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毅的阅读生涯
乐都历史悠久。根据高庙镇刘湾村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证明4000多年前先民就在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汉武帝时期,乐都地区纳入汉朝版图,赵充国(前137年至前52年)在湟水流域开垦土地,促进了乐都的发展。南梁以乐都为都城。隋唐设郡县,明清设卫所、府所。丝绸之路辅道、唐蕃古道穿境而过。因此,乐都自古以来就是青海东部的政治、文化中心和交通要道。湟水河自西向东横穿县城,形成河谷盆地,农业较为发达。乐都素有“文化县”之称,是青海文化最发达的县。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设立乐都书院,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改为凤山书院。雍正三年(1725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中考考生七人,贡生三十九人。光绪三十一年,凤山书院改为年波县中学堂,是李宏毅后来求学的新学堂。
李宏毅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同治年间,陕甘回民起义,乐都成为战乱之地。石嘴村的许多居民被迫在湟水溺水而死,他们的祖父德智恭带着家人到北山躲避混乱,从而幸存下来。大乱之后回来,房子被烧了,农村到处都是荒凉和凄凉。李宏毅出生在这个乱世之后,所以她的家庭非常贫困。我父亲那一代有四个兄弟。他的父亲李成林住在一所私立学校。三个叔叔,都是务农的。祖母刘茹的人性是开明的,她设法避免混乱。她在年波县给木斌带孩子。木斌的妻子学识渊博,看到奶奶的智慧,就学着教她。因为她所受的教育,她能阅读旧小说。王先生从小受奶奶宠爱,口授古诗词,念念不忘,朗朗上口,一直到了教孩子的年纪。王先生小的时候多疑,经常让奶奶为难。六岁的时候,我问奶奶:“天上有什么?地下是什么?”奶奶随口答道:“天在上面,地在下面。”听完之后,我怀疑了很多年。十岁那年,外婆生病,把她叫到床边,教她:“方便多做事,积德。”遵照指示,他说:“要善良,要说好话,要做好事,要成为好人。”当你说出来的时候,你就死了。对他们影响深远,他们念念不忘,也从未停止践行,用这句话教育孩子。
1903年他七岁时就进了村里的私塾,最初受唐万泽先生的影响。唐先生,贺州辋川人,生于清代,擅长诗词书法。10岁的时候,他已经读完了所有的四书和诗经。13岁的时候,他已经读完了所有的书,《易经》、《礼记》和一首唐诗。他记忆力很强,可以随意背诵四书五经中的任何一段。四十多岁的时候,教儿子读四书五经,从来不看书,只是随便看看,都很自然,可见他的勤奋之深。十三岁时,润之先生教八股文解题,写五言诗,润之先生针对有才之人。
1910年,十四岁的他转到乐都的岗子沟,师从刘弘基先生。刘先生是清代学者刘的次子,以博学多才著称。刘老师讲解了四书五经的含义后,又学了诗,学得更多了。赢得了乐都著名老学者李先生的赞誉。李先生写“天冷便知松柏枯”,文成加以纠正,得到“一点本事就能做材料”的评语。
1913年,年波县高等小学改为第一高等小学,王先生于1993年春入学,师从李和谢善书。谢善书(1862-1925),字子渊。光绪十一年(1885年)进贡。光绪十九年,先后在民和、平凉任教,后在兰州求学,回乡任教。李(1871-1944),生于,私立青年学生学校。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兰州考了第一。他是餐饮方面的学者,毕业于甘肃优秀师范大学。两人都是乐都教育界的名人,《乐都县志》中都有传记。王先生从他的教学中受益匪浅。我一生热爱文史,多亏了这个。在我四年的小学高年级学习中,除了学习所有科目外,我还特别阅读了司马光的《子同治鉴》。家里留着一本《通鉴》,里面全是批注。精彩的段落可以背诵。品味和同学从书中的一页打赌一个事件,王先生赢了。能够讲述历史事件的故事,一直到老,我一点也不开心。历史的根深蒂固,在这里可见一斑。1916年冬毕业,排名第一。因为家里冷,我没去上学。我在乐都的大湾塘和昌里堡做过小学老师,收过学费,准备继续深造。
1919年春,23岁的他考入甘肃第一师范。在700多名报名者中,他名列第一。在校期间,担任学生自治协会会长。五四时期,他在兰州带领同学宣传抵制日货,反对叛国,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甘肃省第一师范,教育界著名人物,校长杨汉公毕业于北京大学;语文老师何鸿基,毕业于北京大学;张颖川,清翰林;清翰林经学老师张。所有老师都能认真负责,认真教学。校风优良,全省第一。王老师在机械方面很勤奋,受到所有老师的高度评价。每天天一亮就起床,在户外专心朗读。这个晨读习惯一直保持到晚年。在后来的几年教学中,他每天早上总是读四书五经百家。现在退休在家还是这样。年过七旬,还能一口气背出老子的《道德经》。写字书法都很擅长。第一师,写了五大作文,绣了文章,评了赞。而且字体很漂亮,不愧是书模。王先生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学习。1921年,甘肃哀鸿遍野,本省银行发行的银票价格暴跌。助学金不够伙食费,他经常挨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省了买书的钱。家里有几千本书,很大一部分是他这个时候买的。1922年冬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教书,开始了他一生的教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