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工信息
在《三国演义》丰富多彩的人物谱中,陈宫是一个来去匆匆的人物。从第一卷《曹孟德谋杀董卓》到第四卷《白门关曹操斩吕布》,他的出场次数并不太多,就像一颗流星,在深邃的天空中突然划过,又突然坠落。但是,他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相当生动和深刻的。罗贯中是如何塑造这个人物的?他身上寄托着怎样的创作意图和审美意义?让我们来探索一下。
一个
为什么在流行的《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英雄辈出、谋士如云、猛士如雨的艺术舞台上,陈宫在亿万读者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看完言情小说中所有关于他的描述,人们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三点:
第一,他深明大义。这首先表现在著名的“捉放曹”故事中。
曹操谋刺董卓未果,逃回老家。董卓听了大怒,立即挂出重赏:“捉到一人,赏一千两银子,封万户侯。”这时曹操在中牟县被守门人抓住了。作为县令,陈宫一眼就认出了曹操。但他知道曹操得到了董卓的器重,刺杀董卓的阴谋肯定有问题,于是悄悄把曹操引到后院问话。当曹操满怀激情地宣称要杀董卓,并说他回到家乡后要“向四海发出改正书,让天下诸侯联合起来惩治董卓”时,不禁肃然起敬,当即“解甲归田,扶上座,饮酒又拜,说:‘公乃天下忠臣!’”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向董卓邀功的机会,放弃了县令职位,连夜带着曹操离开了。此时的陈宫无疑是铁了心要追随曹操“为国除害”的想法。
然而仅仅过了三天,陈宫对曹操的看法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那是在他和曹操住在吕伯奢家之后。起初,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八口人,因为他有严重的嫌疑。陈宫只是叹道:“孟德满心,误杀好人!”后来,在逃跑的路上,曹操为了灭草,故意杀死了吕伯奢。陈宫严厉指责曹操:“明知故杀,是莫大的不公!”然而曹操却厚颜无耻地宣称:“宁可让我负于天下,也不教天下负于我!””这种极端利己主义的赤裸裸的宣言令人不寒而栗,自然也让陈宫从报国护民的渴望中清醒过来。至此,曹操曾经在陈宫心目中留下的“忠义之士”的印象已经烟消云散,眼前却出现了一张狰狞的面孔。陈宫当即认定他是个“残忍无情的人”!
此时,陈宫本想一剑杀了曹操,但转念一想:“我是为国随他来的,杀得不妥当,不死心。”于是,他离开曹操,走了(卷一《曹操起兵攻董卓》)。从此,陈宫与曹操一刀两断,在道义上毫不含糊地站到了曹操的对立面。
这个一波三折的情节,不仅第一次暴露了曹操奸诈的嘴脸,也让陈宫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关心国家、明辨善恶的气节。
其次,他相当足智多谋。自从他投奔吕布之后,就成了吕布的主要谋士,为吕布出了不少好主意。例如,当吕布和曹操第一次在濮阳城外相遇并击败曹骏时,他及时提醒吕布:“西寨是一个重要的地方。如果曹操攻打它,我们能怎么办?”吕布不以为然地说:“今天输了一阵子,你还敢来?”他马上强调:“曹操是个很会用兵的人,一定要防止他出其不意。”果不其然,当晚曹操亲自带路,“猝不及防”。多亏了陈宫的话,吕布及时救出了西寨,又一次打败了曹军(卷三,鲁濮阳之战)。不过,更精彩的是《燃情濮阳》。