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叔救了北宋?这段代码真的很值得一说。
古往今来最著名的两个老儿,大概就是北宋的寇老喜儿和近代的阎老喜儿了。
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吗?先不说阎老西儿,但寇老西儿的来历,完全是艺术加工的结果——在刘兰芳、连元两位老师的长篇评书《杨家将》中,寇叔不约而同地被塑造成老西儿,带着地道的山西口音,动不动就喜欢喝一口老陈醋,给人留下寇叔是山西人的印象。
事实上,并没有证据证明“老Xi儿”这个名字出现在北宋,而把寇叔塑造成山西人的原因也是颇为勉强的。
老寇家的祖上确实曾经生活在山西(今山西晋中附近),但很早就迁到了化州下坳(今陕西渭南),他们的祖辈和寇叔本人都是在下坳土生土长的。所以说寇叔根据祖籍是山西人是有道理的,但是满嘴山西口音的可能性很小。
毕竟在他的一生中,除了四年(公元101)陪宋真宗赵恒到汾阴(山西万荣附近)外,几乎没有关于寇叔在山西工作或生活的记载。
就像我的祖先从齐鲁来到东北的嘎达,但山东话只要稍微“圆润”一点我都听不懂,更别说了。
此外,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寇叔的生活经历和人物性格与文学作品中的寇老Xi儿有很大的不同。
寇述,字钟平,北宋剑龙二年(公元961)人。
话说唐末北宋初的乱世,老寇家依然保持着读书的优良传统,寇贤的老父亲寇祥曾经考了第一名:
鹰不繁殖鸽子。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比弱冠还小的寇叔边,高中进士,被授予大理国判官一职。先后到巴东(今湖北巴东)、成安(今河北成安)任知府。后来,因为年少有为,政绩突出,寇叔被调到北京,在尚书省安全部任博士,在枢密任学士,开始进入仕途的快车道。
与影视剧和曲艺作品中足智多谋、果断果断的寇老Xi儿相比,现实生活中的寇叔更以魏徵、包拯等铁血谏官形象而闻名。
端公二年(公元989年),寇贤在殿中奏事。可能是一时情绪激动,就张嘴喷了,没给皇帝留面子。宋太宗·赵桓越听越生气,所以他想离开。没想到袖子有点长,被寇叔抓住,然后贴身一喷。
(最近老是遇到贴身喷,我再解释一下——宋太宗赵桓(jiǒng)原名赵匡义,后来为了避讳大哥,改名为赵光义。后来,他当了皇帝,因为“广义”是一个常见的词,他的臣民要避免它太麻烦了,所以他把他的名字改为赵桓。所以宋太宗就是赵桓,赵光义只是他称帝前的名字。
而称帝、改名成了宋朝皇帝的潜规则。有时候很复杂,比如改国王的名字,改太子的名字,改皇帝的名字——比如宋真宗赵恒和宋孝宗赵世恩就改了好几次名字,经常让人摸不着头脑。
宋代十八个皇帝,只有八个没有改名。其中除了开山的赵匡胤,其他没改名字的都是妥妥的昏君或者亡国之君,说起来挺奇怪的。)
又扯远了,赶紧回到寇叔。
赵桓被寇叔喷了口水,不生气估计会恶心死。这要放在明清时期,后者最轻也得罢官,甚至打屁股,但这种事情在唐宋时期还是相当普遍的。此外,尽管赵桓的性格多疑,他的战斗能力有点令人尴尬,但总的来说,他仍然是一位明智的绅士。既然他是君主,易为人臣,为人谦和,必须有基本的涵养,所以老赵只好收下它,捏着鼻子称赞这货:
既然他们被皇帝比作魏徵,寇叔就不可能升职了。于是,他很快转任副使左大夫,后来又改任通知苑,成为北宋政坛的一颗新星。
但我嘴上没毛,做事也不好。刚刚三十出头,寇叔就当上了大宋的后备宰相,骄傲的小尾巴无论如何也压制不住,于是和唐朝的副使、书院官张勋发生了矛盾。
老张不仅是高官,比寇叔更有资格,而且还是赵书称帝前的隐宅大臣——只要寇叔有一点政治头脑,他就不会跟顶头上司死磕,还不顾诸多琐事,在赵书面前大吵大闹。果然,没过多久皇帝就烦了,对两人的处置看似各打五十板,实则大有玄机——张勋被贬为右领军大将魏,于是留在京中领兵,对他的信任丝毫不减,不久又被发配西蜀平定叛乱。
寇叔呢?被罢官,发配青州做知府。到了宋代,北京官员和地方官员有天壤之别。尤其是北京官被派到地方,连官的升迁都足以让人感到丧亲之痛,因为那将意味着降级,政治前途一片灰暗。
