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间隔年”

什么是“间隔年”

“间隔年”是现代世界年轻人出行方式发生变化后,西方社会总结出来的一个概念。大概是指西方国家的年轻人在上学前或毕业后工作前,进行一次长期的旅行(通常是一年),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前,体验一种与所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间隔年,学生通常会在自己的国家旅行时,做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或非* *组织组织的志愿者工作。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习生存技能,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从而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以“间隔”当前社会生活的方式,达到更好地融入当前社会的目的。

其他解释:

1.高考结束后,英国的中学生不再互相询问“你申请了哪所大学?”而是“你要去哪个国家旅游?”在青少年中,高中毕业后、上大学前,花一年时间环游世界、体验生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英国,人们称这一年为间隔年。

2.间隔年间隔年。休息一下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可以学习,旅行,做志愿者,或者只是休息,思考你的生活。

间隔年是什么意思?间隔年的全球范围

澳大利亚目前在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有65,438+09互惠工作假期项目,包括比利时、加拿大、中国(香港、台湾省)、塞浦路斯、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日本、韩国、马耳他、荷兰、挪威、瑞典和英国。打工度假签证最常见的要求是:年龄18-30岁,存款证明,有效护照。条件还包括能够证明假期只是个人事业。澳大利亚国防部也有间隔年项目,申请人最多只需要服役一年。英国和加拿大仍然是澳大利亚每年游客最多的两个目的地。2003-2004年英国工作假期签证350,665,438+0,加拿大6565,438+07签证。近年来,丹麦试图限制间隔年的学生数量。他们需要学生尽快参与工作,并对保护独特的丹麦文化感兴趣。完成学业太慢或长期在国外旅行或工作的学生将受到惩罚。这样就降低了间隔年实现的可能性。2006年,间隔年学生的数量有所减少。2009年4月,* * *颁布了一项新法律,为间隔年辍学的学生提供津贴。以色列在以色列,间隔年基本都是用来旅游的。在三年义务兵役后,人们通常会去旅行。对大多数以色列人来说,退休后的头两个月是用来工作和节省旅行费用的。为了尽可能少工作,尽可能多旅行,以色列人往往会选择去生活成本更低的印度远东或印度芝那旅行。其他人在高中毕业后服兵役前完成间隔年旅行。工作假期也是一种常见的选择,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他们中的一些人曾经是步兵,在世界各地担任武器指挥官或安全人员。这是一种工作假期。犹太人聚居区(尤其是美国和英国)的夏令营倾向于雇佣以色列员工。因为他们希望通过互动加强营员和以色列人的联系。这通常是由犹太机构安排的。此外,美国的犹太青年还经常去以色列或Midrasha(一学期)的犹太院校学习犹太文化传统。荷兰间隔年最常见的形式是在另一个国家完成一次工作假期旅行。如果负担得起,最好去另一个大陆。因为荷兰高中对英语的要求很高,所以澳洲等英语国家是最受欢迎的地方。然而,西班牙语国家的文化/语言学习项目越来越受欢迎,有些项目包罗万象。大多数人只离开荷兰半年,为另一半工作以支付旅行费用。随着荷兰第一家注册的gap year公司——Xtreme Gap Year的成立,Gap Year在荷兰的知名度提高了。文理学院学术履历(教育系?)为德文特这所学校的年轻学生提供了一个学前空档年。这种间隔年在荷兰并不常见。间隔年在荷兰也被称为tussenjaar。英国公民可以利用欧盟和海外国家之间的互惠协议的优势来完成一项长期活动。由于文化的相似性和英联邦的联系,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都是受欢迎的地方。2000年,威廉王子参加了为期10周的智利罗利国际探险队,这意味着王室对间隔年的认可,从而促进了公众对它的接受。更巧合的是,威廉王子离开智利六周后,凯特王妃也来到了同一个地方进行她的间隔年探险。通过2004年在南非的志愿服务,哈里王子使非洲成为一个受欢迎的间隔年目的地。其他可行的选择包括在加拿大的滑雪胜地工作,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内陆的野营地工作。英国有许多间隔年项目提供商。他们为所有年龄的人提供机会。他们的名字通常列在间隔年指导网站上。知名的间隔年企业有基于科尔岛的business trust、基于布莱顿的Shumba Experience、基于利兹的Think Pacific和基于雷丁的Lattitude。......

间隔年迟到意味着什么?

年轻的时候,我选择了一次长途跨界旅行,去看世界,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一年被称为“间隔年”。

在中国,“间隔年”还是一个很新的概念,但很快会成为中国年轻人的潮流。只要迈出了第一步,下一步就变得不那么难了。

所以,这并不是为了听和看,只是因为这是一次个人的精神放逐之旅,相当于放下了自己已经有的工作,放下了自己。回来工作,中间一年就是区间,就是区间的意思。

请参考!