这一次,他建议吕布让城里的财主石天写一份假投降书,假装半夜献城,诱使曹操自己领兵进城。结果,曹骏遇到的是“四把火从天而降”,被烧成碎片,四分五裂;曹操自己“把八字胡都烧了”,差点成了阶下囚,真是尴尬(卷三,陶三让徐州)!后来张松当面奚落曹操时,把“吕布为濮阳之敌之时”比作“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之日,华容道遇关江之日,在潼关剪胡子弃袍之日”,被视为曹操一生最大的耻辱之一。可见,陈宫的计划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惜,吕布是个有勇无谋又刚愎自用的家伙。他相信妻子的话多过相信士兵的话,多次拒绝接受陈宫的正确意见。你看:
——曹操从徐州回到兖州。陈宫建议在泰山路险地设下埋伏,邀请曹骏,吕布拒绝:“我在濮阳别有用心,你不知道吗!”(《吕·侯文濮阳之战》卷三)
2论陈宫(转)
2论陈宫
——曹兵刚到濮阳,陈宫主张趁远累速攻之,吕布却凭借一己之力,坚持“待其坚守寨子,我必擒之”。(同上)
——曹操夺回兖州,再攻濮阳。陈宫想:“不能开战,可以等到将军们聚在一起。”吕布夸道:“我的英雄,谁敢靠近!”被迫作战,结果被曹操的六将军击败,失去濮阳(《曹曹丁陶破吕布》卷三)。
——吕布被困在下邳,陈宫劝他领兵出屯城外,守城之人形成一隅。吕布当面夸他:“公字极好。”可是回到家,却听得夫人颜说:“若有变故,我得做将军夫人么?”立刻把陈宫的计划抛在脑后(卷四《白门关曹操斩吕布》)...
不需要再举一个例子了。陈宫是不幸的。他的计划十有八九是徒劳的。对于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悲伤的呢?
第三,他宁死不屈。吕布集团全面崩溃后,陈宫和吕布都成了阶下囚。面对胜利者曹操,吕布怕死,多次要求投降:陈宫无所畏惧,不屈不挠。曹操以居高临下的口气问他:“你好吗?”他立刻针锋相对地回答:“你的意图不对,我抛弃。”曹操试图用母亲和妻子的生死来软化他,但他仍不为所动,并“下台”“伸脖子受罚”。他的节操之坚定,正气之凛然,感动得“人人落泪”(卷四《白门关曹操斩吕布》)。小说写到这里,一个正直、坚强、慷慨的“忠诚”男人的形象已经牢牢地刻在了读者的心里。
二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情节包含了大量虚构的成分,与历史上陈宫的事迹大相径庭。?首先,历史上虽然有“捉放曹操”的事件,但不是陈宫所为,事件的起因和过程也与流行的《三国演义》中所写的不同。根据反映?舒威?《武帝纪》云:
(董)卓彪为校尉,欲谋事。太祖改名东去。
这里很清楚,曹操避开了董卓的推荐,是因为不想和董卓同流合污,所以悄悄回到家乡做了别的事情,并没有试图捅董卓一刀。《演义》虚构了他自告奋勇刺杀董卓的一段,以此来表现这个奸诈之人的大胆和敏捷,突出他“雄”的一面。
倒影?舒威?《武帝纪》还记载,曹曹东被捕后不久就被释放回国:
出关,过中牟,被亭长怀疑,守住了县城。在城市或偷窃它,请得到解决。
裴松之的注解引用了郭的来更具体地说明这一点:
钟某被怀疑是死人,却被拘留在县城。《诗艺》也被卓殊写过;但是,公孙曹知道自己是毛,天下大乱。因为白灵的释放而逮捕天下英雄,是不合适的。
在这里,对曹操获释起关键作用的不是中牟县令,而是慧眼识英雄的无名功臣。无论县令还是龚曹,都与陈宫无关,因为陈宫从来没有担任过这两个职务。
此外,在中牟被捕之前,曹操杀死了吕伯奢的家人(因为他不在家,所以没有杀死吕伯奢)。对于曹操杀人的原因,朱培列举了三种说法,都没有涉及陈宫。综上所述,《捉放曹操》自始至终与陈宫无关。
历史上陈宫与曹操的相识并不戏剧化。倒影?舒威?《吕布传》注《典略》云:
陈公字公台,东郡人也。刚正不阿,与国内知名人士联系较少。天下大乱,始于毛...
