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振国的一生
作为六兄妹中唯一的高中生,滕振国“不甘心一辈子待在农村”,又开始了复读。
第三次高考,他的成绩超出录取控制线15分。但他第三次被大学拒绝,因为他的志愿没报好。
“这一次,我感到绝望,我简直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滕振国说。
高考后的几个月,滕振国基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在村里人眼里,我是个没用的‘书呆子’——地没种好,大学也没考上。没用的。”
多年的学习让滕振国的眼睛高度近视。为了避免看到村里人异样的眼光,不得已出门时,他也是一大早就出门,一出门就摘下眼镜,出村后再戴上。回到村子后,他又摘下了眼镜。“这样,就算有熟人走过,我也看不清楚。”
在农村呆了两年,一直种田卖菜的滕振国还是不甘心,而是开始了自己的大学梦。1992,他开始考大专文凭。
1995,父亲卧床不起,希望能在去世前看到滕振国结婚。于是他和亲戚介绍的一个女孩结婚了。
为了养家糊口,他开始做一些体力劳动。他做过清洁工、搬运工、建筑工,但都没干多久。家里的生活总是很紧张。
婚后不久,滕振国拿到了自考专科的毕业证。但是,他还是拿着这张毕业证找不到好工作。
1996,儿子出生,生活压力更大。2002年,他离开儿子和妻子,来到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后勤服务公司物业中心。和其他农民工一样,他做的是教学楼管理员,负责教学楼和多媒体设备的切换。他的工资从540元开始。一年后,妻子也来到他工作的学校当清洁工,月薪400多元。
在美丽的校园里,滕振国又开始“不安分”了,做着低薪但稳定的管理员。他告诉妻子:“我想在这里找到我丢失的东西。”2003年开始参加南京师范大学本科考试。2004年,得知大专学历也可以考研后,滕振国开始改变计划,打算用5年时间考取研究生。
回忆起这次考研的经历,滕振国自己也觉得太苦了:在不到10平米的寝室和办公室里,滕振国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有时候,他甚至几天都不出门。为了省钱,他从来不舍不得吃肉。
生活的辛酸只是一方面,因为那年高考神经衰弱落下,每当学习压力大的时候,滕振国就开始头疼。“有时候疼得整夜睡不着,有时候会持续好几天。”
2005年报考海南大学研究生,未果。
2006年成功报考重庆师范大学哲学系伦理学研究生项目。
这一成功让滕振国一时间成为“名人”,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在家乡汝州(县级市),他入选“全市十大杰出青年”;在家乡平顶山,他被评为“感动鹰城十大新闻人物”。他的故事还被改编成小品,出现在汝州的春节联欢会上。一时间,他有了一个响亮的绰号——“农民工大师”,许多掌声和敬佩的目光聚集在他身上。滕振国是公费研究生,不用交学费。生活费一个月需要600元左右。除了每月200元由学校补贴外,他每月400元的生活费缺口和儿子的小学费用都由做清洁工的妻子补贴,生活十分艰难。滕振国因为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几乎放弃了任何兼职和勤工俭学。
2009年,毕业前半年,滕振国开始和同学一样忙着找工作。他认为许多比以前更好的工作在等着他。
因为曾被家乡评为“十大杰出青年”,滕振国首先把希望寄托在家乡乡政府,想找个事业单位。他找到了汝州市的一位领导,领导告诉他,汝州市的行政事业单位暂时没有招聘计划。即使有,他的年龄也已经超标,不符合招聘条件。
路被堵了,他开始为河南的一些高校打拼,想当老师。但几个月后,没有学校向他招手。“我打听了平顶山、许昌、洛阳的几所学校,才知道人家要么觉得我老,要么怪我专业不好。”滕振国说。
后来滕振国了解到,报考的公务员基本都要求在35岁以下,而很多高校招聘辅导员等职位,要求硕士在28岁以下,博士在32岁以下。
最后,滕振国瞄准了企业,看能不能找到高薪的工作。他动用了人脉,投了简历,但得到的反馈基本都是一样的——年纪大了用不上了。
拿着好不容易拿到的硕士学位,求职屡屡碰壁,滕振国的心里突然“有点慌了”。2009年8月,万念俱灰的滕振国不得不回到读研前工作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后勤服务公司物业中心,继续从事物业管理工作。
“我也知道一个高中生也能做好现在做的工作。”滕振国大失所望地说:“这跟高考落榜回农田打工差不多!好像又回到了起点。”
“现在,我该怎么办?”
除了微薄的工资,更让滕振国感到失落的是他因为努力学习而忽略的家庭。
由于滕振国常年苦读,儿子从7岁开始就一直待在农村老家,由年过七旬的奶奶照顾。在孩子上学和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一心扑在学习上,没有给孩子应有的教育和关爱。
滕振国的儿子说:“我一个人在老家太久了!爸爸一年只回来两次,每次离开不到一个月。我宁愿和我的小伙伴玩,也不愿和他说话。”
滕振国说,初一,儿子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但是后来,儿子迷上了网游,现在,即将读初三的儿子,成绩已经在班上垫底了。“几年前他还能听奶奶的话,现在总是顶嘴,有时候甚至几天不回家。”谈起儿子的现状,滕振国忧心忡忡。
在滕振国的妻子冯俊梅看来,结婚后丈夫不挣钱养家,就是什么事都没做对。早在滕振国自学备考的时候,妻子就把他厚厚的一叠辅导书当废品卖掉,不让他复习考试。
“花那么多钱和时间读研究生有什么用?你不是还和以前做一样的工作,拿一样的工资吗?这么多年,他一看书我就跟他吵,他就是不改。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我不会待在他家。”提起老公一心想上大学,冯俊梅还是满腹牢骚。
在滕振国的记忆里,在和妻子“凑合”十几年的日子里,除了吵架、吵架,几乎找不到多少幸福的回忆。
“65438到2008年,我努力自学,寒窗苦读,追求大学梦。可是现在,为什么梦想和现实的差距这么大?”如今,拥有硕士文凭的物业经理滕振国已经彻底放弃了继续考博士的念头,内心充满了尴尬和迷茫。
他一直在想:“我哪里做错了?如果我高考后不考学历,而是学技术当厨师什么的,现在会是什么样子?我现在该怎么办?”滕振国说:“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读研改变了我的命运。如果我在学校发展的好,对社会的影响会很大,因为我现在的问题不是个人的。如果我的命运无法改变,对于很多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人来说,会断了他们的念想。”
“滕振国事件”主角滕振国来到厦门,与厦门某职业学院签约五年。虽然是“新人”,没有教学经验,但在学院里享受副师级待遇。和他一起来打工的同学范建伟说,滕振国的命运肯定不会更差,因为他努力,从不放弃,他对知识如饥似渴。
滕振国出生于河南汝州。作为一名学生,他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从1988到1990,他参加了三次高考,失败了三次。1990高考后,滕振国回家种菜卖菜。他离开了书本,成了一个戴眼镜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