对间隔年的基本理解

间隔年可以帮助人们走出熟悉的环境,学会适应陌生的世界,学会如何与他人和平相处,学会如何处理压力和突发状况,学会如何用冷静理性的成人方式解决问题,学会如何照顾自己。让自己更独立,更成熟,更敬业。一个人18-25岁的时候,正是形成成熟世界观的时候。他的记忆力和体力都处于最佳状态,真诚可爱,心无旁骛,在法律、经济和道德方面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个年纪,如果你背上简单的行李,去地球的另一端——西方人去东方,东方人去西方,踏上不知名的山河,跨过不可想象的河海;在路上,你会遇到失落、艰难和彷徨...但这个年龄段的人的特点是乐观、积极、自信、有韧性,最终会克服这些障碍,完成旅行。试想,年轻时有过这样经历的人,面对未来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复杂残酷的现实社会,会有怎样的胸怀、毅力和智慧。二战后的十年间,各国开始倡导青年旅行和文化交流,从而有效地增进了全人类的共识,防止了世界大战的重演。这就是“间隔年”这个概念的由来。然而,第一个真正的“间隔年”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当时,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反越战、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反种族运动、伦敦前卫时尚潮流……各种新思潮、新事物的冲击,促成了婴儿潮一代“摇摆的60年代”的诞生。在这种趋势下,活跃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垮掉的一代”开始演变为更为活跃的反主流文化群体——嬉皮士。他们以公社式的流浪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越南战争和民族主义的反对,倡导非传统宗教文化,批判西方国家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嬉皮旅行有自己的精神驱动力,一般是“认识自己”、“寻找精神家园”或“与人交流”。典型的嬉皮士之旅通常从西欧出发,以最便宜的方式穿越欧亚大陆,到达亚洲的印度或斯里兰卡,从而开辟了一个“独立旅游的市场”。从65438年到0967年,尼古拉斯·麦克莱恩-布里斯托(Nicholas McClane-Bristol)建立了教育信托基金Project Trust,并把他的前三名学生送到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为间隔年志愿者开发就业市场。自此,间隔年市场的两个基本要素形成,即独立旅行和志愿者就业(后来被称为“公益旅行”)。20世纪80年代,随着工作签证(又称“工作假期签证”)的出现,工作旅行(或称“工作旅行”)成为间隔年的第三要素。20世纪70年代,要求新生“独立旅行”的呼声不断。于是,自助游市场的开拓者们建立了自己的事业。1973年,住在伦敦、被称为“螺丝钉”的澳大利亚人格拉汉姆·特纳,开着一辆双层巴士,和他的第一个客户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度过了三个星期。由他创立的顶级甲板旅游公司至今依然存在。同年,托尼·韦勒,一个年轻的英国人,去亚洲做了一次长途旅行。他对旅行基本知识的渴望激励他写了《以低廉的价格穿越亚洲》这本书,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指南出版社孤独星球出版的第一本书。在旅游公司和自助游导游的共同作用下,自助游的市场终于诞生了。1978年,威尔士亲王和约翰·巴拉斯·F·斯内尔上校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间隔年旅行——德雷克行动。在这次行动中,他们跟随弗兰西斯·德雷克爵士的脚步环游世界,这为我们今天所知的罗利国际公司奠定了基础。1984成立罗利行动,1992更名为罗利国际。此时,间隔年已经成为少数富人在进入大学之前在英国私立学校的普遍选择。1979年,另一位澳大利亚人迪克·波特创办了STA旅游公司,完成了这项事业的建立。......

一年意味着什么?

间隔年就是间隔年的意思。本来是指毕业前一年做的一次旅行,现在很多人跳过了这一年,去上班了。起源于西方,现在国内也有很多。

大学毕业要不要间隔年?

一般很多外国人在高中毕业上大学之前,都会休学一年,去旅游,回来上学。所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可以延期一年,回来直接报,不用重新申请。

因为你对间隔年还不熟悉?还是gap year在中国还不流行?还是升学或就业压力太大?还是有其他原因?那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我一直认为间隔年是件好事。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但基本国情决定了这件事在中国基本是极小概率事件。

1关于费用,欧美国家的学生会选择国外,比如中国,亚洲等不同于欧美的国家,因为自身条件允许,这样的大学前经历估计会影响到自己大学四年和工作后的生活。而中国的基本财富状况并不达标,有钱人未必愿意让自己受那么多苦。

什么是间隔年旅行?

间隔年旅行是指在间隔年旅行。我想你不知道什么是间隔年。间隔年最初是从国外传入中国的。起初,高中生选择在开始下一次学习之前体验社会一年,但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开始过上间隔年。他们通常选择旅行。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间隔年出国留学,就像英孚的海外游学,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英孚现在好像有间隔年游学。你可以问,比单纯的间隔年巡演好多了,还可以给简历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