,后御敌出国”的提案。经过五次修改,电报提案的初衷被扭曲,其锋芒被削去。但仍产生了日益广泛的影响,鼓舞了全国人民和广大华侨的心,也对当时重庆的交战各派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按:上述“敌未出境先媾和是汉奸”的说法广为流传,与事实不符。原提案不仅仅是11字,而是三篇100字以上的文章。汪精卫一行删除了第二条和第三条建议,第一条修改了几遍,试图模糊建议的针对性,删除为“公务员不准谈和平案件”。大会成员经过激烈讨论,认为九字修正案模糊不清,不伦不类,简直像个笑话,表示反对。最终决定的是19字,即“在日本侵略者撤出我国之前,公务员不得媾和”,成为全国政协的正式文件,刊登在《重庆中央日报》1938+01.2上。由于这是陈嘉庚提出的震惊中外、坚决反对汉奸投降和妥协的著名建议,原文摘录如下:
议长兼秘书(主任):
东电知道。耿有事未能参加会议,非常抱歉。
有两个提议,乞求足够数量的政治家的同意,并提交给全民公决。
第一,侵华日军撤出我国之前,所有公务员对任何人谈和平条件,都被视为汉奸卖国贼。
2.抗战时期,大中学校禁止放暑假。
第三,应限期废除长大衣和马褂,以振兴我们民族的英雄精神。
陈嘉庚叩首(1938 65438+10月26日)
参观延安
1940年3月,陈嘉庚率领南华侨总会组织的“南洋华侨访华团”,慰问前线将士和后方军民,这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在1927至1940回重庆之前,他是蒋介石的坚定支持者,称“蒋介石是中国海内外四千七百万同胞所支持的唯一领袖”,“蒋介石的意志,即中国人民的意志”。所有的抗战捐款都汇给了国民政府的行政院。到重庆和延安后,他了解了中国抗战的真相,明辨是非,思想认识上有了飞跃,得出“* * *必胜,国民党必败”的结论。
陈嘉庚的延安之行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他说,这次来延安慰问不容易。国民党散布谣言,损害* * *名誉,到处设置障碍,不让我们去延安。蒋介石夸奖他,拉拢他,干涉他与中国的接触。为了查明国共两党摩擦的真相,说服国共两党团结抗战,陈嘉庚于5月31,1940到达延安。他原定在延安停留三天,正巧李铁民出车祸住院,于是陈嘉庚在延安多呆了四天。6月8日上午,他离开延安去山西剧院参观。
“当时陈嘉庚访问延安需要一些勇气。当时延安离前线近,经常遭到空袭。延安城已经被日本飞机炸了,新建的土坑也被炸掉了。空袭警报的枪声不时响起。就在陈嘉庚先生四五月份视察延安之前,王镇将军刚刚率领359旅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对晋西北河防的六路进攻,山西全境的八路军配合晋西北战场,击溃日军,歼灭敌军5万余人。在陕甘宁边区,保卫延安的战备演习刚刚结束。两百多名留在延安的华侨青年也在各自的学校和机关参加了演习,准备行军打仗。”
在延安期间,陈嘉庚先生参加了四次群众集会,多次会见了毛泽东、朱德等党和政府官员,并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参观了中华女子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延安荣和安塞钢铁厂、印刷厂;与财政、公安、司法等部门负责人谈话;广泛接触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的校友;他还与延安各界人士和归国华侨青年进行了多次接触和讨论;参加延安各界欢迎、欢送晚会。
在会见毛泽东时,毛泽东曾向陈嘉庚描述未来的国家:没有贪官污吏;第二,没有土豪劣绅;第三,不赌博;四无妓女;没有小老婆;六没要饭的;7.那些没有为了个人利益而组成政党的人;八不抑郁;九、没人吃摩擦饭;没有人发财。
陈嘉庚这次到延安,经过实地考察,亲眼看到边区军民一致,官兵一致,他认为这是“克敌制胜之本”。另一方面,国民党“大后方”官员腐败,等待外援,人民疾苦无人理会,军事节节败退。相比之下,我感觉中国* * *知道海外华人的民情,而国民党却置之不理。陈嘉庚说,他这次访问延安,最满意的是真正看到了CCP坚持国共团结,坚持抗战到底,立场坚定,态度诚恳;边区各行各业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我特别感动。通过这次访问,他对抗战胜利的信心更加坚定。他心中的“谜”也解开了。破坏抗日,投降,卖国,祸害人民的是国民党。真正抗日救国,维护团结统一,清正廉明的是中国,并得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结论。
