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有哪些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慢跑、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习俗和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冷食冷餐对人的伤害,我们都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所以,这个节日是一个有特色的节日,既有悲伤的泪水去扫墓,也有踏青的欢笑。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荡,就是拉皮绳,动。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它最初被称为钱球,后来为了避免禁忌,它被改成了秋千。在古代,秋千是用树枝做的,并用丝带系住。后来逐渐发展成两根绳子,脚踏的秋千。打秋千不仅能增进健康,还能培养勇气,深受人们特别是孩子的喜爱。
踢球
弓是一种橡皮球,球皮是皮革做的,球里塞的是羊毛。蹴鞠就是用脚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流行的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的目的是训练武士。
春游
也叫春游。古称探春、荀春。三月晴空,春回大地,大自然处处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的好时节。我国人民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清明节去散步的习惯。
植树
清明节前后,春光明媚,春光灿烂,春雨纷飞。种植的苗木成活率高,生长快。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些人甚至称清明节为植树节。植树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节最喜欢的活动。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不仅在白天穿上它,晚上也穿上它。晚上在风筝下或稳风拉线上挂一串彩色小灯笼,像闪烁的星星,称为“神灯”。以前有人把风筝放在蓝天上,然后剪断线,让微风把它们送到天涯海角。据说这样可以消除疾病和灾难,给自己带来好运。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如何庆祝这个节日,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风俗习惯,很多流传至今。扫尘
“腊月二十四,灰尘扫屋”,据《吕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习俗。按民间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春节扫尘有“除陈不新”之意,其本意是扫除一切晦气和厄运。这个习俗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祷。每当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电器,拆洗被褥窗帘,扫六码,掸蜘蛛网,疏通明渠涵洞。到处洋溢着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春节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又叫门联、春贴、对联、对联、桃符等。它们以工整、对偶、凝练、细腻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表达美好祝愿,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到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选一副红色的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这种习俗始于宋代,流行于明代。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钜的专著《春联诗》论述了对联的起源和各种作品的特点。
春联种类繁多,按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反串、春条、斗方。“门芯”贴在门板上端中央;“门框对”贴在左右门框上;“异装”贴在门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在相应的地方;“斗金”又叫“门扇”,是一种方形菱形,常贴在家具和影壁上。
倒贴窗花和“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气氛,还集装饰性、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中国非常流行的民间艺术,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多贴在窗户上,所以又叫“窗花”。窗花以其独特的概括和夸张,将吉祥的事物和美好的祝愿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异彩纷呈。
在贴春联的同时,有些人还要在门上、墙上和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由来已久的民俗。“福”字寓意吉祥如意,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充分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把“福”字倒贴,表示“福到了”、“福到了”。还有人把“福”字精心制作成各种图案,如长寿、寿桃、鲤鱼跃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等。
年画
