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简介朱自清简介。
他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他对这种古城生活的感受是微妙而复杂的。大概是生活太单调了,所以他后来说,童年的记忆里只剩下一个“单薄的影子”,“就像被洪水冲走了一样,孤独得令人震撼!”然而,在漫长而曲折的人生旅途中,童年毕竟是第一个“驿站”。65438年至0948年,朱自清因反对美国政府的援日政策,参加了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的运动。他当时已经患有肺病,最后在50岁时死于贫困。
朱自清作品27种,共约654.38+0.9万字,包括诗歌、散文、文学评论、学术研究等。,大部分收录于明凯书店1.953出版的《朱自清文集》四卷本。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记叙文和抒情散文。他的作品主题可以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书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的代价——七毛钱》、《白人——上帝的最爱》、《执行政府大屠杀》。二是以背影、儿女、丧女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之间的人情关系,人情味很浓。第三,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的一组抒情小品,如《绿》、《春》、《船桨灯影下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他的代表作。后两种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好的,其中《背影》和《荷塘月色》是家喻户晓的名篇。他的散文朴实细致,明朗阴郁,以语言精炼、文笔优美著称,充满真情实感。
第三,简要介绍写作背景
写于1927年7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住在清华校区西院。文中描述的荷花池在清华校园内。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4·12”和“7·15”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神州大地。朱自清在苦闷和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种恐慌”,但他最终选择了“一种暂时逃避的方法”(冼)。但毕竟他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人士。面对黑暗的现实,他无法安心于这种“超脱”。在《一封信》中,他坦承:“这几天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像无边大海中的一只小船,又像无边森林中的一个猎人。.....心里很乱,也可以说是一团火。我好像在努力想明白什么,但又好像什么都不明白。”《荷塘月色》是作者本人“超脱”和“奋斗”思想的真实描述和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