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的妻子谢宝珍:养育了七个孩子,和丈夫一起坐月子十年,34岁去世。
1949年9月6日,抗日名将杨虎城父子惨死于特务之手,享年56岁。时至今日,历史已经过去了近70年,但提起杨虎城将军,人们依然对他充满敬意。
生于乱世,杨虎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自起义保家以来,他百折不挠,在一系列重大战役中屡立战功。
除了勇敢善战,杨虎城的婚姻生活也很曲折。他有过三任妻子,但最重要的是谢葆桢。
1913,谢葆桢,陕西咸宁人。当她十岁的时候,她的父母想让她学习一些知识,所以他们把她送到了Xi安女子模范小学。
谢宝家境并不宽裕,她很珍惜上学的机会。她是一个很努力的孩子,想着好好学习以后怎么生活。
但现实是离梦想最远的距离。因为家境贫寒,她小学还没毕业就被迫辍学了。
但当时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革命之火已经在全国悄然燃起。当时的穷人已经被压迫了几千年,翻身的欲望已经达到了顶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出家门,加入革命队伍。
谢葆桢的家乡经常有人去,宣传革命思想。虽然她很年轻,但她对革命充满了渴望。1927,谢葆桢得到了机会。当年2月,谢葆桢被Xi妇联推荐到中山学院女子体育班学习。
虽然只有十四岁,但她脾气火爆,胆大心细。进入学习班后,她在戴岳补习文化知识,学习革命思想,以求早日成长。
同年夏天,一心报效祖国和人民的谢葆桢自愿参军。她剪掉辫子,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女兵。
入伍不久,谢葆桢被分配到政治部下面的宣传队当队长。不久后,谢葆桢被派往安徽省太和县,负责当地的妇女工作。
谢葆桢虽然只有十几岁,但在工作上并不逊色于一个成年人。她不仅勤劳,而且非常勇敢,全身都有用之不竭的力量。
谢宝珍上任后,带领县妇联组织各种活动。她号召大家勇敢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坚决与封建残余斗争到底。他们举着标语喊着口号,公开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充分发挥女性的作用。
为了更彻底地宣传他,她带领大家挨家挨户地宣传,同时她留在城门口,对进城的妇女逐一进行说服教育。
那个时候,社会底层的女性没有机会上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谢葆桢向组织申请,在县城办了一所贫困女子学校,帮助那些家境贫寒的妇女读书。
谢葆桢本人出身贫寒。她知道穷女人想读书,但是条件不允许。所以,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贫困孩子实现了读书的梦想。
谢葆桢在大张旗鼓地进行革命活动的同时,也结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革命伙伴,那就是杨虎城。
早在北伐时,杨就认识谢葆桢。后来谢葆桢被调到杨的军区政治部做宣传工作,两人接触的机会多了。
谢葆桢革命热情高涨,活泼热情,深得杨赏识。不知不觉中,这种欣赏变成了敬佩。
当时,杨虎城在与党员谈话时,多次表示希望谢葆桢帮助他“读书读书”。他的言外之意很明显,他想和谢葆桢结婚。
谢葆桢对叱咤风云的杨虎城将军也有好感。虽然两人年龄相差20岁,但在革命年代,只要有共同的革命理想,年龄自然不会成为婚姻的障碍。
1928年,经组织批准,谢宝珍和杨虎城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婚礼上,有人问杨虎城“你为什么选择嫁给谢葆桢?”
杨虎城看了看妻子,马上说:“因为她思想进步,在工作上能帮我。”
谢葆真虽然只有十五岁,但是面对客人一点都不怯场。她大声说:“我不要什么海誓山盟,更不要什么富贵荣华,只要一起干革命。”
婚后,谢葆桢和杨虎城形影不离。她陪丈夫去日本休养。在此期间,杨虎城申请加入我们党,组织批准了。但由于失误,批复函并没有送到杨的伤情处。几经波折,谢葆桢也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她跟随丈夫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杨虎城主持陕西政府的时候,谢葆桢作为妻子,一直在想办法帮他做一些日常工作,包括参加一些社交活动。
当张学良随赵一荻来到Xi时,谢葆桢也积极招待他们,并尽地主之谊。他不仅邀请他们去他家,还主动约他们出去旅游。
同时,她还努力推动Xi安的教育事业,支持建立Xi安第一所助产学校,并为一些贫困学校捐款。
结婚几年,谢葆桢为杨虎城抚养了5个孩子。为了更好地参加抗日工作,减轻家务负担,她决定把孩子送回老家由母亲抚养。在国家灭亡的时候,小家庭的团聚和分离似乎是微不足道的。
没有孩子在身边,谢葆桢全身心投入战斗,组织妇女后援会,为前线筹款等。,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抗日救国奔走。
“Xi事件”后,杨虎城在蒋介石的压力下交出了军权。后来他访问美国,谢葆桢和他七岁的儿子也随行。
这次调查的时间很短,只有几个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杨虎城自愿回国抗日。他带着满满的野心和抱负回到了祖国,却没想到有一个阴谋在等着他。
1937年,刚下飞机,杨虎城就被特务头子戴笠骗到南昌,被拘留。其实谢葆桢本来可以逃的,她早就回老家了。
但当得知杨虎城被拘留时,谢葆桢很痛苦。她知道她丈夫这次要倒霉了。所以,在家里安顿好一切后,我决定和儿子杨拯中一起去南昌救她的丈夫。
谢葆桢的母亲不赞成她冒险,但谢葆桢说:“我和虎城是夫妻,我一定要救他。”
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飞各的”,但谢葆桢对杨虎城却是情意绵绵,至死不渝。
此时,杨拯中已经快八岁了。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看着妈妈一直流泪的样子,他心里有一种不安的感觉。他以为能见到父亲就好了,没想到还有一个黑暗的职业在等着他和母亲。
在黑暗的牢房里,没有窗户,没有阳光,只有深不见底的黑暗和恐慌。谢葆桢和杨拯中紧紧地依偎在一起,有时儿子会问:“我什么时候能见到爸爸?”
