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的例子
回想当初开始求职的时候,我一直以为作为一个“985”名校的学生,找工作应该不难。结果到处碰壁,简历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在多次求职失败后,我感到很沮丧。
失败让我感到疲惫。我原本的野心和激情早已烟消云散,面对一次次的拒绝,我被打得体无完肤。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会走到今天,唯一的原因就是我还在坚持...
那段时间,我坚持要找一家私企。虽然过程很坎坷,但是被各种形式打击,甚至差点被皮包公司骗了。我还是拖着疲惫的身体,每天迈着沉重的步伐。坚持让我咬咬牙完成求职,坚持让我从其他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最终我还是坚持走上了考研这条路。可以说,大学期间有意识地为求职做的各种准备,让我的简历“沉甸甸”的。
三年磨一剑,只为破茧而出的那一刻。研究生期间,我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参加导师的各种课题,尽可能多的接触社会,在单位申请兼职,和同学一起创业。三年时间很短,平庸也会过去;三年时间很长,总会找到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同时每年参加学校组织的“毕业双选”,提前给自己一个求职的预演。我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研究求职经历的目的是增加自己的求职经历,尤其是一些面试经历,而不是找工作。同时可以有针对性的补知识,关起门来总会过时。
所以今年毕业真的要找工作的时候,提前咨询招聘单位的相关信息,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我非常重视自己的简历,把它作为求职的敲门砖,尽量突出简历中的“亮点”。面试时,考官问我读研期间有什么实践经验。我很自信的介绍了我大学时和老师一起做过的项目和参与的课题,包括我自己的创业经历。我做完后,考官问我之前做过的项目,因为我确实参与了,所以我回答的很轻松。然后他问我关于创业的问题。“大学生创业一直是热门话题,你也和同学一起创业了。所以你觉得什么最重要?或者说你认为创业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团队精神”,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团队一直在更替,进来的人退出了,退出后又有新的进来。如此反复直到最后,好的团队需要有凝聚力,有共同的目标和方向,在一个地方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最大优势,这也是企业特别注重团队文化塑造的原因。”考官听后默认地点了点头。
经过这一轮面试,我调整了心态,继续准备其他单位的面试,给了自己多种选择。几次面试下来,很顺利。一周后,两家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打电话通知我,我被录取了。我太激动了,所以经过慎重考虑,我选择了现在的单位。
金融危机下,就业难已经跨过我们,但不是不可逾越。过了海,就原形毕露了。虽然很多毕业生抱怨自己运气不好,命运多舛,但是既然我们逃避不了困难,那就只能坦然面对,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提升自己,积累很多钱,这样才能游刃有余的处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