这就告诉我们,钟平六年(189)曹操潜回老家的时候,陈宫根本没跟他走;直到初平二年(191)曹操被任命为董军郡太守,陈宫才成为他的部下。
陈宫和曹操的关系一开始很好。初平三年(192),兖州刺史刘岱被青州黄巾军所杀,冀北大臣鲍欣迎曹操引兖州放牧,使曹操有了相对稳固的根据地,实力大大增强。这是曹操一生事业的重要起点。在这件事情上,陈宫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武帝纪》指《诗雨》云:
(刘)戴死后,陈宫召太祖:“国今无主,王命断绝。请说在国家,明政府已经寻求牧之,与它可以接管世界。这也是霸王的事。”宫曰:“不驱,治中国,曰:“今国分裂,无主;曹,一生才子,若迎田园之国,宁愿生人。”宝欣等人也称之为自然。
3论陈宫(转)
在这里,陈宫不仅积极建议曹操抓兖州,建立“霸王之商”,还热情劝说兖州官员见曹操,称其为“人才”。此时的他,可以说是对曹操忠心耿耿,佩服不已。
3论陈宫
那么,陈宫是怎么离开曹操,跑到吕布手下的呢?当然不是因为他看穿了曹操奸诈的嘴脸。当时曹操因主动讨伐董卓而名满天下,而他还没有篡帝做诸侯,所以没有“篡逆”二字。更何况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智勇双全的人才是自己的主人。一般他们不会这样考虑问题。实际情况是:兴平元年(194),曹操杀了原九江太守卞让一家。“(边让)让苏有才出名,是因为兖州士大夫都怕,而陈宫正直豪迈,自己也怀疑自己。”(《资治通鉴》卷61)也就是说,“刚正不阿”的陈宫因为随意杀名人而对曹操不满。这时,曹操第二次出兵徐州攻打陶谦,并派陈宫到东郡。陈宫趁机联合太守刘晨,迎吕布为兖州牧。一时间“郡县皆应”,曹操的地盘只有鄄城、东阿、范,形势骤然恶化。陈宫这一手,着实惹恼了曹操。
纵观陈宫与曹操的关系,他虽然不是曹操的救星,但确实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至于曹操,他一开始也很看重陈宫,甚至吕布的妻子也说“过去曹植待台湾如子”(《三国志?舒威?《吕布传》引《魏氏春秋》);陈宫死后,“毛待家人如昔厚。”(《三国志?舒威?至于陈宫后来与曹操分道扬镳,两人都放弃了忠诚,也不好完全怪曹操恩将仇报。
其次,从陈宫投吕布的兴平元年夏天到曹操灭吕布的建安三年(198)冬天这四年半的时间里,陈宫和吕布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密切,这不能完全归咎于吕布。的确,吕布是一个反复无常、不义之人,而且“猜忌而不谋”(《三国志?舒威?《吕布传》),在他的指挥下,从来没有谋士会把刘备和诸葛亮建立鱼水关系。但是,陈宫自己也有问题。据《吕布传》引用的英雄故事,建安元年(196)六月,吕布夜袭郝猛,被高顺、曹兴杀死。事后,曹兴向吕布透露,郝猛是袁术唆使的,“陈宫是帮凶”。当时“宫坐,面红耳赤,人有所觉。”看来他真的参与了这件事。虽然“布龚毅将军,不要问”,但从此以后我和陈宫在一起不会很舒服。与此同时,陈宫和吕布的另一位大将高顺也一直不和。在这种情况下,当吕布陷入困境时,他不能欣然采纳陈宫的几个妙计,而是犹豫不决。虽然吕布本人负有主要责任,但毕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不敢把妻子托付给陈宫。所以,我们不必把陈宫视为对吕布的专情和忠诚,也不必骂吕布太对不起陈宫。
又一次,陈宫被俘后,真的没有像吕布那样看起来软骨头,而是看着自己无拘无束,只求速死。这并不是因为他坚持正义原则,从不向恶势力低头(其实吕布和曹操之间,只是军阀混战,吕布真的不比曹操好多少,陈宫也从未向吕布提出过“报国安身立命”之类的政治纲领);但因为他知道自己对不起曹操,又出于“好马不吃回头草”的心理,不想再奉承曹操,就直截了当地说:“请你出来杀了他,以示军法。”(吕布传引典略)相对于只想苟且偷生的吕布,这种态度确实有点男人味。