谢葆桢会安慰说:“再等一会儿,我们一定会见到爸爸的。”
直到第二年夏天,他们才被敌人带出牢房。这次敌人派他们去见杨虎城,杨虎城被关押在湖南益阳桃花坪。
那里很僻静,四面环山,山的深处有一些低矮破旧的平房。谢葆桢父子被带到平房时,终于见到了日夜思念的杨虎城。
杨虎城看到妻子和儿子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他随后骂了一句:“这么危险,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谢葆桢哭着说:“我们不来,你一个人很难受。”
然后一家三口相拥而泣。杨虎城在被关押期间过着非常压抑甚至痛苦的生活。现在他看到亲人终于感觉到一点温暖。
只是他们没想到,这一关不是一年两年三年,而是漫长的十年,直到生命走到尽头,他们才逃出敌人的魔掌。
蒋介石虽然也对张学良有所禁锢,但他给张学良提供了非常好的生活条件,从住房到饮食到课外活动,尽量满足他的需求。
但杨虎城一家三口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在他们被关押期间,为了避人耳目,多次被转移,从平房转移到阴暗潮湿的窑洞,简直是不人道的待遇。
但自始至终,谢葆桢没有任何怨言。只要能陪在老公身边,再苦也无怨无悔。
关押期间,谢葆桢有两个孩子,可惜第一个孩子出生刚八天就因为生活环境恶劣而夭折。
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谢葆真已经没有以前健康了,连奶都没有了。杨虎城再三恳求,终于给孩子请了奶妈。
此后,奶妈一直和谢宝珍一家生活在一起。她善良淳朴,像亲人一样帮助苦难的一家三口。
被囚禁最痛苦的不仅仅是生活条件差,还有人身自由的缺失。敌人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的口袋,总有一些眼睛在盯着他们,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
虽然日子不好过,但谢葆桢并没有消极应对。她坚持读书、写字、看报,同时亲自教儿子学习。不管怎样,和丈夫在一起,她很自在。
然而不幸的是,后来敌人发现她是个* * *人,开始疯狂折磨她。他们对她进行精神虐待,顽强的谢葆桢开始反抗。她破口大骂,但一切都是徒劳。
另外,敌人对她的日常生活从不放过,给她的食物嗖的一声。由于谢葆桢的激烈反抗,他们甚至称她为“精神病”,强迫她与杨分开。
杨虎城经常听到妻子的惨嚎。他心痛,却无能为力。
后来,戴笠来见杨,在他的苦苦哀求下,戴笠同意换一个看守人,但这个新来的人毫无善心可言。
转眼间,一家人已经被囚禁了八年。此时,八年抗日战争已经结束。听到这个消息后,谢宝珍和丈夫都非常激动。
一方面,他们对中国的胜利感到兴奋。另一方面,他们觉得蒋介石应该释放他们。
但最终,他们失望了。当他们被带离南昌时,等待他们的不是自由和光明,而是重庆监狱。
至此,他们彻底绝望了,谢葆桢再次反抗,结果却是一样,她再次被判定为“精神病”。
这时,谢豹的内心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她在想,如果她死了,敌人看到杨的可怜,一定会放了他。
所以,“死”就成了她的目标。只要丈夫和儿子能出去,她就死定了。这样坚强深情的女人,令人肃然起敬。
从此,谢葆桢开始千方百计让自己“死”。她先是绝食,但没有成功。她又把自己的金戒指吞了下去,敌人根本不会让她轻易死去,于是她又被救了出来。
被救的谢葆桢,对生命已经不抱希望。她再次绝食,不断折磨自己。
1947年2月8日,谢葆桢突然被敌人注射,随后怀恨而死。杨虎城闻讯赶来时,敌人已经用白布把他妻子的尸体盖上了。
杨看着妻子的尸体痛哭起来。要不是陪着他,谢葆桢也不会惨死。杨被妻子对自己的感情感动了。
谢葆桢以为她死了,敌人就放了杨,可她天真了。她的生命结束了,但她最爱的家人也没有逃脱死亡的结局。
谢葆桢死后两年,杨虎城父子惨死在敌人手中。他们盼了整整12年,也没盼到放出来的那一天。
如果谢宝真的知道丈夫和一双儿女惨死,一定很难过。在天堂,也许一家人可以团聚!
谢豹真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她14岁参军。她曾经为革命事业四处奔走,为抗日工作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成为杨虎城的妻子后,她养育了两个孩子和五个女儿,可惜有的英年早逝,有的死于敌人之手,只有四个活了下来。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谢葆桢选择了和丈夫同呼吸共命运,哪怕是一起进坟墓。虽然他们的结局很悲惨,但他们的爱情却惊天动地。
尤其是谢葆桢,为了国家,为了家庭,她是女性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