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平简历

一、美院情结:艺术家的精神向往

1,毕业还是毕业

在艺术简历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收藏者在看这份简历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一是我是否毕业或已毕业,二是我是否有硕士学位。毕业的话一般都是硕士。如果你毕业了,你没有硕士学位。如果你没有硕士学位,你就不是研究生,而是进修生。由于中央美院在国内的影响力较大,一些艺术家写简历的方式比较暧昧,外行人很难察觉。

这份简历标准的写法应该是:“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课程或助教进修班毕业”或者“中央美术学院某学院硕士毕业。”收藏者要仔细区分这一点,因为毕业和毕业是有本质区别的,他们的入学考试、修业年限、教学内容、论文答辩、毕业创作都是不同的。

相比较而言,拥有美院硕士学位是艺术作品欣赏和保存的重要标准之一。

2.学习的八种形式是什么?

作者特别设计的美院剧情,具体参考了在中央美院学习培训的经历。从学习培训的形式来看,主要有以下八种形式:短期进修班、普通进修班、研究生班、助教进修班、高级研修班、普通访问学者、高级访问学者和统招。八种学习形式是不同的。

一是短期进修班,普通进修班入学门槛较低,生源混杂,主要是中小学老师、艺术爱好者、装修老板等。结业证书由学校自主印制发放。

第二,研究生课程,教辅培训班,需要入学考试,一般招生少,往往带着班统招研究生,他们的学生不错,多是高校老师,学制一两年,结业证书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它的好处是,毕业后通过全国统一外语考试,就可以拿到硕士学位。

三、高级研修班,简称高级研修班。目前,中央美术学院已举办油画(2003-2005)、中国画写意(2003-2005)、壁画(2007-2009)高级研修班。相比较而言,进学校比较难,学生也不错。基本上都是全国知名的中青年画家。这个班学制两年,代课老师也是美院有名的老教授。毕业证书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和颁发。

第四,一般访问学者和高级访问学者是对副高级职称人员的一种高级培训。他们大多有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是省级国家项目的承担者,所以数量不多,代课老师也是美院的老教授。学制一年,他们的结业证书也是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的。

五、统招,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最难进,毕业后有两个证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简而言之,有八种办学形式,各不相同。在艺术市场上,我们看到的很多艺术家都进入了美院的研究生课程和助教进修班。少数人进入高级学习班;收藏者应该意识到这一点。相比较而言,美院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升值潜力最大,高研班也有很大的升值潜力。研究生课程和助教要慎重考虑,其他标准在收集时参考。相比较而言,本科生和研究生投资金额低,周期长,回报高。高级研究班的优势是投入大,周期短,回报高。

头衔、职位和学位:哪个更重要?

1,取决于标题或职位

在艺术家的简历中。我们经常看到“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一级二级美工”等等。一般来说,艺人的头衔主要有三种。教师职称是评教授,如中央美术学院;研究所或研究所的称谓是评价研究员,如中国美术学院;画院的称谓是评价艺术家的,比如中国国家画院。

首先要说的是,职称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艺术创作水平高,两者之间并不是成正比的关系。高职称只能说明艺人年龄大。

同样,在美术简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学院院长、美术系主任、研究所所长、画院院长”等等。这些头衔是艺人的行政职务,也就是说,是“官”。在艺术界,行政职务的高低与艺术水平没有必然联系,两者不成正比。就艺人而言,基本不在乎行政职务的高低。行政职务把时间浪费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协调复杂事务上,所以无法创作,所以一般艺人都不愿意当官。

总之,藏家看到艺术家的简历,不要被头衔和职位所迷惑,头衔和职位对艺术家来说很重要但不是必须的。有职称的可以,没职称的也可以。就是所谓的院长、主任、局长,要特别注意。按照一般人的精力,兼顾艺术创作和行政事务是违法的,除非他是超人。

2.选择文学硕士或文学硕士(博士)。

在艺术家的简历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艺术硕士”、“艺术硕士(博士)”。等等,这三个学位的入学标准、考试难度、教学计划、学位证书都不一样。我们将一一解答。

就国内学科体系而言,艺术学属于一级学科,艺术学对应的学科类别属于文学类。喜欢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所有艺术门类都取得了文学硕士学位。就目前的招生制度而言,目前获得文学硕士学位有三种形式。一个是研究生统考;二是高校在职攻读硕士;三是参加研究生课程一年拿学分,然后参加全国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英语考试,毕业写作,论文答辩后获得硕士学位。

文科硕士和教育学硕士、法学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一样,属于专业学位形式。国外长期实行专业学位制度,其招生特点是“重专业轻外语”。专业课是考生竞争的重点。所以一般来说,文科硕士的学生专业更好。

目前只有一个办法可以拿到文学博士,那就是参加全国统一的博士考试。需要说明的是,中央美院第一届技法博士是2008年刚毕业的。

总之,藏家在收藏作品时,三个硕士学位中,首选文学硕士和艺术硕士,其次是文学博士,其他标准也要参考。

三、美协成员:是不是评判艺术作品的唯一标准?

