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简介。
元朝。战争和混乱。呻吟和哀号传遍了中土世界的苦难。一个绰号“浪迹湖海”的知识分子,在东源(山东)、杭州、庐陵(江西)等地游荡。他崇拜赵燮,赵燮是“道在时”的老师,他结交了许多说话艺术家和杂剧作家,他到山东收集民间流传的水浒英雄故事。他听着人民的歌声和眼泪,根据民间剧本和戏曲编著了一系列小说。其中,以东汉末年为背景的通俗《三世志演义》最受后人推崇。
回到第一页
2.生活纲要:
罗本罗贯中,元末明初山西太原人。
元朝中期,随着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消退,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开始从北方向南方转移。南宋都城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众多、商业发达的繁华都市,而且成为戏剧表演和“说”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因此,关汉卿、郑光祖等许多北方知识分子和“士”都迁移到了杭州。
作为小说和杂剧作家的罗贯中必然会受到这种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些南迁作家中的一员。
罗贯中外号“江湖浪子”,寓意浪迹天涯。1345 ~ 1355年前后,他来到杭州。很多说唱艺人在这里评书,一些杂剧作家也活跃在这里。罗贯中结交志同道合的人。再加上他非常热爱民间文学,自然不想离开这里。这时,罗贯中认识了施耐庵,他当时住在杭州,但比他大二十岁左右。
罗贯中故里又叫“东方故里”,是因为他漫游出晋后,在“东方故里”(今山东省)居住了一段时间。他是被当时社会上很流行的梁山伯和宋江的故事吸引而来的。他去那里调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收集有关水浒英雄的材料。这是他后来参与《水浒传》编撰和创作的重要原因。关于“千圣”和“周贝王”的故事也在当时的社会中广为流传。所以罗贯中在这一带搜集整理了这个故事,甚至有了《三骑降妖》这本书。
大约在136 ο ~ 1363年,“有志谋王”的罗贯中来拜访正在争霸的张士诚。但张士诚不重视知识分子,不听他们的意见。郑智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九月,刘良、陆渊等人相继离开。不久,罗贯中也离开张士诚,再次北上。郑智二十六年,罗贯中回到杭州。通俗三国演义的写作应该是在那一年之后。此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有着成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完全有资格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O年),罗贯中已经写了十二卷,比洪武成书晚了四年。
罗麦忠写《三国演义》时,施耐庵从苏州迁到兴化,死于洪武三年。罗贯中在完成了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之后,为了纪念导师,决定对《水浒传》进行加工和补充。这本书写于洪武四年到十年之间。
罗贯中在对《水浒传》进行加工和补充的同时,继续创作了一系列历史演义。
罗贯中创作完这些作品,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为了出版这些作品,于洪武在十三年左右从杭州来到福建,因为福建建阳是当时出版业的中心之一。但是,罗贯中没能达到这个目的。
大约从1385年到1388年,罗贯中活了七十年,死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乡庐陵。
回到第一页
3.代表作品:
通俗三国演义
罗贯中在长期的民间传说、剧本和民间艺人创作的戏曲的基础上,在陈寿、裴松之笔记等官方史料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才华和经历,写出了影响很大的通俗《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成书后,被后人多次增删整理。现在最流行的是清朝康熙时期毛宗岗修订的那本。
《三国演义》讲述的历史故事,是从184年黄巾起义开始,到280年司马统一中国。《三国演义》既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起义的残酷镇压,又揭露了他们之间各种激烈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疾苦,难以反对分裂,要求统一。
《三国演义》中,扶蜀抗魏,尊刘轻曹的中心思想贯穿全书。人们认为蜀汉是正统,曹魏是篡位者。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与陈寿《三国志》的结构长度相矛盾。三国历史上,最多,有30卷,蜀国最少,只有15卷。在120年代的《三国演义》中,120年代讲的故事都涉及蜀汉。就好人和坏人的区别而言,蜀汉好人多,坏人少。而在曹魏,人多,好人少。在对待各方人物的态度上,他们主要是褒扬,批判曹。所以在罗贯中笔下,刘备是一个“善待百姓”的好皇帝。他是“秋之无罪,人皆会受其民”的。老百姓称赞他:“新野田园,刘皇叔,自从我来到这里,民丰。”进淅川(即四川)时,一路受到百姓的欢迎和支持。这就是作者理想化的“圣王”“贤主”。还有曹操这个奸诈残忍的叛徒。他的人生哲学是“宁愿教我对世界消极,也不愿教世界对我消极。”」
