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法学院学校简介
在本科教学中,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充分利用模拟审判、法庭观摩、社区法律服务、暑期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法学本科生的实践能力。研究生教育:学院现拥有法学一级硕士学位,涵盖法理学、法制史、宪法与行政法、刑法、民商法、诉讼法、经济法、国际法、环境与资源法等两个学科专业,还设有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有全日制研究生近300人,在职法律硕士学位研究生近200人。学院现有研究生导师32人,其中专任导师22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导师6人。此外,还从司法实践部门选拔了一批教师职业。学校和学院越来越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在扩大招生规模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他们还加大人才引进和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力度,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法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健全的管理机制。学院图书馆拥有全系列不断更新的中外法学书籍,其中专业书籍2万余种,法学研究、法规与实务专业期刊110种,国家级、省级综合性社科期刊和重点高校人文社科期刊38种,报刊20余种。同时,由法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主办的《法律与政治》季刊、《正义之光》杂志、由本科生主编的《何达法人报》等在校内外广受好评,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法学专业学生还建立了“河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信息网”、“正义之光”、“河南大学法律服务中心”等博客和网站,作为学术和实践活动的交流平台。
法学院学术氛围浓郁,科研成果突出。近五年来,学院师生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在法律权威重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篇,在CSSCI源期刊发表论文78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社科项目1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8项。法制史、诉讼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河南省处于领先地位。吴祖谋先生主编的《法学概论》是建国后第一部出版的法学概论教材,也是全国高校发行量最大的教材。曾获国家教委第二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河南省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至今已发行600多万册,在全国法学界影响很大。陈教授对宋代司法传统的研究在国内外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唐宋社会变迁与法律变迁研究”和国家社科项目“宋代司法中的理性与经验”,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具有创新价值,也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王明锁教授是较早研究和倡导知识产权法课程的专家。编辑出版的《知识产权法》和《比尔·劳》在国内学术界都有重要影响。在中国民商立法研究中,一些重要观点,如民商事真正一体化、中国民商法典六分制、其他物权新制度等,在国内外学术界都有很大创新。法学院多年来一直重视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所成立以来,每年都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资深学者和法律实务界知名人士来所讲学。如、江平、蒋伟、、、、孙、祁多君、贺卫方、齐、刘仁文等都曾应邀授课,或台湾省立大学教授为我院研究生讲授《法社会学》课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张余韶教授讲授《法制史文献学》、《军事战略法思想研究》等课程,对我院研究生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学院与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仅邀请实务界知名人士授课交流,还与实务部门专家合作,共同解决河南省重大司法实践问题,进一步凸显了理论研究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河南大学法学院一直以社会的繁荣发展和民主法治的进步为己任,秉承“建设完美社会,贯通中西”的校训。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许多法律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智力和文化成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天的辉煌来自于多年的积累和法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法学院全体师生将更加团结,奋斗,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法学院的明天会更加辉煌。