寇叔被贬官,但因为张勋是他不幸的对象,所以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同情。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张勋是军人出身。
北宋开国后,虽然宋太祖、赵匡胤通过“一杯酒赈兵”确立了重男轻女的基本政治秩序,但由于频繁的对外战争和一批开国将领不是死了就是养了猪,武官在朝廷中仍有一定的地位和话语权,直到宋真宗、赵恒即位。公务员当然不会满足于这种情况,所以一直在想方设法地争权夺利。
因此,与张勋争风吃醋、一败涂地的寇恂,在文官集团中获得了极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时间成为为集体利益“光荣牺牲”的英雄人物。再加上赵桓对他有好感,于是在大批文官的运作下,寇叔不仅很快被调回京城,还被提拔为副部长。
当然,在文人笔下,这是寇叔“千古恩宠”的结果,与他们无关:
但在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挫折后,寇叔显然吸取了教训,获得了经验。第二次进京后,整个人完全变了。
比如这个时候,赵桓因为旧伤复发,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开始担心站起来救人。但帝制继承历来是历代王朝的第一件大事,北宋的情况尤为特殊。赵璇从他的哥哥赵匡胤那里继承了王位,所以对他来说,寻找继承人比其他人更麻烦——是传给儿子还是传给侄子?
所以李俶成了北宋最大的雷,谁碰谁死。然而,当赵桓问起寇叔时,后者的回答却很巧妙:
寇叔的意思很简单——皇帝选谁我就服谁。但他真的这么想吗?我不这么认为。
我想,在宋太祖赵匡胤莫名其妙的猝死之后,赵桓作为皇弟执政了21年,得到了满清大部分文武官员的拥护和支持。但在毛家人眼里,这些家伙可能是党的叛徒,最起码也可能是屡教不改的反派。所以,就算赵桓不想选自己的儿子接班,满清的武文就算为了自己的前途,甚至自己的生命,也是宁死不答应的。寇叔当然不会同意,否则就断绝了仕途,以后也别想在朝廷混了。
而且,寇叔巧妙地向赵桓暗示:你可以选一个“副世界领袖”,否则我还是会反对。赵桓一听就明白了,很合他的心意,于是选了他的第三个儿子王祥赵元侃为太子,大家都很高兴。
两年后赵桓去世,赵元侃立即即位,并改名为赵恒,为宋真宗。
寇叔在他的继位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得到了赵恒的感激和赏赐,成为真正的宗室王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赵恒想让寇叔当宰相,这在朝鲜是众所周知的秘密,很快就迎来了寇叔不能相敬如宾的机会。
赵璇在任时,一直谋求收复十六州,因此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北伐。结果不仅损失了几十万大军,就连他自己也被打中了屁股,最后死于旧伤复发。
单方面的礼貌不能持久。北宋攻不下的时候,契丹人的报复来了,尤其是赵恒刚即位的时候,频频骚扰边境。
景德镇元年(公元1004年),皇太后萧绰和辽圣宗耶律隆绪率领20万大军,挥刀斩宋。这个姿势一看就和往年的“割草谷”完全不一样。很明显,他们是想借一战之力灭掉大宋,然后入主中原。
赵恒这下可慌了。面对这样的危机,他们想到了两个应对措施。一个是快速加寇述为集贤堂大学士(北宋宰相一般以同为赵文堂大学士的为宰相,持史馆的为第二期,同为集贤堂大学士的为最后一期)。毕竟老寇受皇帝信任,又团结了文官集团,脑子也不错。也许他升官了,就能想出让契丹人回老家的主意。
第二条规则是跑步。都说大家都是君子,怎么能站在危墙之下呢?但是临阵脱逃的名声太难听了,还不如迁都来忽悠人。至于迁都何处的问题,众大臣都有“谁不说我家乡好”的想法——如政事初入临江军(今江西新余),主张迁都金陵(今江苏南靖)附近,而枢密使陈是阆中阆州(今四川阆中)人,于是提出迁都成都。以此类推,寇叔是不是应该敦促京城去他的家乡长安?
