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和政策文件
摘要: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出现了回中小城市的现象。我们应该认清它的成因,分清它的利弊,然后制定相应的政策,让国家和个人在这种社会现象中实现共赢!。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无奈自愿发展激励。
正文:我们知道,随着大学扩招,每年都有数量庞大的大学毕业生,而社会每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这就使得这些即将毕业或已经毕业的毕业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这种现象在大城市尤为突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尚未消除。如果说今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那么明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宏观层面的就业形势会非常严峻。那么,明年的毕业生人数是630万,加上过去没有实现就业的1多万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可想而知是1。再加上大城市生活成本高,与前几年大学生涌入大城市的现象不同,最近出现了大学生就业的“回流”潮,中小城市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不同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度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其次是大连、厦门等二线沿海发达城市。如今大城市生活不断增长的压力使得“物是人非”:一些大学生开始理性反思这种“只有大城市跟着走”的就业观念,反其道而行之——回归中小城市。2009年,中国青年报社中心通过互联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7761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其中显示,34.2%的人倾向于省会或发达的地级市就业,其次是普通的地级市(26.4%),而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则降至第三位,约为24.7%。针对这种现象,社会上有很多评论。个人认为是一种进步。当然,这种进步某种程度上来自于现实的无奈,但这种现象对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是有积极影响的。
首先,我们具体看一下大学毕业生回中小城市的社会现象。让我们举一个例子:在青岛理工大学学习期间,李红涛和他所有的同龄人一样,一直有一个大城市的梦想。他早早就规划好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北上京城。“我主修计算机科学。北京作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对IT行业的人才需求很大,肯定有我的空间。”那时的李红涛雄心勃勃。2007年毕业前夕,在几十场人山人海的招聘会失败,数百份海投简历最终石沉大海之后,李红涛发现自己之前的就业观念是多么的不切实际。严峻的就业现实让李红涛毅然放弃了北上的梦想,选择回到山东文登老家。在他的家乡所在的县,李红涛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一家公司的聘用。“底薪1700元,包吃住”。李红涛对现状相当满意。除了偶尔和同事朋友出去吃饭,买几件衣服,几乎没有其他开销,每个月能省下1.200元左右付给父母。工作两年后,在亲戚朋友的支持下,他在县城中心买了一套85平米的大房子,正式成为了一名房主。“现在的‘80后’不注重有房有车?接下来是汽车。”李红涛说,他看中了比亚迪F3,其整体性能符合家庭标准。当被问及当年的大城市梦时,李红涛说:“所谓的大城市情结,只是我学生时代的一个美好梦想。在校期间可能不会考虑一些实际因素,比如人才竞争、生活成本等。事实上,像李红涛一样,放弃大城市梦想回到中小城市发展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从这个典型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导致大学毕业生“逆城市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大城市提供就业岗位的能力有限,而有大量的大学生,尤其是高水平的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大学生很难实现当初的抱负。第二,大城市的生活消费水平太高,房价涨的太快,即使是已经就业的学生。最近的电视剧《蜗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对于那些失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3.中小城市现在发展的很好,国家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可以提供一个现代化的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4.中小城市面临人才短缺而大城市智力过剩的问题,大学毕业生择业有了更多的选择。五、在中小城市,物价低,大学生生活压力不是很大,竞争比较小,等等。基于以上原因,最近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回流中小城市的社会现象。
然后,可以看看大学毕业生回中小城市的社会影响。对国家来说:第一,直接缓解了大城市巨大的就业压力,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因为大城市的人才已经趋于饱和,能够接受的失业人数有限,必然会产生很多失业人口。如果失业的人太多,尤其是有一定知识的人,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这是显而易见的。二是为经济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短缺的中小城市带来了急需的知识分子,有利于解决人才均衡分布问题,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据悉,清华大学首届2010毕业生招聘会于20日举行。来自重庆的近50家重点单位携1.200多个招聘岗位、1个博士后岗位、1个实习生岗位来到清华引进人才。据清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介绍,出国就业已经成为清华学生就业选择的新趋势。2009年,40%在清华就业的毕业生选择在北京以外的地方工作。一滴水可以见阳光,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回流中小城市的现象,对当地的人才引进和跨越式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有利于改变社会对中小城市乃至农村的偏见,有利于全国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长治久安。以前人们都是“只有大城市才听话”,鄙视中小城市。地区和民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或盲目崇拜,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会对国家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对个人来说:一是帮助大学毕业生避免过于残酷的竞争,生活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中。第二,它有利于大学毕业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有数据显示,Max发布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显示,2008年“211”院校毕业生中,地级及以下城市实际就业率高达44%。这在一个拥有庞大“蚁族”(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里,是难得的就业率。
最后,让我们看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确保大学毕业生返回中小城市的现象朝着健康的趋势发展,并对社会产生更有益的影响。说到这里,不得不强调开头提到的一点:这种进步某种程度上来自于现实的无奈。即“回流”是大学生的初衷吗?也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答案是:不会,解决这些问题自然需要一些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只有打破“回流”的障碍,才能让更多的大学生愿意“回流”。只有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愿意回归,才能真正保证大学毕业生回归中小城市的现象朝着健康的趋势发展,对社会产生更加有益的影响。而如何才能让他们真心“臣服”中小城市呢?有几点我们要做到:第一,建立相对完善的生活设施和工作环境。第二,保证就业公平。早些年,为什么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家乡的大城市或者中小城市?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大城市,因为中小城市就业的公平性无法保证。事实上,这样的就业潜规则到处都存在,即使是大城市,更不用说中小城市了。当然,这个就业公平的问题还没有引起一些地方政府的重视。比如“国考”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都在逐步提高。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第三,国家也应该提供一些优惠和扶持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回到中小城市。在户籍、人才流动、社会保障等政策上,要给他们足够的“想象”空间——如果基层发展不如预期,他们仍然可以选择回到大城市。总之,整个社会的人才流动机制要更加透明和润滑。无论你第一步选择在哪里工作,未来的发展空间都是一样的。此外,还应该出台一些针对这些人的福利政策和就业援助政策。同时,要注意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发挥“鲶鱼效应”,鼓励大学生回中小城市发展,形成创业氛围,促进更多大学生“回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第四,第二是劳动力价值不被尊重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突出表现就是加班异常严重。除了政府机关,大学生“回归”的途径其实还在于进企业、进工厂。随着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工厂进驻中小城市。对于那些“不能”进入政府机关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多的选择还是在这些企业和工厂。但两地加班极其严重,当地监管部门因为当地经济发展而视而不见,并不是事实。一两千块钱买一个全职劳动力——自然很难吸引大学生“回流”。所以,要想真正让更多的大学生“回归”,必须解决中小城市加班严重的问题,给他们一个正常的生活空间。等一下。做到以上几点,大学毕业生会变得更加主动和自愿,最终保证大学毕业生回中小城市的现象朝着健康的趋势发展,对社会产生更加有益的影响。
综上所述,大学毕业生回中小城市,对国家、民族、个人都有明显的好的影响。只要认清其成因,分清其利弊,然后制定相应的政策,国家和个人就可以在这种社会现象中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1。中国新闻社
中国青年报。
3“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