《三国演义》提供了很多战争经验和各种军事科学知识,对战争的描写非常好。写官渡之战,先介绍两军对比。袁绍兵粮草充足,供养70万大军。而曹操小夜曲粮食不足,只有七万人。但战争的胜败不仅取决于客观军事力量的强弱,还取决于主观指挥是否正确。然后再进攻,把他们一个个击破。相反,袁绍依靠自己的力量,没有利用士兵和粮食的充裕,大有所成地回国了。真的是指挥不当。这是一个如何以少胜多的典型例子。其他的如赤壁之战,陵墓之战,都是栩栩如生,气势磅礴,引人入胜。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战略战术经验和教训。后来农民起义的将军们把《三国演义》作为军事教材学习应用。
《三国演义》在政治、外交、思想道德方面也很丰富。读者也会从中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第一部历史小说。自从罗贯中把《三国志》写成小说后,学者们纷纷效仿。从中国历史中取一段,写各种历史小说。由此可见,在中国文学史上,历史小说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明代著名的历史小说有《东周演义》、《杨家将演义》、《唐传奇》、《仲晶传》等。到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被写进了各种历史小说。近年出版的《五千年演义》是对罗贯中历史演义的继承和发展。
《三国演义》为如何写历史小说提供了“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基本经验。《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作品和人物,大部分都是真实的。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官渡、赤壁之战等。,在历史上都是真的。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历史上董卓、曹操、袁绍、刘表、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确实存在。这就是“七大事实”。历史小说的创作,涉及到历史的时候,原则上要符合历史的真实,不能杜撰,不能捏造。否则就不是历史小说了。另一方面,三国演义不等于三国志。毕竟是小说。所以很多内容和情节都是虚构和夸张的。历史上不仅不存在“吴国太佛寺见新郎”、“密议黄盖受罚”、“七星坛祭诸葛亮”等事件。而且,即使对于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历史人物,也不是从《三国志》照搬到《三国演义》中。对其进行加工改造,是作者尊刘贬曹的思想。有的被美化,被神化,有的被丑化。《三国演义》中的这些人物是艺术的典型..这就是“三分虚构”。」
《三国演义》塑造了大量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这是一件高度艺术化的作品。但它也有各种缺点。如否定农民起义的错误立场,封建迷信等等。然而,它毕竟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名字,罗贯中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的地位。
回到第一页
4.轶事:
相传罗贯中与王道生相识,王道生与施耐庵童年时在福建相识。王道生在《施耐庵墓志铭》中写道:“如果你够久,就会知道他(施耐庵的)弟子罗贯中在福建,与他在一起,晚上与他烛光聊天,那些可敬感人的人,不能不慷慨解囊。”出于对施耐庵的喜爱,在王道生面前,罗贯中甚至把自己的作品说成是施耐庵的。
回到第一页
5.评估:
罗贯中是中国文学史上有特殊贡献的作家。他的许多小说都是以乱世为背景的。中国历史上只有七个分裂的时代,罗贯中写了其中的三个。除了《三国演义》之外,还有《隋唐演义》、《唐五代演义》、《三魔传奇》等作品,他也参与了《水浒传》的编撰和创作。他还能写歌曲和歌词,他的杂剧是今天所知的,包括宋太祖龙虎风波,忠孝之子的连环谏,张三平的哭白,但后两个已经失传。罗贯中经历了元末的社会大动荡,目睹了现实的纷争,对人民悲惨的生存境遇和理想追求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写小说的动机一方面是“发泄一时之气,占四年之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改变当时评书艺术中的弊端,为百姓和说话的艺人提供一个好的、方便的剧本。他从社会和文学的需要出发,进行了扎实创新的工作,收集、整理、充实了几部在人民群众中有较大影响的小说资料。罗贯中作品尤其是《三国演义》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完成了从“故事化”阶段向长篇的过渡,翻开了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