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苏东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奥秘?

苏轼,字子善,字钟,名东坡居士。梅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生于北宋中期,即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母亲程氏是大理寺丞(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的女儿。她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因为她的童年,她有很好的品德和知识。苏轼很幸运,有这样一个母亲,所以她可以收到一个很好的导师。祖父苏旭和其他人对他的出生感到高兴。三年后,弟弟苏哲出生。根据苏洵编著的《苏氏族谱》,苏家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唐代著名学者苏为道。但事实真相难以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苏轼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五代以前的苏简。

苏轼的父亲苏洵渴望参加科举考试。但是,他开始学得太晚了,大概是苏轼出生后的时候。他年过40,却多次尝试失败,只能感叹自己无能。因此,他对苏轼和苏辙抱有很大的期望。苏轼出生不久,苏洵就去了京都读书,所以苏轼一直到八岁都没有被父亲教过。他最初是受他母亲的启发。后来,程因笃信道教,命他拜天庆道士张为师,与镇上一百多名幼童一起学习。后来成为地方藏家的苏轼、陈太初,也经常受到私塾先生的称赞。当时中国官宦家庭的子弟,一般都是聘请家庭教师在家教授学业,而苏轼和镇上的孩子们坐在一起学习的道学私塾,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教育场所。私立学校的孩子都是商人和农民的孩子。苏轼的童年是在私塾中度过的,这培养了他的庶民性格,对他以后的仕途大有裨益。苏轼在天庆观私塾学习了三年。十岁时,母亲教他读后汉书。当他读到范滂的传记时,他被深深地感动了。我不自觉的叹了口气,对我妈说:“如果有个儿子像范滂一样,我妈会开心吗?”程说:“如果你真的能像一样,我难道不能像的母亲一样感到荣幸吗?”因为苏轼从小就有天赋,所以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很快。

苏轼二十岁之前一直在家乡眉山读书。仁宗元年(公元1056年),他第一次和哥哥苏辙一起离开眉山,在父亲的陪同下,赶赴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今年顺利通过预备考试的两兄弟,第二年春天参加了科举考试,苏轼一举成为秀才。科举的功臣(监考人)是当时著名的文学领袖欧阳修和梅。欧阳修一心提倡古文,以拯救当时文坛的浮华虚妄之恶。当他读到苏轼的文章《刑忠论》时,非常惊讶。他认为这是他的学生曾巩的作品。他想得第一名,考虑了很久,最后为了避免徇私,考了第二名(后来进宫考试(皇帝亲自参加口试),他献了二十五讲,很得仁宗皇帝赏识,于是评苏轼为翰林学士。欧阳修对当时的人说:“我要避开这个人,出去。”意思是“我要避开他,让他出人头地”,可见欧阳修当时的爱情。后来苏轼和苏辙都拜欧阳修为师。

东坡去北京考试前在老家结的婚。苏轼的母亲石成患病,于嘉祐二年四月病逝。苏家四岁,丧期已过。父子俩又一次乘船沿着岷江和长江水道来到北京。嘉祐六年,苏轼、苏辙在恩师欧阳修的推荐下参加了制度考试。这一年,他们举行了能言善辩的品德考试。苏轼是三年级选的,苏辙是四年级选的。该部门的成绩分为五个等级。宋代没有考一、二级的例子,三级通常是最高分。相传,当时仁宗曾欣喜若狂地对曹植皇后说:“我是后世的两位宰相。”仁宗所说的两个人,指的是苏轼和苏辙。苏的两个哥哥都盼望着有一天能当上宰相,他们的父亲苏洵也很高兴。

嘉庆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苏轼被任命为凤翔府法官,即知府助理,相当于副县长。去上任时,苏辙一路相送至京都通往西方的外城郑新门,依依不舍地与哥哥分手告别。后来苏轼把当时作的一首诗《送别诗》收在《东坡集》四十卷之首,说明这首诗是他的第一部作品。

