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著名的德国将军

《闪电剑》——曼斯坦因【转自铁血社区/】曼斯坦因(1887-1973)德国元帅。二战期间,任德国A集团军参谋长、第十一集团军群司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

由于他对战略战术的掌握、聪明才智、快速反应和超人的军事想象力,曼斯坦因被公认为德军中最有能力的指挥官,有人评价他是二战中最优秀的将军。他在众多德军将领乃至整个二战森林中脱颖而出,因为他既是军事天才,又是军事多面手。

二战爆发后,他协助伦斯德元帅指挥德军迅速横扫波兰,攻占华沙,充分发挥了总参谋长的作用。真正让他闻名于世的是他的入侵法国的作战计划,即著名的“曼斯坦因计划”。正是根据这一大胆的计划,德军以坦克部队迅速进攻法国北部(翻越阿登),充分发挥了“闪电战”的威力——德军用6周时间击败英法联军,入侵荷兰和比利时,征服了号称“欧洲第一军事强国”的法国。从此,曼施泰因成为欧洲战争史上最优秀的战略家之一,虽然他为侵略战争服务。

很多战略家只适合运筹帷幄,而曼施泰因在亲自领兵方面并不比他制定作战计划的水平差。作为前线指挥官,他在入侵苏联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尤其是克里米亚战争,给苏联造成重创。即使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屡战屡败,他的部队仍能抵挡住苏军的进攻并取得胜利,这在军事史上是罕见的。把曼斯坦因比作德国闪电战的一把利剑更为恰当。

战术多为最常规的实战战术,如集震。真正创新的例子是阿登尼斯迂回法国,但这一战术的指导理论早已深入研究。他没有跳出那个框架。简单来说,曼斯坦因的战略战术思想并没有真正形成有效的战争体系,只是丰富了闪电战体系的内容。【转自铁血社区/】他的那套东西还是以闪电战为主的“沙漠之狐”——隆美尔隆美尔(1891-1944)德军元帅。二战期间,他曾担任德国“非洲军”司令和B集团军群司令。

隆美尔是二战中最著名的德军将领,稍有世界军事史知识的人都会知道他著名的绰号——“沙漠之狐”。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上的惊人战绩,以及德国媒体和盟军媒体的疯狂宣传,他成为了一名传奇的军人,也是德国人在世时崇拜的偶像。

多变和大胆是他用兵的最大特点。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在入侵法国中显露出来。当时他只是一个师长,他的部队一路猛攻,进展神速,打败了法军,所以被称为“魔鬼之师”。来到北非后,面对强大的英军,他迅速机动自己的坦克部队,突破了对方的防线。他要么作弊,要么猛攻,英军几次措手不及,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他的军队曾经到达阿拉曼,逼近开罗,震惊了整个英国。即使在被蒙哥马利的英军以缺乏补给击败后,他仍然可以组织千里大撤退。他真是一只狡猾的狐狸。【转自铁血社区/】

在严酷而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作战非常困难,但隆美尔却创造了沙漠作战的奇迹。虽然他的战略能力比同时期的将领略逊一筹,但战术能力却达到了巅峰,就连他的对手丘吉尔也对他大加赞赏,有军事史学家将他与汉尼拔、拿破仑并列为“杰出的战败将军”。西方军事史领域对隆美尔的研究从未停止。

善于利用战场的空间和时间因素,指挥部队快速移动,集中兵力。

在攻击中,以装甲部队为突击群,利用敌人的优柔寡断和混乱,冒着暴露侧翼和后方的危险,大胆迂回攻击敌人的侧翼和后方,从而瓦解敌人的整个防御,而步兵则在前方实施牵制行动。在对抗敌方优势坦克的反击时,往往采用防御动作和高射炮来击溃对手,进而转入反击。在城镇的攻坚战中,步兵通常先突围,再投入坦克。当敌人撤退时,它通过不停地追击坦克来发展胜利。在防御战役中,装甲部队通常被用作反击或反击入侵敌人的预备队。撤退时,我们会用机动防御来拖延对方的追击。习惯了在前线,在前线指挥,经常带着装甲指挥车或者坦克甚至飞机去指挥。他经常出现在最紧张、最危急的时间和地点,临危不乱,一次又一次地挺过来,对下属要求严格,崇尚武勇无畏的精神。虽然他经常鲁莽行事,但他在士兵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主张在战役和战斗中使用一切欺骗敌人和伪装的手段,使敌人产生错觉,达到奇袭的效果。入侵法国期间,他多次让坦克乘员坐在坦克外面挥舞白旗,让敌人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忘了战斗。

