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朝到民国,中国著名的微雕艺术家有哪些?

林(1876 ~ 1937),岷县乡人。我跟表哥林学过寿山石雕。他擅长人物和古兽,尤其擅长雕刻飞鹰纽扣。雕人发髯,一波又一波,像用尖刀剪丝,一个接一个,精致奇妙,颇称“绝技”。

林(1876 ~ 1948),福州西门外乡人。早年师从陈克英,后停止国画学习,潜心研究古代石刻、砖雕。他以刀代笔,将绘画与雕刻技艺融为一体,另辟蹊径,成家立业,开创了当代薄艺的先河,作品题材广泛,构思新颖,布局典雅,景物生动;其薄意,舒展大气,整体浑浑,妙如国画,韵味无穷,令人叹为观止。林的“薄意”风格对当代寿山石雕刻工艺影响很大。号称“西门庆”。福州很多高官富商都邀请他到家里刻印章。龚伦在《寿山石谱》中称赞他:“精美绝伦,真能以刀为笔,绝于杨(宣)、周()二人。”

林文宝(1883 ~ 1944),字牛木,后关县西门街人。师从西门派创始人潘玉进,擅长动物纽扣雕刻。他的造型简约,风格超群,名字也一度很重。他被称为“一个巨大的按钮制造商”。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林文宝刻纽扣,题材广泛,擅长古兽博古,鱼、虫、兽皆可入纽扣。陈子奋在《陈熠楼银华》中对他的评价是:“狮、虎、鱼、龙绝刻古,博古似中鼎益器之纹。特别是顶、圆、斜、平的区别,可以追溯到古代。”他身怀绝技,但晚年贫病交加,死于街头。

林幼卿(1894 ~ 1970),原名陈友、沈悠,孤山镇侯钰村人。他年轻时跟随父亲林学习,得到了他的真传。擅长人物的钮雕、圆雕,也喜欢做薄构思、浮雕。其作品富于古意,飘逸灵动,与林齐名,被封为“东门庆”。1955年参加侯钰寿山石雕制作队,次年获福州市著名艺术家称号。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国外展览。他在古典文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的作品《和平之友》、《西山越虎》、《牛郎织女》都有很深的文化内涵。他雕刻的要点是:“量石势,以石配工,以石取形”,“化能为顶”。他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林(1904 ~ 1952),福州市鼓山镇村人。年轻时随父林学习寿山石雕,后师从郑为师,专修圆雕,作品以仙、佛、仕女为佳。代表作有《红楼梦》、《独骑》、《太白醉酒》。能依石而形,用刀简练,巧用俏色,以善于“取料”著称。他出手大方,结交更多的艺术朋友,收徒。除了长子林炳生,他还接待了郭公森、郭、林发树。

这些都是民国时期的雕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