1.选择是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还是其他协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已经成为很多藏家判断艺术品是否被收藏的重要标准。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中国文联下属的全国性艺术专业协会,更是因为它有着严格的会员标准。

除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会员,我们还会看到其他协会的会员,比如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轻工业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理事)等全国性协会。这些协会都是正式注册的全国性合法社会团体,但会员条件相对简单。凡是自愿缴纳会费的都可以加入,所以学术性有待加强。

除了上述协会,还有一些“山寨”协会、研究会等等,如:世界美术家协会、亚洲美术家协会、华夏艺术研究会、东方艺术交流协会、中国画家协会、中国画家协会、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等等。这些协会、研究会基本不被圈内人认可。不要相信任何中国书画院、香港书画院、神州书画院的院士。目前我国人文学科还没有院士制度。另外,不要相信世界名人录什么的。

总之,藏家在选择时,首先要选择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他协会会员要慎重考虑,谨言慎行。当一个艺人加入很多协会的时候,不要轻易相信。他基本上是个“江湖艺人”。优秀的艺术家简历短,会员少,写个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就够了。

2.没有加入协会的当代艺术家。

我说的当代艺术家,指的是实验派、先锋派、前卫派艺术家。我指的是具体的艺术群体,不是时间的概念。比如“画中四大天王”,方力钧、岳敏君、王广义、张晓刚。“装置四天王”:蔡国强、黄永平、艾未未、徐炳等。他们的成功展示在国际双年展的大舞台上。他们在国内基本不参加中国美协组织的展览,而是参加国际知名的双年展,以此来换取自己的国际声誉和国际艺术家的称号。作品基本被国外收藏家和美术馆收藏。

对于这样一个特定的群体,要从特定的角度去看,当代艺术也是近年来的热点。

简而言之,两类艺术家走的是不同的道路,一个是在传统艺术中创新,一个是探索新的艺术形式,这些都是值得收藏的。

第四,入选奖和被收藏:是艺术欣赏的砝码吗?

1.是竞赛展还是邀请展?

竞赛展,即通过初审、复审等形式评选出作品,颁发金、银、铜奖。邀请展,即邀请艺术家参加展览,一般不授予。在作品评判体系中,竞赛展相对公平,但邀请展则不同,往往会照顾到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国内有很多竞赛展览,最重要的有:全国美展(五年一次)、北京双年展(两年一次)、全国青年美展等。还有其他艺术门类的个展,如全国中国艺术展、全国油画展、全国版画艺术展、全国雕塑展、全国陶瓷展等。国内也有很多邀请展,这里就不列举了。

总之,藏家在艺术简历中看到很多展览时,要仔细分辨。在竞赛展览中获得过金、银、铜奖的人,收藏潜力最大。如果一个艺术家在各种比赛展览中不断获奖,他必须尽快收集这些奖项。邀请展对艺术圈的人来说是“关怀”展,展览多了也不奇怪。

2.是国内展还是国外展?

国内重要展览主要有:全国美展、北京双年展、全国青年美展等。,以及其他艺术类别的个人展览。此外,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当代艺术展览,即广州双年展、上海双年展、成都双年展等。这些展览是当代艺术家的活跃舞台,也可以作为收藏家的重要标准之一。

就国外而言,最重要的三个双年展是: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德国卡塞尔文学展,其他国家的各种双年展。蔡国强以1999获得第48届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艾未未65438-0999入选意大利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获得国际艺术家的美誉。吕仲胜2003年入选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作品价格一路走高。虽然国外不是竞赛制度,而是策展人制度,但展览主办方一般都会聘请优秀的策展团队,作品质量是重要的评选标准。

总之,藏家在收藏作品时要分清什么是最重要的展览。如果当代艺术家已经在三大国际双年展中入选或获奖,一定要收藏,收藏潜力很大。国内艺术家在国内两大展上都有获奖,一定要收藏,潜力很大。

小心这些证书,图片来自网络。

3.是国内收藏还是国外收藏?

作者指的是专门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的艺术作品,不是指个人。一般来说,美术馆收藏艺术品是对艺术家作品最好的肯定和认可。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是唯一活着看到他的作品被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收藏的人。

国内重要的收藏机构有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国外重要的美术馆有法国的卢浮宫博物馆、法国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美国的古根海姆美术馆、日本的京都国立博物馆。

总之,如果作品被国内美术馆或者国外美术馆收藏,那么作品的升值潜力是巨大的。

第五,最后一招:不看简历,只看工作。

收藏艺术品的最后一招,不要被艺术简历迷惑,要看艺术品是否有人喜欢。你看到作品,不管艺术家是不是美院的,不管艺术家有没有职称,不管艺术作品有没有获奖,你就是喜欢。

我相信不同的藏家对自己的作品有不同的感受和感悟,也许某一件作品能引起你的共鸣,看起来似曾相识;也许某一部作品让你异常兴奋,就像多年不见的朋友;当一件作品真正能打动你的时候,哪怕只是内心深处的感动,你也绝不会放弃这件作品,流入其他买家的手中。这就是“缘分”,可能是收藏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