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张铁路详细信息

京张铁路9月4日开工,1905。詹天佑和铁路工作人员一起,成功完成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高难度隧道工程。四年后,11年8月6日竣工,10年10月2日通车。而且建造费用也比当初预算节省了35.2万两银子(有人说节省了28.2万两银子)。总造价仅为以往国外承包商收取价格的五分之一,可谓成本低、质量好、完工快。在铁的事实面前,外国人不禁为之折服。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光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胜利。1922年在青龙桥火车站竖立詹天佑铜像,1987年在附近修建詹天佑纪念馆。当时所有进京的公交车都要停车半小时,祭奠詹天佑铜像和纪念馆。

准确地说,“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并不是京张铁路。1901年,慈禧出逃后回到北京,第一次坐火车。火车给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她提出两年后坐火车去西陵祭陵。于是清廷紧急集资修建了京汉铁路高碑店站至梁各庄皇陵的支线。时任内外铁总办公室的“留美幼童”梁如浩主持此事,他推荐了詹天佑。詹天佑脱颖而出,在施工困难的冰天雪地里,指挥工程快速完工。

这是中国人独立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虽然只有37公里,但很讽刺:它是为一个人祭祖而建的。

张家口是北京进入内蒙古的枢纽,京张铁路具有明显的军事、经济、政治价值。修路的消息传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国家英国志在必得,将长城以北视为自己势力范围的俄罗斯也不会让步。双方互相看不下去,最后达成协议:如果清廷不借外债,不使用外国工匠,就由中国人自主建造,双方都不能伸手。在英俄眼里,落后的中国完全没有能力,僵持不下就等着中国人来求助。

9月30日,1906,一标段工程全部通车,二标段工程同时开工。困难就在这里。首先要打通居庸关、五桂头、石佛寺、八达岭四条隧道。八达岭隧道最长1092米。这不仅需要准确的计算和正确的指挥,还需要新的开山机、通风机和水泵。前者对詹天佑来说不是问题,而后者在当时的中国是没有的,只能靠工人之手。

这个故事众所周知:詹天佑用南北两端同时挖到隧道的中间点。但是隧道太长,然后中间挖两口立井,可以反方向挖,这样可以同时进行6个工作面。他利用“折线”的原理,修建了一条之字形路线,以降低攀爬程度,并使用两辆手推车穿越。铁路修建之初,就出现过车厢脱轨的情况。詹天佑想了一个办法:在每辆车上加装美国人珍妮发明的自动挂钩,这样就可以组合成一个坚固的整体,保证爬坡时的安全。

1906 65438+2月11在工程最紧张的日子里,詹天佑在给诺索布之子、少年时代的好友威利的信中写道:

目前,中国的局势非常不稳定。她正在进行昂贵的实验,并试图创新。但是没有人能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只有中国人要求我修建这条铁路。如果我有权利,我很乐意给你介绍一份工作,但不幸的是,我现在被指示不得雇用外国雇员。

在北京附近修建铁路,往往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这条铁路穿过一位前道士的坟墓,他是皇室的亲戚,在政府和公众中都有影响力。此人带领群众闹事,叫停工程,私下承诺重金贿赂,要求分流。不过南北西都是达官贵人的墓地,不知道大分流会造成多大的浪费。詹天佑忍辱负重,花了很多时间和有权有势的人打交道,终于让铁路穿过了墓墙。但为了维护“风水”,我们答应再建一条河,派官员烧香祭祀,等路修完了再立碑纪念。工程师们义愤填膺,但詹天佑说,只要铁路能修好,其他小事都可以忍。