这就是历史上的陈宫,一个有头脑有个性的男人,一个和演义里的陈宫有些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男人。
三
杰出的历史小说大师罗贯中根据“渴望民族团结,歌颂忠义英雄”的创作主题,精心撰写了通俗的《三国演义》(见我的《渴望民族团结,歌颂忠义英雄》一书,宁夏社科1986第1期)。在塑造陈宫这一次要人物形象时,罗贯中也表现出了深厚的艺术功底,更好地体现了他的创作意图。
4论陈宫(转)
只要将历史人物陈宫与文学形象陈宫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罗贯中在充分占有陈宫相关史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巧妙的艺术改造和加工。他采用了以花代树的艺术手法,把“捉放曹操”的戏剧性情节套在陈宫头上。这个小小的,甚至不为人所注意的转变,收到了一石多鸟的艺术效果。既起到了简化人物关系的作用,又使人物关系相对集中;而且正如前面所指出的,这个阴谋让曹操这个复杂人物的奸诈嘴脸第一次暴露出来。因为这一个小小但成功的转变,曹操在中牟县的落网释放,不再是他风雨人生中的偶然;陈宫背弃曹操,投奔吕布,已经不仅仅是一时的冲动之举,而是他与曹操性格冲突的必然结果。从此,陈宫成为曹操性格发展的参照物,成为曹操与吕布政治军事斗争的活跃因素。通过陈宫与曹操相识-分离-斗争的全过程,人们会逐渐加深对曹操形象的认识。这样,陈宫就成了曹操复杂性格的有力陪衬。
4论陈宫
但是,罗贯中并不仅仅把陈宫描述成曹操的陪衬人物。如果只把陈宫看作曹操的一个陪衬人物,就很难解释为什么他会在读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应该说,陈宫虽然只是言情小说中的一个次要人物,但也是一个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认知价值的艺术形象。
罗贯中在塑造陈宫形象时,保留了陈宫这一历史人物的大部分言行,使读者感到陈宫这一文学形象总体上像历史人物。但是,文学创作不是生活现象的简单复制,文学形象不应该等同于其历史原型,而应该寄托于作者的审美理想,即不那么“像”其历史原型。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赵云、刘备、周瑜、鲁肃等众所周知的艺术形象在《演义》中既有与历史原型相似的,也有与其历史原型不同甚至大相径庭的。正是这种“似”与“不同”的辩证统一,使得《演义》中的大量人物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就陈宫形象而言,罗贯中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艺术加工。
一方面,让陈宫的形象带上崇高的色彩。
我在本文第二部分说过,历史上陈宫和曹操的分家和斗争,并不是因为政治目标和道德观念的不同,他本人也没有表现出多少高尚的品格。《三国演义》中,罗贯中通过对“捉放曹”情节的艺术处理,把陈宫写成了一个志存高远、深明大义的人物。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摆脱强暴和污秽,他愿意舍弃自己的财富。这样一来,陈宫这个文学形象从一开始就具有了“忠义之士”的性格基调,与历史人物陈宫相比得到了升华,与众多热情讴歌言情的“忠义”英雄站在了同一地平线上。在“忠”的基调上,罗贯中突出了陈宫“刚强”的人格。形势危急之时,面对曹操的诱降,吕布思想动摇,却大骂曹操是“欺君之贼”,“一箭命中盖”,令曹操咬牙切齿(卷四《吕布大败皮成》)。即使在被俘后,他仍以凛然的正气斥责曹操是“谄媚奸诈之徒”,并宣布:“我将抛弃你的险恶用心。”展现死亡的精神。于是,陈宫之死成为“忠臣”舍身取义的英雄行为,成为《三国演义》“忠义”英雄颂中的一个激荡的音符。