春节期间挂年画在城乡也很常见,浓浓的黑色和五颜六色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增添了不少兴旺喜庆的气氛。年画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们淳朴的习俗和信仰,寄托了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版印刷的兴起,年画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门神等单调的题材,而是变得丰富多彩。一些年画作坊制作了福禄寿三星、天佑百姓、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喜迎新春等经典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欢庆新年、祈求新年的美好愿望。中国年画的重要产地有三个: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形成了三大流派的年画,各具特色。
我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收藏是南宋木刻年画,画的是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赵、班戟、绿珠。民间最流行的是嫁鼠年画。描绘了一个老鼠按照人类习俗娶新娘的有趣场景。民国初年,上海的郑把月历和年画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为一的年画,后来发展成为日历,一直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守岁的习俗由来已久。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晋的《方志》:除夕之夜,各方互赠礼物,称为“回赠年”;酒食相邀,谓之“不老”;老老少少聚在一起喝酒,祝一首完整的歌,叫“分龄”;大家彻夜不眠,等待天亮,这就是所谓的“守岁”。
除夕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点上蜡烛或油灯,围坐在火炉旁聊天,等待辞旧迎新的时刻,彻夜守夜,象征着赶走一切恶疾和流行病,期待新的一年里有好运气。这种习俗逐渐流行起来。唐初,唐太宗李世民写了一首诗《守岁》:“寒辞冬雪,暖带春风”。直到今天,人们都习惯守着年夜饭,迎接新年。
在古代,守岁有两层含义:老人守岁即“辞旧”,表示珍惜时间;年轻人保持年龄是为了延长父母的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间一般在午夜。
鞭炮
中国民间有句话叫“开门放鞭炮”。也就是新年到来,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以鞭炮声辞旧迎新。鞭炮是中国的特产,又称“鞭炮”、“鞭炮”、“鞭炮”。它的起源很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燃放鞭炮可以营造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里的一种娱乐,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好运。随着时间的推移,鞭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和颜色也越来越多。每逢重大节日和喜事庆典,以及结婚、建房、开业等。,应该燃放鞭炮来庆祝和交好运。目前,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姚、江西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中国著名的烟花之乡。生产的鞭炮颜色多,质量高,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世界各地。
支付新年电话
新年的第一天,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穿戴整齐,出门走亲访友,互相祝愿来年好运。拜年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是由同一个族长带队挨家挨户拜年。有的同事请几个人拜年;还有人聚在一起互相祝贺,这叫“团拜”。因为在家里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精英和学者就用贴纸互相祝贺,从而发展出后来的“贺年卡”。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他们健康长寿。长辈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都说压岁钱可以镇邪,因为“老”和“特”谐音,晚辈可以用压岁钱平安度过一年。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把彩色的绳子穿成龙的形状放在床脚,这是燕京年记载的;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就是父母把分发给孩子的钱用红纸包起来。压岁钱可以在晚辈拜年后当众给,也可以在除夕夜孩子入睡时,由父母偷偷放在孩子的枕头下。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还是很流行的。
冬季至日节的习俗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冬季至日形成了独特的季节性饮食文化。比如馄饨、饺子、汤圆、红豆粥、小米和年糕等。都可以作为年货。曾经风靡一时的“冬至日子年宴”有很多名字,比如吃冬至日肉,献冬至日盘,献冬至日团,用馄饨拜冬。冬天的至日有吃馄饨的习俗。早在南宋时期,临安人就在冬天的至日上吃馄饨。起初是为了祭祀祖先,后来逐渐流行起来。民间流传着“冬天的至日有馄饨,夏天的至日有面条”的说法。时至今日,馄饨已成为一种名多、制作各异、味道鲜美、遍布全国的著名小吃,深受人们的喜爱。馄饨有很多名字,江浙的馄饨,广东的馄饨,湖北的面,江西的清汤,四川的馄饨,新疆的曲曲等等。
吃饺子也是冬季至日的传统习俗,尤其是在江南。“汤圆”是冬季至日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食物,它是一种由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点。“圆”意味着“团圆”和“圆满”,在冬天的至日吃汤圆也被称为“冬天的至日团”。民间有句话叫“吃汤圆老一岁”。冬季至日团可以用来祭拜祖先或给亲戚朋友送礼。在过去,上海人最讲究吃饺子。古人有诗说:“家家打米做汤圆,知是明朝的冬天至日。”
在北方许多地方,有在冬季至日吃狗肉羊肉的习俗,因为冬季至日后天气进入最冷时期。中医认为羊肉和狗肉有壮阳和补虚的作用,至今还有在冬季至日进补的民俗。
