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2012济宁历史、生物、地理毕业考试复习总大纲。

第一,祖国的古代居民

1.中国最早的人类:

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大约在170万年前,制造工具,懂得用火。

2.北京人

北京人生活在大约70万到20万年前。他们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自然的火和保存火种,群居生活。

聚生活

3.穴居人大约在3万年前。他们掌握了抛光和钻孔技术,可以制造人工火。他们的集体生活有血缘关系。

一个团结的家族

(1)能不能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中国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遗址。

(3)中国是第一个种植水稻的国家(4)中国是第一个种植谷子的国家。

(5)中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二、原始农耕生活

大约七千年前,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

(1)以水稻为主要作物的水田农业(2)磨制石器和犁耕(3)建造干篱房屋和定居。

(4)挖井,方便饮水,制作陶器(5)饲养家禽(6)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大约五六千年前,半坡的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

(1)以谷子为主要作物的半田农业(2)制作石器;(3)住在半地下室的房子里,安顿下来。

(四)养猪、养狗;(5)纺织和制作彩陶;(6)食物种类很多:小米(主)、鱼、肉、菜(辅)。

大汶口的原始居民生活在大约四五千年前的山东大汶口。

(1)私有财产的出现和贫富分化;(2)农耕经济大发展,农具发达。

(3)原始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4)陶器有黑白陶,质量好。

第三,中国的祖先

1.炎黄之战蚩尤——涿鹿之战:

颜地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形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民族。

2.黄帝——“人类的始祖”:

(1)黄帝的贡献:①黄帝建造宫殿,制作衣服,教人挖井,发明船和汽车,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基础(2)颜地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民族。

3.尧舜禹的“禅让制”:

(1)“退位制”:相传尧年老时,征求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尧为接班人。当舜老了,取

同样的,把这个位置让给了在治水方面有贡献的于。这种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在历史上被称为“退位”。

(2)退位制度的本质:退位制度的本质是原始社会晚期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一种方法。

(3)原始社会的解体:生产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财产的出现→贫富两极分化的出现→氏族贵族→早期奴隶↓

主要战俘,负债平民→早期奴隶

四、夏商周的兴衰

1.夏朝的兴亡:

(1)公元前2070年左右,于建立了以阳城为都城的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奴隶社会由此开始。

(2)于死后,齐继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成为“家天下”

(3)夏朝的象征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出现。

(4)夏朝的国家机关是奴隶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5)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桀是最后一个国王。

2.商汤灭夏,武王伐降。

(1)大约公元前1600年,唐打败了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2)商朝国王盘庚几经迁都,最后迁都殷,后人称商朝为殷朝。

③公元前1046年,周是最后一个国王。周武王在木叶与商朝交战,商朝结束。

(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了以鹤嘴锄为都城的周朝,又名濠江,史称西周。

3.西周的分封制

(1)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周王把土地、平民、奴隶分给亲戚,

英雄等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朝贡,平时守卫疆土,战时带兵。

与天子一战。内容: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边远地区,加强统治,成为强国。

(2)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打诸侯战争,西周灭亡。

(3)西周等级制度示意图:皇帝→诸侯→卿大夫→士→民→奴。

动词 (verb的缩写)辉煌的青铜文化

1.高超的青铜器工艺:

(1)商朝是中国青铜文化的辉煌时期。著名的青铜器包括一个巨大的司母戊鼎和一个独特的四只羊的雕像。

(2)商周同期,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盛行于中国西南的成都平原。

(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1)夏商周时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农业中以选种、施肥、防治病虫害见长。

(2)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夏商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3.奴隶的悲惨生活:

(1)没有生命自由,被随意买卖(2)人祭(3)人殉。

不及物动词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

1.春秋争霸

(1)公元前770年,东迁罗,史称“东周”。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

{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秦始王——封建社会。

(2)春秋争霸的目的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领袖地位,成为霸主。

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前提:皇室的衰落。

(3)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原因:{实力: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整顿内政。

威望:尊王抗倭,战争

(4)7世纪后期,楚谨在城濮作战,晋军打败了楚军。从此,晋文公成了中原的霸主。

霸权的影响:①给社会带来各种灾难;②小国被淘汰了,领土更大的国家出现了。

2.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目的:合并统一

(2)战国七雄:齐、楚、秦、赵岩、魏、汉(从东南到西北到中间)

(3)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岭之战、长平之战。

七、大革命的时代

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农具的演变过程:石器→骨头→青铜→铁器。

(2)牛耕最迟在春秋末期在中国使用,战国时期在牛耕进一步普及。牛耕是中国历史上的农具之一。

子进化

(3)铁制农具的作用: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2.著名的都江堰:

设计者和建造者-李冰所在地-岷江的意义-除洪,灌溉农田,天府之国。

3.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356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律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自由买卖。

出售。奖励耕田,生产粮食织物者,可免徭役;根据军队大小,授予了爵位和和田府第,但是否废除了?