谁知老教练根本不按套路出牌,反而大叫着打死了王钦若等人:
寇叔不仅不让皇帝逃离战场,还担心王钦若继续坏下去,于是借故将他调离赵恒。于是两人关系破裂,王钦若开始想尽办法给寇叔挖坑。
然而,尽管寇叔可以阻止赵恒逃跑,但他无法阻止契丹军队在大宋的土地上不断攻城。公元10年,辽军攻占了被黄河沿岸士兵包围的周琦。一旦益州再次失陷,就意味着黄河天险不复存在,宋、靖边梁即将暴露在契丹人手中,亡国不明。
孤注一掷的寇叔没有退路,几乎是用亲征的方式逼着赵恒来到了澶州前线。然而,这个懦弱的大宋皇帝无论如何也不肯过黄河。我们能做什么?
寇叔还是有办法的。他是个秀才,所以知道“秀才遇上兵士,所以说不准”的真正含义,于是跑去找钦差将军,吩咐高琼到殿前求援。于是寇叔和高琼靠虚张声势吓唬人,差点把赵恒绑架到豫州城,大大鼓舞了宋军的士气:
此后,在名为州城下,张松桓用弩射死了契丹将军萧挞凛。此外,辽军孤军奋战,粮草匮乏,面临被宋军包围的危险,于是向宋军求援。对此是欢迎的,他不顾寇泰等鹰派的反对,与廖签下了一纸空文。
单源联盟虽然没有割地,但却发明了“古币”,这是宋朝至死都无法摆脱的耻辱。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并不为过。但是,如果没有寇贤打主战的努力,甚至没有赵恒的欺骗,靖康之变早就提前120多年爆发了,向契丹人要当时的爱情联盟也是妄想。
所以经常说寇叔救了北宋,延续了百余年的生命,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我还是觉得没有意义。
俗话说“同伴如虎。”其实历史上除了南北朝时的刘姓、高、朱之外,真的没有几个皇帝闲着没事就喜欢砍几个大臣的头取乐的。毕竟,即使一个皇帝可以为所欲为,大臣们的协助和配合也是维持和治理国家不可或缺的——只要不触及底线和核心利益,谁也不想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如此紧张和复杂。
但皇帝难伺候是真的。毕竟历史上只有少数几个有着远大理想和坚定意志的皇帝,比如秦煌汉武和唐宗明祖,大多数皇帝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问题。有时候一个部长没有为他服务好,他就受到了刺激。也许他会有一个精神病人,从此天下大乱,谁卷进来谁倒霉。
比如赵恒。这货刚即位的时候,因为老爸留下的家底比较厚,而且当时勤政,挺朴实,很有眼光,又任用了名臣李陵等人,所以把国家治理的很好。史料记载,当时经济形势良好,国库充实,人民生活尚可,史称“咸平之治”。
至少在那个时候,如果有人想说赵恒是个昏君,那绝对是昧良心的。
然而,一场葛洲坝之战和一场葛园之盟彻底改变了赵恒。
虽然官方拼命吹捧联盟的正面价值,但谁不知道它是什么?再者,就算这纸与契丹的盟约对大宋真的是利大于弊,神武本该英明的也是与敌浴血奋战的将士和以寇恕、高琼、李纪龙为首的文武百官。皇帝呢?这只是一个拖累。就算最后站在第一线鼓舞士气,也是被哄,被逼,甚至被绑架。没有当场尿裤子,我的祖先是值得的。
尤其是王钦若这个坏品种,以攻寇蜀为名,给了赵恒致命一击:
结果,赵恒的心态崩溃了。
此后,他为了挽回面子,重建皇帝的威严,伪造天书,东封西拜,建宫观,赏官赐礼于鲁,宠信“五鬼”之类的小人(即王钦若、宋、林特、陈彭年、刘承玄),把宋朝搞得乱七八糟。最后,在晚年,赵恒处于精神错乱和半疯狂的状态,成为世人的笑柄:
没人关心赵恒是不是疯了。关键是他的倒行逆施开启了大宋的衰落。
第一,赵匡胤和赵桓执政期间,虽然一直在推行尊文抑武的政策,但并没有一味地包庇纵容文官,该杀的杀,该贬的贬,文人不敢有任何脾气。
然而,赵恒在赣州之战中丧失了所有的尊严,随后他的倒行逆施彻底失去了人心,使得君权和大臣权力失去了平衡。尤其是为了挽回自己的颜面,不惜为掌握舆论话语权的文人“舔狗”,让后者越来越尴尬。
赵恒晚年因病将所有权力托付给皇后刘娥,这让他的野心萌发,也让后来即位的宋仁宗赵真几乎成了傀儡。后来,即使他是亲政府的,士大夫也因为他的性格软弱而越来越嚣张——所谓流传于后世的“不杀士大夫,上书于民”“以士大夫治天下”之类的谎言,到了仁宗朝就出来了,成了既定的事实。在赵书统治宋英宗期间,富弼甚至敢于当面威胁要废除立法:
不管这种事发生在哪一代,老富都得被拖出去剁碎喂狗。只是在大宋时期,人不仅精细,还赢得了忠君的美誉。
皇权的缺失是宋朝一直富而不强、大而弱的主要原因,这个锅只好由赵恒来背。
其次,在单源联盟之前,北宋经过40多年的经济恢复,已经日益富裕,财政状况非常好。然而,经过赵恒的鬼把戏和铺张浪费,北宋的财政彻底被拖入了深渊:
