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庙散文:探访周公庙
中国有好几个周公寺庙,有据可查,毫无疑问就是岐山的周公寺。在我们引以为豪的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周文桦是首当其冲的,而周文桦的代表标志就是周公庙。
在我熟悉的学者中,有两个人研究过周元文化。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为周元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位是著名作家学者李锡奇先生,一位是著名作家学者徐月老先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画家叶柏亭和文物工作者余在旗山民俗村请我吃饭。当我看到满满一桌子岐山小吃、菜肴、美食时,我说在我的印象中,陕西最早的农家乐起源于岐山,岐山的农家乐起源于周公庙。聊了聊,是真的。早在1997,岐山就有了农家乐。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从最初的8元到现在的35元,其农家乐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岐山手擀面、岐山臊子面、岐山锅盔等众多特色小吃为主,在西府、三秦享有盛名,历史悠久。这让我想起了陕西最受欢迎的农家礼泉袁家村。早在10年前,2007年8月16日,我与时任袁家村主任的郭占武先生座谈后,在《陕西日报》发表了一篇2000字的文章,题为《袁家农花20万买点子真牛逼》。这是袁家村农家乐,这是“关中印象地”。也就是说,岐山周公庙的农家乐比礼泉袁家村早发展了10年。我是第一个推广袁家村农家乐的媒体人。
饱餐一顿后,余夫妇邀我到寺参观,并告诉我著名作家学者、陕西省作协原副主席、《沿河》杂志原主编先生住在寺,为寺编书。为什么不去拜访老前辈呢?我立刻欣然同意。
周公寺位于岐山县西北6.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上谕建立周公庙,纪念周公姬旦帮助武王灭国、王平反叛安邦。经过宋、元、明、清时期的修缮扩建,形成了以周公(周公、召公、太公)寺庙为主体,江源、后稷寺庙为补充,亭台楼阁、楼阁楼阁点缀的古建筑群。
周公寺景区内有古建筑30余处,其中有唐怀多处,是宝鸡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自古以来,它一直是人们游览的地方。韩愈、苏轼、康海等多位文人墨客在此登临抒怀,留下诗词140余首,石碑30余块。
周公寺景区依山傍水,古树参天。它东、西、北三面环山,只有南面与平地相连,形似簸箕。《诗经》中描述的这个地方是什么?谁有一卷,从南方飘来?。因此,后世称此地为?古代卷轴?。
岐山是3000多年前周氏的发祥地?冯明岐山?故事发生在古卷北面的凤凰山上。《竹书年谱》载:周成王在位三十三年,率军民巡鄄。早在西周初期,这里就已经是皇室和贵族的游乐场。
看着柏寒和汤怀,看着寺庙,我在想,参观周公寺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人文和精神的寻根。
我如期会见了徐悦先生。徐老生于1939,祖籍岐山。陈、邹、景富等7人从县文化馆调到陕西省作协工作。18年文学编辑,5年延河杂志主编。20世纪80年代初。他的文学小说《伤痕》在千人竞赛中获得第二名。当时,蒋子龙的《乔导演走马上任》已经出版,在这次竞赛中名列第三。从那以后,徐悦在文坛上引起了轰动。
老徐个子不高,有点瘦,穿着简单。他精神矍铄,精力充沛,平易近人,完全不像一个78岁的老人。他把朋友送的《太白山野茶》送给了我,还在他编辑的两本书上签了名。
原来,2015,在Xi安退休多年的老徐,每年夏天都跟岐山县有关方面说,能不能回来住一段时间。县领导安排他住在周公寺,并建议他为县里撰写有关周公寺的书籍。作为专家,他欣然接受了为家乡发挥余热的任务。
我仔细扫描了一会,发现收录了很多作家朋友的作品。有土生土长的岐山,全省各地,还有四川、甘肃等周边省份。2015和2016出版了一本,2017的第三本即将出版。
老徐每年六月来Xi安,九六月回Xi安,65438+十月,夏天奉献,秋天收获。岐山是文化大县,文人多。徐悦的影响、引导和推动使文化有了主题,文学有了方向,文字有了灵动。
黄昏降临,我几次劝徐留下,他却执意要在车上见我。我把我的新散文集《糠吹米》送给了徐老师。他笑了笑,很客气地说了声谢谢,手里拿着一本书,等着我们的车走远。
在老徐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辈作家的品格,执着、奉献、专注、善良、无私、谦逊。在斯里兰卡出生、成长、培养和奉献。
这是周公的灵感;
这是周人的诚意;
这是李周的产业;
这是周元的灵魂。
(岐山2017年7月26日)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姚俊义
微信官方账号:一本书的一片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