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理解我,用MBTI——INFP理想主义者来解读你自己

最近开始看MBTI人格分析方面的书,最经典的是《请理解我》和《天赋异禀》,所以近期会以MBTI为核心做一系列输出。认识自己这个话题,总是充满了哲学意味和神秘感。人是复杂多变的,但也有自然规律可循。无论在工作学习中,还是在婚姻育儿家庭中,每个人都想更多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过上幸福而有价值的生活。那么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呢?

盖洛普的优势是从天赋的角度认识自己,更注重能力的识别和运用。今天,我向大家推荐另一个风靡全球的性格分析工具:MBTI。

迈尔斯-布里格斯型指标(简称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型指标,迈尔斯母女是美国心理学家,他们在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研究基础上发展了16人格特征分类方法。

如果想简单判断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可以从以下四个问题开始反思:

1.你的能量来源是倾向于安静独处时更有活力,还是与人交流时更有活力?

2.你更喜欢通过哪种方式接收信息,认识和体验世界?你更擅长观察现实世界还是更喜欢抽象的直觉概念?

3.做决定的时候你更感性还是更理性?

4.你的生活方式是更倾向于严格的规划判断还是灵活开放的感知适应?

通过四个维度,八个相对偏好,共产生16个组合。如下图所示:

你有以上问题的答案吗?你是什么样的性格?

暂时拿不准也没关系。你可以慢慢回头看看在学校的自己,找到最自然、最放松、最舒服的选择,可能就是那个没有被环境压制、改造的自然的你。

当然,你也可以在MBTI 95题版,/Ceping/mbti.html上做个免费测试,需要注意的是,测试结果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如何理解和解读标签背后的自己。

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这些性格或实力评估工具可以帮助我找到自己的类型,就像给自己贴上了一个标签,但真正的目的并不是在获得这个标签后告诉自己我们就是这样的。相反,这可能会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限制性信念。

记得2019年初,我在公司年会上做了一个“迪斯克‘人格之谜’”的分享。我查资料的时候,在Ted上看到了布赖恩·利特尔博士关于人格之谜的讲座。最让我感动的是那句话,“不要问别人你是什么类型,要问他们:你人生的核心项目是什么?不要问我是什么样的性格,要问你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记住,理解这些自然和本我的概念,只是一个寻找自己道路的工具。有了这些命名、分类和描述,你就可以建立自己独特的体验环节,因为你是生活的主人。你可以撕掉这个标签,就像哪吒的那句“我的人生由我做主”,接受之后你才能真正开始突破和成长。

我第一次接触MBTI是在2010,当时我在读研二。记得当时很迷茫,因为刚结束一份异地工作快一年了,所有关于职业世界和公司的美好梦想和理想都破灭了。突然失去了目标和方向,不知道接下来该找什么样的工作。我只是隐约意识到,我不喜欢房地产公司复杂的人际关系。一直向往的HR这份工作,近距离接触后也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我投简历找实习的时候,对HR助理专员这个职位完全不感兴趣。

干脆让自己先停下来,而不是马上投入到接下来的实习中,而是开始了一轮主动的自我探索。在那段时间里,我查阅了很多文献,其中荣格和迈尔斯对MBTI人格类型的分析最让我感动。通过对评估报告的详细分析和解读,我了解到我在理想主义者中属于INFP型,这一类型的人据统计约占全球1-2%。

通过对INFP测试结果的分析,我对自己在很多事情上的思考角度和决策模式有了更好的认识,也开始慢慢接受自己的自然状态。人们还认识到,人们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长,丰富自己的经历。弱功能(比如我对理性逻辑思维的偏好T和对现实事实的观察S)就像孩子慢慢长大一样。虽然没有主导功能(偏好情感共鸣和理解F,偏好抽象直观概念N)那么强大,但是那些能力会逐渐提高。

所以,我记得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我兼职和兼职的方式。为什么一个优秀的研究生不专心学习而是出去工作了?因为当时有一种执念,既然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去读学术HR,那就要尽快去真正的商业社会实践,课堂上的理论概念满足不了我尝试的决心。这是我更喜欢根据直觉而不是理性思考做决定的最好例子。

经过1年的GAP year试错,接触和体验了形形色色的人,真实的职场生活,多元化的工作内容。一年时间,先后做过星级酒店筹备组成员、人事行政助理、招商助理、总经理助理。虽然能高效的完成上传布置的常规任务,没有什么成就感,但是对一些新的有挑战性的任务比较感兴趣,比如专家交流、沟通协调、信息收集整合、PPT设计等。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可以提取自己,享受探索和提炼抽象概念或与人深入交流的乐趣。

于是,我后来调整了实习策略。首先,在导师的帮助下,我教大学生新的英语概念,同时准备商务英语和六级口语。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到非常满意,我的英语口语能力也通过教学和相互学习得到了提高。半年后,一家美资创业公司招聘HR实习生时,意外的1/6胜出。

在《请理解我》一书中,INFP被称为治愈者,意思是修补困扰人们个人生活和人际关系的裂痕,以温柔和谐的方式对待他人,帮助他们恢复失去的团结和完整。的确,这可能是我控制不住自己的一种内在需求。天生的情感共鸣让我更能理解别人,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我总想扮演一个支持者的角色。

所以,如果你要问我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想应该还是多年前内心的声音“对所有人都好真的很好”“我喜欢雪中送炭,不喜欢锦上添花”。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帮助尽可能多的人,无论是你身边的朋友、家人,还是远方的你。当然,我知道,去追求和实现这个美好的梦想,并把它变成一生的事业,需要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管理能力,而我为此付出的一切,也是不断修炼和自我提升的必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