在中国台湾省,仍然保留着在冬季至日上用九层饼祭祖的传统。糯米粉用来揉鸡鸭龟猪牛羊等动物。,象征着吉祥如意,然后放在蒸笼里层层蒸熟,祭祖,以示不忘祖先。在冬季至日或前后约定的早期,同姓同宗的人聚集在祠堂里,按辈分顺序逐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仪式结束后,会有一场盛大的宴会招待前来祭祖的族人。大家开怀畅饮,久别重逢,称为“食祖”。冬季至日节的祖先在台湾代代相传,以示他们从未忘记自己的根。
冬季至日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说,历史上至日周代的冬天是元旦,这曾经是一个非常热闹的日子。在今天的江南一带,还有一种说法,吃冬天的至日夜使你老一岁,俗称“添岁”
端午节的习俗
中国人隆重庆祝端午节,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庆祝。常见的活动如下: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的人们,对圣人屈原之死恋恋不舍,许多人划船追赶救人。他们争先恐后地互相追赶,到了洞庭湖就不见了。之后,我会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它。划龙舟驱散河里的鱼,以免吃了屈原的尸体。比赛的习惯盛行于吴越和楚国。
其实“龙舟赛”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在鼓中雕刻龙形独木舟和玩赛跑游戏是仪式中娱乐神和人的半宗教和半娱乐的节目。
后来,各地的人们除了纪念屈原,还赋予了赛龙舟不同的含义。
江浙一带划龙舟,是为了纪念本土出生的现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意义重大。夜龙船上,灯火装饰,穿梭往来,场面动人有趣。贵州苗族在农历五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举行“龙舟节”,庆祝插秧成功,并祝愿丰收。云南傣族同胞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燕弘沃。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对划龙舟有不同的传说。直到今天,在南方很多临江、湖海的地区,每年都会举行各具特色的龙舟赛。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台湾省开始举办龙舟赛。当时,台湾省的行政长官江在台南市的福克吉半月池举办了一场友谊赛。现在台湾省每年五月五日举行龙舟比赛。在香港,也举行赛跑。
此外,龙舟赛艇首次传入日本、越南和英国等周边国家。从65438年到0980年,龙舟赛被列入我国的全民体育竞赛项目,每年都举办“屈原杯”龙舟赛。1991 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首届国际龙舟节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岳阳举行。赛前举行“龙头节”,既保留了传统仪式,又注入了新的现代因素。“龙头”被抬进曲子庙,运动员将龙头“涂红”(系红丝带)后,祭司宣读祭祀仪式,并“点亮”龙头(即点亮)。然后,所有参加龙舟节的人都鞠躬三次,把龙头抬到古洛河边,赶去赛龙舟。60多万人参加了竞赛、博览会和晚会活动,这是前所未有的。从那以后,湖南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龙舟比赛将会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另一个传统习俗。粽子,又称“粟米”、“粽子”。历史悠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小米就被茭白(zinia latifolia)的叶子包裹成角状,称为“角粟”;用竹筒包装的大米密封烘烤,称为“筒粽子”。东汉末年,小米泡草木灰水。由于水中含有碱,小米被树叶包裹成四边形,煮熟,就成了广东酸水粽子。
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饺子的原料除了糯米外,还加入了益智仁,煮出来的饺子称为“益智饺子”。据周人所写的《岳阳风土志》记载:“习惯用树叶把小米包起来,煮熟,煮透。从五月五日到夏季的至日,有一个饺子和一个小米。”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粽子。米饭混合了动物肉、栗子、红枣、红豆等。,而且品种越来越多。粽子也被用作交流的礼物。
到了唐代,粽子用的米“洁白如玉”,形状出现了圆锥形和菱形。日本文献中有“大唐粽子”的记载。到了宋代,已经有了“蜜饯饺子”,也就是水果进饺子。诗人苏东坡有诗“粽子里见杨梅”。这时也出现了用粽子堆成亭台楼阁和木制车马的广告,说明吃粽子在宋代是非常时尚的。到了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材料从树叶变成了树叶。后来出现了用芦苇叶包裹的粽子,又出现了豆沙、猪肉、松子、枣、核桃等附加材料,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的人们都要泡糯米,洗粽子叶,包粽子,花色品种更多。从馅的角度来说,北方有很多小枣的北京枣子饺子;南方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已经流行了几千年,并传播到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裴香包:
孩子们在端午节戴香囊,据说有避邪驱除瘟疫的意思。其实是用来装饰内头的。香囊内含朱砂、雄黄、香药,用绢布包裹,香气四溢,再用五色丝线系成一绳,做成一串形状各异,各种精致可爱。
菖蒲:
民间有句谚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扫庭,眉心放菖蒲、艾条,挂在堂上。菖蒲、艾叶、刘桦、大蒜、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仁、艾虎。它被制成花环和装饰品,美丽芬芳,妇女们竞相佩戴以驱邪。
艾,又名艾、艾蒿。它的茎和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其特有的香味能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以艾草入药,艾草有补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作用。艾叶加工成“艾绒”是艾灸治疗的重要药材。