从此,冗兵、冗官、冗费的“三冗”成为套在北宋脖子上的绞索。就连范仲淹、王安石这样的百年一遇的人才也试图解开这个难题,结果是靖康之耻来得更快更猛烈。
第三,赵恒城下之弱,让北宋突然发现了一个低成本的保卫国家的“妙招”,那就是花钱买和平。对于唐朝来说,一年几十万的银帛算羊毛?既然拿出这笔钱可以让大家继续大把花钱,吃等死,谁愿意多花几百倍或者几千倍的真金白银去准备全军呢?导致国防日益松懈,军人地位变得猪狗不如。什么都不懂的公务员可以装成专家去前线瞎指挥。反正输了无非就是多花钱,也不是他们买不起...
所以到了宋代,送古币就越来越熟了。除了契丹人,随后的党项人、女真和蒙古人也不可或缺。反正谁打败大宋两次就能挣大钱。
但如果花钱买平安的政变不成功,大宋朝的君臣就彻底乱了。于是像狗一样被带走了,那么赵呢?被忽必烈发配出家,于是卢秀福只好和宋末皇帝赵敏一起跳海。
所以一纸之盟,看似挽救了大宋的暂时危机,实则为其最终的衰落埋下了不可挽回的隐患。而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寇叔又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功过呢?
翻开史书,无论正史、野史、寇书,都是正面人物,评价极佳。
史书是士大夫写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无论寇叔的一生有多辉煌,后来有多倒霉,他的一言一行都是符合士大夫的价值观的。
而自从科举制度让士大夫阶层崛起后,他们又在追求什么呢?当然是争权夺利,其中最重要的是皇权之争。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很容易理解他在禅院结盟前后的一些行为了。
首先,可以确认寇恕主张限制皇权,坚决维护文人利益。至于什么关心民生,爱民如子,就当笑话听,别当真。
早在淳化二年(公元991),由于部分地区发生旱灾,宋太宗的赵桓召集大臣们商议解决办法。但是寇叔脑洞大开的拉出了董仲舒的汉代天人感应论,一下子就把话题带歪了:
那么赵桓做了什么?原来,不久前,赵桓因为受贿,杀了一个叫祖籍的官员,还打了王怀的屁股。但首先,寇叔认为赵桓处理不公,庇护了王怀(这货是王镇的弟弟,曾涉足政坛),其次,他反对皇帝粗暴对待贵族士大夫。砍头打屁股肯定是不对的,所以他被上帝报复了。至于那些在旱灾中挨饿、奄奄一息的人,哪一个比祖籍和王怀这两个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文人更重要,又与他何干?
但正史对寇恕的表现大加赞赏,还为作出了“知淮有用”的表态。
冠州之战,寇叔先持,后诈。后来,他差点绑架了赵恒,把他逼到了抗击辽的前线。他只是手里拿着刀冲进敌阵砍人——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事实上,当时的契丹人虽然咄咄逼人,一度将宋军打死,但很快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至少在赵恒被寇蜀逼北之前,他们已经在河北徘徊了几个月,但只拿下了几个不重要的城镇,如遂城、周琦和德清。像宝州、定州、冀州这些大城市的契丹人根本嚼不动。至于雄州、霸州、大明这样的战略要地,契丹根本不敢打,只能四处游走。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损失了数万人。其中在颍州,一战没有攻下下城,反而杀了一万多人,实在不行。
而且在战略大势上,辽军也是孤军奋战,陷入重围——北宋帝国主力前出拦截,河东军居高临下夹击,只要身后无数军事城市的河北守军凑上来,那就是关门打狗之势,契丹全军覆没。再比如后来富弼去辽国受到战争威胁,直接拿伊国之战做参照物,让辽兴宗的耶律宗实在无语:
在这种情况下,辽军除了退兵,只能议和,否则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所谓北宋有亡国之危,不是危言耸听,就是言过其实。不管怎么说,它别有用心。
这时,把赵恒赶到前线除了鼓舞士气之外,对战局没有任何影响。再说,这货要是在漳州城头尿裤子了,谁能鼓舞士气?况且,如果不是赵恒的战争懦夫,也许葛州之战的结果也不会是一纸空文的联盟,而是宋军把契丹人炖了,然后收复十六州。
作为宰相,寇叔不可能不知道上面的情况,更不知道主人的德行。那么他强迫赵恒上前线的目的是什么呢?