他在凤翔府当判官的第二年春天,因为长时间不下雨,严重的干旱使人民生活困难。后来被上级命令去太白山求雨。后来确实下雨了,于是在扶风官邸北面建了一座名为“西雨亭”的亭子。他还为此事作了《西语亭记》,用轻快的笔调表达久旱逢甘霖的喜悦。

英宗继位后,韩琦成了去山陵的使臣。他表面上很照顾苏轼,实际上有点嫉妒他的才华,所以苏轼很小心。为了适应山陵的需要,他编了很多木筏和竹筏,试图顺渭河而下,但是水太浅,木筏停了下来。他非常焦虑,花了五个月时间试图把它们运出去。后来西夏入侵,边境上的百姓都很害怕。他没日没夜地跑来跑去,给老百姓供应口粮和食物,非常辛苦。

苏轼除了工作累,还要处理官场上的各种关系。因为他以前学到的圣贤教诲与政治现实相差甚远,所以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在新的官位上,他感到极度担忧。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冬天,凤翔任期届满后,苏轼迫不及待地赶回父亲和哥哥居住的都城开封。没想到,他心爱的妻子第二年就去世了(他的妻子王福是当地一个进贡秀才的女儿,懂书,会读书写字。她16岁嫁给东坡,后来生下儿子苏迈。可惜她27岁就去世了)。不到一年,父亲随她去世,苏轼怀着沉重的心情,乘船回到了家乡眉山。

熙宁元年,宗申即位,苏轼服完丧期离开家乡。第二年,他成为主管专利法庭(掌管官方字典的官员)。这时,政治上出现了新的情况。为了挽救面临困境的国家财政,宗申任命王安石为宰相,推行他倡导的新法。苏轼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他虽然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不满,但并不完全支持王安石的改革思想。他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法律制度,而在于官方的管理。他希望改革能以更温和的方式进行。如果要改革,就要循序渐进,不能像王安石的改革那样急功近利。因此,他不断给宗申写信,呈上《论学校与宫剧杂子》、《论买浙灯》,又呈上《后汉书》、《万艳书》,但都没有被宗申接受。苏轼也因此成为当时反对王安石等新法家的旧法家一员,在政治上受到排挤。甚至还有人诬告苏轼贩卖私盐。

熙宁四年(公元1071),三十六岁的苏轼见变法大局已定,反对也无用。而且他不想陷入宗派斗争的漩涡,所以要求调到杭州(今浙江杭州),但又不免伤心失意。

杭州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苏轼处理完公务后,四处去解忧。他不仅在这里结交了许多知心朋友,还写了许多诗,如著名的《饮后雨·湖楚清》、《六月二十七日王虎楼醉书》等。相反,政治上的挫折促使东坡经历了更丰富的诗人生活,从此开拓了更广阔的文学领域。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自愿调至密州(今山东诸城县),离苏辙工作的济南很近。他还在密州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名作,如《超然台》、《中秋水雕歌头怀子游》、《江密州狩猎》等。

苏轼后来被调到徐州(今江苏省鲁山县)和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他调任湖州的第三个月,有一天,突然闯进一个朝廷的钦差大臣,在北京被捕。原来是一群和苏轼有嫌隙的朝廷官员。为了讨好王安石,指责他在诗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请求皇帝下令司法官员给他定罪。不久,苏轼被送进了监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在杭州传判时确实作了不少讽刺新法的诗。比如《山村五奇》第四首诗说:“饭裹棍急,钱空。赢童声好,一年半在城里。”这首诗讽刺了青苗法执行不力。官员强迫农民借钱,然后在当地开赌场和妓院把钱要回来。但这毕竟是诗,应该不构成犯罪。然而,围绕新法的严重政治斗争已经演变成一场争夺权力和利润的宗派斗争。苏轼的诗得罪了那些已经升官发财的暴发户,获罪是必然的。

苏轼被审问了一百多天。苏轼的政敌丁力等人千方百计指责罗志,企图置苏轼于死地。他们卑鄙的行为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

