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曾经很喜欢甄妃:创造机会让她和光绪单独生活。

世人眼中的甄妃,一直是一个因为帮助光绪变法维新而被慈禧痛恨,然后被关进冷宫,最后悲惨死去的牺牲品。是一个明白大义的正面形象,与慈禧的霸道和残暴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历史真相并非如此简单。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选编》第九十二辑中,晚清名人尚所著的《甄》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甄妃——一个因卖官与慈禧结仇并因此入狱的甄妃。

振飞

《宫女谈录》中的老宫女是这样回忆甄妃的:说到甄妃,她不是美玉,更不是沾了泥的人。她也搞过权,卖过官。

在晚清历史上,除了慈禧,贞妃是最具传奇色彩、最引人注目的妃子。尽管她只活了短短的25年,人们仍然谈论着她的故事。在世人眼中,甄妃一直是一个因帮助光绪变法维新而被慈禧痛恨,后死于冷宫的牺牲品。她是一个对正义有深刻理解的正面形象。无论是著书立说的文人,还是民间,她都同情甄妃与光绪的爱情,鞭挞慈禧的霸道与残暴。然而,历史真相并非如此简单。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选编》第九十二辑中,晚清名人尚所著的《甄》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甄妃——一个因卖官与慈禧结仇并因此入狱的甄妃。

甄妃也是慈禧的宠儿,1889,对光绪皇帝来说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结婚了。本该是一件幸福的事,但光绪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无法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媳妇。慈禧太后给光绪选了一个皇后和两个妃子。皇后是慈禧的侄女玉龙,两位妃子分别是15岁的金嫔妃和13岁的甄妃。

为什么光绪在三个女人中只喜欢甄妃?对比其他两个就很明显了。龙浴皇后比光绪大三岁。女学妹虽然拿着金砖,但光绪实在不喜欢慈禧硬塞给他的金砖。另一个女人,金金,忠厚无特长,与光绪孤独。相比之下,13岁的甄妃就不一样了。她不仅外表比皇后和瑾瑾漂亮多了,而且天性活泼。再加上她读诗下棋画画无所不能,让人喜欢。可爱的甄妃给一直郁郁寡欢的光绪带来了一丝生机,于是光绪对她百般宠爱,甚至在御书房读书写字时也不忘让她侍候在身边。

光绪对甄妃的爱自然引起了玉龙皇后的不满,她经常向她的姨妈慈禧抱怨。但慈禧并没有过多干涉光绪对甄妃的特殊宠爱,因为她的侄女并不是很喜欢,也因为慈禧一开始也很喜欢甄妃。据曾侍奉过甄妃的宫女白回忆,甄妃美丽贤惠。刚入宫时,很受慈禧宠爱。的确,与木讷而粗暴的玉龙女王相比,聪明而足智多谋的甄妃更能讨慈禧欢心。因为甄妃的字写得好,有一段时间,慈禧送给王公的福寿龙虎之类的字都是甄妃写的。为了提高甄妃的书画水平,慈禧还专门任命苗家辉为甄妃的书画老师。

在甄妃的一个后人写的《我的两个姑姑——甄妃和金妃》一文中,也提到了甄妃曾经为皇后主持过收养仪式。想想吧。在慈禧这种专制的皇族里,她不点头,甄妃怎么主持这样的仪式?看来慈禧一开始是很喜欢甄妃的。甚至有一年夏天,慈禧太后去颐和园避暑。临走时,她故意把皇后和金的妻子带走,把光绪皇帝和金的妻子单独留在紫禁城里。

卖官鬻爵,贪赃枉法,振飞心胸开阔,喜欢新鲜事物。这种性格在规矩多、礼仪严的宫中显得尤为另类,固执保守的慈禧也渐渐对甄妃的行为感到厌恶。甄妃特别喜欢拍照。她请人买了一架照相机,她穿得很随意,不仅在她自己的任静宫,而且在皇帝的养心殿。据说甄妃暗中指使一个叫戴的太监在东华门外开照相馆。慈禧听说此事,斥责珍妃做了宫女不该做的事。照相馆被查封,太监戴被杀。再加上甄妃爱穿男装,在宫里走来走去,这让慈禧更加无法理解,认为她给皇室丢脸了。

