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杨宁老师简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我们要在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之间画等号(A=B)的时候,就必须有证据。既然佛是历史人物,自然会有通过考古获得的证据。但至于很多书籍或布道者提到的“法”,是否与佛陀所教导的一致?这个也是要讨论的!不能只靠“诱导”,靠他说“这是规则”之类的!绝对不行。因为,佛说了,佛就说了,你说了,永远不能说是佛的,这是误导!偏偏他们很多人明明是自己说的,都喜欢说这是佛祖说的!所以我们学佛要不断突破,突破那个圈子,找到佛的原始教法!
我们经常喜欢说“学佛,学佛”。其实如果换一种方式说“学佛”,或者我们的修行方向会更清晰,因为本来佛是要我们学佛的,注意一下。在我们无法传授佛法的地方,无论道场多么宏伟,无论佛像多么庄严,无论有多少人保护,它其实只是一个建筑/场所。如果我们不能教佛教,我们就不能教它,也不能强迫我们继续追随它。
当然,我们不能说今天不能教我们佛教的地方/人就是邪教,不能片面。就像小学科学老师不能教我们医学一样,我们也不能轻视他们,不能随便诋毁他们,因为我们要先学好科学才能学医,但是当你发现科学老师能教我们的也就这些了,我们就要突破,找个能教我们生物的,然后是医学。但是,也许当你学医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小学理科的东西并不是那么正确,解释也太笼统。
学佛也是一样。我们认识佛教总要有一个基础,但之后还要不断完善和深化。偏偏现在“道场”“宗门”那么多,我们进退两难。我们的困境很像一个人——释僧。http://www.ss.ncu.edu.tw/~calin/article2008/8j.pdf
学佛的时候,别人喂你什么,你就咽不下什么。有疑惑一定要去问,去想,不然那不叫学佛,是信仰!你接受人们所说的。要学,无论如何要从四圣谛和十二因缘入手。毕竟那是佛的原始教法,就像学校的第一堂课。如果我们错过了第一堂课,就很难跟上其他课。如果有人能恰当地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甚至会离开,对佛教感到失望...那很可悲。佛是老师,说话直接,让人容易明白道理。学佛,根本不需要“信”。如果什么都没有向我们解释清楚,只要我们相信,它和婆罗门有什么区别?
学习佛教,既要了解佛教的历史,也要了解因果报应的规律,这样才能看到后期出现了哪些说法,从佛陀时代到今天流传下来了哪些说法。这样你学佛就不会那么苦恼了!
佛陀涅槃距今约2400年【据学者考证,佛陀涅槃于公元前390年,前后年差不超过十年(据印度佛教中村肇著,PG 14)】。阿育王不是佛陀时代的人,而是佛陀涅槃后100年的人物。
*******
至于你们对话中的问题,我试着分享一下:
1)
我:佛教徒宣称众生平等,但要想获得“世俗利益”,就必须跪拜烧香,但我认为跪拜、鞠躬这种行为是奴性的表现,根本没有平等可言。
她:...
我:你有功德,成佛了,就一定要高高在上,让别人俯首称臣吗?普通人做好事就不能直立成佛吗?
她:虽然不是很合理,但是规则已经定了,我们只能遵守。
我:谁定的这个规矩?多么不合理!
在这种情况下,不可否认的是,佛陀并没有要求我们崇拜他。相反,佛陀是一个想要突破这种“崇拜信仰”的人。至于对佛的尊重,其实是佛的弟子们因为听到了佛法而非常感动和感恩。但是,这并不是一个不遵守就会被“惩罚”的规则。但是,作为佛教徒,如果我们真的发自内心地感激他,不必感到尴尬去尊敬他,那就顺理成章了。何必呢?]
2)
所谓善与恶,其实是需要分析判断的。但有些事情的善恶并不明显,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有时候甚至说不清楚。佛教理论中,应该有一个裁决机制,对不同的情况打分,但有些事情是说不清楚的,比如为了赚钱救父而出卖沈,这个就不好判断了。如何才能做出裁决?
而且天上还有很多神和佛。万一意见不一,以谁为主?
如何保证这种裁决机制的公正性和正确性?
【“在佛教理论中,应该有一个裁决机制,指出不同的情况。”其实别瞎说。所谓裁决机制,并不是佛陀所说的。如果是佛祖说的,会通过考古找到证据。很有可能是后期的人受一般传统信仰的影响,把这个观念采纳到佛教中。佛教一直受到各种文化和习俗的无辜影响...那么佛祖是怎么说的?这需要几句话来解释。可以借鉴十二因,但要参考对应的阿迦玛或杂阿哈,以免混淆。不要让电视剧和传说中的“佛教”迷惑了你。]
3)
我:我很好奇每一尊佛的地位。这些佛是从属的还是平行的?是分工,但有领导统一管理?比如皇帝和大臣?
