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志愿者技能
录取批次主要分为: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部分地区的二、三批已经合并)、专科第一批、专科第二批。
其中,很多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是提前批,提前批指的是军队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教育部直属师范本科院校、空军和民航有特殊要求的院校(专业)。提前批和其他批次不一样,符合学校专业招生要求就可以申请。最受瞩目的本科是指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高校、部省共建重点高校、批准参加本批次录取的高校(专业)。
填写志愿者技能
有人说“志愿填报就像第二次高考”。这种说法虽然略显夸张,但却指出了志愿服务的重要性。所以在这个重要的环节,我每天为考生和家长总结了以下实用技巧。
1.认清志愿填报的误区。
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会有名校情结或者对热门专业“不得不”的想法。专家指出,这种志愿填报方式缩小了选择范围,对于那些不在本批次高考生中的考生来说,有很大的落榜风险。所以在志愿填报时,要开阔视野,不要设限,根据自身情况理性选择。
2.仔细阅读招生简章。
在正式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考生会发现有很多院校和专业可以选择。如何判断自己能不能被这个学校或者这个专业录取?考生可以仔细阅读该校的招生简章,了解该专业历年的录取分数线,是否为王牌专业等信息,然后结合自身情况判断是否能被该校录取。
3.志愿填报要拉开梯度。
高考专家郭建民老师每天都提醒广大考生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尤其是一些本2和本3合并地区的考生。考生不仅要在填表时形成学校之间的梯度,还要在专业上打开梯度。这种填报方式可以避免因为一个志愿落榜而遗漏其他志愿,增加考生被录取的几率。
4.服从调整
填志愿的时候可以看到专业最后一栏有是否服从调剂的选项。服从调剂是指你过了学校的投档线但不能被你报的专业录取。同时,学校里还是有一些专业可以录取你的,所以你服从调剂就会被不完整的专业录取。不服从调剂,学校不能录取你。所以专家建议服从调剂,万一分数够学校的提档线,但是达不到专业录取线,导致降档或者降榜。
高考填报志愿知识与技巧
1高考志愿填报指南1:信息收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报好志愿,首先要收集信息和资料,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先说一下收集信息的内容和方式。
一、收集的信息内容:(一般有以下五个方面)
1,政策信息
首先你要了解招生政策法规,尤其是与志愿填报密切相关的。
一个是国家政策。比如教育部每年都会公布一些高校的招生文件。
还有一个省,每个省都有特殊情况,所以要特别注意自己省市的招生政策。比如录取批次的划分,录取制度和方式,额外照顾政策,录取程序,投档方式,高考指导等等。
2.招生情况
了解招生情况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志愿填报的原则和方向,避免主观臆断。招生情况包括当年招生改革的一些主要措施,新的管理办法,本地区各科报名人数,各批次招生计划数,招生比例等等。
3.招生规定
招生章程是高校对招生计划、招生方案和录取规则的政策承诺。了解高校招生章程,对科学填报志愿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招生章程通常包括地理环境、建筑面积、历史沿革、专业设置、学科优势、师资力量、院士和教授人数、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校学生人数、奖学金和贷款的设置等等。你要尽可能收集并仔细阅读你想报考的院校的招生章程。
4.批次线和学校轮班线
要收集近年来本省(市)各批次高校录取的第一志愿考生的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结合自身成绩进行分析。对于考后填报志愿,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也要准确把握今年地方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了解以上信息,有助于分析和预测各招生机构的调档线与其高考成绩的相关性。
5、相关科目。
相关科目是指与所报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高考科目。相关学科成绩优秀有利于该专业的录取,否则,该专业的录取机会就会减少。在历年的招生过程中,根据专业的不同,各招生机构对高考相关科目的成绩可能会有一定的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要注意收集和研究这样的数据和信息。
上面列出了这些。当然,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事情。建议家长朋友根据自身情况收集。
二、学会收集信息的方法有哪些?
