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赤壁赋》西看夏口,东看武昌是否符合逻辑?
鄂州自西周称“鄂”以来,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西周中期,湖北原位于河南南阳北部,称为鄂西。湖北王室反叛周朝,“率南、东夷广攻南国、东国”,占领杨岳,称为鄂东,统治今之地。这是本地名“E”的开头。西七年(公元前863年),熊在运河里伐,至于湖北,封熊宏为鄂王。当时的鄂王以鄂州为政治经济中心,疆域几乎囊括了整个鄂南地区。湖北的土地后来被称为湖北城,今天在这里统治,并一度是楚国的另一个首都。春秋时期,鄂-易所仍被视为“他都”,湖北是楚国国内铜的重要基地。战国时期,鄂邑曾是鄂君齐的封地,因其特殊的战略和经济地位而受到楚国的重视。
秦王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湖北属秦南郡(南郡即今荆州)。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秦始皇统一全国,当地为湖北郡,仍属南郡管辖。该县位于今鄂州市东部。湖北有鄂州、黄石、大冶、咸宁、嘉鱼、浦阴、崇阳、铜山等部分市县,武汉市武昌区、江夏区。汉代湖北郡属荆州江夏郡,郡属安陆(今湖北云梦)。西汉初年,沙县(今武汉市武昌区)和夏洛(今阳信东南)分封湖北郡。分县的湖北县,在江夏县为首的十四个县中排名第七。东汉时,居第十一位。汉鄂县的疆域包括鄂州、黄石、大支三市,以及阳新县富水以北的部分。
三国割据时,孙权于魏黄二年(221)从警迁湖北郡,取“以武兴邦”之意,改湖北郡为武昌郡,是当地名“武昌”的开始。五常县大概有鄂州、黄石、大冶三个市。五常县位于五常县,辖五常、江夏、沙县、夏洛、兴国、柴桑(九江西南)、浔阳(九江)。县治,县治都在这个城市。武黄龙元年(229年)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从此,武昌不仅是郡的所在地,也是孙吴的都城和江南的政治中心。首都的废墟仍然清晰可见。
西晋时地方政府还是武昌郡,先是荆州,后是江州。当时,原属五常县的旬阳县和柴桑县相继分离,并入旬阳县。西晋太康元年(280),五常县分为五常县和湖北县,湖北县设在大冶市西范,两县隶属荆州五常县。元康元年(291),五常郡属江州。东晋建武元年(317),江州所设在武昌(今鄂州)。
南朝时,宋、齐、梁、武昌、湖北各县的疆域及县衙保持不变。刘宋时,武昌郡由江州改为云州。州府位于夏口(今武汉市武昌区)。武昌曾经的重要地位逐渐被夏口取代。五常虽仍为一县之治,但版图逐渐缩小。到陈(557-589)时,两县又分为湖北武昌、西陵两县,隶属新南威尔士州北部武昌县。县城在武昌(今鄂州),西陵在黄石市。
隋黄凯九年(589),改“鄂”字为鄂州,治所在峡口(今武汉市武昌区),这是“鄂”字西移的开始。同年撤销五常县,湖北、西陵入五常县,属鄂州。唐元和元年(806年),鄂州设立军事组织,名为武昌军,军部设在夏口(今武汉市武昌区),是“武昌”名称西迁的开始。当时当地还是五常县。此时武昌军城和武昌郡同时存在。所以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里有“上下武昌城”这句话。五代时期(907-960),武昌县先后隶属于吴恙鄂州和南塘鄂州。南唐李煜七年(967年),在五常县三乡之地设大冶县(包括今天的黄石市),五常县和大冶县都隶属鄂州。五常县,东至西塞山,南至达木,西至梁紫湖,北至长江。
北宋开宝八年(975),武昌县隶属镜湖北路鄂州(江夏县)。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武昌郡升为武昌军。因名与鄂州武昌军相近,名为“玉宝寿昌”,次年改称寿昌军,统领武昌郡。这就是当地名“寿昌”的开始。端平元年(1234),撤销寿昌军,武昌县隶属鄂州(江夏县)。嘉熙元年(1237),武昌郡再次升为寿昌军,直隶武昌军得救。元十四年(1277),寿长郡改名武昌三府,隶属鄂州道。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鄂州路更名为武昌路,行署设在夏口(今武汉市武昌区)。西迁的“武昌”名称由军事建制名称改为行政区划名称。此时武昌县属湖北路武昌路。元顺帝郑智二十四年(1346),武昌路改为武昌府,武昌县隶属武昌府。明朝洪武元年(1368),武昌郡属湖广布政司武昌府,慈塞山属大冶郡。清康熙三年(1664),武昌县属湖北武昌延发路武昌府。清代凡口至陆溪口(60)的长港两岸及泸州、石浦划为黄州圩屯地;月山是大冶飞地。
民国二年(1913),五常府废,江夏县改为五常县,但五常县改称寿昌县。至今当地一直使用1692的“武昌”二字,换成了江夏。次年(1914),寿昌县因“寿昌”与西江县名称相同,更名为孙艺程县(因境内有王城而得名孙艺程)。这是当地名“孙艺程”的开始。孙艺程县的版图没有改变,仍然属于湖北二东路。1931年,孙艺程县在湖北江汉路下。1932年间,孙艺程县隶属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鄂南行政公署)。65438年至0936年,孙艺程县隶属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鄂东行政公署)。
1949 10中华人民共和国(PRC)成立后,孙艺程县隶属湖北大冶区(位于今鄂州),黄州围屯地、大冶月山飞地隶属孙艺程县。1953期间,孙艺程县属黄冈区,孙艺程县高桥区属咸宁,白沙乡属黄石。1955,孙艺程县谭乔区龚燕区、金牛镇属大冶县,大冶县汀祖、碧石渡属孙艺程县。1960年,武昌县府搬出武汉市武昌区傅家坡,迁入造纸厂。直到1994才改县为江夏区,隶属武汉市。武汉市武昌区的“武昌”二字一直沿用至今。因为清朝的都城武昌在元朝以前是鄂州的所在地,“鄂”字就成了湖北省的简称。1960年,孙艺程撤县建城。1962年,孙艺程撤城复郡。1965年间,孙艺程县属咸宁地区。1979年至12年,湖北划归黄冈地区,县市分治。孙艺程县辖24个农村人民公社和长岗农场,孙艺程辖古楼和凡口两个街道办事处和狮山人民公社。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湖北省将湖北县、湖北市、黄冈县黄州镇合并,取湖北市“鄂”字、黄州县“州”字,设立鄂州市,归湖北省管辖。市名“鄂州”与隋开帝九年(589年)建立的“鄂州”(治所设在武汉市武昌区)不谋而合。65438年至0986年,鄂州市左翎镇隶属于武汉市洪山区。65438年至0987年,鄂州市黄州区隶属黄冈县,辖区内建制分为孙艺程、华容、梁紫湖三个县级区和一个副县级单位——长岗农场。
文人历来有用古代地名的习惯,苏轼用的是秦汉魏晋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