内战期间
1946国共内战爆发后,陈嘉庚反对美国援助蒋介石,以侨联主席的名义致电美国总统和国会表示抗议。他还抵制蒋介石召集的国民大会,指出蒋介石“独断专行,所以不惜奉承外国以巩固自己的地位,消灭异己。比之史景棠、秦桧、吴三桂、汪精卫等贼,有过之而无不及。”1947年,组织了“新加坡华侨促进祖国和平民主协会”(以下简称“民协”),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争取停止内战的斗争。
老年活动
1949年5月,陈嘉庚应毛泽东邀请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预备会议。当年9月,他作为华侨首席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月6日,我在天安门门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此后,陈嘉庚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侨务委员会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61 02年8月12日,陈嘉庚在京逝世,享年87岁。葬于福建集美奥园。
陈嘉庚的教育
重视教育
陈嘉庚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实业家,而且是一位毕生致力于教育国兴的教育家。当陈嘉庚的事业达到顶峰时,他只有大约1000-2000万元的资本。在当时的中国企业家中,有很多人比他更富有,但陈嘉庚是唯一一个始终如一地为国家和民族慷慨解囊,过着非常节俭的生活的人。正因为如此,黄炎培先生曾说:“唯一发了财的人,就是陈先生。”陈嘉庚投资教育的重点是集美学校、厦大和新加坡华侨学校。那就是我决心创办集美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各种专业学院。学校规模大,师生数量全国第一。与此同时,陈嘉庚还在新加坡积极资助创办了六所华侨学校,开创了华侨办学的新风尚。1919年,陈嘉庚公司进一步发展,公司总资产达到400万元左右,于是雄心勃勃回国筹办厦大,这是中国第一所华侨办大学。为了以身作则,他带头认捐了400万银元。其质押金额正好相当于其当时全部资产的总价值。陈嘉庚把钱花在爱国主义和促进学习上的气魄和远见是世界罕见的。
陈嘉庚说:“人的智慧是分不开的,人的心智是参差不齐的。很清楚,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教育是几代人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任何时候都需要。”基于上述目的和动机,他不惜重金办学。
教育思想
陈嘉庚不仅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位教育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他的教育思想:一是主张女子教育,反对重男轻女。大力倡导创办女校,让妇女上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开风气之先;第二,强调优待穷孩子,奖励师范生。他反对办一所把富人和穷人分开的学校,并尽力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学。同时,他十分注重师范生的培养,严格选拔和寻找教师,奖励优秀者;第三,注重教学质量和全面发展。陈嘉庚从办学开始就注重“德智体并重”,强调全面发展;第四,他主张“没有好老师就没有好学校”,强调确立教师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他认为,办好一所学校,关键在于领导和老师。“千军易得,千军难寻。”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选择教师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很重视选择校长和老师。第五,为了振兴工业,培养生产技术人员,提倡职业技术教育;第六,要求普及教育,拟定同安“十年普及教育计划”,成立同安教育协会和教育促进部。他为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
学习动机