有战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郡县制,君主直接派官员治理。

意义:商鞅变法后,封建制度确立,秦国经济发达,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

战国末期最繁荣的封建国家,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4.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封建社会就形成了。

奴隶主→地主奴隶→农民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八。中国文化的繁荣

1.人物的演变:

(1)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商朝。

(2)商周:甲骨文→金文(铭文)西周晚期:大篆。

2.天文学、历法和医学方面的成就:

(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很多关于日月食的记载。

(2)历法:起源于夏朝,完善于商朝,计量于战国二十四节气。

(3)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总结了望、闻、问、切。

3.屈原与《钟鼓乐》:

战国末期的楚国屈原——离骚《钟鼓乐》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九、中国文化的崛起

1.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春秋战国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论语》作者);

(1)思想;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理论

(2)教育:①兴办私塾;②因材施教;③学习态度要诚实;④温故而知新。

2.思想家老子:

春秋末期,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德经》作者):

思想: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面,对立的两面可以相互转化。

3.百家争鸣:

(1)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

(3)战国时期道教的代表人物是庄子。

(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

(5)军事家的鼻祖是春秋末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

彼得,常胜将军。"

学校代表的想法和意见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

儒家的孟子要求统治者以仁政治国,对薄税不予理会,主张不要滥捕。

道家庄子的“无为而治”

法家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主张法治,提出建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军事家孙武反对空谈仁义。

十、《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巩固规则的措施:

(1)政治: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

(2)变化:①统一圆形方孔铜钱;②统一测量;③统一字(篆书)(隶书)。

文字的变化顺序:甲骨文→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3)思想:焚书坑儒——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王接受了李斯的建议,颁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

人们只允许留下关于医学、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的书都要烧掉;以后谁再讲儒家诗书,就要判刑。

处死。他在咸阳活埋了一批暗中批判他的儒生。这就是“焚书坑儒”的历史

3.建设北方长城,开发南疆;

(1)秦始王派蒙恬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独创。

的象征

(2)秦始王出兵统一东南、岭南等地区,修建灵渠,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是中原和岭南地区。

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3)秦朝疆域辽阔,东至东海,西至陇西,北至长城,南至南海。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Xi。“如果没有办法砍,就狠狠地惩罚秦。”

1.秦的暴政:(1)苛徭役(2)重税(3)残酷的刑法和更残酷的统治。

2.陈胜光武起义:(1)时间:公元前209年(2)意义:陈胜光武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起义。

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领袖精神激励了后世数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酷的统治。

3.项羽和刘邦起义: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巨鹿之战)击败了秦军的主力——(以少胜多)。

公元前207年,刘邦建立了以长安为都城的汉朝,史称西汉。刘邦是汉高祖。

十二、统一汉朝

1.文化场景的治理:轻薄赋税,发展农业。

2.汉武帝的统一:

(1)措施:①政治:削弱诸侯国的影响力,诸侯国数量越少;②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国子监(太

学是中国古代最高的学问,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材料,不学其他学派的理论。

(2)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时期。

3.东汉的统治:

(1)西汉灭亡:公元9年。

(2)东汉王朝的建立: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定都洛阳。

(3)光武帝末年,社会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历史将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光武中兴”。

十三。汉代的经济发展

1.治理黄河与农业进步;

(1)水利:汉武帝治理黄河、汉明帝治理黄河时,黄河由王靖治理。

(2)农具:耕犁的进度,耕犁的出现。

(3)农作物:小麦、水稻、桑麻。

2.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改进;

(1)丝织业:提花机(2)冶铁:东汉南阳知府杜氏明确表示:水筏(3)铁制武器取代青铜武器。

3.加强集中经济措施和商业繁荣:

(1)经济:汉武帝时期,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

(2)商业:西汉都城长安和东汉都城洛阳并称为“东西京”。

城市里有一个特殊的商业区,叫做“城市”

十四。匈奴的崛起及其与汉朝的和平战争

1.茅顿统一蒙古草原:秦汉时期,匈奴的杰出首领茅顿可汗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国家。

2.卫青和霍去病打败匈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分别攻打匈奴。

3.昭君去要塞:公元前1世纪中叶,汉元帝将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对匈奴友好。

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4.东汉明帝派窦固和窦宪去反击匈奴。

15.汉通西域与丝绸之路

1.张骞的西域之行;

(1)西域:汉朝时,新疆及以外地区称为西域。

(2)张骞连接西域:①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38年②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65438年+公元前09年。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专管西域事务。

2.丝绸之路:

(1)这条连接中西交通的陆路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2)汉武帝以后,西汉商人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3.班超管理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在西域时,派部下甘英去大秦。公元166年,大秦被派往汉朝,这是欧洲国家第一次和中国在一起。

