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切需要关于城市绿地生态和社会效益的信息

由于城市污染极其严重,对扩大绿化面积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城市土地的短缺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在有限扩大绿地的同时,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从“覆盖率”、“确定绿地在城市中的地位”、“提高单位绿地面积的生态效益”这三个关键方面来发挥城市绿地的最大生态效益。

关键词:城市绿地;环境生态学;生态效益;人类人口

摘要:由于城市污染异常严重,对扩大绿地面积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城市中的土地紧张是不可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因此在有限地扩大绿地的同时,提高绿地上的生态效益就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从以下三个关键方面入手,即“覆盖率”、“绿地在城市中的地位”和“提高单位绿地面积中的生态效益”,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最大生态效益。

关键词:城市绿地;环境生态学;生态效益;人口

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各种危害人类的有毒气体大大增加,氧气被大量消耗;煤烟、灰尘、放射性物质、强致癌物满天飞;我国多个城市出现光化学烟雾;在中国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中,肺癌死亡率已经上升到第一位。有些城市由于地形条件的影响,污染的大气不易散去,情况比较严重;由于城市中汽车数量的突然增加,汽车尾气的污染更是火上浇油。这些都让城市居民深受其害,不仅降低了劳动生产率,也缩短了人们的工作年限和预期寿命。这种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还在继续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还在扩大。如果不下决心进行综合整治,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就会被污染的后果所抵消。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减少并最终消除污染源,但由于经济和技术的限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城市污染程度处于高峰期。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存,也严重影响着投资环境,进而阻碍经济发展。在这个矛盾冲突的紧要关头,只有各行各业都加入到这场斗争中来,形成全方位的合力,才有可能遏制环境的持续恶化,使经济不断发展。

园林绿化工作者应致力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工作,实现“观念更新”的飞跃。这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斗争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时至今日,一些领导和绿化工作者仍将城市绿化工作视为纯粹观赏性、装饰性城市的附属性质,这必然是过时的。事实上,城市绿化已经被国家列为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改善市民生活、工作和居住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植物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最初创造者。没有植物,就没有人类。现在,植物被视为改善城市环境不可或缺的工具,城市绿化是各行各业通过“自然更新”净化环境的唯一有效途径。城市绿化工作者应主动参与这项关系国计民生的伟大事业。

综上所述,今天的城市绿化必须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角度考虑城市绿化的所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达到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美化城市的目的。城市绿化工作者要树立使命感和责任感。不仅要建设城市绿化的规模,更要挖潜增效建设城市绿化最本质的内涵,即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而不是形式。为了充分发挥城市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中的作用,有以下三个关键。

1,努力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城市绿化的首要条件是土地。我国政府把保护环境、绿化祖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建设部制定了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规定2000年城市绿地率达到25%,2010年达到30%。城市绿化覆盖率2000年达到30%,2010年达到35%,要求全国城市编制修订绿地系统规划,表明中国政府对城市绿地指标的重视。这一指标的依据得到了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的证明。无论一个城市还是一个地区,正常情况下,30% ~ 50%的绿化覆盖率对其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即如果达到或超过这个范围,生态环境有望良性循环发展。如果达不到或者下降,生态环境必然恶化。目前,中国许多城市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已经超出了正常状态。为了使生态尽可能平衡,绿化覆盖率只能大大高于这个临界范围,才能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效的途径。但目前我国城市用地非常紧张,这种方式目前明显有局限性,达不到实现生态平衡所需的绿化面积。正因为如此,在有限的绿化面积上挖潜增效,改变生态效益的增长方式,成为当前城市绿化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增加建成区的绿地面积。目前,一些大中城市以长远的眼光,在闹市区迁楼、新建、扩建绿化广场。许多城市绿化规划者一再提倡屋顶绿化,这是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的有效措施。

如今,城市中永久性的高楼越来越多。从高处看,屋顶覆盖了整个城市。屋顶面积至少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1/3,这些屋顶肌理对城市生态的恶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夏季,屋顶吸收和释放了大量的太阳辐射,使室内外温度升高。在一些国家,屋顶绿化也被列入城市现代化,这无疑是从生态环境考虑的。各地只需根据各自城市情况,进一步研究政策,进行试点推广。屋顶绿化不仅见效快、成本低、绿化效果好,而且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特别是提高城市生态效益的有效途径。既减少了恶化环境的面积,又增加了相同面积的绿色植物。

