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简介及作者?

《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是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作家、改革家和道德思想家。托尔斯泰不朽的声誉主要归功于他的两部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宁》。托尔斯泰的内心充满了深刻的矛盾。他是一个个人主义的贵族,但在晚年,他试图过一个贫穷的农民生活,但很不成功。他起初沉迷于放荡,但最终成为一个彻底的清教徒;他有非凡的生命力,但他几乎总是害怕死亡。这种奇特的双重性格使他在中年时放弃了单纯的小说作家生涯,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在他源源不断的论文、小册子和大部分短篇小说和戏剧中,他宣扬他对充满爱和忠诚的生活的信仰,以及他对财产和诸如政府和教会等人为系统的蔑视。

早年和婚姻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伯爵于1828年9月9日(旧历8月28日)出生在莫斯科以南约160公里处的家族庄园Yasnaya Pogliana(图拉省)。托尔斯泰小时候父母双亡,由亲戚抚养长大。早年受导师教导,16岁入喀山大学。但他对这所学校死板的教学感到失望,于1847回到贾斯纳的波利亚那,经营自己的庄园,安排自己的学业。他两方面都失败了,于是放弃了田园生活,加入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喧闹的社交圈。他在日记中描述了自己的道德越轨行为。在充满青春活力的日记中,我已经表现出我善于实事求是地探索自己行为的隐藏动机,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分析能力。

托尔斯泰厌倦了这种平庸的生活,于1851年投奔了在高加索当兵的哥哥尼古拉。第二年,他参军了,并在与山区部落的几次战斗中表现出了勇敢。他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了写作上,写出了第一部发表的作品《童年》,发表在《现代人》杂志上。

1854年,托尔斯泰被调往多瑙河前线,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攻战。他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中描述了这些经历,在书中,他将普通士兵朴素的英勇战斗与上层军官自命不凡的勇敢相提并论。1856战争结束后,他离开军队去了圣彼得堡,在那里他成为一些相互竞争的文学团体崇拜的对象,这些文学团体竞相争取他对他们的社会和美学观点的支持。作为一个态度鲜明的个人主义者,他断然抛弃了这些文人圈子,回到了贾斯纳和波利亚那。

1857前往法国、瑞士和德国。

1862托尔斯泰娶了贝尔斯,贝尔斯来自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家庭。他中断了自己的教育活动,在接下来的15年里,把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了婚姻生活中。婚后大部分时间都是温馨幸福的,他们生了13个孩子。他把庄园经营得很好,重新开始写作,创作了他最伟大的两部杰作《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宁》。

两部代表作托尔斯泰花了将近七年的时间写出了他的史诗巨著《战争与和平》,这本书被普遍认为是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两三部小说之一。无论是涉及的范围,还是写作风格,这部杰作都远远超过了他之前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所有的生活素材都交织成瑰丽多彩的画面,丰富的素材和众多的人物都得到了客观的对待和描写。大概没有任何一部小说能够通过对现实细节的准确把握和令人惊讶的微妙而多样的心理分析,成功地反映出一个完整的自然生命的全部面貌。

虽然《安娜·卡列宁》在叙事方法和风格上至少与《战争与和平》相似,但在艺术上更为统一..在写这两本书期间,托尔斯泰的人生哲学逐渐发生了变化。《战争与和平》是一部热爱生活的乐观主义小说。它的主要人物道德健全,他们能够支配自己内心的冲突。描述65438年至1960年俄罗斯社会的《安娜·卡列宁》是悲观的。其人物的内心冲突往往得不到解决,有时还会导致人间灾难。

老托尔斯泰强烈地感受到了家人养尊处优的生活和自己想要过的生活(简朴的生活,摆脱世俗物欲,一心为他人服务的修道隐士)之间的矛盾。他意识到自己的状况是对他所宣称的信仰的嘲弄,最后,不断恶化的家庭状况迫使托尔斯泰在一天晚上偷偷离家出走;在医生和小女儿亚历山德拉的陪伴下,他希望找到一个可以安静生活的藏身之处,更接近上帝。几天后,165438+10月20日(旧历165438+10月7日),他在梁赞省偏远的阿斯塔波沃火车站死于肺炎。

评论托尔斯泰作为作家的卓越成就,评论家们从未质疑;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尽管托尔斯泰从未追随过他之前的俄国作家,他可能受到一些外国作家如卢梭、斯特恩、斯坦达尔和后来的萨克雷的影响,但人们从未就他作为思想家的声誉达成一致。然而,托尔斯泰道德和理性发展的双重性已被研究其思想的现代学者更透彻地理解。当他孜孜不倦地探索真理时,他尽力在一个知识不全、人类不完美的世界里寻求绝对真理。结果,他不愿妥协,坚持彻底的理性解释,常常把自己的理论推到荒谬的地步;很多人认为他对历史、非暴力、教育、艺术的看法都很接近这种荒谬的情况。但只要我们系统地研究他的思想,就会发现它与19世纪自由主义的各种思想的关系。他认为,整个2000年的历史主要是由个人道德进步和政府道德腐败构成的。托尔斯泰把信仰寄托在人们的道德进步上,认为这是对大多数人普遍受少数人压迫这一现象的决定性回答。他认为,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和以暴力进行阶级斗争的理论相反,推动人类实现无阶级、无国家状态的进步运动取决于每个个体对爱的最高法则的追求,因此他摒弃任何形式的暴力:通过这一切,他使自己在道德上完美。尽管托尔斯泰把他的理性主义发挥到了极致,但他仍然被公认为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道德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