菖蒲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狭长的叶子中还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健骨、消滞、杀虫、杀菌的良药。
可见古人插艾叶、菖蒲是有一定防病效果的。端午节也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养生节”。这一天,人们扫院,挂艾叶,挂菖蒲,洒雄黄酒,饮雄黄酒,搅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端午节采集草药是中国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共同习俗。
中国情人节的习俗
中国情人节最常见的习俗是女性在七月七日晚上进行的各种乞讨活动。
讨巧的方式大多是女生想尽办法做小物品,上面放些瓜果。不同地区讨巧的方式不同,各有各的利益。
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讨活动很简单,只是展示瓜果进行乞讨。如果瓜果上有蜘蛛网,说明乞讨很有技巧。但在鄄城、曹西安、平原等地,吃机灵饭、讨机灵的习俗很有意思:七个好姑娘收集粮食和蔬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一枚红枣分别包成三个饺子。乞求聪明后,他们聚在一起吃饺子。据说,他们有钱,善用针线,早早结了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活动带有竞赛性质,类似于古代斗智的习俗。现代习惯用穿针、巧蒸、巧烙水果,有的地方还做巧芽汤。一般在七月初一把五谷泡水,七夕割芽煲汤。这一带的孩子特别注重吃机灵芽,面塑、剪纸、彩绣做成的装饰品就是斗机灵芽习俗的演变。牧童会在七夕这一天采野花挂在牛角上,这一天叫做“牛生日快乐”(据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藤县、邹县称七夕上的雨为“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它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传说胶东和鲁西南的喜鹊很少,都上天去搭鹊桥了。今天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各种小物件都用面粉做成,放在油里炸熟后称为“妥果”,晚上在院子里陈列妥果、荷花、白莲藕、红菱。女孩在月亮上放一根针,祈求织女给她一个聪明的技能,或者抓一只蜘蛛放在盒子里。如果第二天打开盒子,那就叫聪明。
在绍兴的农村,那一夜会有很多年轻的姑娘躲在茂盛的南瓜棚下。如果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牛郎织女相遇时的呢喃,那待嫁的姑娘将来一定会得到这份永恒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每天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在浙江金华,每家每户都要在7月7日杀一只鸡,这意味着牛郎织女将在这一夜相会,如果没有公鸡宣告黎明,他们将永不分离。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早晨,仙女会下凡洗澡,喝它的洗澡水可以辟邪、治病、延年益寿。这种水叫“双七水”。当鸡在这一天啼叫时,人们争先恐后地从河里取水,然后带回去放在新的瓮里以备将来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是独一无二的。节日来临前,姑娘们提前准备好彩纸、通草、细绳等,编织成各种花里胡哨的小玩意。他们还把种子和绿豆放在一个小盒子里,浸泡在水中使它们发芽。花蕾长到两寸多时,用来祭神,称为“拜仙”、“拜神”。从第六天晚上到第七天晚上,一连两个晚上,姑娘们都穿上了新衣服,戴上了新首饰。一切安排妥当后,他们焚香点烛,向星星跪拜,称为“迎仙”。从第三夜到第五更,他们要连续拜七次。
祭拜完神仙,姑娘们手里拿着彩色的线,穿过针孔。比如能一口气穿七个针孔的叫巧手,穿不了七个针孔的叫巧手。七夕过后,女孩们互赠小工艺品和玩具,以示友谊。
在福建和中国的情人节,应该让织女欣赏和品尝水果和蔬菜,这样她就可以祝福来年的水果和蔬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种种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和瓜子)、鲜花、女性化妆品的花粉和一个香炉。一般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烧香拜神,默默祈祷。女人不仅求聪明,还求孩子,求长寿,求美丽,求爱情。然后大家一边吃水果,一边喝茶聊天,玩着讨巧的游戏。乞求聪明有两种:一种是“占卜”,即用占卜工具问自己是聪明还是愚蠢;另一种是巧配,即谁穿针快谁就巧,慢的就叫“输巧”。“失去聪明”的人应该给聪明的人准备一些小礼物。
有些地区还组织“七姐妹会”,各地的“七姐妹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上各种明香案,远远地给牛郎织女献祭。所有的“香案”都是纸糊的,桌上摆满了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做的小花衣、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等。不同地区的“七姐妹会”会在香案上下功夫,看谁做的精致。如今,这种活动已被遗忘,只有少数祠堂仍在这一节日设立香案,供奉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准备,晚上开始求织女帮忙。
适当的水果是七夕节最著名的节日食品。妥妥的水果,又叫“琪琪果”,样式很多。主要材料是油、面粉、糖和蜂蜜。《东京梦中华》将其称为“笑童”、“吃果纹”,而纹则包括持香、中奖。在宋代,适当的水果已经在市场上出售。正当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入锅中融化成糖浆,再与面粉、芝麻混合,摊在桌上,晾凉,用刀切成长方块,最后折成纺锤形正当果胚,煎至金黄。手巧的女性还会创作各种与七夕传说相关的图案。
此外,《乞巧》中使用的瓜果也有很多变化:要么将瓜果雕刻成奇花异鸟,要么在瓜皮表面浮雕花纹;这种瓜叫“花瓜”。
直到今天,七夕仍然是一个浪漫的传统节日。但许多习俗已经弱化或消失,只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传说在民间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