2.科学合理地规划绿地的位置。

虽然城市绿地的存在和规模对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首要作用,但绿地在城市中的规划地位也起着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比如济南就是东北风和西南风盛行的城市。除了在城市的上风向规划大面积的绿地外,还应在市区从西北向东南一线规划几个大的绿地,这对改善济南的生态环境将起到重要作用。由于济南多东北、西南风,居住在植物园西南、东北方向的居民可以享受到植物园绿地过滤后的清新洁净空气。如果城市中心有大片绿地,其生态效益会更明显,影响力也会更大。无论什么风向,绿地周围的居民都能受益。城市中心的绿地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热岛效应,降低炎热夏季的城市温度。如果在城市西北规划一大片绿地,对改善城市生态的作用不大。如果为了某种需要,把市中心的绿地移到郊区,或者把市区的绿地挪作他用,再把郊区的绿地划过来,来弥补部颁标准的绿化指标,虽然达到了指标,但是它对市区的生态效益是很低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绿地在城市中的位置比绿化覆盖率这一指标更重要。

3.提高绿地生态效益的效率。

如前所述,一个城市的第一步真正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城市绿化指标,第二步在绿地的规划布局上已经科学合理。绿地的生态效益会得到充分发挥吗?其实并不是。由于单位绿地内植物配置和生长条件不同,生态效益差异很大,挖潜增效大有可为。

3.1面积问题

园林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各种有毒气体、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夏季降低植物周围温度、吸收噪音和灰尘等生态效益基本上是由叶面积来完成的,生态效益与单位绿地的叶面积成正比。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增加生态效益,就必须增加叶面积。树木、灌木和草坪有不同的叶面积。树木的叶面积可达到树冠正投影面积的20倍左右,而灌木只有5 ~ 10倍,草坪更小。高大乔木的生态效益高于灌木和草坪;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构建的覆盖绿地的生态效益明显大于双层或单层绿地。同样面积的城市绿地,结构不同,乔灌草结合产生的生态效益可以是单层草坪的几倍、十倍甚至几十倍。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必须建设多层群落,以提高绿地生态效益的效率,绝对不能以草坪取胜。

还应特别强调保护树木的作用。首先,绿植中高大的树木叶面积系数大,净化效率高;改善生态和气候的作用显著。德国植物学认为,一棵成年大树产生的生态效益等于1600棵小树,可见其中的巨大差异。所以“种大树,见大绿,改善大气候”其实是目前城市绿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针。其次,高大的树木增加了多层种植的垂直高度和体积,从而增加了单位绿地上的叶面积,最终增加了生态效益。第三,由于城市中大量高楼的出现,只有大树才能与之媲美,使城市景观更加壮丽。然而,一些城市的大树保护情况确实不容乐观。按理说,城市绿化工作从新中国成立的50年代初就开始了,到现在应该有很多大树了。但是现实中的大树并不多,因为大树的保护不被重视。在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中,有目共睹的是,包括济南在内的很多城市几乎没有大树景观,这与一座历史名城是如此的不相称。就现有的树木而言,它们的生存环境也十分险恶,市场化的结果也是对绿地和树木的极大破坏。因此,“保护城市现有的树木和绿地,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最起码的行动。

3.2实现生态系统中绿化树种的选择

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生态功能和效益,有些差异很大。因此,要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就必须选择那些具有抗性的树种和与各种污染气体相对应的生态效益较高的树种。如对二氧化硫吸收能力强的树种有侧柏、圆柏、臭椿、国槐、垂柳、大叶黄杨、银杏等。吸氯能力强的树种有刺槐、大叶黄杨、刺猬、小叶女贞、扶芳藤等。悬铃木、刺槐、女贞、大叶黄杨也能吸收汽车尾气中的铅。为满足群落需要,选择耐荫树种,如流苏、橙、金银木、珍珠梅、大叶黄杨、扶芳藤、爬山虎等。为了尽可能多的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就要种光合作用强的树。比如树木中的垂柳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最强,常绿树木中的刺柏,灌木中的紫薇。这些植物也是放氧能力很强的树。

华北等广大地区综合生态效益好的树种有:柳树、榆树、银杏、毛白杨、胡杨、悬铃木、水曲柳、刺槐、国槐、合欢、臭椿、侧柏、圆柏。在大气污染严重的情况下,首先要选择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只有它们能够正常存活和生长,才能起到绿化防治大气污染的作用。如果在城市绿地中大量使用生态效益好的树木,无疑可以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

如果城市绿化规划部门和建设管理部门能够努力并落实上述关键问题,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就能得到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的增长方式将从单纯的增加面积(不排除增加面积;如上所述,要多下功夫增加面积)挖潜增效,绿地就当十个,事半功倍。