陈嘉庚变得富有后,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振兴国家。他说:“国家的富强在于人民,人民的发展在于教育,教育是国家的根本。”早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他就捐资2000银元,在家乡创办了提斋学书。民国三年三月,集美初级中学成立。此后,女子小学、师范学校、中学、幼儿园、水产、商科、农林、国学学院、天真师范学校相继建立,并逐渐发展起来,学校内建有电灯厂、医院、科学馆、图书馆和大型体育馆。举世闻名的集美学村,建在过去一个偏僻的渔村里。陈嘉庚的动机和爱国情怀可以从他的《致集美学校学生的信》中体现出来1918:
“教育弱,实业弱,民生短,&;hellip& amphellip说到这,令人心酸。我们的国家现在处于一个大国的控制之下,这是一个成败的问题。既然我们不急于追赶,我们就无法逃避自然表现的淘汰。所以我在海外闯荡了几十年,生命危在旦夕,不足以让我多想。我独立于学习,以金钱为代价去做。正是这个原因,那些只在日本勤奋的人不敢放松。年轻人大多是爱国之士,但对我的兴学之意持谨慎态度,志同道合,有求必应,对国家的福祉寄予厚望,也是为了创桑。”(出版社:《致集美学校学生的几封信》,摘自陈嘉庚先生纪念册)
开办学校
1913年,陈嘉庚在家乡全州县同安县集美创办了一所小学。此后,他创办了十所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林学校。还有幼儿园、医院、图书馆、科技馆、教育推广部门,统称为“集美学校”;此外,还资助了福建省各地的70多所中小学,并提供了办学指导。1923年,孙中山元帅大本营批复“承认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习村”,由此得名“集美学习村”。全国没有第二所规模如此宏大、体系如此完备的“学校”。
提高学费
1921年,陈嘉庚质押1万元用于开办费,每年费用分成12,共支付300万元。厦门大学创建,文、理、法、商、教五个学院17系。这是唯一一所由海外华人创办的大学,也是全国唯一的大学。厦大4月6日开学,1921,陈嘉庚维持到16。后来,世界经济衰退严重打击了海外华人企业。面对困境,陈嘉庚依然坚定地说:“我宁愿卖楼也不支持厦大”。他卖掉了他的三栋大楼来支持厦门大学。
陈嘉庚把他所有的钱都投入了教育。他希望有志之士不断闻讯,激励中国。所以尽管企业倒闭了,他还是通过各种方式筹集学费,艰难支撑,坚持下来。据估计,他一生花在办学上的钱达1亿多美元。在他的倡导下,许多华侨捐资助学,蔚然成风,影响深远。
回馈祖国
陈嘉庚为集美和厦大建了几十栋富丽堂皇的高楼,而他的房子却是简陋的二层小楼,又小又暗,办事不方便,但他很幸福。他的生活艰苦朴素,为人谦逊。床、书桌、沙发、蚊帐等。都是古代的。外套、裤子、鞋袜都打了补丁。他家有百万家产,但晚年给自己定了一天五毛钱的低伙食标准,经常吃地瓜粥、花生、豆腐干和一条鱼。他的座右铭是:“该用的钱不要吝啬,不该用的钱不要浪费。”
虽然陈嘉庚曾经是南洋成功的华人实业家之一,但他的个人生活一直非常简朴。他在自传中写道,“我个人家庭只有几千块钱,一个月的工资也足够支付。在集美盖房子不花一万块钱,他什么都没有。”但是他很有公益精神,特别是对于兴办教育,他很热心。早在1913,他就在家乡创办了一所小学,1918创办了一所师范学校,一所有小学和幼儿园的男女生中学。随着事业的蓬勃发展,他不断创办水上航海学校、商业学校、农林学校、幼师学校等。在集美,还建立了科学博物馆(现集美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图书馆和医院,使集美成为一个系统完整的学习村。
海外办学
在新加坡,陈嘉庚也非常热心于当地华侨子女的教育。1919年创办规模宏大的“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是当时南洋华侨的最高学府。抗日战争后,创办水上航海学校、南侨师范学校、南侨女子中学。当时,一个教会要求陈嘉庚捐赠65438+万元成立一所大学,但陈嘉庚慷慨同意,但提出同时开设中文课程。
在承担集美和厦大巨额费用的同时,陈嘉庚还于10联系新加坡华侨,组织同安教育会,支援同安县创办小学40多所。民国13年,陈嘉庚将同安教育会改为集美学校教育促进部。到民国24年,全省20个县市的73所中小学得到了资助,资助总额为193227银元,全部由陈嘉庚负担。在海外居住期间,陈嘉庚极力推动创办中文学校,曾是新加坡道南学校。4年捐资建立新加坡崇福女子学校,8年捐资3万元建立南洋华侨中学,后又捐资40多万元作为学校基金。36年3月,南阳女子中学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