一是省考试院官网需要定期阅读,其信息权威、及时、准确;
二是看准备报考的大学的官网,因为上面介绍了学校的招生计划和专业计划,也是详细了解学校概况的重要便捷途径。
第三,考试院出具的考试指南、招生计划、招生章程、录取分数线分布统计表。
省考试院发布的《报考指南》在政策、条件、加分、如何招生等原则和规则上都非常详细。那本书的关键是近三年来本省高校招生的分数统计。根据前三年的数据,你可以算出今年该校在本省的预期提档线。
需要提醒的是,网上的信息很多,报纸书籍也很多,但以考试院发布的信息为准,具有权威性;参考所报学校的官网,也比较权威。有的学校还设立了网上咨询台和微博答疑,你也可以给考试院或学校打电话。也可以看看阳光高考网站(),是教育部阳光工程指定平台。如果有时间和条件,可以去学校实际看看,咨询一下,这样比较好。
其他的小道消息,甚至一些报纸做的宣传,也不一定准确。不要相信流言蜚语。
2高考志愿填报指南2:自我定位
中国有2000多所高校,等级不同,性质不同。每个学校都看,收集。需要多长时间?如果只是想报孩子的报,那就没必要了。
那么如何从这么多学校中找到合适的大学呢?首先要给自己定位,划出一个和自己分数匹配的大学范围,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收集,这样才能少走弯路,节省时间。
自我定位要有依据,而不是想象。本来就是三本的水平。只是想上985,211是不现实的。长时间看这些学校,只能增长一些见识。分数不够,人家就不要我们了。这是浪费时间。
那么你如何定位自己呢?我的经验是基于各种大型考试(包括月考、质检考试、模拟考试)的成绩和排名。
一、模拟考试成绩加权分数
有两种情况:
1.每次模拟考试分数上升或下降时,取平均分(提醒:分数的上升或下降要看全校的排名,因为每次考试难度不同,不能用绝对分数看上升或下降)。
即:平均成绩=(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4
2.每次模拟考试成绩基本上升或下降时,采用加权平均成绩。
即:加权平均得分=第一次x15%+第二次x20%+第三次x30%+第四次x35%。
有了这个成绩,就可以和省批线(一线二线等)比了。)的往年高考成绩,而我们可以确定孩子能上什么年级。
二是模拟考试成绩的加权排名
1,每次模拟考试成绩有上升或下降时,采用平均排名。
即平均排名=(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4。
2.每次模拟考试成绩基本上升或下降时,采用加权平均排名。
即加权平均排名=第一次x15%+第二次x20%+第三次x30%+第四次x35%。
按照上面的方法算出孩子的排名,再看看我们学校往年的在线人数。举个例子,我们学校第一届理科班招生500人左右,你的孩子排名是100。比如2012年河北省第一届理科班招生人数是22000多,那么我们就可以算出孩子在全省的排名大概是4400,然后根据省排名就可以查到这个排名可以上哪些学校。
去年我在推测孩子高考成绩的时候,按照上面的方法,用高考前四名的成绩来计算。我对孩子高考的预估分数是640。上下压20分,即620-660分,就在高考前,重点关注录取分数线在620-660之间的大学。结果我孩子12的实际高考成绩是651,在预估范围内。
按照上面的方法,预测孩子的表现,上下压20分。如果孩子高考分数大于预估最高分,那就非同一般了。恭喜你!如果孩子的分数低于估计的最低分,就认为是异常。
当然,高考的最终分数是你孩子的最终定位。由于个人心理素质,临场发挥等原因,每年都有玩的时间过长,玩的不正常的,但总体来说,大部分还是在正常水平,可以大致预测,所以可以用这个方法得出一个大致的目标学校。
这种方法虽然大大缩小了范围,但是要逐个检查这一带的学校也很麻烦。
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3:选择专业
家长和孩子一直困惑于志愿服务对学校更重要还是对专业更重要的问题。我建议,除非你的孩子什么都可以做,没有讨厌的职业,无论哪个专业都可以接受,或者即使专业不理想,也可以把学校放在第一位,否则就先选专业。不建议盲目追求学校而忽略专业。
因为各个大学的专业很多,虽然考上不喜欢的专业可以转专业,但是转专业并不容易。一般只有大学排名靠前的才有资格申请,你申请了还要考试,合格了才能换。如果以后不能转专业,会很痛苦。因为不喜欢或者不能接受自己的专业,厌学,放弃学业,导致专业不及格,拿不到毕业证,影响身心健康,自暴自弃,甚至死亡。这也是我先选专业再选学校的原因之一。
选择专业的时候,我建议先看孩子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快乐的。如果孩子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专业,那最好。如果没有,他可以用排除法选择大致的专业范围。
先选专业还有一个原因:这种先确定专业范围,再倒查学校的方法,可以缩小学校范围,因为如果你先找学校,而这个学校又没有你想报考的专业,那你就白找了,浪费时间。下面是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一种方法:根据性格选择专业。
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一类是外向的,爱说话,想说话,敢说话。这种孩子适合政治、经济、管理等所谓的社会学科。