3.3努力促进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由于城市污染严重,城市中植物的叶子都不同程度地覆盖了一层污染物。这层污染物不仅直接毒害植物,还会阻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植物失去自我调节能力和自身的生态平衡。另外,由于管理不善,地上和地下的双重作用,不仅造成植物生长不良,还会造成死亡,其生态效益很低。为了使植物正常生长,发挥其正常的生态功能,需要人工帮助植物恢复自身的平衡,包括对绿地中的植物进行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如用清水喷洒树冠(或研究叶面清洁剂等“绿色”物质),以冲走叶子上的污染物;同时,及时松土、施肥、灌溉、修剪、防治病虫害等。快速提高绿地管理水平,使植物生长旺盛,是充分发挥绿地生态效益,挖潜增效的重要内容之一。

[1]荆,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环境科技,2004,(S1)。

[2]丁飞,胡群霞,周志祥。WISCO工业园区园林绿地环境效益评价[J]湖北林业科技,2007,(04)。

[3]王磊,知望,刘连友,哈斯。城市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及其评价与优化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01)。

[4]姚先明,康文星。广州城市森林社会服务功能价值及其评估[J]湖南林业科技,2007,(03)。

[5]李,,,段海静.基于公共绿地状况的郑州市适度人口分析[J]河南科学,2006,(06)。

李,周立斌,。基于RS和GIS的城市绿地生态效益评价与预测模型[J]中国环境监测,2003,(03)。

[7]严双喜,毕,魏。新乡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对策探讨[J]河南科学,2008,(02)。

杰森,田国兴,张雨舒,田爱芳。漯河市沙河、李和沿岸植被背景调查初报[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01)。

[9]吴国喜,朱·。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调控与绿化配置研究——以郑州市为例[J]生态经济,2007,(09)。

彭丽华,陈爽,刘云霞,王锦。Citygreen模型在南京城市绿地固碳减流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学报,2007,(06).

[1]昌,威尔逊。走出城市园林建设的误区,提高绿化的生态效益[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4,(01)。

[2]程志刚,马洪德,吴辉.大树移植在城市绿化中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22)。

、卓。哈尔滨的丁香绿量[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06)。

吴治平,王成,侯晓静,杨薇薇。六大城市绿地空气PM2.5浓度变化规律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04)。

[5]马武昌,邹。“绿量”概念在公路绿化中的应用与实现[J]公路交通技术,2008,(05)。

林杰刘维刚。高吸水树脂在园林绿化生产中的应用技术[J]福建热工,2003,(02)。

[7]宋·魏紫、·马武昌。北京市25种道路绿化植物绿量及其配置模式[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8,(05)。

黄祖福,陈永菊,赵。浅谈城市森林建设的作用[J]安徽农业通报,2008,(18)。

[9]常,张先庆。土地资源短缺条件下城市规划建设对策探讨[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2,(01)。

[10]姜。生态园林绿地建设中树木与草坪应用效果对比分析[J]防护林科技,2001,(01)。

丹尼尔·塞拉,罗莎·科洛梅。消费者选择与最优区位模型:公式与启发式[J]区域科学论文,2001,80,(4) :439~464 .

[2]杰瑞夫。Franklin,RichardT.T.Forman .通过森林采伐创造景观格局:生态后果和原则[J]景观生态学,1987,1,(1) :5~18。

[3]莫尼卡·戈格尔·特纳,林恩·鲁舍。美国佐治亚州景观格局的变化[J]景观生态学,1988,1,(4) :241~251。

[4]莫琳·许尔绍夫。描述一个荷兰景观的景观指数[J]景观生态学,1995,10,(2):101 ~ 111。

[5] RichardT.T.Forman .景观与区域生态学的一些一般原理[J]景观生态学,1995,10,(3) :133~142。

[6] Lucy Bastin,ChrisD.Thomas .城市植被片断中植物种类的分布[J]景观生态学,1999,14,(5) :493~507 .

[7] DaleA。Quattrochi,JeffreyC.Luvall .用于景观生态过程分析的热红外遥感:方法与应用[J].景观生态学,1999,14,(6) :577~598 .

[8] DavidM.Stoms .林窗管理现状及对生物多样性威胁的区域指标[J]景观生态学,2000,15,(1) :21~33 .

[9] E .格雷戈里·麦克弗森、戴维·诺瓦克、戈登·海斯勒、苏·格里蒙德、凯瑟琳·苏奇、里奇·格兰特、罗文·朗特里。量化城市森林的结构、功能和价值:芝加哥城市森林气候项目[J]城市生态系统,1997,1,(1) :49~61。

[10] Andrew Schiller,SallyP.Horn .美国中东南部城市绿道中的野生动物保护[J]城市生态系统,1997,1,(2) :103~116。

仅供参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