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齐白石的自述作文有感
齐白石
误传之一:齐白石60岁开始学画。
艺术界有一种说法,齐白石60岁以前是木匠,60岁以后才开始画画。实际情况是齐白石五岁就开始临摹邻居家看门人雷公的画像。后来上了私塾,经常用一本红色的画当绘本,主要是画他看到的猪、马、牛、羊作为模型。他的做法多次遭到私塾老师的斥责,说他“只是玩玩,不务正业”。齐白石十六岁开始学习细木工,主要是在建筑物和家具上雕刻和画金。正是在这个时候,齐白石真正走上了学画的道路。二十岁的齐白石开始自学《芥子园》,创新性地把《芥子园》的画运用到木雕上,受到顾客的欢迎。二十六岁的齐白石依然专注于雕花。雕刻工作完成后,客户总是让他留下来画一些画来装饰门面。从此齐白石开始获得绘画收入,也就是说齐白石26岁就已经开始卖画了。二十七岁,当地名师胡沁源正式开始绘画生涯,扔掉木匠工具,转行做画家。从那以后,他靠画画谋生。
误传二:齐白石成名是因为徐悲鸿的支持。
事实上,齐白石的成名主要归功于陈师曾和林风眠,而徐悲鸿只是续聘了齐白石在美术学校的教授职位。1917年,齐白石为了躲避战乱和土匪的劫掠,到北京谋生,在北京琉璃厂南直铺遇到了陈师曾。当时,陈师曾是北京著名的画家,画坛的领军人物,北京师范学校的教师。齐白石刚到北京,人生地不熟,家境贫寒,没有留学基础。他做劳务木匠谋生的经历,成了业内的笑谈。当时人们更注重科举考试,注重名人录上的绘画身份。一开始齐白石学的是八大伟人的画法,画风粗犷,不被北京人喜欢。这幅画价格很低,不好卖。一天,陈师曾去了齐白石居住的北京法老寺,对齐白石的篆刻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他艺术作品的一些缺点,鼓励齐白石创造自己的风格,而不是沉迷于世俗。并为其写了一首诗,盛赞齐白石的飘逸画风,但俗人不懂,不要低头,努力融入。最重要的是,陈师曾为了帮助陷入困境的齐白石,于1922年赴日本参加在东京傅莹美术馆举办的中日联展。他特意把齐白石的花鸟画带到展览上,全部卖掉。画作价格从100到20银元不等,约为齐白石当时国内售价的100倍。而且日本人为陈师曾和齐白石拍摄了一部绘画过程和生活状态的纪录片,在东京艺术院放映,反响不错,起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作用。北京琉璃厂的画商也开始看好齐白石的画的前景,开始陆续订画,准备做一笔投机生意。从此,齐白石在北京一炮而红,画坛生意日渐兴隆。因为陈师曾向每个人称赞他的画并计划展览,齐白石是著名的艺术家之一。齐白石也更感激陈师曾。齐白石曾说:“我永远忘不了他(陈师曾);除了陈师曾,没有人知道我画的是什么。”陈师曾和齐白石都是湖南人,所以他们成了老乡和志同道合的朋友。
1927年,65岁的齐白石受北京艺术学院(现中央美术学院前身)院长林风眠之邀,成为教授。因为齐白石觉得自己是个乡巴佬,就去当了外国学校的教授,怕学生笑他看不起他。起初,他从不同意。在林风眠和朋友的再三邀请下,他同意了。所以也不是总说齐白石成名结婚是受徐悲鸿邀请去中央美院当教授的。当然,新中国成立后,在齐白石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成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过程中,徐悲鸿提供了很多帮助。
第三个误传:齐白石的正直与品格
艺术界的人说起齐白石,最津津乐道的不是他作品的质量和功力的深浅,而是他如何吝啬、如何吝啬、如何在乎点缀费用的笑话。笑话大多来自自称齐白石弟子的人。其实从《齐白石自述》这本书来看,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首先说说齐白石的人品。齐白石一生靠卖画为生。他没有巴结任何权力阶层,也没有接近当官。虽然有几次做官的机会,他都断然拒绝。在那个卖官买官横行的年代,做一个纯粹的艺术家是难能可贵的。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北京期间,齐白石拒绝将自己的画卖给日本兵和日本投机商,与当时许多投靠洋人、巴结侵略者的汉奸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他崇高的爱国情怀。他怎么能说自己忘了义呢?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当选为美协主席、人大代表,但也是团体组织。没有工资,他依然靠画画谋生,养家糊口。