除了湖州、杭州等地的人,还邀请僧人念经为苏轼祈福,并有前太子(太子之师)张和前吏部侍郎(相当于民政部副部长)范真为他求情,于是局势有所缓和。此外,原本热爱文学,生病的曹皇后(的祖母)为他说情。最终苏轼只被判“讽政”罪名。当年12月28日,宗申皇帝判其流放黄州(今湖北黄冈县),苏轼终于免于一死。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应永助使。刚到黄州,生活艰难,没有工资,连住的地方都是问题。后来只好在定慧园住了一段时间,每天和和尚一起吃饭。这家人用仅剩的钱过着节俭的生活。老朋友马正清实在看不下去了。他在城东得到了几十英亩荒地,供他耕种和建造房屋。他在东坡上挥汗如雨,妻子王在旁搀扶,夫妻同甘共苦。

因为苏轼在东坡亲自耕地,所以对这个曾经杂草丛生的地方有着很深的感情。他称赞这个东坡是一条多石难走的路,一定要乐观地走在人生的坎坷路上,不避艰险。他把东坡作为自己人格的象征。经过一年的努力,苏轼在东坡旁建了一间书房,取名“东坡唐雪”,故名“东坡居士”。

经过文字狱的冲击,苏轼胸中有很多话要说。虽然他一直在压抑自己的激情,不想再写诗,但是他能压抑自己的创作激情吗?他一方面在诗中倾吐自己的委屈和不平,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淡然自得的欢乐,以保持心理平衡。每当他有空的时候,他就四处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去参观,悠闲地生活。这一时期是苏轼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

原因有二:第一,这些年,他努力学习,从而在知识上有了新的进步。二是因为“乌台诗案”,他深刻认识到自己做人的一些不足,所以写了很多与修身有关的文章,比如《前赤壁赋》,就是为了探讨人生的变与不变的道理。除了上述的《千赤壁赋》,他还作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等作品,以说明他旷达的人生态度。此时的苏轼不仅在文学艺术造诣上达到了顶峰,在做人的原则上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苏轼的文章奔放、清丽流畅,诗歌清新雄浑,善用夸张的比喻,艺术表现上别具一格。文字豪放,对后世影响很大。擅长行书、楷书,师从李咏、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能独辟蹊径。他的笔跌宕起伏,天真无邪。元丰七年,宗申命苏轼出黄州,改汝州(今河南汝南县)为应永助。路过金陵(今南京)时,遇到当年的政敌王安石,两人谈得很投机。此时的东坡对王安石依旧无礼,善意地指责王安石连年不战于西,造成东南大狱,违背了先人的善良作风。此时的王安石已经历经沧桑,心胸也开阔了许多。他不但不吃惊,还对别人说:“真不知道要过几百年才能出现东坡这样的人物!”

元丰七年,苏轼四十九岁时,宋神宗为他平反,他被任命为登州(今山东蓬莱县)巡抚,仅十多天,还被朝廷任命为大夫。这年腊月,他被调回京都开封,任活人。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三月,大力推行新法的宗申在位19年后去世。年仅十岁的哲宗即位,太后垂帘听政,大力提拔旧人。东坡被召回朝,太后命其坐地赐茶,并从内廷取出金莲烛台送其回院。随着太后废除新法,政局开始逆转,作为政治权力中心的新法派大臣被排挤在外。司马光等前朝权贵得以重掌大权。后来史学界称之为“元胡更化”,老法家继续掌权。

第二年,苏轼升任中国书法家、翰林学士、秀才。苏轼进京不到一年,三次升官,但现在苏轼已经没有了做官的兴趣。苏轼来到北京后,发现推行了十几年的一些新政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司马光上台后,全面废乱。他有点不满意。东坡本来就是反对新政的大师之一,但他的言行和主张都不是针对人的。现在他和王安石有了进一步的交情,对新政有了一定的了解,态度自然也有了转变。他认为新政中的“免征法”尤为突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力劝司马光采纳,司马光坚决拒绝。这样保守派就会说他是王安石的新派。但新派并没有把他当自己人,于是东坡就成了夹缝中的人物,两边都不讨好。

