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和革命烈士纪念馆
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1956年7月1日,建于浙江省温州市姜欣雨原普济巷医院废弃旧址上。占地面积1873平方米。1987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其扩建为“两碑一馆”,占地2700平方米。两座纪念碑:一座纪念碑是中国工农红军先遣师纪念碑,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题写;其中一座纪念碑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碑,由书法家舒桐题写。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原名“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原名龙祥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解放前该寺全毁。1956年平整地基,修建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浙南各个革命时期牺牲的烈士。65438+8月1,0987,经中共温州市委办公室批准,由温州市民政局更名为现名。1990扩建,总面积2300平方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温州有着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24,主力机构就没成立。为缅怀先烈,传承遗志,温州地区机构和温州市委决定,在新余1956建立“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1952温州市民政局根据温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提议开始筹建。1954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民政厅批准,首先利用兴庆寺(现温州博物馆)设立“温州人民革命烈士纪念馆”。1956,经上级批准,温州地区专员办和温州市人民委员会共同决定选择此址进行建设。7月1开放,展出72位烈士。“文革”期间,烈士受到审查,陈列的对象和人数不时变化,影响了博物馆的正常开放。6月26日,1987,经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薛举、陈发亲自批准,温州市人民政府在原址为扩建奠基,并在馆内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暨先遣师纪念碑。1989 1.5完成,1.00 1试开。新馆占地365,438+090平方米,比旧馆扩大了一倍多。花园呈长长的“回”字形,建筑具有民族风格。主要建筑有门户、纪念碑、亭台、回廊、纪念亭、餐厅、接待厅等附属设施。绿化包括银杏、小叶枫、水杉、五针松等树种。门道保持原貌;新纪念碑高15米,是原纪念碑的三倍。亭子的两层建筑相当于原来亭子的面积。书法家沙孟海、舒彤、张爱萍为博物馆题字。展览内容按历史时期分为三个展厅,展示谢、刘英等115烈士的事迹。结合65、438+0965、438+09年五四以来浙南革命斗争史的宣传,突出了红十三军的悲壮历程和挺进师的艰难岁月,颇具特色。珍贵的革命文物包括红军时代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穿过的有补丁的军棉裤;与鲁迅合影的樵夫福临雕刻的中国第一幅毛泽东画像木刻;展出的展品有朱德、彭、邓、杨、小、杨得志、罗瑞卿、叶圣陶、郭沫若、粟裕、叶飞等党和国家纪念温州烈士或烈士的建筑物的题词和书信(复印件)。亭子的“杨志”和“怀远”两个亭子里有书法家、文:“仰望丰碑缅怀先烈,停驻遥望青春慰忠魂”“长怀敬意,瞻仰千古”。1988 1.30,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属于温州市民政局。年平均参观人数约为654.38+万,是全市654.38+0.987的纪念性建筑参观总人数的二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