“盔甲怪杰”——古德里安古德里安(1888——1954),德国将军。曾任装甲集群司令、坦克兵导演、陆军参谋长。【转自铁血社区/】

古德里安是典型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大师。他是世界现代装甲战的先驱。即使在今天,痛恨纳粹的德国人仍然视他为“盔甲之父”。与朱可夫、巴顿、隆美尔等人相比,古德里安在坦克战发展史上的影响要大得多。他的“在狭窄的战线上集中大量坦克实施高速突防”的理论,加上他震惊世界的坦克突击战,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装甲将军”。

当英法士兵还在高谈阔论的时候,古德里安就已经对装甲作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可能的,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古德里安仍然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最终凭借自己先进的军事思想和非凡的组织能力打造了一支强大的德军坦克部队。

二战爆发后,古德里安终于得到了施展的机会。先是率领他的坦克军迅速击败波兰,然后又率兵横扫法国,战斗结束后,到达英吉利海峡。苏德战争初期,他指挥坦克部队在基辅等地多次包围苏军,先后创造了坦克突击战的经典战例。正是他的装甲理论和实践,让希特勒的侵略战争如此震撼。

古德里安提倡的闪电战术有三个要素,即奇袭、迅捷、集中。

他在作战中大量密集地使用坦克,强调复合兵种,使坦克和飞机立体式地密切配合,突破对方的一个狭小区域。后来坦克和步兵的合成军开始扫荡对方的阵地和据点,迅速扩大占领区,包围包围,歼灭对方部队,迅速向纵深发展,取得胜利。

古德里安认为坦克武器有三个特点:装甲、移动和火力。所有准备进行激烈战斗的坦克都要有相当的装甲,不能被对方的防御火力摧毁;为了胜利,尽量让坦克快速移动,不顾敌人的阻挠,不断前进,让敌人无法构筑新的防线,最终将攻势推进到敌人的后方深处。火力是坦克武器最重要的特点。它的火炮可以在坦克静止和移动时开火,当坦克前进时,它可以带着它的火力行走。【转自铁血社区/】

这三位将军以其非凡的军事指挥艺术,帮助希特勒改写了世界历史,使德国在二战初期战无不胜。无论是曼斯坦因的“闪电战战略”,还是隆美尔的“沙漠战术”,古德里安的“装甲突击理论与实践”,都对二战进程乃至世界军事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的军事理论和战例推动了现代作战样式的发展,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从军事角度看,他们非凡的军事素质和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在世界军事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的确值得后人学习。与那些制造大屠杀的纳粹德国政客和党卫军头目相比,他们作为德国国防军的正规优秀将领还是无辜的。他们虽然策划和指挥了希特勒的战争,但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没有参与屠杀暴行。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再加上他们惊人的军事成就,才赢得了敌人的尊重和历史学家、军事科学家的客观评价。

隆美尔最终在北非被英军击败,回到欧洲后也没什么建树。1944年牵连谋杀希特勒的“7·20事件”,被迫服毒自杀。

曼斯坦因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被击败,然后撤退到波兰边境。他反驳希特勒的错误指挥,最终被希特勒解职。战后,他被英国军队监禁。获释后定居联邦德国,卒于1973。

古德里安的坦克在莫斯科被击败,他被希特勒解职。虽然很快又被重新启用,但由于与希特勒的分歧,他再次被降职。战后,他被美军俘虏。获释后定居联邦德国,卒于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