一种是内向型,不爱说话,不想说话,不敢说话。这种孩子适合做文史哲的研究。
一类是动手能力特别强,爱动,好动,这类孩子擅长学工科;
还有一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强,建议学理科。
家长可以看看孩子哪一两个特别突出,根据这个和孩子的兴趣爱好来定义孩子报考的专业。这是一种参考方法。
第二种方法:排除法选专业。
目前中国大学有12个学科,分别是:(1)哲学;(2)经济学;(3)法律;(4)教育学;(5)文学;(6)历史;(7)理学;(8)工程;(9)农学;(10)医学;(11)管理;(12)艺术研究。
首先,让孩子自己决定学哪个大类。大部分孩子还是比较好选的。当选大类后,列出大类下的科目,供孩子选择。如果不好选,可以用排除法排除不喜欢的。
当然,家长还得找各种专业的相关知识给孩子参考,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能不随意选择。名校专业的相关知识需要了解五个方面:
1,了解专业内涵
每个学科类别下都有大类,大类下有400多个专业。要了解每个专业的内涵,不能只从字面意思猜测专业,也不能道听途说。所谓专业内涵,是指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要课程、就业和研究领域。
很多专业的名字并没有体现出专业的本质和未来的职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的名字就很像,但一个属于工程与电气信息,一个属于科学与数学。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未来就业领域,都大不相同。还有一些专业名称,从字面上很难理解。比如化学工程和工业生物工程属于化学和药学,化学生物学属于化学。另外,有些专业以就业为中心,培养技能型人才;有些专业侧重于基础理论,适合继续深造。
每个学校都改变了每个专业的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和实习要求。因为每个大学都是针对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办学的。同样的电脑,有的专注网络,有的专注业务,有的专注技术开发,有的专注市场运营,有的专注硬件,有的专注软件。
经常发生志愿者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而被错报的情况。有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字好听,风格时尚的专业,但是进入大学后,对选择的专业不感兴趣,厌学。
所以要了解专业内涵,不要想当然,会导致以后的后悔和痛苦。了解专业内涵,可以参考高校的招生规定,也可以在学校的网上招生上看到专业的介绍。
2、了解课程设置
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能力,很多专业的专业课都和高中的那些课程关系密切。比如化学工程与工艺,与化学密切相关;土木工程和物理的力学关系最大;电气工程和物理等电气课程关系最大。收集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孩子以后上不喜欢的课程。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我老家有个女生,学的土木工程。结果毕业时,她因为结构力学这门课没能及时拿到毕业证,影响了求职。后来我问她,你不知道土木工程学什么课程吗?她说不知道,只是听说这个专业比较热门才报的。但是她上了大学,光力学就有四五门课,而且她中学的时候很讨厌物理,所以大学期间学习非常努力。希望大家引以为戒。现在网络这么方便,很容易就能找到各个专业需要学习的课程,只需要家长一点点努力。
除了课程,还可以看专业学习年限,一般是四年,有些专业需要五年甚至更长,比如医学、建筑学。建筑学,有些学校要求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有的学校是按照大类招生,以后再细分专业。这些都是需要了解的。
3.专业就业方向
志愿的专业是未来职业发展的首选。很多人在大学学习几年后,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对应的工作,学以致用。但现在大学毕业后转行的现象很多,有些是对专业了解不够造成的。所以在申请之前,要详细了解自己未来能做什么,在什么样的单位就业等。选择孩子喜欢的专业,知道未来的就业方向,这样才能扬长避短。
4、专业就业情况等。
专业就业情况和前景会怎样?你可以先了解你所报考的院校某个专业的就业率和质量,一般可以从几个方面和途径去了解,比如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情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
当然,冷热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政策变化,采用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前瞻性的预测。
5.这个专业以后还有读研的必要吗?