京张铁路三标段的难度仅次于关沟。我首先看到的是张静路上最长的桥——怀来桥,它由7根30.48米长的钢梁架设而成。由于詹天佑的正确指挥,大桥顺利完工。

京张铁路原计划用六年时间建成。在詹天佑的努力下,6月65438+8月65438+8月0909全线通车。工程不仅没有超支,还节省了28万两银子。

詹天佑留给后人的照片,似乎从小就不苟言笑。他是一个严谨的工程师,务实,一丝不苟。但偶尔也会流露出留学给他带来的兴趣。

京张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并成功修建的一条连接北京和张家口的铁路。这是一条由中国自己融资、勘察、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全长200多公里。这条路“山山相隔,圬工最多,桥梁7000多尺,比任何地方都危险和艰难。”中国自己的京张铁路的消息出来后,外国人讽刺说,修建这条铁路的中国工程师大概还没出生吧。詹天佑勇敢地承担起总工程师的艰巨任务,鼓励工程师为国争光。他和铁路职工一起,克服了资金不足、机器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圆满完成了居庸关、八达岭两个高难度隧道工程,设计了人字轨道。京张铁路1905九月开工,1909八月竣工,提前两年,资金结余28万两白银。总造价仅为国外承包商收费的五分之一,可谓成本低、质量好、完工快。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光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胜利。

虽然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京张铁路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取得的可悲胜利,但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以及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国人永远的骄傲。

张家口的重要地理位置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京张铁路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价值。清廷要修建京张铁路的消息一出,盘踞中国多年的英国志在必得,虎视眈眈的俄国誓不退让。软弱的清政府两边都不敢得罪,所以被迫用中国自己的工程师来修建京张铁路。

詹天佑,一个具有创造精神和克服困难勇气的工程师,真正走上历史舞台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和抱负。面对外国人“造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生”的鄙视和嘲讽,詹天佑压力很大。毕竟工程如此艰巨,就连贪婪地攫取了中国修路权、修建了多条铁路的外国侵略者都没有把握。

“如果我失败了,这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也是所有中国工程师甚至所有中国人的不幸!为了证明中国人的智慧和雄心,我别无选择。”正是这种英雄气概,历经四年的艰辛,1909的京张铁路人字轨和1091米的八达岭隧道,让中国人扬眉吐气,也让准备看笑话的外国人吐出了尴尬的舌头。正如我市市长高金浩所说,詹天佑先生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条铁路,更是他传递给我们的民族精神、国家意志、国家力量。

同样让国人兴奋的是,这比工程提前了两年,造价比预算少了28万两白银。

“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没有铁路。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因交通不便,经营不力,难以振兴事业。”孙中山先生于2002年9月6日带着“愿立野二十万里铁路”的雄心壮志,乘火车抵达张家口。

二十世纪初,革命风暴风起云涌。1911 10年6月,武昌起义的枪声传到了张远的土地上,长城以外的革命者也奋起响应,但在敌人的反击下,起义失败了。为了继续与敌人斗争,起义军推张利生、张子光(均为尚义县人)为起义军代表,乘车赴南京向孙中山先生讨教前途。孙中山听了他们的汇报后,对塞外察哈尔、雁北、绥远的同志们在不利的情况下举行武装起义表示赞赏和安慰,并勉励他们说:革命不怕失败,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再接再厉,继续奋斗。他们回到张家口后,根据孙中山先生的指示,秘密组织民众与袁世凯作战..

1912 4月1日,迫于压力,孙中山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开始在中国进行长期考察,游说民生,倡导铁路建设。在被袁世凯委以“国铁监察”重任后,孙中山宣布“十年不干预政治”,愿立二十万里铁路作为反对。1965438+2002年9月6日,踌躇满志的孙中山从北京乘火车来到张家口。在张家口火车站视察期间,孙中山发表讲话,高度赞扬詹天佑为民族增光添彩的惊人之举,并与群众合影留念。孙中山在参加了在福清剧场举行的欢迎大会后,召见了当地几位党的领导人张利生、张子光,询问当地情况,勉励同志们努力工作,不要因为民国的成立而放松。

在张家口视察结束后,孙中山于9月8日上午乘火车返回北京。一时间,欢送的人群挤满了街道。

1922年五六月间,张家口党组织创始人何孟雄在张家口京绥铁路工人运动中涌现的积极分子中发展了第一批* * *成员,建立了我市第一个党小组,使北方铁路工人运动有了真正的领导核心。

随着京张铁路的修建和开通,张家口近代产业工人应运而生。

“工人吃亏,工人吃亏,工人裤子破了没人补。"

