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简介?

彭(1925 ~ 1980),广东番禺人。65438-0947在北京大学农学院任助教。1949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79起兼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院长。1980年5月,带领综合考察队到新疆罗布泊。6月17日,彭只身前往沙漠寻找水源,不幸被流沙吞没。

彭,著名植物病毒专家,广东番禺人,1925。1947毕业于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65438-0948在北京大学土壤科学系任助教,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医学研究所筹备处任技术助理。1949,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53加入中国。1961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1972年,研究所重组病毒组,他担任组长。

彭一生从事生物化学研究30年,在酶、蛋白质和植物病毒的研究,特别是植物病毒的研究和防治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担任组长后,他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中的病毒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解决了病毒的鉴定、病毒质粒的分离纯化和防治血清的制备等问题,使这个群体成为我国植物病毒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研究范围广泛,包括柑橘黄龙病、桑树矮缩病、小麦矮缩病、水稻矮缩病、黄矮病、大麦土传花叶病、甘薯矮缩病、哈密瓜花叶病等。特别是国际上对柑橘黄龙病尚未解决的病原的研究,分离纯化了线状病毒,观察到了类杆菌的存在,对线状病毒质粒的精细结构有了新的发现。

彭与新疆科学研究的结缘是一个偶然的机会。1956年,参加中国科学院综合科学沙漠考察并首次赴新疆,主动提出支援边疆科学事业。1962彭和同事陈山川奉命筹建中科院新疆分院。彭出任分会会长后,竭力发展成为拥有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土壤沙漠四个研究所的分会,为新疆培养了大批科研人员。在1963中,彭被评为“科学模范”。

新疆干旱少雨,风沙很大,植物灾害很严重。彭带领化学所工作人员深入田间调查,采集病害样本,收集研究数据,回实验室反复实验,先后分离纯化出危害玉米、小麦、燕麦、甜瓜、大雷纳、苹果等的病毒,为新疆植物病毒的研究打开了广阔的局面。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写过一首赞美他的诗:“他精力充沛,一心爱国,忠勇善战,任劳任怨,任劳任怨,敢于把戈壁变成良田。”

罗布泊位于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缘的罗布泊洼地。自古以来就是闻名中外的“神秘之地”?四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汉唐时期曾是楼兰的富庶古国。久而久之,怎么会变成无人居住的荒地?近百年来,一些中外仁人志士试图闯入其中,揭开谜底。热衷于边疆资源科学考察和开发的彭就是其中之一。

彭于1964年第一次闯入罗布泊,发现那里生长着丰富的盐类和各种野生动植物,这让他无比惊讶,决心揭开宝藏的奥秘。因此,计划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穿越罗布泊盆地各一次,然后绕湖盆地进行一次调查。根据他多次勘探获得的信息,他得出结论:该地层中积累了大量钾盐,可能存在稀有金属、重水等珍贵资源。准备开辟一条通道,对其地理、动植物、水文地质、土壤、考古进行全面考察,彻底揭开祖国的千年之谜。1979年冬天,他带领一支侦查队再次进入,进行了20多天的侦察。他回来后,制定了罗布泊凹陷科学考察计划。到了5月初1980,时年55岁的彭毅然再次带队考察,冒着初夏沙漠地区45℃的高温干热,终于在5月底成功由北向南穿越罗布泊盆地中心,创造了首次揭开罗布泊神秘面纱的奇迹,探索了其自然环境的面貌,为今后的全面考察打开了大门。

原来,彭计划从湖盆南缘游览疏勒河下游,然后绕过湖盆边缘返回湖盆北岸的露营地。但由于科考队严重缺水,急需补充。他不顾个人安危,于6月26日晚独自外出找水,结果在茫茫沙海中迷了路,没能回来。在被同事们到处寻找后,他不幸失踪,备受煎熬,为祖国的科学考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彭逝世后,国务院追认他为“杰出科学家”和“革命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