这一年九月,旧法派领袖司马光去世,使旧法派分裂,陷入了一场丑陋的派系之争。以宋代理学大师程颐为首的洛党与苏轼等蜀党相持不下,朔党也纠缠其中。派系之争越来越激烈,甚至涉及诽谤私事。

元佑四年,苏轼想离开这个多灾多难的地方,就要求调到杭州当巡抚。他一上任,杭州人就烧香排队欢迎。没想到,苏轼刚上任就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疾病。后来,他在这里建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苏轼任总督期间,修建了西湖苏堤,与白居易的白堤齐名。元祜六年,召为翰林学士,任侍郎。但被激进的朔党拒绝。没过几个月,就被调到颍州(今安徽阜阳市),离开了朝廷。次年,调任扬州(江苏省扬州市)。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九月,苏轼被召回朝廷,出任兵部尚书。11月,升任礼部尚书,这是苏轼上任以来的最高职位。

苏轼的地位越升越高,对立双方对他的攻击愈演愈烈。甚至有人拿他之前的文字狱(也就是乌台诗案)大做文章。郁郁寡欢的苏轼要求调到江南,未获批准。元胡八年九月,苏轼出任定州(今河北定县)刺史。同月,高太后驾崩,“元胡更化”告一段落。

元八年九月,18岁的哲宗开始领导自己的政府,重新实施父亲宗申倡导的新法。政权转移到吕惠卿和其他新法家手中,然后旧法家遭到严厉弹劾。邵圣元(公元1094年)四月,59岁的苏轼被控诽谤朝廷,被贬为陵外颍州(广东省英德县)巡抚。六月,在前往颍州途中,奉命流放至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苏轼在徽州的两年,生活窘迫。有时他甚至连酿造用的米都没有,只好自己种菜。但苏轼早已习惯了生活中的艰辛,这一切他都坦然处之。他在两首诗中写道:“包先生为了在春天得到充足的睡眠,道士敲了五分钟。”即使我在一个被人唾弃的大山之外的地方,我也不会气馁,依然悠闲地过着清贫的生活。

不料,北京朝廷的奸臣仍不死心,再次以莫须有的罪名加害。这一次,苏轼被贬到号称天涯海角的儋州。儋州在海南岛,是一个人迹罕至,杂草丛生的地方,而苏辙当时被贬到雷州,中间隔着一条海峡。在他们即将分手的时候,苏轼开玩笑说“不要以为雷琼隔着云海,圣恩依旧隔岸相望。”

苏轼到儋州时,一贫如洗。为了维持生活,他甚至卖掉了他的酒器,但他不忘学习。这段时间,他爱读柳宗元和陶渊明的诗。他常常拿着一个大酒瓢,在田间唱歌散步,以诗自娱。他还交了很多平民朋友,有空就来串门,和野老头喝酒聊天,还经常招待邻居。苏轼晚年流亡海外,生活艰辛,但仍洒脱自得,乐此不疲。

傅园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驾崩,惠宗即位,大赦天下,皇太后摄政,试图促成新旧派系和解。五月,苏轼因流放海外罪被赦免,升任成都玉局观。自徽州开始的七年流放中,苏轼家族有九人死亡。尽管生活对他如此残酷,但他在晚年仍然乐观开朗,充满活力。苏轼六月渡琼州海峡,北归。一个月夜,他在蒋勋河边时,吟诵道:“我心如是,月满大江。”

人们没有忘记这位伟大的诗人。苏轼北归,经过润州,到了常州。成千上万的人挤在运河两岸,他们随船而行,争相一睹这位久违的大诗人的风采。然而,此时的苏轼因为旅途劳顿,已经病入膏肓。钟健郭靖元年(公元1101),苏轼病逝于常州,七月二十八日,苏轼辞世,一代文豪陨落,享年六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