1921年9月,何孟雄到张家口及京绥铁路沿线考察。他深入铁路工人的工棚和宿舍,与他们交谈,调查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此期间,他在工人中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启发他们的思想觉悟,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建立组织。他成为把马列主义和张家口工人运动结合起来的第一人。1922五六月间,何孟雄在张家口京绥铁路工人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中,发展了第一批* * *成员。其中,张家口有三个,分别是李泽、李连胜和周真生。他们都是张家口铁路段的工人。几天后,第一次小组会议在桥东李平安的一个铁路工人宿舍——邢老头的宿舍里举行。何孟雄主持会议,正式宣布京绥铁路工人第一党组成立。这是当时* *在长城以北,在察哈尔、绥远建立的最早的组织。在随后的斗争中,* * *在工人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威望。

19711 2月22日夜,一辆特殊的卡车救出淮安孩子张竞生的故事,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人民日报》以《生命线》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多家杂志据此刊登了《生命线》漫画,使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友谊故事迅速传遍全国。

1971 65438+2月22日夜,张家口南站C班服务人员接班后,一对年轻夫妇抱着一个孩子来到客运服务站。原来他们是淮安市公社下中农成员。他们14个月大的儿子气管里卡了一颗玉米豆。由于当地医院缺少精密的医疗仪器,无法治疗,需要转到北京工农兵医院治疗。

看到孩子嘴唇发紫,呼吸急促,面部毛细血管渗出鲜血,当时的客运值班长刘玉荣和队里的战友都特别着急。此时已是晚上9点,去北京的最早班车也要两个小时。怎么办,怎么办,焦急的刘玉荣立即向北京铁路调度室党支部请示。此时,即使让他们乘坐当时停靠在南站的906次货车,也要等40多分钟,但铁路线的11次列车不得不给他让路。令刘玉荣兴奋的是,北京铁路调度办公室很快发出指令,立即开始营救孩子们。同时,北京一边协调铁路沿线的工作,一边为孩子们寻找接送车辆。

当大家准备把孩子和父母送上车的时候,刘玉荣和几个同事知道自己身上没带多少钱,就把钱都拿出来了...

21: 00,17: 06,特货承载着工人阶级的深情,奔向首都。刘玉荣与沿线的车站联系了七次。

3小时40分钟后,这辆特殊的卡车从长城开到北京,一辆陆军军车接走了他们,很快开进了工农兵医院。

一周后,孩子经过抢救治疗出院。孩子的父亲怀着感激之情去了公社,去大队谈了这件事...当他再次来到车站时,他告诉大家,孩子的名字改成了张竞生,这意味着京张铁路给了他第二次生命。此后,人民日报用生命线报道了这个故事,许多杂志出版了生命线漫画书。一个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友谊的故事迅速传遍了长城、铁路系统和全国。

在詹天佑修建整个京张铁路的过程中,节约的思想贯穿始终。整条铁路不到四年就建成了,比原计划少了两年。此外,整条铁路修好后,共消耗白银693.5万两,比预算少28.8万两。铁路建成后,如詹天佑所想,生意兴隆,对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编辑本段】詹天佑简介。

“中国铁路工程专家”、“中国铁路工程先驱”詹天佑,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1905 ~1909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詹天佑,生于1861(清咸丰十一年)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卒于1919年4月24日。他出生在广东南海,祖籍江西婺源。他是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负责建设“京张铁路”等工程。詹天佑出生于1861(清咸丰十一年)一个普通的茶商家庭。十几岁的詹天佑对机器非常感兴趣,经常和街坊的孩子们一起用泥土制作各种机器模型。有时候,他会偷偷把家里的铃铛拆开,摆弄里面的部件,提出一些连大人都回答不了的问题。65438年至0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赴香港报名参加清政府举办的“幼童出国预备班”。考试通过后,父亲在一张出国证明上画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若有疾病生死,大家相安无事”。此后,他离开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能”的理想来到美国求学。