直接交流

十六、繁荣的秦汉文化

1.《蔡论》中纸的发明与造纸术的改进:

(1)西汉早期用麻制成的纸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

(2)东汉宦官蔡伦改良造纸,后人将这种纸称为“蔡侯纸”。

2.九章算术与地震仪:

(1)东汉《九章算术》是一部著名的数学著作。

东汉早期,科学家张衡制造了一种可以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叫做地动仪。这是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

地震仪器基于

3.华佗与张仲景:

汉代最著名的医家是华佗和张仲景;

(1)华佗制作全身麻醉的“马飞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个创举,它还模仿了虎、鹿、熊、猿、鸟五种鸟。

野兽编了一出“五兽戏”

(2)东汉末年,张仲景撰写了《伤寒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疗原则。后人称他为“

医圣”

17.繁荣的秦汉文化

1.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中原。

(2)东汉汉明帝派人出使西域,取经,后在洛阳建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3)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是张玲。他尊老子为领袖,称他为“皇位上的老先生”。

2.王冲又权衡了一下:

秦汉时期,思想家王充写了《论衡》,批判迷信。

3.司马迁和《史记》:

(1)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

(2)《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事件,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书肯定了陈胜,

光武反抗秦朝暴力的开拓精神,痛斥暴君和酷吏的罪恶,大胆评论汉武帝的功过,成为后世的传奇。

体育史书的典范。这本书文笔凝练,语言生动,人物刻画生动。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4.在世界上引起轰动的秦兵马俑:

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其杰出代表是举世闻名的秦始王兵马俑。

十八、三国立。

1.官渡大战:(以少胜多)

200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曹骏,主力直逼曹骏所在的官渡,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赤壁之战:(少胜多)

时间——2008年,曹操与刘孙联手,形成与刘分天下的局面。

3.三国的形成:

国名确立,创始人定都。

魏220年,曹丕称帝洛阳。

蜀(汉)221年刘备(称帝)成都。

222年,孙权(王)建立建业。

十九。江南地区发展

1.西晋的兴亡与迁入的民族:

(1)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燕篡位建立金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316)。

(2)280年,三国灭亡(三国共存61年)。

(3)第二代皇帝金晖迪智力低下,无法治理国家,导致了“八王之乱”。

(4)自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颉颃、氐、羌等北方和西部少数民族相继内迁,至西晋初年,数量达到。

百万,316年,匈奴一支内迁的武装力量灭亡于西晋。

2.泗水之战:(少胜多)

(1)西晋灭亡第二年(317),皇族司马睿重建了定都于建康的金朝,史称“东晋”。

(2)4世纪后期,氐人建立了先秦政权。

(3)383年,王夫坚集80余万大军,意欲一举灭东晋,与东晋八万人隔水对峙,金军大获全胜。

统一北方

④四二○年,大将军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朝代,统称为“南朝”——宋、

齐、梁、陈

3.江南地区的发展:

(1)条件:①江南雨量充沛,气候炎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南移的人给钱河。

南方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江南战乱相对较少,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2)意义:江南开发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二十、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1.北方统一和民族融合:

公元4世纪后期,东北鲜卑族的一个分支势力强大,建立北魏,定都平城,439年统一北方。

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理由:平城气候干燥,生产的粮食满足不了京城很多人的需求。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向中原的广泛传播。

大面积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历史背景:黄河流域有民族融合的趋势。

(2)主要措施:朝廷必须使用汉语,禁止鲜卑语;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汉族服装;姜鲜卑氏

改姓汉族,皇族由拓跋改为袁。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和法律;

学习汉族的礼仪,尊崇孔子,以孝治国,倡导尊老敬老的风气。

(3)历史作用:这些措施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

(4)后北魏分裂:北齐、北周、东魏、西魏合并形成北朝。

二十一、魏晋南北朝的文化(1)

1.祖冲之与皮:

(1)南朝祖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用“割圆术”画圆的人。

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世界领先近千年。

(2)祖冲之写了一部数学著作《作曲》。

2.和齐姚敏蜀:

(1)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姚敏书》。

(2)《齐·姚敏书》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李道元与《水经注》;

北魏的郦道元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全书都有注释。

以水路系统为纲,详细介绍了山川、河流、城镇、地形、风俗、古迹等。

二十二、魏晋南北朝文化的承上启下(2)

1.辉煌的书法和绘画艺术:

(1)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后被称为“书圣”。

(2)东晋顾恺之是著名画家,代表作有《女史图》、《洛神图》等。

(3)据说顾恺之有“三绝”,即才、画、痴。

2.佛教的盛行与神灭论;

南朝思想家范真撰写了《神仙绝灭论》,记载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蒙骗百姓的事实,并对其进行了系统阐述。

无神论思想。

3.辉煌的石窟艺术:

北朝两大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