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谈谈你对中国中考加分的看法和意义。
根据200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各地中考秩序的通知》,除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对品学兼优学生、烈士子女、华侨子女、港澳台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给予加分(或减分)外, 一些地方把招生与各种经济因素挂钩作为招商引资、吸引人才措施的做法,应当予以纠正,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事实上,地方政府常常在执行政策之间做出选择。全国31省会城市全部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29个城市对华侨和归侨子女加分,有的地方还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加分。
31省会城市中,13获得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团)干部”加分。有教育界人士表示,一些地区此前曾将市级三好学生纳入加分项目,但因遭到强烈反对而逐渐取消。
体育、艺术、科技类竞赛获奖者分别有13、8、15城市,大部分都明确规定了可以加分的竞赛项目和名次。然而,这些方面的加分恰恰是舆论关注的焦点。在这起引起家长强烈不满的哈市中考加分事件中,有家长反映,2013年哈市中学生篮球比赛中,初中女团有两个第一名,每个人都给了5分!对于版画、漫画、篆刻比赛成绩,有家长质疑,一幅漫画在一些学校有23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这个奖项的含金量如何?
重庆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邓表示,中考加分设置的初衷是促进学生发展特长,依法对特殊群体给予相应照顾。现在一些地方出现中考作弊,主要是操作上有问题,因为权力没有得到相应的监督。邓认为,改革中考加分制度的关键是建立更加合理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如何确保公平正义
种种问题的出现,引发了中考加分制度的存废之争。
一些专家,特别是教育部门的有关人士认为,尽管中考评分制度并不完善,但它代表了一种教育导向。比如对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模型大赛的优秀学生进行加分,是为了引导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培养,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和国家创新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少数民族学生和烈士子女的加分,属于一种补偿性公平。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并不完全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加分“潜规则”等教育腐败不仅破坏了社会公平,也影响了国家考试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重庆一学生获重庆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中考可加5分。但是为了这个奖,这个学生常年参加科技兴趣专题培训班,为了结识国内一些顶尖的科技老师,还参加了欧美的夏令营。一个夏令营的费用在20000元到65438+万元之间,一个学期的培训班费用在3000元到65438+万元之间,显然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的。
一些专家表示,目前地方当局对中考的项目、分数和范围有太多的自由裁量权。教育部在2008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对符合国家规定的加分项目、分值和范围,按照相关工作规章制度,作为涉及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公共服务事项,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必要时举行听证会。但目前无论是中考加分的变化,还是分数的调整,公众意见都很少涉及。因此,如何让地方的自由裁量权得到合理的约束,如何让中考分数吸收各方意见和建议成为当务之急。
同时,要清除权力寻租的土壤和暗箱操作的渠道,加大对腐败的查处力度。专家建议,对于科技类竞赛、体育类、艺术类竞赛,应全程录音,公示评奖结果和过程。评价环节要匿名,由各地专家进行评价,从而制定更科学、更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阶段的评价标准,并尽可能简单地设计标准,进行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