最懂你的人永远是对手——寇叔的死敌王钦若,虽然一肚子坏水,但他在琢磨前一步棋的动机时所说的话有一定道理: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寇叔单枪匹马打了主战,却没有必胜的把握(一个完全不懂军事的书生),所以干脆孤注一掷,把皇帝押在赌桌上,想一起赢,一起死。
最后,他赢了这场赌局,但他付出的代价是的名声变成了臭狗屎。为了挽回名声,他无所不用其极,最后把大宋朝拖进了深渊。
从这个角度来看,寇叔阻止赵恒出逃迁都,固然提前100多年阻止了北宋成为南宋,但他随后的疯狂举动却在不经意间刺伤了大宋。
但说他拯救了北宋,未免言过其实。
赵恒不傻,至少不傻。于是在想明白了前因后果之后,我自然对寇叔有了想法。于是在禅院联盟的墨迹未干的时候,就给寇丞相叹了口气,然后把他赶到了眼不见心不烦的地方。
然而,在14年(公元1019年)之后的天玺第三年,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此时,寇叔的死敌王钦若已经罢工。另一个坏蛋,丁伟宋朝,看中了这个位置,但是资历不够,就打起了拉寇叔自立门户的主意。恰好寇叔也是官迷,于是不顾反对第二次进京。
但是,吃了丁伟宋朝喂到自己嘴里的食物,并不意味着这个桀骜不驯的教练会一辈子给丁伟宋朝面子。于是屡遭寇叔打脸的宋朝丁伟,爱上了他王力可秦若。更重要的是,寇叔仍然不喜欢为丈夫掌管朝政的刘娥皇后,并秘密计划让赵真王子监督国家。这时,赵恒病得太重,不能当导演了。宋朝最有权势的两个人是刘鹗和丁伟,他们都得罪了寇叔。
结果,天玺四年(公元1020),丁伟宋朝诬告寇叔参与谋反,要杀他。后来虽然因为证据不足逃过一死,但也因为罢兵被贬雷州。三年后,寇贤去世,享年63岁。
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赵真为寇贤平反,恢复其太傅、赖国公等太子之职,并呈上书令,谥号忠义。
寇叔在当今影视或曲艺作品中的形象通常都很正面。但在现实历史中,这种性格往往让人不知所云。
如果非要给个评价,那就不靠谱了。
有一次,宋太宗的赵桓紧急召集礼仪官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结果大家到的时候都缺一个教练。这时,赵璇非常肯定地说,这货一定是在没有任何人提醒和举报的情况下又喝了。
如果这样的大臣站在像秦煌汉武或洪武、乾隆那样苛刻刻薄的皇帝身上,他的脑袋可能会被砍好几下。也就是说,老寇有幸生在宽容的宋朝。不仅皇帝能忍我,官也能越做越大。
寇叔嗜酒如命的坏习惯是出了名的,我怀疑他可能是喝醉了才决定把赵恒绑架到益州的。
整个北宋时期,除了寇叔,另一个以喝酒出名的重要官员是欧阳修。后者被招安后被发配到西京(今河南洛阳)为官。结果他一天都没干正经事,不是旅游就是喝酒泡妞,最后惹怒了他的顶头上司王叔:
王澍和欧阳修谁对谁错?当然没关系。毕竟王叔是寇叔的女婿,他不会胡说八道岳父的。欧阳修虽然为官糊涂,但他的学习能力和文章写作能力还是比较靠谱的。
想当年宋朝邀请寇叔第二次登门拜访时,亲朋好友都劝他不要中了丁老娘的诡计,根本不肯算了。但老寇虽然快60了,但还是很有上进心,结果因为“不知止”而陷入了很大的麻烦。
当然,他倒霉的直接导火索是“酗酒”:
官方球迷,酗酒大嘴巴,这样的教练如果不倒霉,那真的是见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