目前一些专业本科一般是够用的,但是一些专业本科很难就业,需要读研甚至读博士。比如理科和生物工程专业大多需要继续深造,或者就业或就业单位较差。
关于各大学专业的内涵,课程设置,就业方向,就业情况,可以去高三网/庄业洁都/的专业频道,比较详细。
第三种方法看个人兴趣爱好等因素选择专业
1,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可以用职业评估看看自己以后适合做什么,知道自己大学毕业后要去哪里。是考研吗?出国?还想找工作?给自己一个明确的职业定位,不要盲目跟风,追求人气。
2,还要考虑孩子的身体状况。考生的身体状况直接影响录取。考生应参照教育部、卫生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自行填写体检结果。对于因身体条件未被学校录取的专业,或者考生不宜选择录取或学习的专业,要慎重。
3.家庭的经济条件是看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这也是填报志愿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要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收费标准。有的专业学习周期长,有的专业需要资料和素材,花费较多;独立学院按照办学成本收费,相对较高,还有中外合作办学,收费也很高。家庭贫困的家庭需要综合考虑,填报。
4.父母的人脉关系,也就是这个专业能否为孩子未来就业提供渠道支持,就有了保障。
4高考志愿填报指南4:择校
有了大致的专业方向和定位,接下来就是择校了。高考填报志愿最重要的是选择目标院校。如何快速选择哪些学校符合孩子的分数,想申请哪些学校?我以前用的是很原始的方法,自己一个人搜了一个大学。
适合孩子分数的大学可能有很多。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那是关于比较的。要比较,就得有资料。下面说说你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应该收集和了解的东西。
一,学校的历史沿革
学校的历史沿革就像学校的简历,记录着学校一路走来的历程。关注学校的历史沿革,重点关注校名的变化和学校的发展,有没有合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比如2000年,很多学校大规模合并,有的学校合并了一些本来就差的学校和专业,有的学校合并了实力强的。所以要了解所报学校的历史,了解所报专业的优劣。
二,学校地理因素
选择学校也要考虑地域因素。有些孩子不能适应异地生活,所以在填报志愿时要多考虑地域因素。
很多人向往教育发达的地区,比如“北上广”。其实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也很不错,比如哈工大,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如果不是特别在意地区,可以选择这些大学。相对于“北上广”,同样分数可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大学。要考虑是考个211还是“北上广”的普通,还是偏远地方的985。
第三,根据学校等级和排名
考生要明确所报院校是重点院校还是一般院校,是部属院校还是地方院校,是本科院校还是专科院校。
判断一个学校是否优秀有很多客观指标。如教育部指定的“985学院”、“211学院”、“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学院”等。,这些称号都是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高考分数较高的考生可以通过这个指标比较学校。一般认为985高校优于211+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优于211高校优于普通高校。
四、学校的历史招生数据,历年学校招生计划数,实际招生人数,最低分,平均分。
历史招生数据是选择学校最重要的参考标准。学校排序时,历史平均分和最低分是两条重要的参考线。如果考生的分数和学校的历史平均分差不多甚至更高,那么录取的可能性会稍微大一点。如果考生的分数在该校历史最低分附近,考生就更要小心了。最好能了解一下分数最低的考生去了哪个专业,当时有没有什么优惠政策等等。,避免被一些特殊情况误导。
