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的个人介绍

传记笔记

少年在宜兰长大。13岁时,父亲车祸去世,“父亲”成为后来创作和追求的焦点主题之一。高中到台北,就读复兴高中,1979入台大哲学系,第二年转中文系。到了大学,文采渐露,先后获得台大文学奖、台大文学院学生奖、全国学生文学奖。第一本散文集《水问》,是大学时期的作品集。大学毕业后,我到高雄佛光山福蒙寺从事佛经白话翻译工作,整理星云大师的手稿。在佛光山上几年,他的生活心境发生了变化,这也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在他早期的作品中,中文系背景浓厚,文笔细致,情感强烈;《飘在空中的鱼》、《胭脂盆》等作品转化为对城市生活的观察和描写;女儿红和红孩儿都是基于女性甚至母亲的角色。由于他的出版背景,他的创作和出版有一个模糊的计划,收集了十几本书,呈现出多种风格和主题。曾任《联合文学》主编,刘源出版公司大众阅读部副总编辑,世和社编辑部主任。他还和陈易之、张厝一起创办了大雁书店,专事写作。

“三月份的天书印错了,但是没人知道。”这是简的散文《四月瑞普》的开头。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它是新的。我第一次接触到简的文章《渔夫》。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是在一本散文年鉴上看到的。当时我印象深刻。我认为这篇感情强烈、文字复杂的散文和李莉莉的《伤逝》一样好。我曾经有过一个近乎极端的结论:学中文的人都摆脱不了什么工匠精神。但简的写作显然是个例外。只有例外显示了简的特立独行。

这位受中国教育的女性,不仅有着杜拉斯般的爱和使命感,更难能可贵的是,文字在古典意象的运用上,达到了“一心一意”的奇妙效果。所谓“行之有道,止于至善”。比如《江湖忘不了》这篇短文,就不好写。作者刻意淡化文章中的人物、年代、地点,用宋元山水画的意境写出了一种洒脱的氛围。至于最著名的文章《四月撕扯》,前人评论很多,不敢乱评。这的确是简最娴熟的文笔,其中真挚强烈的情感令人动容。唉,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没有结婚的恋人!

可能是因为她长期接触佛经,对她影响很大。简贞在她的散文世界里一直扮演着“一个千岁老人”或者“一个道士”的角色,孜孜不倦地阐释着自己的人生哲学。似乎台湾省所有的女散文家都有这种表现自己的欲望,相反,她们普遍对政治和现实感到陌生和厌倦。简的思想内核应该说是宿命论的,她对人生最本质的认知是遵守既定的社会秩序。这种想法与时代相去甚远,女权主义可能更不赞成。但是简自己开心,别人也不能强求。

简的童年是在农村长大的,这必然会影响她的散文创作。而农村那种淳朴、和谐、友好的氛围,给了她更多生活的宁静。例如,她在《水问》中写道。夏诗》:“夏是声的季节,有雨,有雷,有蛙,有鸟叫,有蝉鸣。蝉鸣足以代表夏天,所以夏天就像一首绝句。而年年蝉声依旧,依旧如绝句,平淡而均匀。”空旷而遥远的夏天,梦幻般的童年情怀,在简的笔下呼之欲出。

随后,简收拾行李离开家乡,走进繁华如梦的台北,领略另一种城市。在《飘在空中的鱼》这本集子里,简描绘了台湾省社会的一些淳朴的人和台湾省社会的一些淳朴的事。但这些人和事都渗透着她对人情和人性的向往,渴望回到她曾经经历过的和谐的人伦。这种对传统主题的回归,使简贞的散文充满了深厚的古典情怀。毕竟她曾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只能带着脚镣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