摄影和男装只是甄妃厌恶慈禧的开始。真正引起慈禧反感的是,甄妃参加了与她身份不符的官卖活动。尚晏婴在《甄妃的男人》中讲述了甄妃卖官的原因和过程。

甄妃之所以走上卖官之路,主要是因为零花钱不够。当时的皇宫,不同级别的俸禄也不一样。比如女王年薪1200元,逐级递减。妾级,年薪降为320元。这笔开销对于普通人来说绰绰有余,但是振飞从小没有存钱的习惯,习惯了大手大脚的花钱。她有事的话,会给宫里的太监一些小恩小惠。时间久了,赤字与日俱增,必须想别的办法赚钱来弥补常年的支出不足。于是,甄妃向外卖员行贿,赚外快。

除了甄妃,这一小群官员还包括甄妃的哥哥智聪和一帮小太监。大致流程如下:第一步,与乐府的宦官勾结,乐府是宦官与朝廷官员的交流场所,他们会打听任何官职空缺,然后告诉智聪等人出面寻找买主。甄妃的作用就是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在光绪面前美言几句。成功之后,大家都会赚钱。

在甄妃的卖官生涯中,她甚至卖过一次上海道士。据胡思敬《国文北城》记载,陆伯阳给甄妃四万元,甄妃说给德宗听,他就干脆放在上海路身上。吕伯洋虽然买通了上海道长一职,但上任仅一个月就被杜江刘坤一弹劾罢免。

卖官是一件屡禁不止的事情,在光绪面前还是会透露出真飞在为别人跑官拉关系。甄妃向光绪推荐了一个叫余明的人做四川盐法道,这个人在四川很重要。但这玉玺铭文不负众望,在光绪采访中被曝光。光绪问余明他以前在哪里当过警察,但余明实际上回答说,他是一个木材厂的警察。光绪当场愣住,然后让余明写简历,余明半天写不出来,而且他其实是个文盲。光绪只好带余明回家,但没有追求推荐余明的公主。

说起来,在清朝,捐钱买官并不违法,而是一种* * *特许的选官方式。到了康熙,捐制正式颁布,直到1901才被禁止。这期间很多名人都是靠捐款买官走上仕途的。比如在洋务运动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徐寿、郑、薛福成,死于甲午战争的邓世昌,甚至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等等。也就是说,珍妃卖官并不违法,但违反了后宫不得从政的祖训,也得罪了慈禧。

阿清作家胡思敬写了一个故事,讲述了李如何向慈禧要求他的四个养子,希望在朝鲜找到一份工作。慈禧为了方便召见刑部尚书葛,却被葛以循规蹈矩为由反驳,而真飞则通过光绪为别人找了四个道士。这怎么能阻止慈禧对甄妃的反感呢?慈禧60大寿后,这位早已由嫔妃升为贵人的贵妃。虽然慈禧惩罚珍妃打击朝廷党羽,但珍妃卖官确实违反了祖家法,而且她向光绪推荐了自己的老师文,影响了皇帝的决定。这种干涉国家大事的行为,自然是慈禧所不能容忍的。

慈禧就甄妃受贿卖官一事斥责甄妃触犯了祖家法。没想到固执的真妃反唇相讥慈禧,祖家法也有自己不好的。我为什么敢?太后之教也。意思是你一个人听政是违背祖制的,不然我怎么敢这么做?我从你这里受贿卖官!最让慈禧恶心的是讽刺她听政,当场大怒,命她脱光衣服贴上去。在清朝的历史上,皇妃遭受这样的惩罚还是第一次。这件事在清朝的档案里已经有记载,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也有记载。

随后,甄妃被慈禧幽闭在第二长街百子门的监狱院子里,由太监总管严加看守。从此,她与光绪隔绝,不能相见。据此,商写道:甲午战争十月,戊戌变法前四年,甄妃幽闭。如果传言她赞助新政有罪,那就证明了所有的历史事实,不言而喻。换句话说,甄妃被判的是受贿罪和卖官罪,而不是对新政有什么帮助。况且1894,10之后,真飞无法接近光绪,变法运动是在1895年四月所谓的公车上书之后才真正展开的。这个时候,真飞不能参与其中,更不可能被判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