在美国,海外预科班的同学们目睹了北美和西欧科技的巨大成就,惊叹于机械、火车、轮船和电信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有些同学对中国的未来持悲观态度,但詹天佑却坚定地说:“未来,中国也会有火车和轮船。”抱着为祖国繁荣而努力学习的信念,他刻苦学习,以1877的优异成绩从纽黑文毕业。同年5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业为铁路工程。大学四年,詹天佑学习刻苦,毕业考试成绩名列第一,成绩优异。1881年,中国回国的120名留学生中,只有两人拿到了学位,詹天佑就是其中之一。回国后,詹天佑满腔热情地准备把所学知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但清政府洋务学堂的官员迷信外国,修建铁路时一味依赖洋人,不顾詹天佑的专业特长,把他送到福建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海船。

1882 11被派往旗舰“吴恙”号担任驾驶军官,指挥演练。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蓄谋已久的法国舰队陆续进入岷江,蓄势待发。然而,掌管福建水师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张茹却置若罔闻,甚至下令:“不准先开火,违者即使胜利也要斩首!”这时,詹天佑私下对“吴恙”号船长张诚说:“有许多别有用心的法国军舰。虽然我们接到了不首先开火的命令,但我们绝不能提前采取预防措施。”由于詹天佑的警告,吴恙非常警觉,准备战斗。当法国舰队发动奇袭时,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冷静机智地指挥着“吴恙”号从左至右前进;躲避敌人炮火,夺取战机,用尾巴轰击法国指挥舰“沃尔特”号,险些炸死法国海军远征队指挥官。对于这场海战,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的紫林西宝,也不得不在不同的地方感到惊讶和称赞:“西方人没想到中国人会打得这么勇敢。在“吴恙”号军舰上的五名学生中,詹天佑是最勇敢的。他面对敌人无所畏惧,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一如既往的冷静,他鼓起勇气在水中救了很多人……”

从战后到1888,几经波折,最终调入中国铁路总公司任工程师,这是他投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考验。当时天津到山海关的津冀铁路修到滦河,还要修一座跨滦河的铁路桥。滦河河床沉积物很深,遇到涨水和急流。铁路桥由号称世界一流的英国工程师设计,但失败了;后来请了日本工程师做包工头,也不行。最后德国工程师出来了,很快就被打败了。詹天佑让中国人自己做,负责该项目的英国人无奈,只好同意詹天佑尝试。

詹天佑是一个认真踏实的人。在分析总结了三位外籍工程师失败的原因后,他身着工作服,与工人们一起进行实地调查和近距离测量。夜晚,借助昏暗的油灯,对滦河河床的地质结构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分析和反复的比较,最终确定了桥墩的位置,并大胆决定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气压沉箱法”进行桥墩的施工。詹天佑真的成功修建了滦河大桥。这件事震惊了世界:一个中国工程师居然解决了三个外国工程师都无法完成的大问题。詹天佑首战告捷后,马上就遇到了更严峻的考验。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即京张铁路。