她:...
我:如果佛犯了错,会不会沦落为凡人?
她:...
【你已经把佛作为一个人物列入“天道系统”了。或者你可以把佛从这个“神化”和“西游记”的概念里拉出来,问题就解决了。因为所谓的“地位”和“贬为凡人”,都是人把我们世界中的“机制”放到我们“信仰”中的神灵身上“使用”。佛是一个历史人物,记住,他是一个人物。你要梳理出一条路,既要了解佛教的历史,又要从学术角度去了解,要有历史依据。从信仰的角度来说,你很难突破那些怀疑,因为信仰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证明任何事实。]
4)
我曾经读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俗人带着七岁的孩子定居英格兰。这个孩子遇到了一个外国孩子。一天,他们在外面玩,天气热得让人无法忍受...........................................................................................................................不应该努力去得到吗?你怎么能把希望寄托在询问和祈祷上呢?
她:她脸上又不高兴了。
【同样的问题,一个人可以来自中国,但不代表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来自中国。他没有自己的主见吗?同样,居士虽然是佛教徒,但不代表他教的东西都是佛教的。此外,“忍”的观念会比佛教更受中国人观念的影响。虽然佛教中有“六度波罗蜜忍辱”,但如我开头所说,要区分佛与佛,六度的观念是公元二世纪才出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佛陀告诉我们不要忍受任何事情,也不是那么片面的。佛教的是智慧,与“拜功祈福”无关。那为什么今天的佛教会这样?很奇怪,人都摆脱不了“祈祷”而且,需要强调的是,不同地方的佛教都走到了不同的阶段。在中国,佛教基本上停留在与民间信仰相同的阶段,但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台湾省...佛教已经是一种可以学习和研究的学问了。]
5)
该不该原谅放下屠刀的恶人?..................................................................................................................................................................................
她:不知道。
【这个问题可能分为两部分:(一)对他人的宽恕,(二)法律惩罚制度。简单来说,两者都是一个“体系”,每个人的尺子不一样,所以看法不一样,最后很难下结论。你能原谅一个人多少,不管你怎么说,都是由你的看法来衡量的,这是你个人的事;法律如何决定一个人,也是由一群人决定的,这是他们的看法。佛教里有句话叫因果报应,只是没有人制定制度,而是(c)自己做。现在,你问的这个问题掺杂了ABC。她当然想不通,也答不上来。我只能说,国家有国法,人犯法了自然要接受惩罚;做过世人唾弃的坏事,不可能避免被世人轻易原谅,犯了法的人也有心理准备;但至于你自己,如果你不能原谅别人,那就看你自己的感受了。你不能一个人治疗他。另外,如果你总是把他放在心上去怨恨,只会增加你的精神负担。你有更多的事情要处理和关心。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完全不受你的控制,你就不要再用他的不良行为折磨你的心灵了。如果你真的发现一个人违法,你有责任报警。]
6)
.....拜佛磕头,会有好结果的。如果你不尊佛,你就会倒霉。这样看来,佛菩萨有些小心眼,报复心强。如果你不尊重他,你就会报复。这不是和官场豪强一样吗?我似乎感受不到佛教所宣称的“平等、善良、冷漠、慷慨”。……
你问了一个好问题。如果你不是为了挑战而问这个问题,那你基本上就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当然,“佛有功德”这种说法怎么可能是佛教出来的?那是后来的演变。回到佛的时代,佛用一生的时间解释世间的苦难,也告诉我们消除的方法,都是脚踏实地的,根本不是靠信仰来维持的。况且佛时代根本没有佛像。怎么会有人崇拜佛像呢?而且,佛陀说话的时候,大家都静静地听着。试着想象一下,如果当时有人弄了一大堆香和花来“拜佛”,岂不是干扰了大家对佛教的听闻?本来礼佛来源于一颗感恩老师的心,后来人们摆脱不了崇拜,就演变成了你眼中的“佛”。你认为佛教是清白的吗?当然,我们不应该因为这个就直接破坏佛像,因为很多人因为佛像的庄严而尊敬这位伟大的老师。]
基本上,如果你有一颗学习的心,你问的问题都是很好的问题,应该是佛弟子考虑的问题。但你的问题是否得到了回答,取决于你是否问对了人。如果你问的人不清楚佛教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那就尴尬了。
希望我分享的能帮到你。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我愿意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