五、学校的特色、师资力量、校园文化
这是一个学校的实力,也是衡量一个学校水平的重要标准。“所谓大学者,要么是建筑,要么是大师。”
教学、科研、师资及其支撑学科是否为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
我们可以查一下所报高校有多少院士、博士点、硕士点、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和学科带头人。是否有研究生院,历年科研经费等。,还可以查看学校的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高校的学科专业性很强。这时候看师资力量的时候,重点应该是学校的优势学科。
校园文化也很重要。一个校园文化优秀的学院,能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良好的氛围,对学生进一步的知识、技能训练和经验积累有很大的帮助。环境影响会改变人。
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5:平行志愿相关知识
之所以在这里还在说平行志愿的基础知识,是因为有些家长很纯粹,还是一张没有概念的白纸。先了解一下平行志愿的填报规则,才能更好的安排学校和专业的顺序。
一、平行志愿的基础知识
在实行平行志愿之前,采取的是优先志愿的原则,简称排序志愿。
现行平行志愿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录取批次中,考生可以填报若干个平行但有序的高校志愿,然后按照“分数第一,志愿随后”的原则,按照考生高考成绩排名和高校志愿顺序进行投档。投档视为首选,由高校选调。
对于整体考生来说,平行志愿是“分数优先于志愿,分数相同。”对于单个候选人,是“逐个查找,投一档,能投就投,投完不查,没投就重新查,查完就完事”的原则和操作步骤。
具体来说,按照文史理工类中的排序原则,从高分到低分对考生进行排序,然后按照志愿顺序搜索考生所填的A、B、C、D、E志愿(河北ABCDE五校,部分省份ABC三校)。如果考生符合某志愿院校的投档条件,就在某志愿院校投档。如果达不到A志愿院校的投档条件,就继续搜索后续的b,一旦投档,就不再搜索其他考生的志愿,也就是说,当同批次的几个志愿院校都符合条件时,只有前面的学校才有效,无论其他多少个符合条件,都不会再投,这样你最想上的学校就排在前面了。
平行志愿是一批志愿学校,但只能投一档。如果本批次未被录取,只能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如果征集志愿没有录到,就掉到下一批次。
当多名考生总成绩相同,且多于一所院校应录取人数时,按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先比较语文成绩,优先录取语文成绩高的考生。如果语文分的都是同一点,那就比较数学;数学成绩一样的话,对比外语。单科成绩相同的,全部投档,河北省就是这种情况。
有的省份是这样的:文史科目依次是语文、外语、数学、文科;就是总分一样,先看语文;如果语言相同,就看外语;外语也一样,再看数学;如果再考同样的分数,就看文科综合了。理工科的科目依次是数学、外语、语文、理科综合;就是总分一样,先看数学;如果你数学成绩一样,你会看到外语;如果外文相同,就看中文;如果又得了同样的分数,就看理科综合了。
不同的省规定可能不一样,所以大家一定要看清楚自己的省规定。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注意所报学校是否有专业成绩。如果有年级差,就要留出年级数。下面简单解释一下专业等级差异;所谓专业级差,是指高校第一专业志愿考生与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之间的分数差异。
考生第一专业志愿已录满(即未达到其第一专业志愿的录取分数线),再从总成绩中减去专业水平差后参加第二专业志愿排名;若第二专业志愿已满录取(即未达到第二专业志愿录取分数线),则总分减去一个专业水平差再排第三专业志愿,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