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白氏家族竹刻史

日本正仓有一把中国唐代制作的竹尺八,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刻本,至今保存完好。到了明代,刘清竹雕逐渐脱离了附属于实用工艺品的范围,与文人画相结合,成为一门独立的雕刻艺术,艺术家的刀雕技艺也因此变得丰富起来。据说一张精致的绿色扶手在雕刻师手里要转上万圈。在竹刻门类中,刘清竹刻与中国书画的关系最为密切,文人墨客与名家能歌善舞的可能性,让刘清竹刻有了一个优雅的名字。浮雕造型,浅浅的刀痕,丰富的竹皮和肌肉层次,加上字画的笔触和图案,好的留青作品可以像名人字画一样被收藏者反复欣赏。

一门民间手工艺技艺的发展和传承,不能没有名家工匠,必须有一两个真正热爱这门技艺的文人或收藏家全心全意的参与。鉴赏家王和香港竹刻收藏家是两个重要人物。20世纪70年代中期,叶仪博士开始收集有趣的竹雕,其中大部分是笔筒和香烛。

上世纪80年代初,叶仪还专程到常州寻找刘清竹刻艺术家和作品。

1978年,他的藏品已经非常丰富,在香港艺术馆举办了大型展览,展出了211件精品。后与时任香港艺术馆馆长的谭志成合著《中国竹刻艺术》。这两卷至今仍是研究中国竹刻的权威资料。王还致力于继承中国的竹刻艺术,并与许多民间竹刻大师保持通信,特别是白风格。白世峰之子白回忆,王和父亲有一段时间通信频繁,每次都聊两个话题:师徒和出书。他拿出一封1977年6月24日王的信,长达五页,写道:“你的水平真高,可以说是当代少有的。80年来,离开绿色的人不在少数,而用或多或少的绿色叙事来产生阴阳之变的人却少之又少。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打破了扶手和扇骨的框框,可以说是先赢得了我的心。.....可能是由于我的偏见,可能是由于我对过去的热爱和对现在的无知,我总觉得严格来说,清中叶以后,竹刻已经变质了,很多刻法已经废弃了。.....我一再强调要回归古老的技术。现在看来,很难说失传的刀法难以发现,就连当代老艺术家的技艺也难以传承。”

1985年,王写了《竹雕艺术》第二版,他随信寄去了他评论白世峰作品的文章《老树花开新花落》的手稿,请白世峰自己修改补充。白世峰真的是用红墨水工整的加了一些单词和短语,交流起来没有一点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