另一方面,罗贯中使陈宫的性格具有悲剧性。这集中体现在他和吕布的关系上。
历史上陈宫和吕布的关系很复杂:吕布大大辜负了陈宫,陈宫也大大辜负了吕布。罗贯中对这种关系进行了改造和净化。他舍弃了陈宫和郝猛合谋背叛吕布的史料(因为有损陈宫的“忠义”形象),着重描写陈宫对吕布的忠诚。就这样,陈宫成了一个值得同情的人物。他为吕布出谋划策,吕布三心二意,刚愎自用,往往不肯采纳。他语重心长地提醒吕布:“陈刚父子面对将军,恐有所害,必须未雨绸缪。”吕布反而对他大发雷霆:“你若造谣中伤,必害钟良。谁来做?”?我不看旧日,我就砍你们这一代!”(卷四,《夏侯?事实一次次证明了他的计划是正确的,他的怀疑是有根据的,但也一次次说明了吕布对他是多么的忘恩负义!?更重要的是,吕布从来就不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从来没有打算统一天下,救国救民,只是急于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和享乐。这样的势利眼永远成不了开基创业的明智老板。陈宫追随这样一个角色,如何实现他的救国救民之志?有什么光明的前途?
5论陈宫(转)
如此凄惨的处境,陈宫内心充满苦闷和无尽的遗憾,却没有另寻出路的决心——“要弃之,又怕众人笑。”在这里,指天下兴亡、匹夫之苦的“忠义”观念,变成了狭隘愚昧的“忠义”和不问青红皂白的小“义”,严重束缚了他的手脚,造成了他的悲剧性格。事实上,在那一天土崩瓦解的大动荡时代,“不仅君选臣,臣也选君”,“贤臣择主而工,良禽择木而栖”已经成为许多智者的共识。诸葛亮、鲁肃、郭嘉等杰出人物都有过“择主而行”的经历。陈宫对此一无所知,一味固执地效忠吕布,却既无法控制吕布,也无法改变吕布,只好叹息着看着吕布集团崩溃,而他自己也不得不身不由己地跟着吕布一起死去。这就太清楚了:一方面是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另一方面是显而易见的理想不能实现,人才不能物尽其用,机会不能选择。悲剧怎么可能不发生?当他的血洒在白门塔上时,这场悲剧达到了高潮。罗贯中写到这里,不禁赋诗一首:
多么坚强的丈夫啊!
不从石论,空负柱。
助理主真的很让人敬佩,说再见的时候很难过。
白门一死,谁会像公站!
这首诗里,既有真挚的赞美,也有深深的惋惜。在另一首诗中,这种遗憾的感觉更加鲜明:
父谏遇霸王,子剜目遇福查。
公共平台下的白门楼之死,让人唏嘘不已。
是的,后人读《三国演义》时,不禁为陈宫的悲剧结局而叹息。应该说,这是陈宫形象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原因。
总之,崇高色彩与悲剧色彩的结合,使陈宫的艺术形象呈现出一种古典美,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比历史人物陈宫要丰满、生动得多。这大概就是艺术的魅力吧?
当然《演义》中对陈宫的描写也不是很个性化。小说除了白门楼似焦平面的精彩描写,很少正面展现陈宫的内心波澜。但难能可贵的是,罗贯中能够在极短的篇幅内将陈宫这样一个小人物刻画得如此传神,以至于人们能够在《演义》的万千人物中清晰地记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