在齐白石的自述中,有一段话是关于一个朋友劝他去日本卖画挣钱,说“我在北京住了快九年了!这几年在国内卖画的收入足够我生活,不亚于刚到北京的时候。我现在饿了。我冷的时候有饭吃,有煤烧。人生贵在知足,贴在嘴上就能得到。你为什么需要这么多钱?由此可见,齐白石并不是一个贪婪的人。另一件事,齐白石的父亲去世后,他请他的好朋友范玮琪为他的父母写了一个墓碑。按照范玮琪当时的跑路费,他把120多元的钱都给了范玮琪,足以说明齐白石不是一个喜欢占小便宜的人。虽然范玮琪和我是非常好的朋友,但我们仍然尊重朋友的劳动成果。
197年“七七事变”后,齐白石不想参加任何日伪组织的节日和饭局。他懒得跟日伪政府废话。而是干脆在大门上贴了一张纸条,写了十二个大字:“白石老人有心脏病,停止会客”。齐白石认为用“心脏病”这个词非常恰当。后来,他在门上贴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不要卖画给官员,偷画是不吉利的。”后来又宣称“画绝不降价,餐厅绝不吃,照片绝不拍”。可见齐白石是非分明,在经济上为正义牺牲了小利。绝不是有些人说的,齐白石有多在乎蝇头小利。
194年,83岁的齐白石看到了国破家亡。面对经常打着买画幌子闹事的人,他毅然在大门口贴上了四个大字“停卖画”,这对于一个以卖画为生的人来说是多么的艰难。我停止卖画后,问了关心齐白石日常生活的朋友。齐白石答诗道:“寿若长,耻为贼,丑若长,长安饥。“这意味着我年纪大了,宁愿冻着饿着也不愿意去奉承日伪汉奸。表现了齐白石的豪情。虽然我不再卖画了。(fsir)但是我还是每天不停的画画,画分发给我的孩子保存。这些画很多都是讽刺日伪汉奸的杰作。以老鼠和螃蟹为题材,说明日本帝国主义像老鼠和螃蟹一样偷东西,胡作非为。有人劝齐白石明哲保身,齐白石回答说:“没什么好怕的,因为旧时代战乱,也没什么好怕的。“日伪汉奸为了拉拢齐白石,想让他回日治美术学院任教,齐白石断然拒绝,体现了齐白石在国难之际的爱国精神。
误区四:齐白石有过五六次婚姻。
自媒体最传奇的故事是齐白石的婚姻。说齐白石结过五次婚,有的说结过六次,与事实严重不符。齐白石一生只有两次婚姻。第一次成亲,也是童养媳,陈春君,另一个是,先做了妾,后做了继妻。1874年齐白石十二岁。那时候的习俗是家里工作的人少,男孩子很小就要结婚。女孩家因为人口多,家里穷,为了减轻吃喝负担,以为女儿总会出嫁。所以很多家庭女孩都是尿完就去婆家,等到男女双方成年后才同居圆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童养媳。齐白石也在这一年与原配妻子陈春君结婚。后来齐白石去了北京。陈春君没有来北京和齐白石一起生活,是因为舍不得湖南老家的房产和土地,舍不得需要赡养的岳父母。然而,陈春君选择了一个18岁的四川女孩胡保柱作为妾来照顾齐白石的生活,这在当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陈春君卒于1940,享年79岁。1941年,陈纯钧去世一年后,齐白石在二十多人的见证下,确立胡保柱为第二任妻子。胡保柱卒于194年,享年42岁,齐白石享年83岁。然后在1944介绍了一个叫的女士,和顾白石的日常生活不是夫妻关系。这是齐白石自述中对婚姻的解释,应该是比较真实的情况。
神话5:齐白石的时代
齐白石的时代错误。齐白石自称百岁老人,实际死于197年,享年95岁。胡适在研究齐白石简历的过程中,发现齐白石七十五岁后又大了两岁。胡适治学严谨。发现问题后,他当面询问齐白石,得到了一个非常模糊的答案。于是,胡适又问了齐白石的好朋友,最后发现齐白石老人听了一个算命先生的话,说齐白石七十五岁了,可能是个不好的标记。就这样,齐白石七十五岁说自己大两岁,避开了七十五岁。这个大两岁是迷信,也透露出齐白石的淳朴可爱。
据说毕加索曾在张大千面前称赞齐白石。白胡子飘飘老人以一颗童心讴歌自然界动物、植物、人的美好形象,拓展了中国画的题材空间。它的人民和艺术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