英国和俄罗斯都想干预,但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失败了。英俄使节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京张铁路是俄罗斯工程师自己修的,那就与英俄无关了。”他们认为,这样一来,中国就不可能修建铁路了。在这关键时刻,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独自负责修建北京至张佳璐的铁路。消息传来,一些帝国主义者和英国报纸讽刺说:“能在中国修建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在子宫里出生呢!中国人想在没有外国人的情况下修建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要50年。”他们甚至攻击身为总经理和总工程师的詹天佑“傲慢”、“不自量力”。迫于压力,詹天佑坚持不任用外籍工程师,并说:“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一路走来工作都要依靠外人,我感到惭愧!”“中国已经觉醒了,中国人会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修建铁路。”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和选线工作开始。詹天佑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基准和经纬仪,没日没夜地绕着崎岖的大山跑。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在八达岭地区咆哮着,夹带着沙尘呼啸而过,让人睁不开眼睛。勘测队匆忙完成工作,填好测量数字,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接过笔记本,翻看数字,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了,”测量员回答。詹天佑认真地说:“技术的第一要求是精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像‘大概’和‘差不多’这样的语句,工程师是不会说的。”然后,他拿起仪器,冒着风沙,艰难地再次爬到岩壁上,仔细勘测了一遍,纠正了一个错误。当他下来时,他的嘴唇冻得发紫。很快,勘探建设进入最困难的阶段。在八达岭和青龙桥,有重叠的山脉和陡峭的墙壁挂着岩石,将开辟四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超过1000米。经过精确的测算,詹天佑决定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从山的南北两端同时凿,在山的中间开一口大井,再在井内从南北两端凿。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挖坑的时候,用手挖了很多石头,把喷涌的泉水一个个挑出来。詹天佑作为总工程师,没有架子,和工人们一起挖石头、挑水,满脸都是泥和汗。他还鼓励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和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看着我们,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败,绝对不是我们自己的成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败!”为了克服陡坡行车困难,保证列车安全爬上八达岭,詹天佑创造性地利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区陡峭的青龙桥路段设计了一条人字形线路,减少了隧道开挖和坡度。列车到了这里,会配合两台大功率机车推拉,保证列车上坡安全。詹天佑曾对整个工程提出三点要求:“钱少、质量好、完工快”。经过工人们的几番斗争,京张铁路终于在9月1909通车。原计划六年完工,却提前四年完工,工程造价只有老外预估的五分之一。一些欧美工程师乘车参观后向詹天佑致敬。但詹天佑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荣耀应该属于每一个人。”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继任粤汉铁路监理兼总工程师。这时,美国决定授予他工程学博士学位,并要求他亲自赴美参加授衔仪式。为了全力投入祖国的铁路建设,他放弃了这一荣誉。辛亥革命后,为了振兴铁路事业,詹天佑与同事成立了中国工程学会,并升任会长。在此期间,他对年轻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除了以身作则,他还鼓励年轻人“为发明而努力学习”,并要求他们不要“厚此薄彼,不要沽名钓誉”。以诚取人,不以己为鉴。“詹天佑从事铁路行业30多年,当时的中国几乎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晚年积劳成疾1919。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称他是“中国人民的光荣”。

在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期间,制定了各种铁路工程标准,并致函政府要求全国采用。我国现在还在使用的4英尺8英寸标准轨距、詹尼车钩(又名江尼车钩、郑车钩,由美国人埃利·詹尼创造)都是詹天佑提出的。此外,詹天佑还注重铁路人才的培养,制定了工程师晋升和调动章程,明确规定了工程师的考核和要求,规定工程师的报酬与考核结果挂钩。京张铁路培养了中国很多工程师,詹天佑制定的考核规定也成为中国其他铁路模仿的对象。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被宣彤授予工程学者,并担任留学生主考官。1910任广东商业粤汉铁路总公司总理、工程师,1912任汉粤川铁路公会,负责粤汉、川汉铁路建设。此后一直住在汉口俄租界鄂哈街9号(现为51洞庭街)。同年,“中国工程师学会”成立,并当选为首任会长。民国成立后,1913年被政府任命为交通部技术主管,1914年被授予二级宝光嘉禾章。1916,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1919年初,作为协约国监督的远东铁路会议中国代表,被派往海参崴和哈尔滨。4月因病返回汉口,4月24日病逝,享年59岁。詹天佑和他的妻子谭菊珍被安葬在张静路的青龙桥火车站附近。1922青龙桥火车站竖立詹天佑铜像。1987年,附近修建詹天佑纪念馆。在纪念京张铁路100周年之际,张家口人民将永远缅怀京张铁路总设计师詹天佑。2005年,张家口南站广场建成詹天佑雕像。詹天佑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的开拓者,也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知识分子。清咸丰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四月二十六日(1861)生于广东南海县,考入美国公费留学。6月(1881)毕业于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同年8月回国。历任福州船政学校、广州水陆师范学校教师。清光绪十四年(1888),天津铁路公司工程师。从65438年到80年代,他致力于中国的铁路建设。曾主持北京、张江、川汉、粤汉等早期铁路建设,为中国早期铁路建设的发展而努力。特别是他主持的京张铁路(1905-1909)的建成,震惊中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振奋了民族精神,促进了铁路事业的发展。他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不畏强暴,不屈不挠,提出了“取长补短,无所不知,使国家免受外来侵略,自立于地球”的口号,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屈不挠的高尚民族气节,永远是后人的楷模。1919于4月24日在汉口仁济医院去世,享年59岁。同年,在青龙桥站竖立了詹天佑的站立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