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化古镇散文
商州的迪化古镇,据说是渡劫的涅槃之地,山水为证。据说那是一个鬼魅可以用笔笑傲人间的地方,花草都是故事。蓝天文学团的兄弟姐妹们,我们走吧!
驴妈妈旅行社的一辆大巴,一群喜欢憧憬和浪漫,喜欢用文字思考的家人,在初升的太阳和白云的纠缠中出发,一路南下。
这是一个注定不得安宁的大家庭。一支笔可以书写生活,但没有一支笔可以描绘幸福。差不多三个小时的车程,营造出一种眨眼的感觉。演讲,朗诵,脱口秀,唱歌,轮番上场,一切都很精彩。即使是站在公交车上都能睡着的我,也激动得忘乎所以。只是可惜忘了欣赏窗外飞驰而过的连绵青山。
当蓝田文学集团的四十多位俊男美女举着旗帜走在古镇上的时候,这里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迪化古镇位于秦岭腹地,隶属丹凤县。唐代白居易曾在此写过一句名句:“听说投宿的兄弟,应该叫狄华。”青山环抱,四季景色都很清新。丹江的水一路笑,一路走过。天空晴朗,空气清新。由于水陆交通的发达,这里曾经是一个繁华之地,北临秦晋,南接吴楚。一条穿越千年的清风老街、驿站,见证了这条古道的沧桑与繁华。
迪化最出名的是他的“宋金边城”身份。穿过巍峨的边关门楼,走过宋金桥,站在宽敞的“贺厅”。恍惚中,一幅画卷缓缓展开。在金戈铁马的厮杀中,秦晖皇帝的毛笔难敌砍刀,优美的宋词难敌游牧部落的长啸。就算英雄“怒冲冠”有直捣黄龙的天赋,有“还我河山”的力量,也是枉然。而赵家人却没有挽回的欲望,只想以偏概全。抛下父兄性命,弃大国于金人。宋和金在这里进行了十多年的“和谈”。用屈辱和英雄的热血换来的,是和平角落里的华丽和繁华。
走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我看着两边比邻而居的店铺,伴随着文艺朋友们的笑声,我在想,这些普通的家庭,是不是在两个群体的较量中隔街相对。你说你的平安,我说我的平安。
一路走,一路笑,一路拍照,这些爱吹牛的人,恨不得能把每一个美好的地方都装进口袋。这时,一座青砖砌成的建筑群出现在我们面前,“文学馆”四个字映入眼帘。终于到了,我敬畏地站在这个博物馆前。这就是我心中的“庙”。走上楼梯,一连串的标题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从平娃到平娃,从冯丹迪化到全国,从《商州第一录》到《秦腔》获得矛盾文学奖。他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是因为丹江的湿气,还是因为“歪门邪道”的风水?也是因为这块飞石的灵性?这个“天才”是一个传奇。一本书从畅销书到被禁十年再解禁,大概是当代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大家在院子里标着“仇氏”的石头前合影时,我没去。我在努力回忆贾的描述,却联系不上经典的《丑时》。我横看、竖看、转圈看,坐在上面,没有看到任何他来自外太空的痕迹。这分明是一块石头,一块大石头。我们库玉河有无数条河流。这种感觉我不敢说什么,怕大家笑我傻。也许这就是大师不同于常人的地方。在他眼里,万物皆通灵,山不是山,水也不是水。而我看到的山是山,水是水。
作者的成功无疑是迪化的骄傲,不仅带来了文化上的辉煌,也为家乡带来了无尽的财富。他的小说《高兴》真正使一个人受益,那就是小说主人公刘的原型高兴。走出文学馆,在一个小土坡旁边,有一个小院,墙上挂着“刘幸福家园”的牌子。一个干瘦的老人,打扮成一个有文化的人,坐在书案后面。这是另一轮拍照留念,根据刘的生活,一个名人过着悠闲的生活。我觉得今天和我一起来的都是话多表情丰富的人。可能那天有人发了疯,把我写进了书里,书不小心着火了。我也迷上了王济民。回去要多巴结他们,在团里红。
透过历史的迪化,我感受到了孕育大师的迪化。一行人继续前进。下一段小土坡,穿过一片竹林,一朵天然的棣花,就铺展开来。这是一个百亩荷塘,湖中央没有亭台楼阁,水面也没有回廊,在不加修饰的纯天然状态下展现她的魅力。荷叶或铺展在水面,随波浪起伏,或直立在风中,随风轻轻摇曳。一簇簇芦苇不规则地点缀其中,偶尔会有不知名的水生植物在其中生长,试图炫耀自己,试图在这美丽的风景中赢得一席之地。岸边的一片竹子因水而生,在这片竹子和荷叶之间形成了一条绕湖的曲径。
面对这美好的局面,大家都忙着拍照,长枪短炮纷纷举起,恨不得能把这些美好的摄入镜头都带走。说到摄影,我真的很佩服这些女士。他们似乎在与这种本性竞争。她们的笑容,姿态,举手投足,或妩媚,或多情,或清纯,或青春。平日在群里抢红包的“野蛮”一去不复返了。难怪有人说女人是一道风景。
由于旅行社安排的时间有限,这次迪化之旅以未竟事业告终。坐在车上,我想,这个古镇的诱惑,绝不是一眼就能看懂、理解的。还有周围的青山和美丽的丹江。他们隐藏了多少秘密和故事,又有多少如画的风景。
下一站“竹林关古镇”是一场怎样的美好盛宴?那我们一起欣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